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文人俗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文人,瓦舍,婉约,南宋,文化背景,诗歌,人性。
文人俗词论文文献综述
刘小建[1](2011)在《词体雅化下的南宋文人俗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南宋时期文人的俗词作品,对南宋文人俗词的发展流变过程进行分析,南宋时期,由于特殊的时代环境,在政治、经济、文化叁大方面都给这个时期的俗词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俗词作品既有北宋俗词的特征,但也具备自身独特的品性。南宋时期的文人俗词作品大致可以分为叁个创作时期,每个时期在作者的身份、作品的数量、作品的题材等方面也都存在着差异。同时本文结合当时词体雅化改革的背景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南宋时期特殊的环境,虽然使得俗词创作出现过短暂的繁荣,但是南宋时期,词体雅化改革的大趋势已经难以改变,导致词这种体裁,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逐渐被雅化了,这也是南宋末期,俗词作品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南宋时期,伴随着话本小说的兴盛,文人俗词似乎在这些话本小说中找到了新的出路,在这个时期的话本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的俗词作品,这说明文人的俗词创作找到了一种新的寄托方式。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南宋时期词体雅化的最终完成。(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1-04-01)
王忠祥[2](2008)在《宋代文人俗词论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文人俗词是相对于雅词而言的,它是宋词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其语言风格和审美情趣,宋代文人俗词大致可分两类:白话词和戏谑词。白话词即以白话书面语写成的词,通俗化、世俗化、艳俗化是其主要特征,它以柳永《乐章集》为代表。戏谑词往往是词人游戏为之,多用俳语,杂以方言、俗谚,间或寓意,具有较强的口语色彩和幽默滑稽的喜剧风格。它在宋代约兴起于至和年间,并于熙丰、元佑间达到了兴盛,以王彦龄、曹组为先(本文来源于《文学前沿》期刊2008年02期)
郭立刚[3](2002)在《曲的词化与词的曲化——论宋代文人俗词》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文人俗词的兴起与发展和市井俗曲密切相关 ,曲的词化与词的曲化充分反映了二者之间的亲密关系。词人或者就市井流行音乐填词 ,或者模仿市井俗曲的语言和情调进行创作 ,虽然词的语言和情趣都有悖于正统意识观念 ,但却体现出一种雅词所不具备的审美特色———俗中带雅。这种现象受到浓厚的市井俗文化氛围与词人“游戏为词”创作态度的深刻影响(本文来源于《廊坊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2年01期)
关宁[4](2001)在《北宋文人俗词流变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从社会文化背景和流变两方面对北宋文人俗词进行探讨。由于上层统治阶级的有意倡导,宋代歌舞享乐之风大大兴盛,词的创作也随之繁荣。当时词的演唱环境有四类:朝廷官署集会、私家宴会、妓馆酒楼茶肆和瓦市。由于新兴市民阶层的喜爱,在后两种场合中,俗词大量流行并在一定程度上侵占了被雅词统治的前两种场合。俗词的创作者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为民间艺人,他们或自制或改编前代文人作品,形成了民间俗词。受此风气影响,一些中下层文人也开始涉足俗词创作,是以形成了文人俗词。 语言风格明白通俗、浅近鄙俚是北宋文人俗词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特征的形成至少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由于士大夫与禅宗联系全面加强,发轫于中晚唐的援佛理道义入词的传统在北宋得到了延续,兼之众多精熟禅理的文人涉笔俗词,文人在创作禅理词时喜用的援引俚言俗语的习惯被借用到俗词创作中来。其二,文人俗词的创作者大多长期担任地方官吏,一般与民间较为接近,因此吸收北宋市井间通行的民间俚语亦是他们创作俗词的重要手段。 北宋文人俗词的流变大体经历了叁个阶段:词风确立期、创作高潮期、雅化期。第一阶段的代表人物为柳永。作为北宋文人俗词词风的确立者,柳永的作品成为北宋词坛雅俗之争的焦点,除了他是始作俑者之外,他对词创作的投入及其有悖于传统伦理道德要求的生活方式不合于正统价值观也是造成他长期陆沉于下僚的重要原因。柳永的创作与作曲、演唱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是商业文化活动中重要的一环。他的词对妓女的赞美集中在“色”、“艺”两个方面,并往往露骨地暗示妓女身价甚高,同时他一反五代词风,引女性实名入词,这些都说明其词具有浓厚的商业化品质。受这种商业性支配,柳词形成了两种固定模式:男女恋情模式与男女恋情基础上的羁旅情怀模式。前者多为汴京的普通市民而作,是以语言以白话为主,而以两性关系为基本创作素材。后者则多为外地来京的商人与游学的士子而作,由于士子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所以柳永羁旅情词总体格调较恋情词为高。 北宋文人俗词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是黄庭坚、晁端礼、秦观。他们的创作主要吸收当时民间的俚俗词风而成,最明显的特点是语言和情调的极端俚俗化;第二大特点是善于刻画人物的心理变化,并往往择取中心事件加以发挥,从而加强了词的故事性因素。 文人俗词发展到黄庭坚、晁端礼、秦观这一阶段已走向了极端俚俗化,至元丰年间,周邦彦才对此风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反拨。作为北宋文人词的集大成者,周词的雅化倾向很明显,除了对技巧格律的精心锤炼外,他又吸收乐府民歌手法与宋诗诗法入词,熔铸典故,采用意脉似断实连的结构。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周邦彦成为继苏轼内容革新后对词的形式革新的第一人。这种革新保持了词的本色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词的地位,纠正了北宋中后期文人俗词的粗疏之风,为南宋初声势浩大的宋词复雅运动开了先河。(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01-05-01)
李昌集[5](1987)在《北宋文人俗词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俗"为文人词之一体,言首出宋·王灼《碧鸡漫志》,所指代表人物为柳永。其云:"柳氏《乐章集》……浅近卑俗,自成一体。"陈师道《后山诗话》亦早云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后黄升《花庵词选》也指出"耆卿长于纤艳之词,然多近俚俗"。可见俗词为一体乃宋人之确认。(本文来源于《文学遗产》期刊1987年03期)
文人俗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宋代文人俗词是相对于雅词而言的,它是宋词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其语言风格和审美情趣,宋代文人俗词大致可分两类:白话词和戏谑词。白话词即以白话书面语写成的词,通俗化、世俗化、艳俗化是其主要特征,它以柳永《乐章集》为代表。戏谑词往往是词人游戏为之,多用俳语,杂以方言、俗谚,间或寓意,具有较强的口语色彩和幽默滑稽的喜剧风格。它在宋代约兴起于至和年间,并于熙丰、元佑间达到了兴盛,以王彦龄、曹组为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人俗词论文参考文献
[1].刘小建.词体雅化下的南宋文人俗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王忠祥.宋代文人俗词论略[J].文学前沿.2008
[3].郭立刚.曲的词化与词的曲化——论宋代文人俗词[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2
[4].关宁.北宋文人俗词流变论[D].广西师范大学.2001
[5].李昌集.北宋文人俗词论[J].文学遗产.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