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铀系年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年代,盆地,盐湖,百色,化石,智人,碳酸盐。
铀系年代论文文献综述
马妮娜,郑绵平[1](2017)在《铀系法年代学研究进展及在高原盐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原盐湖在形成的各个阶段,都详尽记录和保存着其咸化阶段的环境变化信息,是研究极端干旱气候的重要载体。年代学是盐湖古气候研究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后续研究工作的基础。目前除了最常用的~(14)C定年、光释光(OSL)定年、电子磁悬共振(ESR)和古地磁定年等方法外,铀系法定年在盐湖沉积的年代学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技术发展,铀系测年技术方法经历了α谱法、热电离质谱法(TIMS)再到多接受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MC-ICP-MS)的不同发展阶段。而这些技术方法在不同时期和阶段对第四纪及高原盐湖的定年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盐湖沉积中的碳酸盐黏土、石盐和石膏等盐类矿物都可以作为铀系定年的研究材料。随着质谱技术的发展,盐类矿物的微区定年也逐渐成为可能。同时,盐湖沉积中盐类矿物的铀系定年研究仍然有限,未来多开展这些方面的研究将对铀系测年技术在盐湖沉积中的应用产生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科技导报》期刊2017年06期)
孔丽娟,沈冠军,王頠,李大伟,赵建新[2](2012)在《狮子洞铀系测年与百色盆地第Ⅲ级阶地的年代》一文中研究指出布兵盆地是广西百色盆地东南缘一小型附属盆地,狮子洞位于其南侧喀斯特峰林中,其内堆积由上部砂质粘土与下部砾石层构成,类似河流相二元结构。狮子洞与其周围分布广泛的河流第III阶地海拔高度相当,表明洞穴与阶地堆积时代的一致性。本文报道狮子洞内夹生于砂质粘土层次生碳酸盐岩样的铀系测年结果。位于砂质粘土与砾石层界面处的钙板,高精度质谱铀系年代为366±19ka。其左上1.4m贴附于洞壁突岩的石幔,质谱年代为517±42ka。鉴于具明确层位意义、纯净致密次生碳酸盐岩质谱铀系年代高度可信,并基于狮子洞堆积与布兵盆地第Ⅲ级阶地同时、附属盆地与主盆地同步发育的认识,这二个盆地第Ⅲ级阶地应在366~517ka间形成。本文结果对系统研究百色盆地地貌和旧石器文化演化具重要性。(本文来源于《地球与环境》期刊2012年03期)
孔丽娟[3](2012)在《狮子洞铀系测年与广西百色盆地右江第Ⅲ级阶地的年代》一文中研究指出百色盆地内右江第Ⅱ至Ⅳ级阶地均出土大量旧石器,可作为古人类活动的证据,然该盆地可供测年的材料很少,石器年代的确定一直是多年来研究的难题。已有年代研究多集中于第Ⅳ级阶地,用裂变径迹法、氩氩法(40Ar/39Ar)测定出土于该阶地的玻璃陨石,给出的年代为约800ka,而第Ⅲ级阶地同位素年代至今仍为空白。布兵盆地为百色盆地东南缘—小型附属盆地,狮子洞位于其南侧喀斯特峰林中,其内堆积由上部砂质粘土与下部砾石层构成,类似河流相二元结构。狮子洞与其周围分布广泛的河流第Ⅲ阶地海拔高度相当,表明洞穴与阶地堆积时代的一致性。本文测定狮子洞内夹生于砂质粘土层次生碳酸盐岩样的230Th/234U年代。位于砂质粘土与砾石层界面处的钙板,高精度质谱铀系年代为-366ka。其左上1.4m贴附于洞壁突岩的石幔,质谱年代为-517ka。基于狮子洞堆积与布兵盆地第Ⅲ级阶地同时、附属盆地与主盆地同步发育的认识,百色盆地第Ⅲ级阶地应在366-517ka间形成。这是该阶地第一批同位素年代数据,支持依基于玻璃陨石为样品的第Ⅳ阶地的年代,也是对百色盆地地貌和旧石器文化演化研究中迈出的重要一步。(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2-05-18)
韩非,尹功明,刘春茹,高璐[4](2011)在《ESR-铀系法牙齿化石测年及其在中早更新世考古遗址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电子自旋共振(ESR)法与铀系测年法联合对牙齿化石测年的基本原理,通过引入参数p反映牙齿化石中各组织的铀吸收过程;阐述了ESR-U系联合测年法的测年时限、测年精度及影响因素。对于我国中早更新世考古遗址的化石测年具有潜在优势,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对老地点化石样品进行直接测年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核技术》期刊2011年09期)
涂华,沈冠军,武仙竹[5](2011)在《古人类遗址湖北郧西黄龙洞的铀系年代》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北郧西黄龙洞为近年来发现的晚期智人遗址。本文报道该地点具明确层位意义的洞穴次生碳酸盐岩和骨化石样铀系测年的结果。含文化堆积下伏一局部钙板的年代为约100ka BP,其中部偏上一局部钙板为约77ka BP,表层钙板形成于27—57ka BP间。人类化石和石制品出土于文化堆积的底部,其年代应在57—100ka BP,并很可能在77—100ka BP间。与人牙化石同层的四枚犀牛牙化石在35—72ka BP间,与基于次生碳酸盐岩的年代框架没有冲突。本文结果为中国现代人类的早期出现和距今40—100ka BP间有人类活动提供了有力证据。(本文来源于《人类学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樊启顺,马海州,马志邦,隆浩,魏海成[6](2011)在《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沉积物的铀系和~(14)C年代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察尔汗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中东部,沉积了一套以陆源碎屑和石盐互层的湖相沉积,是研究干旱区气候环境变化的良好地质载体。在察尔汗盐湖中部地段,通过钻探(ISL1A孔)获得了102米完整的湖相沉积记录。本文以ISL1A孔上部54.50米含盐地层为研究对象,对含盐地层和碎屑层(富有机质层)分别进行了~(230)Th/~(238)U铀系和AMS ~(14)C精确测年。年代结果表明:盐层盐类沉积物的八个铀系年代与地层对应良好,且年代和深度相关性达到98%;而碎屑层总有机碳的十二个~(14)C年代分散且有倒置。其中上面四个~(14)C年代与相应石盐层位的铀系年代一致;下面的八个~(14)C年代随深度稍有偏轻或不变,且明显比铀系年代轻。结合察尔汗盐湖区叁个钻孔(Ck81-1,Ck88-01和Ck89-04)和贝壳堤的铀系和~(14)C年代研究结果,对比发现这些钻孔石盐层位的铀系年代基本一致;而碎屑层有机质的~(14)C年代在小于30 ka范围内与地层对应良好且与相应盐层铀系年代一致,在大于30 ka时~(14)C年代随深度稍有偏轻或不变。这个结果证实钻孔中盐层底部的有机碳~(14)C测年偏轻,说明察尔汗盐湖开始成盐年代比以往报道的(31-25.8ka,25 ka或24 ka)要老。区域对比发现,察尔汗地区盐湖开始成盐的年代大致为50 ka,而形成干盐滩的年代大致为8.0 ka;研究结果也得到青藏高原扎布耶茶卡盐湖、茶卡盐湖和敦德冰芯记录的证实。(本文来源于《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期刊2011-07-01)
张丽[7](2008)在《辽宁本溪庙后山遗址的铀系年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人起源的时间、地点和环境背景是当今古人类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二种主要假说“非洲起源”和“多地区连续演化”已激烈争论了近二十年。东亚直立人(Homo erectus)和早期智人(archaic Homo sapiens)在演化系统上的联系与此直接相关。依原有人类化石地点年代系列,一般认为中国直立人和早期智人的交替发生在约200 ka前,远晚于同一事件在非洲发生的~600 ka。这一格局应有利于东亚直立人演化较慢和当地早期智人外来的假说。位于辽宁省本溪县的庙后山地点,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中更新世人类遗址,其年代位置的确立对相关学科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报道该地点出土人类化石的第5、6堆积层次生碳酸盐岩和骨化石样的铀系测年结果。夹生于第6堆积层叁个钙板的年龄分别为276_(-38)~(+60)、>535、346_(-61)~(+160)ka,其下第5层中的钙板为526±31 ka,据此堆积层无地层倒序现象,第6层顶部应至少为200 ka,第5层中部应大于500 ka。本文结果远大于该地点原基于骨化石铀系测年的年代框架,支持中国直立人和早期智人交替比原认为约200 ka早得多的观点。主要基于次生碳酸盐岩铀系年代这一时标,已有研究的安徽巢湖银山、周口店第1、4、15地点的测年结果亦如此。这些地点新的年代数据是我国中更新世人类遗址年代框架被整体压缩的有力证据。我国直立人和早期智人的交替,很可能与非洲同一事件无重要的时间距离,倘被进一步证实。本文结果对东亚人类演化模式的研究将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08-06-30)
王红[8](2007)在《溧水神仙洞的铀系年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人类的起源、演化和迁移是人类学界研究和争议的热点之一。“非洲起源”与“多地区连续演化”两种假说的支持者们已激烈争论了近二十年。依原有的年代框架,我国的重要晚期智人化石均在30ka以内,并存在“时间缺环”,即缺少有确实年代依据的40-100ka间的人类化石。这一格局被认为是东亚现代人类来源于非洲的重要证据。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城东南约21公里的神仙洞,是江苏境内最早发现人类化石的古人类遗址,其年代位置的确立对相关学科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测定了该地点4个动物化石样品的铀系年龄,4个样品的~(230)Th/~(234)U年龄范围为7-109ka,测定了其中2个样品的~(227)Th/~(230)Th年龄,结果与~(230)Th/~(234)U法在±σ误差范围内一致,支持年代数据的可信度。因此,暂将神仙洞含化石堆积的年代定为7-109ka,跨度至少100ka,应比原认为的整体距今~10ka合理得多。但洞穴地点骨化石铀系年代总体偏年轻,上述年代范围很可能被低估,含化石堆积底界因此更可能属中更新世晚期。人颞骨化石被认为出土于第1钙板层之上,应为晚更新世末期或全新世早期。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凡洞穴堆积夹生多层钙板的,似无一例外都有较大的时间跨度。神仙洞堆积与3层钙板互层,其年代跨度再次印证这一观点。同时,神仙洞年代结果与我们已有研究的广西“柳江人”地点(通天岩)、云南宜良张口洞、西畴仙人洞等地点也一致,支持我国中、晚更新世人类遗址原有年代框架被总体压缩的观点。对我国中、晚更新世人类遗址的年代研究正在进行,用Gamma能谱铀系或AMS ~(11)C测年应可进一步确定神仙洞人化石的年代,为研究现代人类起源、演化和迁移提供重要证据。(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07-06-30)
王红,沈冠军,房迎叁[9](2006)在《江苏溧水神仙洞动物化石的铀系年代》一文中研究指出神仙洞是江苏境内最早发现人类化石的地点。报道该地点动物化石的铀系测年结果,4个样品230Th/234U年龄范围为7~109ka,测定了其中2个样品的227Th/230Th年龄,结果与230Th/234U法的一致,支持年代数据的可信度。暂将神仙洞含化石堆积的年代定为7~109ka,跨度至少100ka,应比原认为的整体距今~10ka合理得多。但洞穴地点骨化石铀系年代总体偏年轻,上述年代范围很可能被低估,含化石堆积底界因此更可能属中更新世晚期。人颞骨化石被认为出土于第I钙板层之上,应为晚更新世末期或全新世早期。用Gamma能谱铀系或AMS14C测年,应可进一步确定人化石的年代。(本文来源于《东南文化》期刊2006年03期)
杨琰[10](2006)在《洞穴石笋高精度ICP-MS铀系年代学与西南岩溶地区古气候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球环境的日趋恶化是科学面临的严峻挑战,针对这些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全球变化研究这一重大科学课题,通过预测全球变化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提出适应与减缓全球变化的对策,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提高对全球变化的预测力,必须对过去全球变化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因而在全球变化研究中,过去全球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我国在过去全球变化的研究中处于较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我国的气候受全球大气物理系统的影响而具有全球性一般特点;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特殊地理位置而使其气候变化又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如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大陆性气候强,且气候类型多样。因此,对我国古气候变化的研究无疑会对全球变化模型的建立和对我国区域气候变化的预测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洞穴石笋的形成过程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有着密切的联系,大气降水在生物圈和岩石圈的运移过程中不断有岩溶作用发生,在岩溶作用发生过程中形成的洞穴石笋对外部环境变化反应非常敏感,可以记录几十万年以来气候、生态的变化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改造的信息,所以洞穴石笋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陆地古环境信息源。我国南方分布着面积为5.4×10~5km~2的岩溶区,岩溶洞穴极其发育,洞穴石笋在其生长过程中可以记录季风及赤道复合带交互作用的变化特点等。通过对岩溶记录的研究无疑可以恢复或重建该地区的古气候和古环境的变化模式,为岩溶地区人与自然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石笋记录研究的进展与测年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测年新技术的突破不断推动石笋重建古气候研究的飞速前进,所以,在利用石笋进行古气候重建过程中,建立精确的时标是首要条件。 本文通过对洞穴石笋高精度ICP-MS铀系年代学方法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贵州荔波县衙门洞Y1石笋进行了古气候重建研究,综合~(230)Th测年数据研究和Y1石笋稳定同位素的分析结果,初步认为: (1)精确时标的建立对于利用石笋进行古气候重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采用ICP-MS~(230)Th测年方法进行石笋样品定年准确可靠,并且比TIMS方法具有更高的效率,所需样品更微量,使获得更高精度定年结果成为可能;本文通过石笋高精度ICP-MS铀系年代学方法的研究,对其测年核心技术问题和工作思路有一定的了解。 (2)通过对较老石笋的ICP-MS ~(230)Th测年研究,发现贵州荔波县董歌洞D6、D7、D9石笋具有比较连续的高分辨记录,最老年龄超过40万年,通过~(230)Th测年数据的分析为我国西南地区50万年以来标准剖面建立打下基础;从石笋~(234)U/~(238)U放射性比值和生长速率变化分析表明,~(234)U/~(238)U放射性比值可以记录过去突变冷暖事件的变化,可以作为一个有意义的环境记录替代指标来研究古降水及古气候变化,此研究也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06-05-01)
铀系年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布兵盆地是广西百色盆地东南缘一小型附属盆地,狮子洞位于其南侧喀斯特峰林中,其内堆积由上部砂质粘土与下部砾石层构成,类似河流相二元结构。狮子洞与其周围分布广泛的河流第III阶地海拔高度相当,表明洞穴与阶地堆积时代的一致性。本文报道狮子洞内夹生于砂质粘土层次生碳酸盐岩样的铀系测年结果。位于砂质粘土与砾石层界面处的钙板,高精度质谱铀系年代为366±19ka。其左上1.4m贴附于洞壁突岩的石幔,质谱年代为517±42ka。鉴于具明确层位意义、纯净致密次生碳酸盐岩质谱铀系年代高度可信,并基于狮子洞堆积与布兵盆地第Ⅲ级阶地同时、附属盆地与主盆地同步发育的认识,这二个盆地第Ⅲ级阶地应在366~517ka间形成。本文结果对系统研究百色盆地地貌和旧石器文化演化具重要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铀系年代论文参考文献
[1].马妮娜,郑绵平.铀系法年代学研究进展及在高原盐湖中的应用[J].科技导报.2017
[2].孔丽娟,沈冠军,王頠,李大伟,赵建新.狮子洞铀系测年与百色盆地第Ⅲ级阶地的年代[J].地球与环境.2012
[3].孔丽娟.狮子洞铀系测年与广西百色盆地右江第Ⅲ级阶地的年代[D].南京师范大学.2012
[4].韩非,尹功明,刘春茹,高璐.ESR-铀系法牙齿化石测年及其在中早更新世考古遗址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J].核技术.2011
[5].涂华,沈冠军,武仙竹.古人类遗址湖北郧西黄龙洞的铀系年代[J].人类学学报.2011
[6].樊启顺,马海州,马志邦,隆浩,魏海成.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沉积物的铀系和~(14)C年代学[C].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2011
[7].张丽.辽宁本溪庙后山遗址的铀系年代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8].王红.溧水神仙洞的铀系年代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9].王红,沈冠军,房迎叁.江苏溧水神仙洞动物化石的铀系年代[J].东南文化.2006
[10].杨琰.洞穴石笋高精度ICP-MS铀系年代学与西南岩溶地区古气候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