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机三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基坑支护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对建筑基坑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想能够使得施工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就需要对建筑基坑进行支护处理,建设适宜的建筑基坑支护工程,而在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也会有很多的影响因素存在,从而影响到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以保障建筑施工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就主要针对建筑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仅供同行交流。
关键词:建筑;基坑支护;工程安全;影响因素
1前言
在对建筑的基坑开始施工之前,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性,防止塌方等突发事故的发生,就要对开挖的建筑基坑进行支护措施。在建筑基坑的支护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工程多种因素的要求,包括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基坑的类型、基坑深度等多种因素,在施工之前就要多方考虑,精心设计,合理安排。
2影响支护工程的安全性因素
2.1基坑边缘勘测资料问题
在一些工程中,工程的勘察人员误认为支护工程是一项临时工程,所以放松对基坑和边坡的勘察,对勘察工作懈怠,导致其提供的水文地质勘察资料不详细或者不确切,勘察资料缺少很多信息。在没弄清楚地下水的性质情况下进行支护工程的构建是比较危险的,通常支护工程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很难完美构建,所以对水文地质的勘查工作要重视。
2.2支护结构设计中的土体参数选择不恰当
深基坑支护结构所承担的土体压力大小会直接影响到它的安全度,受到地质情况多变复杂的限制,给精确计算土压力的工作带来了困难。至今我们仍在使用着库伦公式和朗肯公式。对于土体的物理参数选择是具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在深基坑开挖之后,含水率、内摩擦角和粘聚力这三个参数不断变化,这就给计算工作增加了难度。
2.3所取的基坑土样代表性差
进行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前,一定要科学开展土层的取样分析,这样才能保证物理力学指标的科学性,促进支护结构设计工作的高效开展。一般条件下,开展深基坑的开挖时,一定要完全符合国家规定。在钻孔过程中,切忌钻太多的孔,否则会使工作成本大大提高。这一工作方式会使获得的土样有很强的随机性,因此无法准确的反映实际情况,最终使得支护结构设计工作的质量降低。
2.4在基坑开挖工作中未全面考虑空间效应的影响
在长期的深基坑开挖工作中,我们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即基坑由里向外出现的水平位移是中心大两边小的。且边坡失稳问题一般都发生在长边的中间位置。之前我们设计深基坑支护结构时都是按照平面应变问题处理的。细长条基坑的平面应变和实际问题一般都是相符的,可是长方形基坑却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必须先依照平面应变来开展设计工作,并且要对支护结构实施一定的调整,这样才能够符合空间效应的有关规定。
3建筑基坑支护安全操作优化策略
3.1抛弃传统的设计理念,建立全新的设计思路
对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仍然是国内外共同研究的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出现一种好的计算方法,大部分还是在进行不断地摸索。现在沿用下来的对土压力的分布还依照库伦和朗肯理论计算,支护桩仍然用"等值梁法"进行计算。但是,它的计算结果和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存在一定的误差,不满足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因此,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要进行变革,抛弃传统的“结构荷载法”,从根本上抛弃传统的设计墨守成规的做法,逐步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这就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不断通过实践的积累,加强研究的方向。
3.2施工方法
①基坑施工过程中不能出现积水,基坑土方开挖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水措施,将基坑工程开挖中排出的积水及时防控,避免因为基坑积水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施工中,如果基坑存在积水,则是需要在排水工程施工完成之后进行相应的土方挖掘。②基坑工程开挖要遵循自上而下、先撑后挖、分成操作的原则,在具体操作中要在遵照设计要求的基础上进行锚杆施工操作。③深基坑开挖操作要加强限制或者隔离坑顶周围的振动荷载作用,在基坑周围要尽可能的不堆放建筑材料。④在应用机械化设备开展基坑开挖的时候,为了确保基坑土体结构稳定性,需要在人工预留的150~300mm原土层上进行修整操作,做好挖土机械和车辆通道的安排。
3.3管理措施
3.3.1施工安全管理
开展施工方案的设计工作时,必须符合下列的三项规定:首先,若该项目的施工有一定的危险性,就必须根据危险的具体等级来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通常情况下应按照消除、隔离、消除的施工原则来开展工作;其次,要使用高效合理的分析方式来保证安全技术方案的完善性;最后,在确定具体的技术安全措施时,要有明确的控制规定,并确定好应重点监控的部分和基本的监控要求。完成基坑专项方案的设计工作后,从始到终的每一个施工步骤都一定要完全按照方案的条款来开展,还要对基坑附近的建筑物和地下管道设置好防护装备,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施工的科学性,将违规操作行为降到最低。结束基坑工程的施工后,要指派专业机构开展验收工作,对基坑开挖、支护等每个施工步骤都进行严格的检查,还要将其以书面材料纪录后,上报给主管部门管理备案,工程合格,再进行下一步的工程作业。
3.3.2对基坑工程进行信息化管理
建筑工程建设中基坑的施工其实有着很大的难度,尤其要对众多的数据进行管理,所以必须应用信息化技术,要对基坑的实际状况开展全面的检测并将所有的数据都储存在电脑中以便开展探究工作。完成这项工作后便能对基坑附近建筑物的状况有一个大体的掌握,并将基坑附近的状况为依据来确定下一步施工的方案,保证施工的科学规范性。
3.4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
另一方面,我们在做好一些列的安全准备工作后,还应当就施工人员的自身思想和价值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工作,使其在施工过程中能够牢记安全生产。要求所有施工人员只有在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之后才能够从事生产作业,前往施工现场进行施工操作。在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中不仅要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思想进行树立,更要教会施工人员在面临安全问题时如何进行解决和处理,避免自身遭受到不必要的安全威胁。而对于那些特种施工作业来说,企业更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严格按照《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进行人员的教育,做好提前的预防措施和准备。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基坑支护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各种安全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到建筑基坑支护工程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就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来说,其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所涉及的方面和内容较多,其是一个融合了土力学以及材料力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针对建筑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可有效的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以保障建筑的有效建设。
参考文献:
[1]田水承,高瑞霞,杜娇,刘芬,张恒.建筑基坑工程安全管理影响因素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4,05:26-29.
[2]秦彦成,刘建军.建筑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5(06):142.
[3]高雯,王素,姚恒.建筑基坑支护施工常见技术问题的分析与处理[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0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