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修辞学论文_毕笑

导读:本文包含了对比修辞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修辞学,修辞,读者,意识,论文,母语,译文。

对比修辞学论文文献综述

毕笑[1](2018)在《Robert Kaplan对比修辞学理论渊源再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半个世纪以来,作为二语写作领域的重要理论,对比修辞学受到国内外学界的普遍关注,但在理论渊源的问题上一直存在争鸣,需要深入挖掘对比修辞学与萨比尔—沃夫假设、古典修辞学和对比分析之间的异同,剥离出该理论和前期研究之间复杂的思想关系。(本文来源于《重庆叁峡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刘晓[2](2016)在《对比修辞学视阈下的学术语篇交互型元话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修辞学认为,写作是一种深嵌于文化的行为,因此不同语言和文化均有其特定的写作风格和修辞模式。随着对比修辞学的发展,学者越来越注重不同话语社区的微观文化模式研究。元话语作为一种自反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已成为学术写作的一种重要修辞策略,它有助于引导读者理解语篇,表达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并建立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关系。近年来,元话语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期刊语篇中摘要和引言部分的元话语进行跨语言、跨学科的对比分析。然而,目前尚未有学者从对比修辞学视角研究中国硕、博士学位论文中分析与讨论部分的元话语使用特征。本研究从中国知网选取应用语言学硕、博士学位论文各50篇作为分析语料,共计126万词。本文旨在解决叁个研究问题:1.应用语言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的分析与讨论部分在交互型元话语的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2.如果存在差异,该差异能够体现出硕士和博士两个学术群体的何种修辞偏好。3.交互型元话语使用差异的深层原因何在。就此,本文首先对Hyland的元话语人际模型进行修改和扩充,将五类交互型元话语细分为十叁子类。随后分别运用BFSU质性标注软件和Edit PadPro软件完成对交互型元话语的自动标注和人工标注,并通过AntConc 3.5.0和BFSU卡方计算器统计其使用次数和频率。最后,通过文本分析对比硕士生和博士生的交互型元话语使用差异及其修辞偏好,并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叁维模式,用以解释交互型元话语使用差异形成的深层原因。研究结果显示:1.总体来看,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中交互型元话语的使用频率明显低于博士学位论文。2.具体来看,博士生多以读者的知识和理解需要为导向,使用较多例证标记、话题标记和证源标记来表明观点和态度,引导读者对文本进行解读,并建立与读者的互动关系,由此反映出博士生倾向于显性修辞偏好以及作者负责型写作风格。相对而言,硕士生过多使用序列标记、添加标记和推论标记,从而导致写作用词重复生硬,而例证标记、话题标记和证源标记的使用频率明显低于博士生,体现出硕士生倾向于隐性修辞策略和读者负责型写作风格。3.以上差异产生的深层原因在于应用语言学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同,具体体现在作者的知识水平,作者对读者的态度以及作者-读者互动技能等方面。本文将元话语的研究范围从期刊语篇扩展到学位论文,并运用自动检索与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交互型元话语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硕博士学位论文中的分布特征,以及由此体现的不同学术社区的修辞策略与写作风格。此外,对比修辞学为全面理解交互型元话语的本质及重要性提供了新思路与新视角,有助于加深中国研究生对不同学术社区的语言特征和修辞模式的了解,从而有助于学位论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6-04-11)

齐放,张军[3](2015)在《对比修辞学视角下的二语写作语篇组织实证研究40年》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文体学语篇模式研究自Kaplan(1966)种子性研究以来,由起初关注两种不同语言文章文体结构所呈现出的不同文体传统,其基本目标是研究二语作文和语篇构筑过程中学习者母语文体传统、文化和学习者自身在二语学习中发展因素对二语写作修辞组织和问题特征质量。本文旨在回顾40年来对比语篇组织模式实证研究在国内外的发展演变,旨在记录我国在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轨迹并追述叁十多年来对比修辞学中二语语篇组织和模式研究方法、发现变迁、深化对该专题研究理论雏形的认识、展望未来研究方法、方向、运用其研究成果深化我国对比修辞学的研究、从而提升二语写作教学实践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外语》期刊2015年06期)

陈迪[4](2015)在《从对比修辞学的角度看译文读者对翻译的重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方式,翻译与对比修辞学息息相关,从对比修辞学的角度来讨论译文读者对翻译的重要性十分必要。文章在介绍对比修辞学与翻译学关系的基础上,结合翻译实践来阐释译文读者对翻译的重要性,并讨论让译者培养读者意识与应用对比修辞的策略,旨在帮助译者更出色地完成翻译。(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费珺,徐晓晴[5](2014)在《基于对比修辞学的大学生二语写作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修辞学从文化和情景因素出发分析二语写作。本研究运用实证研究,从对比修辞学角度分析了30位中国二语学生的二语文本特征和写作过程特征。研究问题为: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文本有何特征?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的二语篇章特征是否具有差异?学生如何规划二语写作?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在二语写作规划方面是否具有差异?(本文来源于《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期刊2014年01期)

曾祥娟,焦新平[6](2014)在《批评对比修辞学视域下的跨文化英语写作“第叁空间”》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批评对比修辞学理论为框架,探讨了跨文化英语写作"第叁空间"的可行性、创新点、教学实施重点和具体教学内容,并通过具体课堂教学实例说明如何将文化教学与英语写作教学有机结合。笔者认为英语写作教学可以以母语文化为依托,通过比较、对比两种或多种文化帮助学生建立世界文化知识体系,并以书面形式进行表达,构建自我身份,探寻有效交流空间。(本文来源于《文化与传播》期刊2014年01期)

蒋丽平[7](2013)在《对比修辞学视角下的翻译实践——以苏轼词英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涉及到翻译动机、翻译观念、文本分析、翻译策略等问题,翻译学的表达与修辞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修辞需要和相应的修辞译文,因此,从对比修辞学的角度讨论翻译技巧的应用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苏轼词英译的典例,尝试从对比修辞学的视角对两篇译文做出比较,指出修辞学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李阅静[8](2012)在《读者意识与对比修辞学》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阐述读者意识与对比修辞的概念,厘清两者的关系,发现读者意识和对比修辞学相辅相成,有效地运用读者意识和对比修辞学,可以更好地让读者去理解文章的精髓。结合翻译实践,讨论读者意识与应用对比修辞的培养。(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洪丹[9](2011)在《对比修辞学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修辞学主要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母语修辞方式对第二语言写作的影响。本文从叁个方面综述四十年来国内外对比修辞研究的发展概况,即文本类别、对比框架和修辞模式,评述以上各个方面对比修辞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预测该领域研究发展的前景和热点所在,并总结了该领域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1年33期)

刘明杨[10](2011)在《对比修辞学与翻译研究评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对比修辞学和翻译研究为研究对象,首先概述对比修辞学的概念、内容,再从翻译的定义等方面概述翻译研究,继而对对比修辞与翻译研究的关系进行评述,以期更好地促进这两门学科的结合研究。(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1年05期)

对比修辞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比修辞学认为,写作是一种深嵌于文化的行为,因此不同语言和文化均有其特定的写作风格和修辞模式。随着对比修辞学的发展,学者越来越注重不同话语社区的微观文化模式研究。元话语作为一种自反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已成为学术写作的一种重要修辞策略,它有助于引导读者理解语篇,表达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并建立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关系。近年来,元话语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期刊语篇中摘要和引言部分的元话语进行跨语言、跨学科的对比分析。然而,目前尚未有学者从对比修辞学视角研究中国硕、博士学位论文中分析与讨论部分的元话语使用特征。本研究从中国知网选取应用语言学硕、博士学位论文各50篇作为分析语料,共计126万词。本文旨在解决叁个研究问题:1.应用语言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的分析与讨论部分在交互型元话语的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2.如果存在差异,该差异能够体现出硕士和博士两个学术群体的何种修辞偏好。3.交互型元话语使用差异的深层原因何在。就此,本文首先对Hyland的元话语人际模型进行修改和扩充,将五类交互型元话语细分为十叁子类。随后分别运用BFSU质性标注软件和Edit PadPro软件完成对交互型元话语的自动标注和人工标注,并通过AntConc 3.5.0和BFSU卡方计算器统计其使用次数和频率。最后,通过文本分析对比硕士生和博士生的交互型元话语使用差异及其修辞偏好,并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叁维模式,用以解释交互型元话语使用差异形成的深层原因。研究结果显示:1.总体来看,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中交互型元话语的使用频率明显低于博士学位论文。2.具体来看,博士生多以读者的知识和理解需要为导向,使用较多例证标记、话题标记和证源标记来表明观点和态度,引导读者对文本进行解读,并建立与读者的互动关系,由此反映出博士生倾向于显性修辞偏好以及作者负责型写作风格。相对而言,硕士生过多使用序列标记、添加标记和推论标记,从而导致写作用词重复生硬,而例证标记、话题标记和证源标记的使用频率明显低于博士生,体现出硕士生倾向于隐性修辞策略和读者负责型写作风格。3.以上差异产生的深层原因在于应用语言学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同,具体体现在作者的知识水平,作者对读者的态度以及作者-读者互动技能等方面。本文将元话语的研究范围从期刊语篇扩展到学位论文,并运用自动检索与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交互型元话语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硕博士学位论文中的分布特征,以及由此体现的不同学术社区的修辞策略与写作风格。此外,对比修辞学为全面理解交互型元话语的本质及重要性提供了新思路与新视角,有助于加深中国研究生对不同学术社区的语言特征和修辞模式的了解,从而有助于学位论文写作能力的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对比修辞学论文参考文献

[1].毕笑.RobertKaplan对比修辞学理论渊源再探究[J].重庆叁峡学院学报.2018

[2].刘晓.对比修辞学视阈下的学术语篇交互型元话语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

[3].齐放,张军.对比修辞学视角下的二语写作语篇组织实证研究40年[J].中国外语.2015

[4].陈迪.从对比修辞学的角度看译文读者对翻译的重要性[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

[5].费珺,徐晓晴.基于对比修辞学的大学生二语写作研究(英文)[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4

[6].曾祥娟,焦新平.批评对比修辞学视域下的跨文化英语写作“第叁空间”[J].文化与传播.2014

[7].蒋丽平.对比修辞学视角下的翻译实践——以苏轼词英译本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

[8].李阅静.读者意识与对比修辞学[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

[9].洪丹.对比修辞学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1

[10].刘明杨.对比修辞学与翻译研究评述[J].现代交际.2011

论文知识图

的修辞结构曲线3-4研宄框架其一,整个研宂自上而...

标签:;  ;  ;  ;  ;  ;  ;  

对比修辞学论文_毕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