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模论文_梁霄,王林山,刘云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滑动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系统,参数,混沌,结构,标量,方法,神经网络。

滑动模论文文献综述

梁霄,王林山,刘云龙[1](2012)在《时滞反应扩散Hopfield神经网络的滑动模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一类具有S--分布时滞和反应扩散项的Hopfield神经网络的滑动模控制问题.首先改进了一类Hanalay不等式,给出了一种范数不等式.然后通过等效控制方法建立了系统的滑动模态方程,并利用不等式技巧分析了它的吸引集的存在性和零点的指数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变结构控制器,给出了运动轨线到达滑动模态区的时间估计.最后给出了一个例子验证了本文的结果,并利用MATLAB作出了仿真.(本文来源于《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2012年01期)

许建强[2](2010)在《具有饱和输入变时滞系统的自适应滑动模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一类具有饱和执行器且含不匹配不确定性和匹配外界扰动的变时滞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基于滑模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不仅取消了饱和界已知的条件,而且给出了滑动模态存在性和可达性的条件。(本文来源于《电气自动化》期刊2010年05期)

林英,高存臣,赵林[3](2010)在《一类多时滞不确定分布参数系统的滑动模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一类多时滞不确定分布参数系统的滑动模控制问题,通过非奇异线性变换建立了系统的滑动模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变结构控制器,并且给出了运动轨线到达滑动模态区的时间估计及相关证明.最后,用例子说明了所给结果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期刊2010-05-26)

孙希平,付勇智[4](2010)在《一个基于标量观测辨识Lorenz混沌系统参数的滑动模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利用Brunowsky规范形来设计合适的滑模解决基于标量观测辨识Lorenz混沌系统参数问题。把系统状态方程变为一般Brunowsky规范形,利用该规范形和估计参数的相对度设计合适的滑模观测器,该观测器能与主系统实现完全同步或部分变元同步,从而获得参数的自适应估计。(本文来源于《计算技术与自动化》期刊2010年01期)

刘常凯[5](2009)在《不同混沌系统的基于滑动模控制的混沌同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一种基于滑动模控制器的设计去同步两个不同的混沌系统(Lorenz-Liu),并且假设系统的参数是已知的,而闭环的误差动力系统则依赖于响应系统的线性部分和控制器的控制参数选择,因此他们的同步速度可以通过这些参数来调整.同时我们可以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来分析他们的稳定性.最后给出了一些数值模拟.(本文来源于《泰山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陈宁,台永鹏[6](2009)在《具有不确定参数时滞控制系统的滑动模分数阶补偿器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分数阶微分方程理论,本文提出一种具有不确定参数的时滞控制系统变结构控制的滑动模分数阶积分补偿器和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分数阶积分的特殊记忆特性进一步提高变结构控制方法的动态品质。仿真算例显示,该方法对变结构控制中的"抖动"问题也有削弱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9-05-15)

宋鑫,叶家玮[7](2008)在《基于模糊逻辑的滑动模控制器在潜水器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潜水器水平面方向的非线性水动力学模型,在设定的工作点下对模型进行线性化,利用滑动模控制器设计理论设计出潜水器平面运动的积分滑动模控制器,并对滑动模控制器中的切换控制进行了模糊化处理,从而有效地消除了潜水器航向控制系统的抖动现象。仿真试验的结果验证了该设计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造船》期刊2008年01期)

邢海龙,高存臣,曾宪武,李延波[8](2007)在《一类具有变时滞不确定分布参数系统的滑动模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一类不确定变时滞分布参数系统的滑动模控制问题.首先设计一种无记忆功能的变结构控制器;然后分析了在滑动模切换面上滑动模控制系统关于不确定量的不变性特征;最后给出了从任意初始位置出发的轨线到达滑动模态区的时间估计.研究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本文来源于《控制与决策》期刊2007年03期)

狄谨,陈爱萍,戴鹏[9](2006)在《滑动模架在连续梁桥施工中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构造和受力状态均较为复杂的滑动模架系统,结合工程实例中应用的挪威滑动模架系统,对滑动模架的构造形式和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其在连续梁施工中的主要阶段进行静力分析,对钢箱主梁进行局部屈曲和整体屈曲分析。结果表明,该滑动模架系统的强度、稳定性均能满足中国规范要求。通过由计算分析得到的主梁、横梁和前后导梁在不同施工阶段的变形及应力分布,使设计人员对滑动模架的受力特性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为滑动模架的设计、加工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5期)

仝姗,古钟璧,周新志[10](2006)在《一类时滞分布参数系统滑动模控制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变结构控制理论,提出一种用变结构控制方法来消除参数不确定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首先建立延迟为τ的系统模型,鉴于该系统具有稳定与非稳定因素,我们制定一系列标准,从而写出系统的滑动模运动方程,经过证明,确认系统模型在所给的控制律下能顺利进入滑模区域,且处于该滑动切换面之下时,控制状态是稳定的,因此达到了设计要求。经实验证明,该滑动模控制器具有普遍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技术与自动化》期刊2006年02期)

滑动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一类具有饱和执行器且含不匹配不确定性和匹配外界扰动的变时滞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基于滑模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不仅取消了饱和界已知的条件,而且给出了滑动模态存在性和可达性的条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滑动模论文参考文献

[1].梁霄,王林山,刘云龙.时滞反应扩散Hopfield神经网络的滑动模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2

[2].许建强.具有饱和输入变时滞系统的自适应滑动模控制[J].电气自动化.2010

[3].林英,高存臣,赵林.一类多时滞不确定分布参数系统的滑动模控制[C].Proceedingsof2010ChineseControlandDecisionConference.2010

[4].孙希平,付勇智.一个基于标量观测辨识Lorenz混沌系统参数的滑动模设计方法[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10

[5].刘常凯.不同混沌系统的基于滑动模控制的混沌同步[J].泰山学院学报.2009

[6].陈宁,台永鹏.具有不确定参数时滞控制系统的滑动模分数阶补偿器方法[C].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

[7].宋鑫,叶家玮.基于模糊逻辑的滑动模控制器在潜水器中的应用[J].中国造船.2008

[8].邢海龙,高存臣,曾宪武,李延波.一类具有变时滞不确定分布参数系统的滑动模控制[J].控制与决策.2007

[9].狄谨,陈爱萍,戴鹏.滑动模架在连续梁桥施工中的有限元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10].仝姗,古钟璧,周新志.一类时滞分布参数系统滑动模控制器的设计[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6

论文知识图

板料和模具之间的相对滑动变换器滑模变结构控制图基于干扰观测器反馈和摩擦前馈的复合...滑动模架横断面滑动模架立面图滑动模架立面图

标签:;  ;  ;  ;  ;  ;  ;  

滑动模论文_梁霄,王林山,刘云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