导读:本文包含了催化转移加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肉桂,甲酸,催化剂,不饱和,微波,络合物,糠醛。
催化转移加氢论文文献综述
Ahmed,H.Aboo,Robina,Begum,Liangliang,Zhao,Zahoor,H.Farooqi,Jianliang,Xiao[1](2019)在《甲醇为氢源:Rhodacycle催化α,β-不饱和酮化学选择性转移加氢反应(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甲醇是一种安全、经济、易处理的氢源,然而它很少用于转移加氢反应中.本文以甲醇为氢源,报道了一种环金属化铑配合物, Rhodacycle,催化α,β-不饱和酮的高度化学选择性加氢反应.在回流甲醇中反应很短的时间,将各种查尔酮、苯乙烯基甲基酮和乙烯基甲基酮(包括空间要求大的酮)还原为饱和酮,无需惰性气体保护,也未观察到羰基部分的还原.该催化反应为α,β-不饱和酮化合物中烯键的还原提供了一种简便、操作安全的方法.(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期刊2019年11期)
贺健[2](2019)在《催化生物质含氧化合物转移加氢转化酸碱功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储量巨大、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替代传统的石化原料来生产液体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成为当前可持续化学和新能源领域研究的重点,也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目前,木质纤维素通过一系列催化转化可获得许多小分子含氧化合物,这些含氧化合物可作为原料合成各类液体燃料和精细化学品。生物质基含氧化合物的加氢转化是合成生物燃料和精细化学品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在当前的加氢转化策略中,气态的氢气常被用作氢源。但是,目前工业上制备氢气主要依赖于化石资源;而且氢气的运输及储存成本很高;此外,氢气易燃易爆的性质也会给实际操作带来安全隐患。因此,采用液体氢源(如醇)替代氢气应用于生物质基含氧化合物的加氢转化则对高效利用生物质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针对木质纤维素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衍生的共同产物(即糠醛(FF)和乙酰丙酸(LA)及其酯)的选择性加氢转化进行研究。采用以醇为氢源的催化体系,设计制备酸碱功能化异相催化剂,并应用于催化FF选择性加氢转化为糠醇(FAOL)、乙酰丙酸乙酯(EL)加氢-环化转化为γ-戊内酯(GVL)以及集成多步催化FF级联转化为GVL的研究。详细探讨了异相催化剂的构效关系、催化机理以及重复使用性。本论文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首次研发了无需预先还原的Ni~(2+)基催化剂(NiO、NFe_2O_4)在以异丙醇为氢源和溶剂的体系中,能高效催化FF选择性加氢转化为FAOL。并详细考查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不同醇作氢源等因素对反应体系的影响。开展了动力学研究以及检测反应产物的分布、并推测出可能的反应机理。NiO和NFe_2O_4都能重复使用多次而无明显活性下降,并且在催化其他醛类化合物的还原反应中均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2)采用沉淀-沉降法制备出一系列磁性酸碱双功能AlZr@Fe_3O_4复合材料,并通过多种表征技术详细探究了所得复合材料的物化性质及结构。在所有AlZr@Fe_3O_4复合材料中,Al_7Zr_3@Fe_3O_4(1/1)催化糠醛还原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而且在外部磁铁的作用下,AlZr@Fe_3O_4复合材料可快速从反应液中分离出来。(3)通过水热法分别成功制备出了海胆状和花瓣状的NiO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催化FF选择性加氢转化为FAOL。详细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不同醇作氢源、催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其中具有纳米尺寸颗粒的海胆状NiO(P)-300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120°C和3 h)能高效催化糠醛还原。通过中毒实验探讨了NiO(P)-300的催化机理。此外,海胆状NiO(P)-300催化剂在催化FF转化为FAOL的放大反应中依然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且重复使用多次后能保持稳定的催化活性及海胆状结构。(4)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了一系列不同Al/Zr摩尔比的酸碱双功能Al-Zr复合材料,并应用于催化EL加氢-环化制备GVL。实验结果表明,当Al与Zr的摩尔比为7比3、且煅烧温度为300°C时,对催化EL转化为GVL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而且,借助于在空气中煅烧的再生操作,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多次而能基本维持其初始催化活性。(5)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一系列不同Zr/B摩尔比的介孔酸碱双功能Zr-B材料。实验发现,当n(Zr)/n(B)=1/1时,ZrB复合材料在催化EL转化为GVL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中毒实验验证了Zr_1B_1催化剂中酸碱位点的协同效应对其优异的催化性能起着关键作用,并推测出了可能的催化机理。(6)采用水热法制备出一系列具有Lewis-Br?nsted双酸性的Zr掺杂的介孔二氧化硅(KIT-5)材料,并采用多种表征技术详细探讨了Zr-KIT-5材料的物化性质及结构。然后将制备得到的Zr-KIT-5材料应用于催化FF级联转化为GVL。当n(Si)/n(Zr)=10时,Zr-KIT-5能高效催化FF级联转化为GVL。根据反应体系中检测到的中间体及副产物,推测出了可能的反应路径。(7)首次研发了以廉价易得的ZrOCl_2·8H_2O为催化剂、在异丙醇中催化FAOL或FF级联转化为GVL的反应体系,并分别能得到63.3%或52.1%的GVL产率。反应完后,回收的固体于550°C下煅烧后可得到空心微米棒状的ZrO_2材料(ZrO_2-(C));特别地,ZrO_2-(C)在催化生物质基醛或酮类化合物的还原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5-01)
朱文晰[3](2019)在《糠醛催化转移加氢体系构建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催化加氢在化工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采用“外加H_2”为氢源的传统加氢工艺面临氢气资源短缺(源于化石资源)和氢气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非外加H_2”的催化加氢工艺。本文分别制备了具有磁性的Ru-Fe_3O_4/CNTs催化剂和基于MOFs前驱体的CuNi@C催化剂,采用醇类为氢供体,实现了“非外加H_2”条件下糠醛催化转移加氢。Ru-Fe_3O_4/CNTs催化糠醛转移加氢体系。研制了磁性Fe_3O_4修饰的Ru-Fe_3O_4/CNTs催化剂,考察催化剂制备条件和催化反应条件对Ru-Fe_3O_4/CNTs催化糠醛转移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水合肼还原法制备Ru-Fe_3O_4/CNTs催化剂活性最高,磁性Fe_3O_4的修饰不但利于催化剂的回收利用,而且能有效提高催化剂性能。以异丙醇为氢供体,Ru-Fe_3O_4/CNTs催化剂用量20 mg,糠醛用量1 mmol,反应温度180℃,N_2压力0.1 MPa,反应4 h时,糠醛催化转移加氢反应转化率为99.4%,糠醇选择性为100%。催化剂的活性位为金属组分(Ru)和Lewis酸(RuO_x-Fe_3O_4),并分别以金属催化加氢和Lewis酸催化MPV反应实现糠醛选择加氢。CuNi@C催化糠醛转移加氢体系。基于水热合成法得到的MOFs前驱体制备超薄石墨烯层包覆的Cu/Ni双金属催化剂,考察催化剂制备条件和催化反应条件对CuNi@C催化糠醛转移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Ni摩尔比为1:3的Cu_1Ni_3@C催化剂性能最好,Cu/Ni金属粒子外层包覆3~7层石墨烯。以异丙醇为氢供体,Cu_1Ni_3@C催化剂用量20 mg,糠醛用量1 mmol,反应温度220℃,N_2压力0.1 MPa,反应4 h时,糠醛催化转移加氢反应转化率为96.3%,糠醇选择性为93.2%。糠醛在催化剂金属活性组分Cu/Ni上以金属催化加氢机理实现糠醛选择加氢。(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9-03-25)
盖媛媛,李建法,孙瑞霞,李海涛[4](2019)在《Zr-SBA-15催化肉桂醛的MPV转移加氢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正硅酸乙酯和硝酸氧锆为原料,采用一锅法制备了不同Zr/Si物质的量比的Zr-SBA-15催化剂,借助N_2物理吸附、XRD、NH_3-TPD、吡啶-原位红外光谱考察了Zr/Si物质的量比对Zr-SBA-15结构、织构、表面酸性质及催化肉桂醛Meerwein-Ponndorf-Verley(MPV)转移加氢性能的影响;探讨了Zr-SBA-15结构、织构及表面酸性质对其催化肉桂醛MPV转移加氢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Zr-SBA-15催化剂均呈现规整的介孔结构特征,表面酸中心以L酸为主。随Zr/Si物质的量比增加,Zr-SBA-15催化剂的最可几孔径逐渐减小,L酸量持续增加,B酸量变化不大,肉桂醛转化率呈现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趋势,目标产物肉桂醇选择性增加,副产物1-苯丙烯-2-丙基醚选择性下降。在Zr/Si物质的量比为0.10时,Zr-SBA-15催化剂显示最优的催化性能,肉桂醛转化率为96.2%,目标产物肉桂醇选择性达到95.2%,经7次循环后催化剂仍保持90%以上的肉桂醛转化率和95%以上的肉桂醇选择性。(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9年05期)
蒋文艳,魏光涛,刘子涵,张琳叶,叶占攀[5](2019)在《催化转移加氢及其强化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CTH反应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CTH反应关键性反应工艺条件的研究现状,并详细介绍了CTH反应研究中的微波、超声波以及紫外照射3种强化方法及其研究进展,进一步分析了现阶段CTH强化方法研究的不足之处,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设想和前景展望。(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9年03期)
盖媛媛,李海涛,李建法,崔彩花[6](2018)在《ZrO_4/SiO_2-Al_2O_3催化肉桂醛MPV转移加氢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九水合硝酸铝(Al(NO3)3·9H2O)与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一系列不同Al_2O_3含量的SiO_2-Al_2O_3复合氧化物,并通过浸渍硝酸氧锆引入ZrO_2,制备ZrO_2/SiO_2-Al_2O_3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催化剂在肉桂醛(CAL) MPV转移加氢中的催化性能,并结合N2物理吸附、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NH3-程度升温脱附(NH3-TPD)、Py-原位红外(Py-IR)等技术,研究催化剂结构、织构以及表面性质与其催化性能间的构效关系.研究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均以L酸为主,并含有少量B酸中心,这使得加氢产物以肉桂醇(COL)为主,并含有少量1-苯丙烯-2-丙基醚(CPE). Al_2O_3含量不仅影响催化剂表面的酸中心数量,而且对催化剂的织构参数有较大影响.随Al_2O_3含量的增加,催化剂表面L酸与B酸中心均有所增加,而孔径则持续变小,这使得催化反应呈现CAL转化率先增加后减少、目标产物COL选择性先稍有减小后有所增加的趋势.在Si/Al比为2时,催化剂具有最优的催化性能,优化反应条件下,CAL转化率达96%,目标产物COL选择性达90%.(本文来源于《分子催化》期刊2018年06期)
[7](2018)在《二氧化硅负载碳氮包覆钴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用于不饱和化合物催化转移加氢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申请号:CN201710641476;申请日:2017.07.31;公开(公告)号:CN107597160A;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大学;发明人:聂仁峰,杨环环,喻小龙,夏清华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硅负载碳氮包覆钴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钌盐、钴盐、有机物配体、溶剂以质量比为2.945~3.354∶47.5~570∶198.2∶19.725混匀并加热一定时间,形成A溶液;向A溶液中加入纳米(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中间体》期刊2018年05期)
刘子涵[8](2018)在《微波辅助Raney-Ni对麻疯树生物柴油催化转移加氢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总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物质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为了维持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能源,全世界对化石能源的过度利用已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由化石能源引起的环境问题更加难以解决,近几十年,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人类意识里逐渐形成,开始寻找和开发更加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其中,生物柴油是可再生能源的研究热点,因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燃烧性能和再生性能,成为可替代化石燃料的绿色能源,有助于降低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性。麻疯树是一种耐旱型木本植物,适合在困难环境下生长,栽植简单,生长迅速,利用成本较低的麻疯树油制备出麻疯树生物柴油,制备出的生物柴油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甲酯(FAME),但大量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甲酯造成生物柴油的抗氧化能力差,实际应用仍然受到限制,可以对麻疯树生物柴油进行加氢并提高其使用性能,本研究工作,以工业成本较低的Raney-Ni催化剂,异丙醇为供氢体,水作溶剂,对微波辅助麻风树生物柴油的催化转移加氢(CTH)反应进行系统的研究,将微波探索性的引入生物柴油的CTH反应中,避免传统高温高压等苛刻的加氢条件,实现温和条件下可控选择加氢,优化了等温下和非等温下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不同工艺条件对麻疯树生物柴油组分的影响,探讨了微波对催化剂的影响,结合SEM、XRD、FTIR和热重分析对反应前后Raney-Ni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并探讨其失活原因。最后,探讨不同供氢体对催化转移加氢(CTH)的影响,结合麻疯树生物柴油的GC-MS分析,确定微波辅助Raney-Ni对麻疯树生物柴油催化转移加氢的反应机理,研究成果为麻疯树生物柴油的生产工业利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等温条件下,采用微波辅助Raney-Ni对麻疯树生物柴油催化转移加氢的,通过气相色谱分析不同条件下麻疯树生物柴油的组分,建立了校正归一化法的定量方法,确定最佳条件为催化剂用量8 wt.%,反应温度85 ℃,异丙醇用量24g,溶剂水用量80 g,搅拌速度400rpm。并在等温条件下考察了不同温度下麻疯树生物柴油组分随反应时间的变化,等温下微波辅助Raney-Ni对麻疯树生物柴油催化转移加氢可以很好地描述为拟一级动力学模型,获取了不同温度下的动力学参数。微波作为热源,Raney-Ni作为催化剂,水作为溶剂,异丙醇作为供氢体的CTH是麻疯树油生物柴油加氢的有效途径。(2)等微波功率下,采用微波辅助Raney-Ni对麻疯树生物柴油催化转移加氢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12 wt.%,微波功率150 W,异丙醇用量24 g,溶剂水用量80g,搅拌速率200 rpm。并考察不同微波功率下,生物柴油组分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发现在微波功率150 W反应40 min时生物柴油的C18:2含量为2.74 wt.%,C18:1和C18:0的含量分别为77.46 wt.%和8.33 wt.%,此时生物柴油性能达到一个较为良好的状态。考察了非等温动力学,并获取了不同微波功率下的动力学参数。(3)考察了微波对Raney-Ni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发现微波温度越高,对Raney-Ni催化剂性能越不利,且对比传统加热,微波对催化剂性能有着抑制作用。对比了不同供氢体对微波辅助麻疯树生物柴油催化转移加氢的影响,发现一级醇(伯醇)作为供氢体时不如二级醇(仲醇),且叁级醇并不适合作为供氢体。此外,甲酸,甲酸钠和甲酸铵作为供氢体在Raney-Ni催化转移加氢中均无效果,所以微波辅助Raney-Ni对麻疯树生物柴油催化转移加氢供氢体的最佳选择为仲醇,采用不同仲醇在微波加热和传统加热下对比发现,微波加热有助于CTH的反应速率,且微波加热选择性加快了 C18:2到C18:1的反应速率,微波加热拥有更高的C18:1选择性。对催化剂进行SEM,XRD,FTIR和热重表征分析,发现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是反应后催化剂表面沉积物的增加。最后,用六元环过渡态理论描述了微波辅助Raney-Ni对麻疯树生物柴油催化转移加氢的反应机理。(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8-06-01)
聂仁峰,张海福,彭晓伦,喻小龙,鲁新环[9](2017)在《高比表面积介孔氮杂碳负载钯催化甲酸氢转移加氢香草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生物质转化过程中的主要平台分子,酚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加氢脱氧(HDO)可以将其转化为生物质液体燃料及多种化工产品,有利于缓解能源与环境危机~[1,2]。目前催化加氢采用价格相对昂贵的氢气作原料,H_2压力需达3-8 MPa。因此,以木质素水解过程中的副产物甲酸为氢源,设计耐酸型、抗CO中毒的高活性的加氢催化剂具有重要的科学意(本文来源于《第19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D会场:分子筛及多孔材料的应用》期刊2017-10-24)
邱镇[10](2017)在《金基催化剂在甲酸氢转移体系中的催化加氢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金催化剂因其独特的选择加氢性能而成为近年来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金对氢分子固有的弱吸附特性所导致的低活性和苛刻的反应条件严重制约了其实际应用。氢转移过程因其反应条件温和,分子利用率高,氢供体廉价易得等优点,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甲酸作为一种很有前途的氢转移剂,往往需要加入碱作为添加剂,而使得反应体系变得复杂。因此研究无碱条件下,甲酸作为氢转移剂的催化加氢体系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本论文设计了一种席夫碱功能化的二氧化硅担载的纳米金催化剂,构建无碱甲酸氢转移体系中,并考察其加氢性能,得出以下有意义的结论:1.APTES与HCHO经胺醛缩合一步制备了表面含有还原性官能团的SiO_2载体,采用硼氢化钠液相还原的方法,制得Au/Schiff-SiO_2催化剂。HAADF-STEM、XRD、FT-IR、UV-Vis和XPS结果表明:小于2 nm的金纳米粒子高度均匀分散在存在大量席夫碱C=N官能团的二氧化硅载体表面,由于席夫碱强的给电子能力,使得金属态金的电子云密度升高。2.当甲酸作为氢转移剂时,Au/Schiff-SiO_2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苯乙炔选择半加氢性能。在温和(60 0C,常压)且无任何添加物的条件下,苯乙炔加氢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皆>99%,且在无溶剂的条件下实现苯乙炔选择加氢,苯乙烯的损失率小于3%。由于反应结束后甲酸能够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氢气,成为一条绿色的氢转移过程。由于金与席夫碱强的相互作用,使得反应后催化剂没有发生金纳米粒子的团聚和流失。3.当甲酸作为氢转移剂时,Au/Schiff-SiO_2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硝基苯和苯甲醛合成二苯基亚胺的催化性能。在温和(70 0C,常压)且无任何添加物的条件下,甲苯作为溶剂,反应40 min,二苯基亚胺的收率达到68%。反应结束后,甲酸可以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氢气,为选择加氢制备精细化学品提供了一条绿色的反应路径。(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7-06-01)
催化转移加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储量巨大、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替代传统的石化原料来生产液体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成为当前可持续化学和新能源领域研究的重点,也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目前,木质纤维素通过一系列催化转化可获得许多小分子含氧化合物,这些含氧化合物可作为原料合成各类液体燃料和精细化学品。生物质基含氧化合物的加氢转化是合成生物燃料和精细化学品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在当前的加氢转化策略中,气态的氢气常被用作氢源。但是,目前工业上制备氢气主要依赖于化石资源;而且氢气的运输及储存成本很高;此外,氢气易燃易爆的性质也会给实际操作带来安全隐患。因此,采用液体氢源(如醇)替代氢气应用于生物质基含氧化合物的加氢转化则对高效利用生物质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针对木质纤维素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衍生的共同产物(即糠醛(FF)和乙酰丙酸(LA)及其酯)的选择性加氢转化进行研究。采用以醇为氢源的催化体系,设计制备酸碱功能化异相催化剂,并应用于催化FF选择性加氢转化为糠醇(FAOL)、乙酰丙酸乙酯(EL)加氢-环化转化为γ-戊内酯(GVL)以及集成多步催化FF级联转化为GVL的研究。详细探讨了异相催化剂的构效关系、催化机理以及重复使用性。本论文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首次研发了无需预先还原的Ni~(2+)基催化剂(NiO、NFe_2O_4)在以异丙醇为氢源和溶剂的体系中,能高效催化FF选择性加氢转化为FAOL。并详细考查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不同醇作氢源等因素对反应体系的影响。开展了动力学研究以及检测反应产物的分布、并推测出可能的反应机理。NiO和NFe_2O_4都能重复使用多次而无明显活性下降,并且在催化其他醛类化合物的还原反应中均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2)采用沉淀-沉降法制备出一系列磁性酸碱双功能AlZr@Fe_3O_4复合材料,并通过多种表征技术详细探究了所得复合材料的物化性质及结构。在所有AlZr@Fe_3O_4复合材料中,Al_7Zr_3@Fe_3O_4(1/1)催化糠醛还原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而且在外部磁铁的作用下,AlZr@Fe_3O_4复合材料可快速从反应液中分离出来。(3)通过水热法分别成功制备出了海胆状和花瓣状的NiO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催化FF选择性加氢转化为FAOL。详细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不同醇作氢源、催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其中具有纳米尺寸颗粒的海胆状NiO(P)-300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120°C和3 h)能高效催化糠醛还原。通过中毒实验探讨了NiO(P)-300的催化机理。此外,海胆状NiO(P)-300催化剂在催化FF转化为FAOL的放大反应中依然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且重复使用多次后能保持稳定的催化活性及海胆状结构。(4)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了一系列不同Al/Zr摩尔比的酸碱双功能Al-Zr复合材料,并应用于催化EL加氢-环化制备GVL。实验结果表明,当Al与Zr的摩尔比为7比3、且煅烧温度为300°C时,对催化EL转化为GVL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而且,借助于在空气中煅烧的再生操作,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多次而能基本维持其初始催化活性。(5)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一系列不同Zr/B摩尔比的介孔酸碱双功能Zr-B材料。实验发现,当n(Zr)/n(B)=1/1时,ZrB复合材料在催化EL转化为GVL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中毒实验验证了Zr_1B_1催化剂中酸碱位点的协同效应对其优异的催化性能起着关键作用,并推测出了可能的催化机理。(6)采用水热法制备出一系列具有Lewis-Br?nsted双酸性的Zr掺杂的介孔二氧化硅(KIT-5)材料,并采用多种表征技术详细探讨了Zr-KIT-5材料的物化性质及结构。然后将制备得到的Zr-KIT-5材料应用于催化FF级联转化为GVL。当n(Si)/n(Zr)=10时,Zr-KIT-5能高效催化FF级联转化为GVL。根据反应体系中检测到的中间体及副产物,推测出了可能的反应路径。(7)首次研发了以廉价易得的ZrOCl_2·8H_2O为催化剂、在异丙醇中催化FAOL或FF级联转化为GVL的反应体系,并分别能得到63.3%或52.1%的GVL产率。反应完后,回收的固体于550°C下煅烧后可得到空心微米棒状的ZrO_2材料(ZrO_2-(C));特别地,ZrO_2-(C)在催化生物质基醛或酮类化合物的还原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催化转移加氢论文参考文献
[1].Ahmed,H.Aboo,Robina,Begum,Liangliang,Zhao,Zahoor,H.Farooqi,Jianliang,Xiao.甲醇为氢源:Rhodacycle催化α,β-不饱和酮化学选择性转移加氢反应(英文)[J].ChineseJournalofCatalysis.2019
[2].贺健.催化生物质含氧化合物转移加氢转化酸碱功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贵州大学.2019
[3].朱文晰.糠醛催化转移加氢体系构建与性能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9
[4].盖媛媛,李建法,孙瑞霞,李海涛.Zr-SBA-15催化肉桂醛的MPV转移加氢性能[J].精细化工.2019
[5].蒋文艳,魏光涛,刘子涵,张琳叶,叶占攀.催化转移加氢及其强化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9
[6].盖媛媛,李海涛,李建法,崔彩花.ZrO_4/SiO_2-Al_2O_3催化肉桂醛MPV转移加氢性能[J].分子催化.2018
[7]..二氧化硅负载碳氮包覆钴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用于不饱和化合物催化转移加氢的方法[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8
[8].刘子涵.微波辅助Raney-Ni对麻疯树生物柴油催化转移加氢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8
[9].聂仁峰,张海福,彭晓伦,喻小龙,鲁新环.高比表面积介孔氮杂碳负载钯催化甲酸氢转移加氢香草醛的研究[C].第19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D会场:分子筛及多孔材料的应用.2017
[10].邱镇.金基催化剂在甲酸氢转移体系中的催化加氢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