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机诗歌论文-谢丹

陆机诗歌论文-谢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陆机诗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陆机,五言诗,南朝诗歌

陆机诗歌论文文献综述

谢丹[1](2019)在《论陆机五言诗对南朝诗歌发展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晋太康时期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从这一时期开始,五言诗无论风格方面还是形式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作为太康诗人的代表,陆机的五言诗在诗歌风格上较之汉魏以来的刚健诗风明显趋弱,变得柔靡细腻。在诗歌形式上,诗句的俳偶化日益鲜明,辞藻也渐趋华美。这些特征都直接影响后世南朝诗歌的发展走向,并最终催生出中国古典诗歌最优美的形式——近体诗。(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9年01期)

陈璐[2](2018)在《论颜延之对陆机诗歌的接受》一文中研究指出颜延之与陆机诗歌渊源深厚,在多种诗体上模拟陆机,包括公宴诗、赠答诗、行旅诗和乐府诗。他接受陆机诗歌表现在叁个方面:第一,追求辞藻对偶,重视语句出处,形成典雅文风;第二,善于描写景物,烘托环境氛围,表达家国之悲;第叁,运用仕宦意象,刻画游子形象,抒发羁旅之思。颜延之充分吸纳了陆机诗歌的艺术技巧,注重隶事用典,讲究结构布局,诗歌趋于人工化、精密化,引领了南朝一代诗风,在陆机接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陈璐[3](2018)在《论谢灵运对陆机诗歌的接受》一文中研究指出谢灵运在多种诗体上接受陆机诗歌,包括拟古诗、乐府诗、行旅诗和赠答诗。谢灵运承袭陆机诗歌词句、主题和写法,表现呈才心态,铺陈自然景物,书写人生悲怨,凸显家族情结。具体来说,有叁个方面。第一,追求绮靡繁缛,讲究声律对偶。第二,注重景物刻画,抒发个人情感。第叁,具有模拟意识,强调形似逼真。不同的是,谢灵运以赋入诗,以境抒情,善于描景,多用典故,诗歌更趋文人化,发展了陆机诗歌清新的一面,促进了陆机诗歌的接受进程。(本文来源于《华中学术》期刊2018年01期)

陈璐[4](2018)在《论《文选》对陆机诗歌的选录》一文中研究指出萧统《文选》选录陆机诗歌52首,居入选作家之冠。从选录数量来看,萧统关注陆机的赠答诗、乐府诗、杂拟诗和行旅诗,蕴含丰富的批评思想,并通过结构的匠心安排,勾勒诗歌发展轨迹,反映文学思潮变迁。《文选》所录陆机诗歌不仅艺术性高,而且特色鲜明,其中赠答诗显示吴地情结,乐府诗描写士族生活,杂拟诗实践缘情理念,行旅诗表现羁宦主题。萧统选录的意义在于,揭示陆机诗歌艺术特色,肯定陆机诗歌开创价值,深化陆机诗歌理论内涵,促进陆机诗歌文本传播,在陆机接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陈璐[5](2017)在《论刘勰对陆机诗歌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刘勰《文心雕龙》多方面评价陆机诗歌,既有宏观审视,亦有微观分析,体现出宏阔的批评视野。具体来说,有四个方面。一是指出西晋总体诗风,揭示陆机诗歌特色;二是肯定陆机诗歌合律,解析陆机繁缛成因;叁是指出陆机用典谬误,批判南朝隶事文风;四是解析潘陆才性差异,深化二陆比较内涵。刘勰的意义在于,纠正前人偏颇,转换批评方法,深化陆机诗歌理论内涵,推进陆机诗歌接受进程。(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湛晓悦[6](2017)在《论“物色”在陆机诗歌中的呈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晋嗜美心理和竟奇意识的引导下,陆机作为"太康之英",较早地关注自然景物对诗歌形式与情感的塑造作用。他引赋法入诗,大量罗列自然物象并饰以丽藻,给人繁复华美之感;又能借迭词、对偶、通感、比喻等"体物"技巧进行细致描摹,属采赋声,极尽物色之妙。同时,他多感的情思往往随南北"物色"之变一触即发,萦绕在物象间挥之不去的情感浓缩体现为生命意识、乡曲之思与玄理感悟。(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7年21期)

刘朔[7](2017)在《陆机诗歌的拟古与雅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陆机是西晋太康、元康年间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才气颇高,《文选》将其视为最优秀的诗人,《诗品》亦将其列为上品。在陆机的诗歌中,拟古诗是其代表性作品,包括仿拟汉魏古诗及乐府古诗。而他的拟古创作,与西晋诗歌的雅化拥有着趋同性。(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7年11期)

项挺挺[8](2016)在《“新声妙句”—陆机诗歌创作的新面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陆机诗歌为研究对象,内容共分四个部分。绪论概述了陆机诗歌的研究现状,表明本文论述的出发点在于陆机的“新声妙句”,并体现在其余叁个章节里。陆机的“新声”在于对诗歌语言形式的追求,突破了民间自然为诗的传统,为建构文人诗传统做出了贡献。第一章论述陆机诗歌风格与语言追求。其一,陆机主要风格为“繁”,体现为文词之繁和文情之繁。词繁表现为语词运用密集,追求语言的华丽藻饰和字句的雕琢,行文注重诗意的反复;情繁则分为陆机一己之真情真意、拟作的想象之情和代他人作赠答诗之情这叁个方面。陆机以才学入诗影响着“繁”之诗风。其二,陆机别具一格之诗风为“清”,表现为用词省净,造语清新,诗句工整。第二章论述陆机借助迭词和对偶精心构筑诗歌的形式。他在诗歌中大量运用迭词,根据人的感觉效果,其诗中109个迭词可分为摹声拟音、绘景摹形和表现心理感觉叁大类。迭词令诗歌形式整饬,读来富有音乐美,并且意蕴丰盈优美。陆机在诗歌中选取能贴切表达景物色彩和声音的迭词来刻写画面,达到了“巧构形似”、“穷尽其相”、曲尽其妙、情思绵邈之效。而在诗中自觉地、大量地使用对偶手法,则增加了诗歌的藻彩,较充分地表现出文人的雕琢技能,大大地加深了诗歌的文人化程度,也表明陆机对形式本身渐趋重视,是文学自觉时代的一个标志。第叁章论述陆机以“陌生化”和“通感”手法的运用来探索诗歌在言与意之间的关系。“陌生化”手法在诗歌中表现为:其一,在诗歌创作中极力摒弃口语,大量使用书面语;其二,运用别出心裁的动词;其叁,有意从先秦典籍中借鉴和提炼词汇。“陌生化”手法的运用刷新了我们日常司空见惯的世界,为我们带来了阅读上的新鲜感,重新激活了属于文学的特殊感觉。此外,陆机运用“通感”手法,巧妙地运用语言,创造出的视角独特之诗句,使我们进入各种感觉浑然相通的诗歌境地。(本文来源于《闽南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1)

王旭,文晓华[9](2016)在《陆机诗歌中的典型意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月、风、云、鸟是陆机诗歌中的典型意象,日、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亦即生命的流逝,风、云、鸟则具有强烈的节物感。这五个典型意象的大量运用形成了陆机诗歌的两种特定的抒情模式:以日、月为代表的时间即生命流逝模式,以风、云、鸟为代表的季节感物模式。在这两种抒情模式中,陆机的情感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重在表露时不我待的悲怆,后者重在表达生命的孤独。陆机之所以深感时间易逝、人生孤独是由于其内心深处的理性生命意识即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本文来源于《广东开放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袁丁[10](2015)在《论陆机诗歌艺术成因——从诗体继承与文体影响角度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陆机诗风的形成与汉魏古诗及赋有一定关系。其拟古诗是学习汉魏古诗的直接表现,乐府诗中一些诗篇也可以看到汉魏乐府的痕迹;其抒情言志诗有的运用散句行文,并采用了比兴、顶针等艺术手法,诗篇风格古朴,韵味悠长。陆机是诗赋兼擅的文学家,这为其文体间的借鉴提供了条件。在偶句较多(俳偶)的诗中,他将汉魏古诗的艺术融入其中,让诗篇叙述顺畅而富于变化;赋艺术的融入,可能是陆机诗歌创新的关键,他将赋的一些艺术因子吸纳到诗中,从而形成文辞富丽、俳偶,而又善于铺陈的特点。(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陆机诗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颜延之与陆机诗歌渊源深厚,在多种诗体上模拟陆机,包括公宴诗、赠答诗、行旅诗和乐府诗。他接受陆机诗歌表现在叁个方面:第一,追求辞藻对偶,重视语句出处,形成典雅文风;第二,善于描写景物,烘托环境氛围,表达家国之悲;第叁,运用仕宦意象,刻画游子形象,抒发羁旅之思。颜延之充分吸纳了陆机诗歌的艺术技巧,注重隶事用典,讲究结构布局,诗歌趋于人工化、精密化,引领了南朝一代诗风,在陆机接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陆机诗歌论文参考文献

[1].谢丹.论陆机五言诗对南朝诗歌发展的影响[J].文化学刊.2019

[2].陈璐.论颜延之对陆机诗歌的接受[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3].陈璐.论谢灵运对陆机诗歌的接受[J].华中学术.2018

[4].陈璐.论《文选》对陆机诗歌的选录[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

[5].陈璐.论刘勰对陆机诗歌的评价[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6].湛晓悦.论“物色”在陆机诗歌中的呈现[J].北方文学.2017

[7].刘朔.陆机诗歌的拟古与雅化[J].北方文学.2017

[8].项挺挺.“新声妙句”—陆机诗歌创作的新面貌[D].闽南师范大学.2016

[9].王旭,文晓华.陆机诗歌中的典型意象研究[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6

[10].袁丁.论陆机诗歌艺术成因——从诗体继承与文体影响角度的考察[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标签:;  ;  ;  

陆机诗歌论文-谢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