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全麻在ERCP手术患者中最佳剂量的分析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全麻在ERCP手术患者中最佳剂量的分析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目的分析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ERCP患者手术中的最佳剂量。方法选取120例行ERCP手术、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F组(对照组)为单纯丙泊酚组,A、B、C(研究组)分别采用3、5、7mg组地佐辛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术中采用BIS监测使麻醉镇静深度维持在50-70,记录患者丙泊酚诱导剂量;丙泊酚维持剂量;诱导前、诱导后即刻、5min、10min时的MAP、HR、SpO2;呼吸抑制(SpO2<90%)发生情况。结果四组患者都能完成手术,研究组丙泊酚诱导剂量及术中维持剂量较对照组均有所减少,其中以B、C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相对稳定,以B、C组更加;对照组与C组患者的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A、B组。结论在ERCP手术中如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地佐辛剂量5mg左右时麻醉效果最佳,值得推广。

【关键词】地佐辛;丙泊酚;ERCP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7-047-01

近年来,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ERCP中得到广泛应用[1]。但临床上对麻醉药物的使用量存在很大争议。为分析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ERCP中最佳剂量,本文选取120例ERCP手术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120例ASA分级为Ⅰ-Ⅲ级ERCP手术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4组,各30例。F组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8.54±2.1)岁。A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9.65±2.3)岁。B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8.45±2.5)岁。C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7.83±2.6)岁。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

患者入室后建立静脉通路,连接心电监护仪与BIS监测仪,持续鼻导管吸氧,氧流量3-5L/min。对照组直接给予丙泊酚诱导:缓慢推注,剂量以睫毛反射消失、无体动、下镜顺利为宜,术中维持:丙泊酚4-6mg/kg·h微量泵持续泵入,使BIS值维持在50-70之间为宜,体动时少量推注;观察组分别静脉给予地佐辛3、5、7mg观察5min后开始丙泊酚诱导,丙泊酚诱导与维持方法同对照组。

1.3观察指标

记录四组患者丙泊酚诱导剂量;丙泊酚维持量;丙泊酚诱导前、诱导后即刻、诱导后5min、10min时的MAP、HR、SpO2;呼吸抑制(SpO2<90%)发生情况、苏醒时间(停药至呼之有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对患者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对比,以P<0.05为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四组患者都能够完成手术,四组完成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四组患者丙泊酚诱导剂量、维持剂量、苏醒时间:F组丙泊酚诱导剂量140.6±33.5mg,维持剂量5.6±1.0mg/kg·h、苏醒时间12.7±3.5min。A组丙泊酚诱导剂量135.3±32.2mg,维持剂量5.3±0.9mg/kg·h、苏醒时间11.8±3.2min。B组丙泊酚诱导剂量130.8±29.9mg,维持剂量4.9±1.1mg/kg·h、苏醒时间8.2±3.3minC组丙泊酚诱导剂量123.8±29.3mg,维持剂量4.8±1.0mg/kg·h、苏醒时间9.1±3.2min四组相比对照组患者苏醒的时间及丙泊酚的诱导剂量、维持剂量均高于研究组,且B组苏醒时间最短,B、C组丙泊酚诱导剂量与维持剂量与对照组相较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四组患者诱导前、诱导后即刻、诱导后5min、诱导后10min的MAP(mmHg)、HR(bpm)指标分别为:

F组HR指标:(67.8±3.2)、(83.6±3.5)、(82.7±3.6)、(83.8±3.3);

MBP指标:(76.9±3.2)、(60.1±3.0)、(61.2±3.1)、(63.7±3.5);

A组HR指标:(68.2±3.3)、(76.2±3.1)、(77.6±3.6)、(76.9±3.0);

MBP指标:(78.2±3.2)、(67.7±4.1)、(66.7±2.9)、(65.9±3.1);

B组HR指标:(68.0±3.0)、(70.0±3.6)、(70.2±3.5)、(69.6±3.2);

MBP指标:(73.0±3.2)、(71.2±4.1)、(71.3±3.0)、(70.9±3.6);

C组HR指标:(67.4±3.5)、(68.3±4.2)、(70.1±4.0)、(69.9±3.7);

MBP指标:(77.8±3.3)、(75.5±3.0)、(74.8±4.3)、(74.9±3.7);

以上数据显示研究组的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相对稳定,以B、C组更佳。四组患者中呼吸抑制发生例数对照组与A、B、C组分别为7、3、2、5例。对照组和C组高于A、B组(P<0.05)。

3讨论

ERCP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方法,由于不开刀,创伤小,目前已成为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但ERCP又是一种侵入性检查,ERCP检查取石术因体位特殊,操作时间较长,常常会有恶心、呕吐、患者不适和反感,甚至会因耐受性差,导致中途中断检查,所以麻醉是非常有必要的手术辅助方式。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静脉麻醉药是丙泊酚,因其起效快,作用持续时间短,苏醒迅速,广泛用于胃镜、结肠镜及人流等短小手术中,但其不足是镇痛作用较弱,而大剂量的使用丙泊酚会对患者心血管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本研究观察到研究组的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相对稳定,以B、C组更佳,对照组和C组诱导后呼吸抑制发生的例数比A、B两组多,这可能与丙泊酚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抑制作用有关,丙泊酚可扩张血管、降全身血管压力和抑制心肌收缩,但对窦房结、正常房室传导或旁路无直接影响,因此对心率影响不明显,对心血管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常表现为剂量依赖性。而地佐辛是阿片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对k受体产生激动作用,对μ受体有部分激动作用,但不产生典型的μ受体依赖。地佐辛是兼备阿片类激动剂和拮抗剂的药物。其镇痛作用比吗啡、可待因和镇痛新更强,由于地佐辛不产生典型的μ受体依赖,可使胃肠平滑肌松弛,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正是因为地佐辛独特的药理作用,使其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且不良反应较轻,是较为理想的术中及术后后静脉镇痛药物。本研究显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全麻在ERCP手术患者中,可以缩短患者苏醒时间,使患者血流动力血相对稳定,降低呼吸抑制发生率。

综上所述,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患者ERCP术中麻醉效果好,呼吸循环平稳,可控性强。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术后苏醒快,且能明显减少术中丙泊酚的维持剂量,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董真真.地佐辛或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ERCP的临床观察[D].郑州大学,2012.

[2]张奕文,何忠承,张伟山,邢祖民.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ERCP术中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1,11:1728-1729.

项目名称:不同剂量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在ERCP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编号:2013YD18022

标签:;  ;  ;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全麻在ERCP手术患者中最佳剂量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