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模板连接件论文和设计-赵宏宇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提供了一种建筑模板连接件,包括本体,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之间的距离与建筑模板的两侧之间的距离相适配。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模板连接件,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固定铝模板与保温模板和\/或内支护模板的销钉或螺栓无法取出、破坏保温模板、以及产生“热桥”的问题,并且同时加固了混凝土的强度,简化了操作工序,避免了使用套筒后期漏水的风险。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建筑模板连接件,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建筑模板的第一侧活动连接;所述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建筑模板的第二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建筑模板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的距离相适配。

设计方案

1.一种建筑模板连接件,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建筑模板的第一侧活动连接;

所述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建筑模板的第二侧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建筑模板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的距离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在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断点部和第二断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模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断点部和所述第二断点部之间的距离与需要浇筑的混凝土墙的厚度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模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断点部和所述第二断点部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凸起部。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模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断点部和\/或第二断点部包括在所述本体宽度方向上设置的至少一个凹槽结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模板连接件。

背景技术

保温模板系统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保温模板和浇筑的混凝土形成建筑墙体,该建造技术的实施可以大大提高建筑节能保温系统的使用寿命,改变了传统后施工保温系统的工期长、费用高、易脱落等缺点,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保温模板与混凝土结合达到100%以上,而传统后粘结保温粘结面积一般只有50%左右,因此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使得保温更加安全可靠,实现了保温与建筑同寿命的目标,远远超过传统保温设计25年寿命的使用周期,节约了大量资源,为国家节能减排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随着保温模板系统的应用当前的建筑墙体又出现了冷桥、漏水、跑模、涨模、后期处理工期长等现象。现有技术铝模支护方法的墙体平整度好可达±5mm但是不能和保温模板很好的结合,达不到保温与建筑同寿命的目标。

目前的铝模板与保温模板和\/或内支护模板使用时,通常一种方式使用螺栓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的缺点在于,在墙体浇筑混凝土完成后,螺栓难以拆卸以至于滞留在混凝土墙内和保温模板内部,会导致“热桥”的现象,虽然市场也出现了三段式止水螺杆,但由于其成本高,施工复杂,平整度难以保证等缺点,仍难以满足铝模与保温模板的效果。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方式是采用带套筒的拉片或者对拉螺栓,在墙体浇筑混凝土完成后将拉片抽出,套筒滞留在混凝土墙内,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工序复杂、且存在漏水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模板连接件,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之一。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模板连接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建筑模板的第一侧活动连接;

所述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建筑模板的第二侧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建筑模板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的距离相适配。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模板连接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在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断点部和第二断点部。

所述第一断点部和所述第二断点部之间的距离与需要浇筑的混凝土墙的厚度相适配。

所述第一断点部和所述第二断点部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凸起部。

所述第一断点部和\/或第二断点部包括在所述本体宽度方向上设置的至少一个凹槽结构。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模板连接件,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固定铝模板与保温模板和\/或内支护模板的销钉或螺栓无法取出、破坏保温模板、以及产生“热桥”的问题;并且无需套筒,又解决了墙体后期因套筒产生漏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模板连接件通过在连接件本体上布置断点,将断点敲断后,可将存在于保温模板中的连接件取出,而另一部分连接件则直接保留在混凝土中,这样既不会影响保温性能,并且不需要布置套筒,也不存在“热桥”现象;同时加固了混凝土的强度,简化了操作工序,避免了使用套筒后期漏水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模板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建筑模板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建筑模板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第一连接孔;3、第二连接孔;4、第一断点部;5、第二断点部;6、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1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模板连接件。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模板连接件,包括:本体1,本体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第一连接孔2与建筑模板的第一侧活动连接;本体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孔3,第二连接孔3与建筑模板的第二侧活动连接;第一连接孔2和第二连接孔3之间的距离与建筑模板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的距离相适配。

具体而言,本体1一般呈片状结构,当然也可以为圆柱状、长方体状、棱状等,在一定程度上为了加工方便以及节省材料,通常加工成扁平的片状结构。本体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2和第二连接孔3。第一连接孔2和第二连接孔3分别与建筑模板的两侧固定锁紧,通常使用销钉、销轴、锁片等常见锁紧机构。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模板连接件的长度、宽度、两个连接孔的位置都是固定的,其产品也是通过车床批量加工而成,因此,若干个连接件将建筑模板连接后形成的混凝土浇筑和\/或放置保温模板的空间比较规整,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形成的建筑墙面较为平整,整个墙体也不会出现厚薄不一等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模板连接件的第一连接孔2和第二连接孔3之间在本体的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断点部4和第二断点部5。第一断点部4和第二断点部5之间的距离与需要浇筑的混凝土墙的厚度相适配。

具体而言,在使用建筑模板连接件将建筑模板固定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完成浇筑形成墙体将建筑模板拆除时,由于连接件本体1有部分存在于混凝土中无法取出,这时便可通过第一断点部4和第二断点部5将其敲断,此时混凝土段中保留有部分连接件本体,而部分连接件在混凝土中也不会影响其保温性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固混凝土墙的坚固程度。并且在有保温模板存在的建筑墙体上同样适用,由于第一断点部4和第二断点部5之间的距离与需要浇筑的混凝土墙的厚度相适配,敲断后的连接件本体1不会存在于保温模板中,这样便不会产生“热桥”效应,造成房屋内墙结露、发霉甚至漏水的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又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模板连接件的第一断点部4和第二断点部5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凸起部6。

具体而言,凸起部6设置在第一断点部4和第二断点部5之间是为了保证连接件本体1在被敲断后能够保证凸起部6存在于混凝土中,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连接件本体1在混凝土中更加牢固,不会移动或者松动。

进一步的,凸起部6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可以上下左右对称设置,也可以在任意位置设置。当然,为了考虑产品加工的工序繁琐程度,通常凸起部6都是固定位置对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断点部4和\/或第二断点部5包括在本体1宽度方向上设置的至少一个凹槽结构。在这里,主要是为了说明断点部的具体结构,为了容易将本体1敲断,第一断点部4和\/或第二断点部5设计成在本体的宽度方向上,上下切割一对对称的凹槽。根据力学的角度,设计V型凹槽且凹槽越深越容易敲断,当然,实际中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例如连接件的强度、加工难以程度等因素,将断点部设计成任何形状的凹槽也都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描述的建筑模板连接件,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固定铝模板与保温模板和\/或内支护模板的销钉或螺栓无法取出、破坏保温模板、以及产生“热桥”的问题;并且无需套筒,又解决了墙体后期因套筒产生漏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模板连接件通过在连接件本体上布置断点,将断点敲断后,可将存在于保温模板中的连接件取出,而另一部分连接件则直接保留在混凝土中,这样既不会影响保温性能,并且不需要布置套筒,也不存在“热桥”现象;同时加固了混凝土的强度,简化了操作工序,避免了使用套筒后期漏水的风险。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设计图

一种建筑模板连接件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5909.4

申请日:2019-01-0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授权编号:CN209620601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E04G 17/075

专利分类号:E04G17/075

范畴分类:36E;

申请人:北京奥克森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北京奥克森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2400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后石羊村1区58号

发明人:赵宏宇;施金村;田国勇;郜伟军

第一发明人:赵宏宇

当前权利人:北京奥克森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文武;郭奥博

代理机构:11758

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CN201821465545X

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建筑模板连接件论文和设计-赵宏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