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可浸种水稻种衣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稻,生物,群落,害虫,病菌,机理,稳定性。
可浸种水稻种衣剂论文文献综述
王敬宇,陈树仁,卞红正,赵建勋[1](2004)在《可浸种型水稻种衣剂贮藏稳定性、安全性及药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A- B1型水稻种衣剂经加速贮藏后其有效成分之一的多菌灵分解率为 6 .75 %。不同处理间的发芽势、发芽率、出苗率无显着性差异 ,稻种能正常发芽、出苗 ;调查叁叶期秧苗的素质 ,发现水稻的叶片数、茎基宽、苗高和根数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 ,即贮藏后的种衣剂对秧苗生长没有产生不利影响。室内接虫与田间感虫结果表明贮藏不影响该种衣剂对稻蓟马的防治效果(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04年06期)
卞红正,陈树仁,赵建勋,但得双,方从权[2](2002)在《可浸种型水稻种衣剂的开发与应用研究Ⅱ几种水稻种衣剂的田间应用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供试水稻种衣剂的田间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A- B2号种衣剂包衣水稻种子可提高种子的田间出苗率、成秧率 ,能增强秧苗素质 ;对水稻秧田期稻蓟马的防效最高 ,且持效期长 ;水稻产量也较清水对照区的提高了 2 6 .4 7%(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02年03期)
陈树仁,卞红正,赵建勋[3](2002)在《可浸种复合型水稻种衣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F2号种衣剂室内生测结果显示,F2号种衣剂对稻种的发芽没有不利的影响。田间试验表明,该剂可提高出苗率和成秧率,分别较CK的增加了11.50%和14.00%;F2号种衣剂还可以增强水稻秧苗素质。该剂的应用可有效控制水稻秧田期害虫(尤其是稻蓟马)的危害,播种后11~34d的防治效果为50.57%-69.77%。此外,F2号种衣剂有利于水稻经济性状的形成,理论产量较CK的增加了18.60%。(本文来源于《昆虫学创新与发展——中国昆虫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2-06-30)
卞红正[4](2002)在《可浸种型水稻种衣剂配方研制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制出具有高效杀虫效果的可浸种型水稻种衣剂,本研究对常用成膜剂进行了改进,并对以吡虫啉为主要杀虫活性成分的种衣剂配方进行一系列筛选和室内、室外的生物测定;分析了供试种衣剂对水稻室内发芽势、发芽率、田间出苗率、成秧率、秧苗素质、田间生物群落、病虫害防治效果、水稻经济性状等方面的影响,得出如下主要结果: 1 对种子表面成膜剂中药剂溶解脱落率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着甲醛用量的加大,成膜剂包衣浸种后的溶解脱落率逐渐减少;但当甲醛用量达到一定的量后,溶解脱落率又会呈上升的趋势。其中,M-F4号成膜剂用于水稻种子包衣,其吡虫啉药剂浸种溶解脱落率较低,在浸种72h时的吡虫啉溶解脱落率仅为9.94%。 另外各成膜剂包衣种吸水性试验也表明M-F4号成膜剂包衣稻种并不影响种子正常的吸水、萌动和破胸发芽。因此,该成膜剂可用作可浸种型水稻种衣剂的专用成膜剂。 2 对吡虫啉单剂型水稻种衣剂(A-B1 号种衣剂)研究结果表明,A-B1号种衣剂用于水稻种子包衣对种子活力和秧苗素质不仅无不良的影响,反而可以提高种子的活力、促进发芽、提高成秧率,并能够增强秧苗素质。 综合分析得知,A-B1号种衣剂处理区种子的发芽势较A-S1号种衣剂、A-S2号种衣剂及空白处理的分别提高了3.33%、4.67%和0.33%,成秧率较其它叁个处理区的也分别增加了4.50%、1.34%和1.67%;其对水稻苗期稻蓟马等主要虫害的综合防效为91.84%。此外,该剂型处理还有一定的增产作用,较空白对照区平均增产20.55%。 3 对吡虫啉复合型水稻种衣剂A-B2室内毒力测定和稻种安全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福美双和恶霉灵按A-B2号种衣剂配方的比例混配后对水稻恶苗病病菌的共毒系数为223.4,表现很强的增效作用,可有效抑制恶苗病病菌菌丝的生长。A-BZ号种衣剂不影响种子的正常吸水、萌动,并对发芽有一定促进作用;该种衣剂处理的发芽势、发芽率分别比CK增加了1.33%和1‘67%。 田间试验结果也表明,A-BZ号种衣剂可提高种子的田间出苗率、成秧率,分别比CK的提高了1.巧%和4.83%:能增强水稻秧苗素质(苗高适中、茎基宽较宽、根数多、根长长),基本上起到了培育矮壮秧的作用:其对水稻苗期稻蓟马的防效最好,播种后22d防效为84.63%。另外,A-BZ号种衣剂可提高水稻产量,该处理的理论产量较对照区的增加了26.47%。 4 对A-B3号种衣剂室内生测结果显示,福美双和多菌灵按A-B3号种衣剂中的比例混配后共毒系数为119.7,也表现一定的增效作用,可用于大田试验。A亿3号种衣剂的发芽势、发芽率平均为 92.83%和 96.50%,而清水对照(CK)的分别为 92.17%和 93.50%,说明 A-B3号种衣剂对稻种的发芽没有不利的影响。 田间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A-B3号种衣剂的田间出苗率和成秧率分别增加了门.50%和 14,00%。A-B3号种衣剂还可以增强水稻秧苗素质。该种衣剂的应用可有效控制水稻秧田期害虫(尤其是稻蓟马)的为害,播种后 门-34d的防治效果为50.57-69.77%。此外,A亿3号种衣剂有利于水稻经济性状的形成,理论产量较空白对照的增加了 18.60讹 5 对叁个不同配方种衣剂秧田期生物群落调查研究结果表明,A-BI、A-BZ和 A亿3叁个种衣剂对稻田生物群落的结构、稳定性无破坏性作用。它们变开放式施药为隐蔽式用药,并减少了用药次数和用药量,能有力地保护天敌资源、维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生物群落结构稳定性。叁个种衣剂处理均可有效控制稻蓟马的发生为害,使稻蓟马的数量明显少于对照区的。叁种种衣剂处理区蜘蛛和隐翅虫等天敌的数量均与对照区的相当或优于对照的,且并不影响其捕食性功能,这说明毗虫琳对蜘蛛和隐翅虫是安全的。 6 通过种衣剂对稻蓟马苗期防治效果的动态变化进行系统考察,统计结果间接地反映了个81、个82和介83叁个种衣剂中的杀虫活性成分(毗虫琳) 11在种子发芽时可经种子内吸、并向上传导至植株的地上部分继续发挥控虫作用。其对稻蓟马的防效有一个先上升后逐渐下降的趋势,这间接地说明了其所含有效成分在秧苗体内也有一个先上升后逐渐下降的动态过程,且其药效持效期长(45-60天),可以有效地防治水稻苗期虫害的发生、为害。(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02-06-01)
卞红正,陈树仁,赵建勋,朱有才,王俊[5](2002)在《可浸种型水稻种衣剂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Ⅰ种衣剂不同配方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毒力测定和稻种室内安全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室内测定结果表明 :A- B2号种衣剂对水稻恶苗病菌的共毒系数为 2 2 3.36 ,表现为显着的增效作用 ;其它的复剂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定的拮抗作用 ;另外 ,各种衣剂处理对水稻种子的发芽均无抑制作用 ,其中 A- B2包衣处理对稻种的吸水、萌动和发芽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02年02期)
可浸种水稻种衣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对供试水稻种衣剂的田间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A- B2号种衣剂包衣水稻种子可提高种子的田间出苗率、成秧率 ,能增强秧苗素质 ;对水稻秧田期稻蓟马的防效最高 ,且持效期长 ;水稻产量也较清水对照区的提高了 2 6 .4 7%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浸种水稻种衣剂论文参考文献
[1].王敬宇,陈树仁,卞红正,赵建勋.可浸种型水稻种衣剂贮藏稳定性、安全性及药效研究[J].种子.2004
[2].卞红正,陈树仁,赵建勋,但得双,方从权.可浸种型水稻种衣剂的开发与应用研究Ⅱ几种水稻种衣剂的田间应用效果研究[J].种子.2002
[3].陈树仁,卞红正,赵建勋.可浸种复合型水稻种衣剂的研究[C].昆虫学创新与发展——中国昆虫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2
[4].卞红正.可浸种型水稻种衣剂配方研制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2
[5].卞红正,陈树仁,赵建勋,朱有才,王俊.可浸种型水稻种衣剂的开发与应用研究Ⅰ种衣剂不同配方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毒力测定和稻种室内安全性的影响[J].种子.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