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放氢循环论文_蔡云,丁涛,刘守法

导读:本文包含了吸放氢循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合金,性能,硅藻土,应力,动力学,稳定性,氢化物。

吸放氢循环论文文献综述

蔡云,丁涛,刘守法[1](2018)在《ZK60-Pd合金的高周吸放氢循环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对ZK60贮氢合金球磨时添加C和Pd元素,进行了500次吸放氢循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合金吸放氢量降低,前50次明显,第50次时降为第1次的83.9%,后续高周循环吸放氢量基本相同,吸放氢速率变化不明显。高周吸氢动力学性能较好,表面没有阻碍吸氢的化合物生成,高周循环后合金颗粒发生明显粉化。(本文来源于《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期刊2018年10期)

何曾[2](2017)在《自动切换式吸放氢循环方案及其性能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氢开发及应用方面,金属氢化物反应器作为重要的反应发生场所,近几十年来,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推广。但由于氢化反应和脱氢反应操作条件不同,如不借助外界协助,绝大多数金属氢化物反应器均无法实现吸、放氢过程之间的自动转换和自主循环,由此可能在有吸、放氢交替循环需求的应用中,尤其是在高频次吸、放氢循环的过程中造成诸多不便以及引发一些安全问题。因此,本文分别基于“设备结构改进”和“PLC自动控制”提出了两种自动切换式解决方案,以达到各气、液相通道的自动化合理启闭和所有阀门之间的稳定配合。本文完成了 aNi5与1H2发生吸、放氢反应过程的数值模拟,得到了一定循环周期内设备结构和操作条件上的优化结果,并就金属氢化物氢压缩体系进行了实用性探究。所获结果如下:(1)本文探究了吸氢/解吸过程中操作温度、供氢压力与反应耗时叁者之间的关系,并分别拟合出了两过程的叁变量集成数学方程,为之后进行结构优化提供数学依据。(2)在3MPa(20°C)/0.1MPa(80°C)的吸氢/脱氢条件下,吸、放氢循环过程的最优初始反应分率为0.07,其总循环时长为1287s。(3)本文获得了最优条件下四/六孔旋转盘的结构参数。(4)氢压缩体系中,分别在90°C和200°C下供热脱氢,外接500ml的小型终端储罐,8个循环后可分别获得2.276MPa和12.24MPa的高压氢气;20(TC下分别连接500ml、1000ml及1500ml储罐的氢压缩系统最终氢压分别达12.24MPa、9.72MPa和8.08MPa;此外,200°C下500rrmlH2储罐的氢压缩系统有预热阶段较没有预热阶段的方案系统压缩比更优,其所获最终氢压分别达12.24MPa和15.32MPa。此两种吸、放氢自动切换方案可有序、可控地实现氢化/脱氢过程之间的自动切换,为具有该需求的场合提供便利,在氢能普及和应用中体现出卓越的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7-06-01)

石和[3](2015)在《LaMg_(8.52)Ni_(2.38)多相储氢合金吸/放氢循环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使用真空感应熔炼技术制备的LaMg_(8.52)Ni_(2.38)合金的循环稳定性进行了研究。XRD测试表明,LaMg_(8.52)Ni_(2.38)多相储氢合金中的La_2Mg_(17_和LaMg_2Ni相在吸氢后生成了MgH_2、Mg_2NiH_4和LaH_3相。合金的吸/放氢性能测试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合金中Mg2Ni相的可逆储氢量从第2周的0.5952 wt.%增加到了第80周的1.1216 wt.%。与循环第1周的合金氢化物相比,循环第39周和第79周的合金氢化物的初始脱氢温度分别降低了55.06 K和56.98 K。(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5年24期)

张旋洲,杨鋆智,宋萍,田文怀,李星国[4](2011)在《乙炔等离子体法制备超细Mg纳米颗粒及其吸放氢循环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乙炔等离子体蒸发Mg的方法成功制备了40 nm左右的超细Mg纳水颗粒.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试(BET)和吸放氢测试等方法对其微观结构和吸放氧循环性质进行了研究.超细Mg纳米颗粒具有比普通Mg颗粒更大的比表面积,氢扩散至颗粒内部所需距离更短,因而大大提高了其吸放氢动力学性质.Mg纳米颗粒表面的C既减少了Mg的氧化,又阻碍了吸放氢过程中Mg颗粒的长大.这种超细结构的Mg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质,30次循环后容量仍没有衰减.(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11年07期)

陈伟,罗刚,熊良银,陈德敏,刘实[5](2011)在《长期热致吸放氢循环对载钯硅藻土储氢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PdCl_2溶液浸渍-焙烧-还原的方法制备出载钯硅藻土(Palladium/Kieselguhr,简称Pd/K),对其进行物相分析、形貌观察、吸放氢PCT以及吸氢动力学测量,研究了1000次和2000次热致吸放氢循环后的储氢性能。结果表明,热致循环前后Pd/K的吸放氢PCT曲线基本相同,吸氢量稍有降低,动力学性能明显提高。热致循环后Pd/K表面的钯颗粒发生明显粉化,1000次和2000次热致循环后粉化率(<150μm)分别为0.21%和3.98%。(本文来源于《材料研究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吉亚莉,刘晓鹏,吕芳,米菁,蒋利军[6](2011)在《载钯硅藻土复合材料吸/放氢循环性能和抗粉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乙酰丙酮钯为前驱体通过浸渍-热分解法制备了钯含量为45.3%的载钯硅藻土(Pd/K)复合材料,并通过冷/热循环、PCT,XRD及SEM对其进行吸/放氢循环性能和抗粉化性能分析。循环性能分析表明:40℃时Pd/K材料在30 s内已基本吸氢饱和,最大吸氢量为0.689%(质量分数)。初始250~380μm的Pd/K复合材料在2000次40℃吸氢/180℃放氢的吸放氢循环过程中,吸氢平衡压、吸氢量及吸氢速率均没有明显的衰减;但是,2000次循环后,复合材料150μm以下的样品占17.6%。物相和微观形貌分析表明:Pd/K复合材料由Pd和SiO2组成;复合材料的表面钯含量较高,经过热处理,其表面钯长大,形成钯膜,但该钯膜存在较多裂纹,致使其在吸/放氢过程中容易从复合材料颗粒表面脱落;Pd/K复合材料粉化主要是由其表面富钯层的脱落引起的。(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期刊2011年02期)

陈伟,李慎兰,罗刚,韩兴博,陈德敏[7](2009)在《载钯硅藻土的制备及吸放氢循环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钯是室温范围内氢同位素分离因子最高的储氢金属,因此作为氢同位素分离材料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纯钯在多次吸放氢循环后由于内应力作用导致粉化,进而影响其吸氢量和动力学性能,更重要的是在同位素分离过程中粉化的钯颗粒会导致热阻和气阻增大,影响分离系统的分离效率和工作稳定性。应用中多(本文来源于《第十届中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摘要集》期刊2009-08-10)

邓小霞,程宏辉,李慎兰,吕曼祺,陈德敏[8](2007)在《吸、放氢循环对V及V_(0.9)Cr_(0.1)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添加少量LaNi_5对V以及V_(0.9)Cr_(0.1)合金进行有控制的机械合金化处理,改善了材料的活化性能.吸、放氢循环测试表明,吸、放氢循环超过100次并脱氢后,V和V_(0.9)Cr_(0.1)合金仍然保持单一bcc结构.随着吸、放氢循环的进行,V的吸、放氢平台压力不断增加,相同压力下吸氢量减小,且吸氢动力学有所下降.这与吸、放氢过程中晶格应变的降低和晶胞体积的减小有关.SEM观察表明,随着吸、放氢循环次数的增加,材料表面和内部形成大量的深裂纹,这对提高放氢平台压力和改善放氢动力学有促进作用.吸、放氢循环过程中,V比V_(0.9)Cr_(0.1)合金放氢容量衰减更快的原因是:吸、放氢循环前、后V的晶格应变降低和晶胞体积下降程度均比V_(0.9)Cr_(0.1)合金的要大,导致吸、放氢循环后V的吸氢量下降更大.(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07年09期)

梁浩,陈云贵,严义刚,吴朝玲,陶明大[9](2006)在《V_(55)Ti_(20.5)Cr_(18.1)Fe_(6.4)合金的吸放氢循环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V55Ti20.5Cr18.1Fe6.4(原子分数,下同)贮氢合金进行了155次吸放氢循环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合金吸放氢量减小,放氢量的衰减呈减缓趋势,放氢平台区缩短,平台压力增大,合金表面有影响吸放氢性能的化合物生成,合金结构呈bcc与fcc的双相结构,合金颗粒由于微裂纹的不断累积而逐渐粉化。(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06年09期)

敖冰云,蒋国强,陈世勋,高克勤[10](2001)在《LaNi_(5-x)Al_x(x=0,0.3)合金吸放氢循环床体壁应力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电阻应变测量法研究了LaNi5-xAlx系列合金吸放氢循环床体壁应力与循环次数、贮氢容量、壁厚以及松装比的关系。结果表明:松装比大和壁薄的贮氢床应力要大;且随吸放氢循环的进行,壁应力增大更明显;在贮氢量达到一定值后,壁应力才缓慢增大。(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01年02期)

吸放氢循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氢开发及应用方面,金属氢化物反应器作为重要的反应发生场所,近几十年来,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推广。但由于氢化反应和脱氢反应操作条件不同,如不借助外界协助,绝大多数金属氢化物反应器均无法实现吸、放氢过程之间的自动转换和自主循环,由此可能在有吸、放氢交替循环需求的应用中,尤其是在高频次吸、放氢循环的过程中造成诸多不便以及引发一些安全问题。因此,本文分别基于“设备结构改进”和“PLC自动控制”提出了两种自动切换式解决方案,以达到各气、液相通道的自动化合理启闭和所有阀门之间的稳定配合。本文完成了 aNi5与1H2发生吸、放氢反应过程的数值模拟,得到了一定循环周期内设备结构和操作条件上的优化结果,并就金属氢化物氢压缩体系进行了实用性探究。所获结果如下:(1)本文探究了吸氢/解吸过程中操作温度、供氢压力与反应耗时叁者之间的关系,并分别拟合出了两过程的叁变量集成数学方程,为之后进行结构优化提供数学依据。(2)在3MPa(20°C)/0.1MPa(80°C)的吸氢/脱氢条件下,吸、放氢循环过程的最优初始反应分率为0.07,其总循环时长为1287s。(3)本文获得了最优条件下四/六孔旋转盘的结构参数。(4)氢压缩体系中,分别在90°C和200°C下供热脱氢,外接500ml的小型终端储罐,8个循环后可分别获得2.276MPa和12.24MPa的高压氢气;20(TC下分别连接500ml、1000ml及1500ml储罐的氢压缩系统最终氢压分别达12.24MPa、9.72MPa和8.08MPa;此外,200°C下500rrmlH2储罐的氢压缩系统有预热阶段较没有预热阶段的方案系统压缩比更优,其所获最终氢压分别达12.24MPa和15.32MPa。此两种吸、放氢自动切换方案可有序、可控地实现氢化/脱氢过程之间的自动切换,为具有该需求的场合提供便利,在氢能普及和应用中体现出卓越的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吸放氢循环论文参考文献

[1].蔡云,丁涛,刘守法.ZK60-Pd合金的高周吸放氢循环性能[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8

[2].何曾.自动切换式吸放氢循环方案及其性能探究[D].西北大学.2017

[3].石和.LaMg_(8.52)Ni_(2.38)多相储氢合金吸/放氢循环稳定性研究[J].广东化工.2015

[4].张旋洲,杨鋆智,宋萍,田文怀,李星国.乙炔等离子体法制备超细Mg纳米颗粒及其吸放氢循环性能[J].物理化学学报.2011

[5].陈伟,罗刚,熊良银,陈德敏,刘实.长期热致吸放氢循环对载钯硅藻土储氢性能的影响[J].材料研究学报.2011

[6].吉亚莉,刘晓鹏,吕芳,米菁,蒋利军.载钯硅藻土复合材料吸/放氢循环性能和抗粉化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2011

[7].陈伟,李慎兰,罗刚,韩兴博,陈德敏.载钯硅藻土的制备及吸放氢循环性能研究[C].第十届中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摘要集.2009

[8].邓小霞,程宏辉,李慎兰,吕曼祺,陈德敏.吸、放氢循环对V及V_(0.9)Cr_(0.1)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J].金属学报.2007

[9].梁浩,陈云贵,严义刚,吴朝玲,陶明大.V_(55)Ti_(20.5)Cr_(18.1)Fe_(6.4)合金的吸放氢循环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

[10].敖冰云,蒋国强,陈世勋,高克勤.LaNi_(5-x)Al_x(x=0,0.3)合金吸放氢循环床体壁应力的实验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1

论文知识图

Ca2Mg3Ni13合金分别在活化后和20次~#...铸态和快淬TiV0·41Fe0·09Mn1·5合金...经过五次吸放氢循环后的SEM照片一Li合金吸放氢循环后的表面...3-15气化前后Sm5Mg4i会金的F...5.7(a)球磨后的MgHr10wt...

标签:;  ;  ;  ;  ;  ;  ;  

吸放氢循环论文_蔡云,丁涛,刘守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