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补光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摄影补光结构及其系统,结构包括固定结构以及发光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与发光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摄像设备;所述发光结构朝向所述摄像设备的摄像区域发光,且所述发光结构可发出不同亮度与色温的光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摄影仅采用手机LED灯进行补光,又由于LED灯仅能发出单一色温及亮度的光线,难以满足不同环境光亮度下,拍摄清晰且亮度满足摄影师需要的图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摄影补光结构,应用于摄像设备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结构以及发光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与发光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摄像设备;所述发光结构朝向所述摄像设备的摄像区域发光,且所述发光结构可发出不同亮度与色温的光线。
设计方案
1.一种摄影补光结构,应用于摄像设备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结构以及发光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与发光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摄像设备;所述发光结构朝向所述摄像设备的摄像区域发光,且所述发光结构可发出不同亮度与色温的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摄影补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结构上设置有色温不同的灯珠;所述灯珠顺序设置,且相邻的所述灯珠色温不同;所述发光结构在同一时间内仅能点亮任一色温的所述灯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摄影补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结构包括壳体;任一色温的所述灯珠数量若干;所述灯珠成行成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色温不同的所述灯珠交叉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摄影补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键、第二控制键与模式选择键;所述第一控制键与第二控制键分别用于调节所述灯珠亮度的明暗;所述模式选择键用于选择是否点亮所述灯珠,以及选择点亮任一所述灯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摄影补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与发光结构层叠设置;所述固定结构上形成有对称设置的手机背夹,所述摄像设备夹持设置于所述手机背夹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摄影补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发光结构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摄像设备的端部。
7.一种摄影补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以及灯光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以及灯光模块电性连接,且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灯光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提供所述控制模块与灯光模块的工作电流;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灯光模块发出灯光控制信号;
所述灯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灯光控制信号,发出不同色温与不同亮度的光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摄影补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按键模块;
所述按键模块;用于选择所述灯光模块的色温以及亮度,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灯光选择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灯光选择信号,向所述灯光模块发出对应的所述灯光控制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摄影补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数量若干的驱动模块;任一所述驱动模块对应单一色温的所述光线;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驱动模块驱动并点亮所述灯光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摄影补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电池保护电路以及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用于连接外部电源,通过所述电池保护电路将电量输送至所述电池;所述电池通过电池保护电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灯光模块。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补光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摄影补光结构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其中,光作为摄影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对摄影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光的基本特性又包括明暗度、方向以及色彩,其中光的方向可分为顺光、侧光、逆光、顶光以及地光,不同光线的方向可形成不同的摄像效果。
由于手机相机技术的发展,现有人们常使用手机作为摄像及录像设备,但手机的补光装置仅有装置于壳体上的LED灯,且该LED灯仅能发出单色光,导致使用者在不同环境光下,难以拍摄清晰且亮度合格的图片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在于提供一种摄影补光结构及其系统,解决了现有摄影仅采用手机LED灯进行补光,又由于LED灯仅能发出单一色温及亮度的光线,难以满足不同环境光亮度下,拍摄清晰且亮度满足摄影师需要的图片。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摄影补光结构,包括固定结构以及发光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与发光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摄像设备;所述发光结构朝向所述摄像设备的摄像区域发光,且所述发光结构可发出不同亮度与色温的光线。
优选地,所述发光结构上设置有色温不同的灯珠;所述灯珠顺序设置,且相邻的所述灯珠色温不同;所述发光结构在同一时间内仅能点亮任一色温的所述灯珠。
优选地,所述发光结构包括壳体;任一色温的所述灯珠数量若干;所述灯珠成行成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色温不同的所述灯珠交叉设置。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键、第二控制键与模式选择键;所述第一控制键与第二控制键分别用于调节所述灯珠亮度的明暗;所述模式选择键用于选择是否点亮所述灯珠,以及选择点亮任一所述灯珠。
优选地,所述固定结构与发光结构层叠设置;所述固定结构上形成有对称设置的手机背夹,所述摄像设备夹持设置于所述手机背夹之间。
优选地,所述固定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发光结构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摄像设备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摄影补光系统,包括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以及灯光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以及灯光模块电性连接,且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灯光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提供所述控制模块与灯光模块的工作电流;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灯光模块发出灯光控制信号;所述灯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灯光控制信号,发出不同色温与不同亮度的光线。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按键模块;所述按键模块;用于选择所述灯光模块的色温以及亮度,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灯光选择信号;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灯光选择信号,向所述灯光模块发出对应的所述灯光控制信号。
优选地,还设置有数量若干的驱动模块;任一所述驱动模块对应单一色温的所述光线;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驱动模块驱动并点亮所述灯光模块。
优选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电池保护电路以及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用于连接外部电源,通过所述电池保护电路将电量输送至所述电池;所述电池通过电池保护电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灯光模块。
由上可知,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申请中提出的摄影补光结构,可以通过固定结构与摄像设备固定连接,保证摄影补光结构可确切朝向摄像设备的摄像区域发光,且其发出的光线可确切用于调节摄像区域的亮度,以提高本申请中补光结构的光线能源利用率;
第二,本申请中补光结构上设置有发出不同色温的灯珠,令使用者可根据不同的环境光亮度以及所需的图片效果,选择合适的色温的进行补光,扩大了本申请摄影补光结构的应用范围,令采用本申请摄影补光结构拍摄的图片可呈现不同的风格,更符合摄影师的需求;
第三,不同色温的灯珠交叉设置,可以令灯珠点亮时,发出的光线均匀分布,也即摄影区域内的摄影对象在光线照射下,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光亮度,令摄影效果更为真实;
第四,发光结构可发出不同色温的光线,还可调节当前色温光线的亮度,以适应当前的环境光亮度,令在当前光线的照射下,摄影师可获得其所需的亮度,并拍下清晰且亮度合适的图片;
第五,本申请中设置有不同的固定结构,可以适应不同的摄像设备,根据摄影区域与摄像设备的位置关系,选择合适的固定结构,令不同的摄影方式都可获得本申请摄影补光结构的补光效果;
第六,本申请提出的摄影补光系统,其中设置有用于驱动灯光模块的驱动模块,对应不同色温的灯珠设置有不同的驱动模块,令控制模块选择导通不同的驱动模块时,即可令灯光模块发出不同色温的光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与实施例2中发光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与实施例2中发光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固定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2中固定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摄影补光结构的装置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摄影补光结构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2中摄影补光结构的装置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1与实施例2中摄影补光结构的结合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1与实施例2中摄影补光系统的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实施例1,以相机作为摄像设备进行解释,在实施例2中,以手机作为摄像设备进行解释,但本实施例中的摄影补光结构并不限定设置于特定相机或手机上。
现有摄影仅采用手机LED灯进行补光,又由于LED灯仅能发出单一色温及亮度的光线,难以满足不同环境光亮度下,拍摄清晰且亮度满足摄影师需要的图片。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图5与图6所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摄影补光结构,其主要应用于摄像设备上,包括固定结构 10与发光结构20,固定结构10与发光结构20固定连接,其中,固定结构10用于固定连接摄像设备,发光结构20可朝向摄像设备的摄像区域发光,且发光结构20可发出不同亮度的光线。
在本实施例中,摄影补光结构用于为摄影对象提供光线,以提高亮度,在环境光亮度不能满足摄影师需要的情况下,该摄影补光结构可提供光线,令摄影师可获得清晰,且亮度合适的图片。
更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发光结构20上设置有色温不同的灯珠;灯珠顺序设置,且相邻的灯珠色温不一致;发光结构20在同一时间内仅能点亮任一色温的灯珠。发光结构20包括有壳体21;任一色温的灯珠数量若干;所有灯珠成行成列设置于所述壳体21内,但色温不同的灯珠交叉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不同色温的灯珠,例如设置5600K冷色以及3200K暖色的灯珠,还可设置4400K的灯珠,令发光结构20可发出不同色温的光线,以满足不同环境光亮度下拍摄图片的需要,以及摄影师对于图片呈现不同风格的需要;而灯珠采用交叉排列的方式,令发光结构20点亮任意色温的光线时,都可发出均匀的光线,令光线更为柔和,呈现趋向自然的补光效果。
如图1与2所示,更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在壳体21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键22、第二控制急案以及模式选择键24;第一控制键22可用于控制提高灯珠的亮度,第二控制键23可用于控制并降低灯珠的亮度,模式选择键24用于控制是否点亮发光结构20,以及控制发光结构20点亮任一色温的光线。在壳体21上还设置有指示灯25,当发光结构20启动时,指示灯25长亮,而发光结构20关闭时,指示灯 25长灭。
在本实施例中,长按模式选择键24用于选择是否启动发光结构 20,若启动成功,则指示灯25长亮,并通过短按模式选择键24用于调节与选择点亮不同色温的灯珠。第一控制键22与第二控制键23的设置,令本实施例中可灯珠有不同的亮度调节,使用者可根据需要,选择所需色温的光线后,对光线的亮度进行调节。
如图5所示,更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固定结构10与发光结构 20层叠设置,在固定结构10的端部形成有手机背夹11,且将摄像设备夹持设置于手机背夹11之间,令设置完成后,发光结构20设置于摄像设备的背面。
如图6所示,优选但不限定的是,固定结构10还可连接三角支架或自拍杆,令本实施例中的摄影补光结构适用于不同的相机与摄影环境下,提高摄影补光结构应用的灵活性。
请参见图9,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摄影补光系统,主要包括有控制模块30、电源模块40以及灯光模块50;电源模块40分别与控制模块30以及灯光模块50电性连接,且控制模块30连接灯光模块 50;电源模块40,用于提供控制模块30与灯光模块50所需的工作电流;控制模块30,用于向灯光模块50发出灯光控制信号;灯光模块50,用于根据灯光控制信号,发出不同色温与亮度的光线。
更具体的,还设置有与控制模块30电性连接的按键模块60;按键模块60,用于选择灯光模块50的色温与亮度,并向控制模块30 发送灯光选择信号;控制模块30,用于根据灯光选择信号,向灯光模块50发出对应的灯光控制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摄影师可通过按键模块60输入灯光选择信号,选择其所需的光线色温与亮度值,控制模块30在接收到该灯光选择信号后,会生成对应的灯光控制信号,并发送给灯光模块50;灯光模块50根据灯光控制信号,点亮特定的灯珠,并令该灯珠发出特定的亮度。
更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摄影补光系统还设置有数量若干的驱动模块70,任一驱动模块70对应单一色温的光线,控制模块30通过驱动模块70驱动并点亮灯光模块50。
在本实施例中,任一驱动模块70对应着单一色温的光线,也即控制模块30在接收到灯光选择信号后,可选择对应的驱动模块70,以驱动灯光模块50发出对应的光线,保证灯光模块50不会发出色温不一致的光线。
本实施例中电源模块40包括电池41、电池保护电路42以及充电电路43;充电电路43用于连接外部电源,通过电池保护电路42 将电量输送至电池41;电池41通过电池保护电路42连接控制模块 30与灯光模块50。
在本实施例中,充电电路43通过充电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也即通过USB接口或者Type-C接口连接外部电源,并向电池41中补充电量,而电池41中的电量,会通过电池保护电路42为控制模块 30与灯光模块50提供工作所需的电量。
实施例2
如图1、图2、图4与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摄影补光结构,其中包括固定结构10与发光结构20,发光结构20与实施例1 一致,但固定结构10可设置于手机的上端部,并根据使用前置摄像头或后置摄像头,选择所述发光结构20的朝向。
其中,固定结构10上还可设置微距镜头,令手机可拍出效果更佳的图片。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一种摄影补光系统,其包括控制模块30、按键模块60、电源模块40、驱动模块70以及灯光模块50,且连接关系如实施例1中所述。
实施例1与实施例2中摄影补光结构可结合设置,具体请参见图 8所示。
综上所述,实施例1与实施例2提供了两种固定结构,可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以及拍摄需求,扩大了应用本实施例中摄影补光结构的场景,令本实施例的应用范围更广,且满足不同摄像设备对摄影对象的要求。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9893.X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400837U
授权时间:20190917
主分类号:G03B 15/02
专利分类号:G03B15/02
范畴分类:30B;35A;
申请人:深圳市日晖达电子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日晖达电子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福中路福中工业园A4栋
发明人:冯振辉;尹贺山;李金秋
第一发明人:冯振辉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日晖达电子有限公司
代理人:叶新平
代理机构:44202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