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写作论文-刘秋成,欧小艳

声音写作论文-刘秋成,欧小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声音写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声音,学术写作,现象分析

声音写作论文文献综述

刘秋成,欧小艳[1](2019)在《大学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中声音缺失的现象分析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声音缺失是大学生英语学术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此问题,该研究以湖南省高校为例,采用问卷及访谈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学术声音概念的缺位、学术体裁的陌生化和学术词汇的缺乏是造成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培养学术声音意识、了解学术体裁特点和掌握构建声音语言资源的叁种策略。(本文来源于《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悠[2](2019)在《作为“声音”的非虚构写作》一文中研究指出"非虚构写作"在词源上有"Nonfiction"的历史,但它在中国当下的复杂性已超出了这种形态,并处于变化生成之中。从前已经有纪实文学、特稿、民族志、传记等可以被追溯性地看作"非虚构"的文体,如今"非虚构写作"之名,究竟是为了重新界定什么,或者召唤什么?只有使用"非虚构"的说法,书写现实的行为才作为一个整体与"虚构"传统相提并论。如果说自由虚构包含着指向无限的自信,非虚构则在于承认个体有限的谦逊,因此它只能在场言说——非虚构写作是一种承载生命经验的"声(本文来源于《福建文学》期刊2019年10期)

刘秋成,郎勇[3](2019)在《英语写作中个性化声音构建的叁维动态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构建个性化声音是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此问题,笔者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以个性化声音的特点和制约因素为切入点,提出了以个性化声音为轴心,以语言、思维、文化为维度的叁维动态模型,该模型不仅展示了语言、思维和社会文化叁个维度间交又互动对个性化声音构建的影响和制约,而且展示了从语言-思维、语言-社会文化、思维-社会文化这叁个方面构建个性化声音的最佳条件,即个性化声音构建离不开作者主体的叙事、语篇结构的组织和意义的深化。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从培养语言、思维以及社会文化叁个层面的语篇能力来构建个性化声音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此研究为个性化声音的构建及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语言教育》期刊2019年03期)

刘秋成,邬德平[4](2019)在《学术英语写作中写作者声音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写作者声音的构建是学术英语写作中的重要环节。基于Voice互动模型,解读学术英语写作中写作者声音的特征、剖析其文本功能和掌握写作者声音构建的语言资源是其构建的前提。研究发现:学术英语写作中写作者声音具有个体性、社会性和互动性,且叁种特性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在学术英语文本中写作者声音具有突出作者学术贡献、实现身份认同、促进跨文化学术交流和达到自我宣传和推销的功能。在学术英语写作中合理利用写作者声音构建的语言资源能有效体现学术写作的真实性、原创性和独特性。(本文来源于《巢湖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牛翼翩[5](2019)在《聆听自然天籁之音 提升想象写作能力——《听听,秋的声音》教学片断及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现代诗,课文主要通过对秋天一些声响的描写来赞美秋天。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童诗的特点出发,通过创设情境、朗读欣赏、发散思维等手段,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编,使学生的想象与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本文来源于《小学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19期)

高小弘[6](2019)在《论20世纪女性写作叙述声音的艰难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女性主义与结构主义叙事学在文本批评实践的结合,女性写作中的叙述声音不应被简单看成一种写作技巧与叙述行为,由于性别特有的"政治性",叙述声音与社会历史、意识形态与象征寓意有着不可切断的重要关联。就20世纪的女性创作实践来看,女性写作中的叙事声音分为叁种,即作者型叙述声音、个人型叙述声音和集体型叙述声音,这些叙述声音是特定时代的女性作者对于社会性别文化权力关系的具体回应,是女性作者在想象中试图建构一种与生命体验相连的表达方式,并以一种迂回而巧妙的策略建构话语权威,从而消解男性中心的价值观念与话语霸权。(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刘秋成,何芳[7](2019)在《基于微信技术的英语写作声音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微信科技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习者自我表达交流的欲望,为学习者构建写作声音提供了平台。微信具有个性化、交际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基于此,提出了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及公众平台实现声音构建的方法与途径。(本文来源于《蚌埠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东翰[8](2019)在《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声音”强度:案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研究了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声音”强度问题。“声音”最初是文学批评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说话者在某一话语或语篇中的存在(梅婷,2012)。而现今,“声音”也是二语写作中的一个概念,根据当今认可度较高的定义(Matsuda,2001),“声音”指的是一种复杂的总体效果,这种总体效果可以通过使用现今社会已经存在的、且依然不断发展的语言和非语言要素来达到。从上世纪40年代至今二语写作研究发展越来越成熟和完善。二语写作研究者们在研究写作者的身份构建的过程中,借用了“声音”这一概念。在写作研究领域的“声音”概念逐渐明晰后,研究者们开始逐渐关注“声音”在二语写作中的作用。近十余年,国内外几例“声音”强度与文本质量的相关性研究相继出现,而最近的研究结果(赵冠芳,2012)表明,“声音”的强度能够决定写作成绩的25%。相较于国外,我国有关“声音”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声音”的概念在写作研究和教学中也未普及。我国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听力、口语和阅读能力相比相对薄弱,而本文认为写作能力较弱的一大表现就是文本内缺乏“声音”或“声音”强度较弱。因此,本研究从写作“声音”的叁维模型(赵冠芳,2012)出发,探讨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写作”声音强度问题,主要围绕以下四个具体问题展开:1.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的整体声音强度是怎样的?2.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观点明晰程度的等级为多少?3.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观点陈述方式的等级为多少?4.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作者与读者显性存在的等级为多少?本研究采用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使用赵冠芳(2012)的“声音”强度叁维模型对130位参与者的英语写作文本中的“声音”强度进行测量,得出具体的能够代表“声音”强度的数值,并根据这个模型的叁个维度以及各维度所包含的共7项语言要素的统计结果,全面分析参与者英语作文中的“声音”构建状况。随后运用访谈法,对其中21位参与者进行访谈,深度分析他们使用某一类构建“声音”的语言要素的频次高低的原因,以及构建个人立场或与读者互动的意愿,以此研究参与者写作“声音”强度高或低以及“声音”构建状况的成因。本研究所使用的“声音”的概念为Matsuda(2001)的定义,以及Hyland(2008)所创建的“声音”互动模型,它们对于“声音”的定义相对完整和全面,既包含了语言要素,也包含了非语言要素,既有读者的立场,又有作者的立场。这为后续使用的叁维模型提供了基础。其次,由于“声音”概念的复杂性,以及写作中的“声音”也可以靠非语言要素来体现的这一特性,本研究并未完全使用定量分析研究方法进行写作“声音”要素的量化研究,尽量避免丢失“声音”构建的某些非文本要素,或需要结合上下文来判定是否有效构建“声音”的语言要素。再次,本研究未在定量分析的过程中加入其他未曾经过信度和效度验证的定性分析结论和要素,例如在原有的叁维模型中添加其他维度,或者更改原有模型叁个维度中所包含的某项语言要素,保证了原有模型的信度和效度。最后,本研究所使用的访谈提纲是根据Matsuda(2007)改良而来,删除了其中相关性研究的问题,并尽量展开说明其余的问题,在保证原有提纲信度和效度的前提下,尽量让参与者明白访谈问题,以准确捕捉定性数据。总之,本研究分步骤进行,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解决不同的研究问题,以尽量完整地概括参与者的写作中的“声音”强度,和相关情况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参与者们的“声音”总体强度值较低。根据“声音”强度叁维模型,叁个维度当中(维度1:中心观点的鲜明度和独特性,维度2:作者的语气特色和行文方式,维度3:作者和读者的存在与互动),维度1中心观点的鲜明度和维度2行文方式和语气特色的分值较低,表现相对薄弱,是参与者写作声音强度较低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维度1分值最低。其中,维度1中心观点的鲜明度和独特性中包含的第二类语言要素指令导向词,和维度2作者的语气特色和行文方式中包含的第二类语言要素语气加强词,是出现频次最低的两类文本中构建“声音”的语言要素。其中,有72%的参与者完全没有使用指令导向词,16%的参与者未曾使用过语气加强词,41%的参与者在行文中仅仅使用过一次语气加强词。而与维度1中心观点的鲜明度和独特性和维度2作者的行文方式和语气特色相比,维度3作者和读者的存在与互动的值较高,根据研究者的统计,维度3的分值较高主要是由于读者指代这一语言要素,即代表读者的人称代词出现频率远高于各个维度包含的其他6类语言要素,包括主要观点重复次数,指令导向词,模糊限制语,态度标记语,语气加强词以及作者存在等。读者指代这一语言要素的标准化频次为61.4(每千词)。但是这一类语言要素的高频率出现也有其他因素的干扰,例如作文题目的局限性。研究者所使用的作文命题是“如何平衡学术研究和课外活动”,这一命题更多的需要学生在作文中提出建议,而不像一般的议论文需要学生对某一种观点进行论证。这让参与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为了明确的体现出提供建议的对象,不自觉的使用了较多的第二人称(你/你们)以及部分可以指代读者的第一人称(我们)。这也是本研究的一个局限性。如果排除命题局限性的干扰,让与者在写作中更多的关注论述过程的话,可能这一类语言要素的使用频次会减少,并降低总体的“声音”强度。研究结果还表明,指令导向词和语气加强词这两类语言要素的缺失,是导致学生写作中的“声音”强度偏低的主要因素;参与者不使用或不倾向于使用这两类词,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印象或者过往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这两类词的语气较为强硬,不够委婉,并且认为在议论文中,这两类词的使用会降低作文的分数。而根据统计结果,学生非常注重与读者互动,避免构建独白性文本,尽量的考虑到读者的存在,并与其互动和交流。此外结果还发现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写作中的整体“声音”强度值较低,因为体裁意识的缺失,或对于不同体裁认知的偏差,学生对于高风险议论文写作这一体裁的认知出现偏差,不注重个人观点的表达,尽力论述普适性较强或者普遍承认的观点;他们的行文方式和语气特色单一,偏向委婉的语气和客观的描述,并间接导致作者不倾向于表达自己的立场和主观态度。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无论是提出观点还是对观点进行论述,都尽量保持语气的委婉,而用词和行文方式的委婉,在学生看来是提升作文分数的关键。这可能是我国传统英语教学中的误区。学生普遍认为老师在教学中常常会对于语气过于肯定和强硬的词语或表述进行回避,而鼓励学生使用委婉和有礼貌的说法。教师们的这一举动,暗示了学生们委婉的语气和礼貌的表达使用范围更广,导致学生倾向于选择少用甚至完全不使用肯定程度较强和表达个人态度的词或表述,或者不够坚定地维护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在国内有关英语写作中的“声音”研究相对滞后的情况下,本研究对我国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声音”强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阐明了我国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构建声音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这些问题背后的成因。本研究填补了在英语写作中的“声音”强度的视角下,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过程和体裁意识的研究的空白。同时本研究从英语写作中“声音”的角度,发现了我国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这对于我国今后的英语写作教学有启示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4-01)

刘东翰[9](2019)在《研究写作“声音”强度的叁种测量工具:综述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写作声音这一概念近年来在二语写作研究领域中逐渐受到重视。从上世纪"声音"概念的起源到现在二语写作有关声音的研究,共经历了90年左右。近年来,有关声音强度和写作质量的相关性研究相继出现。而在这些研究中,出现过原创或经过改良的测量工具的量化研究迄今只有3例,其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本文将从这叁例研究中所使用的测量工具入手,对写作声音强度测量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评价。(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09期)

刘秋成,郎勇[10](2019)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声音嵌入模式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声音嵌入模式的构建是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成功的根本保证。从语言学及外语写作教学研究成果来看,声音嵌入模式的构建应以培养声音意识为核心,以表达性话题讨论和写作训练活动为手段,通过改编材料、设置课堂活动、布置任务等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发出自己声音的欲望,在写作中展现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想法、深度拓展自己的思维。(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声音写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非虚构写作"在词源上有"Nonfiction"的历史,但它在中国当下的复杂性已超出了这种形态,并处于变化生成之中。从前已经有纪实文学、特稿、民族志、传记等可以被追溯性地看作"非虚构"的文体,如今"非虚构写作"之名,究竟是为了重新界定什么,或者召唤什么?只有使用"非虚构"的说法,书写现实的行为才作为一个整体与"虚构"传统相提并论。如果说自由虚构包含着指向无限的自信,非虚构则在于承认个体有限的谦逊,因此它只能在场言说——非虚构写作是一种承载生命经验的"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声音写作论文参考文献

[1].刘秋成,欧小艳.大学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中声音缺失的现象分析及对策[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2].王悠.作为“声音”的非虚构写作[J].福建文学.2019

[3].刘秋成,郎勇.英语写作中个性化声音构建的叁维动态模型[J].语言教育.2019

[4].刘秋成,邬德平.学术英语写作中写作者声音的构建[J].巢湖学院学报.2019

[5].牛翼翩.聆听自然天籁之音提升想象写作能力——《听听,秋的声音》教学片断及反思[J].小学教学参考.2019

[6].高小弘.论20世纪女性写作叙述声音的艰难生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7].刘秋成,何芳.基于微信技术的英语写作声音构建[J].蚌埠学院学报.2019

[8].刘东翰.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声音”强度:案例研究[D].吉林大学.2019

[9].刘东翰.研究写作“声音”强度的叁种测量工具:综述与评价[J].北方文学.2019

[10].刘秋成,郎勇.英语写作教学中声音嵌入模式的构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标签:;  ;  ;  

声音写作论文-刘秋成,欧小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