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大爆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寒武纪,动物,生物群,大爆发,生物,古生物,清江。
生物大爆发论文文献综述
汪洋[1](2019)在《构造驱动的埃迪卡拉纪氧化事件为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奠定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通讯》杂志上最新发表了来自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全球系统研究所、爱丁堡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和英国利兹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生在新元古代(距今约8. 5亿—5. 41亿年前)的地球板块运动导致地球大气氧含量上升,这一事件决定了寒武纪时期(距今约5. 41亿—4. 85亿年前)地球生物多样性和复杂性出现爆炸式增长。虽然大量的地球化学证据表明在此期间海洋氧含量多次上升,间接表明当时大气氧含量也在上升,但此前缺乏对当时大气氧含量变化的定量分析,比如变化时间和变化幅度。(本文来源于《资源环境与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张瑞芬,郑飞[2](2019)在《探秘清江生物群——记西北大学发现寒武纪大爆发极盛时期清江生物群》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3月22日,世界的目光突然聚焦在中国湖北宜昌长阳这个地处鄂西南山区的土家族自治县,被当地人视作"母亲河"的清江一夜之间名扬天下。中国科学院院士舒德干带领的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早已预见到这一切——甚至在5年前,他们就深信"清江"这个名字,将会在古生物学研究史上占据一个耀眼的位置。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的张兴亮教授正带领项目团队在长阳当地钻井取样,以期探索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期古生物环境条件如何影响生态结构及演化,并试图破解动物软体结构特殊埋藏机制。(本文来源于《陕西画报》期刊2019年02期)
史俊斌,李琛[3](2019)在《我科学家发现寒武纪大爆发极盛时期的清江生物群》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讯(记者史俊斌 通讯员李琛)北京时间22日凌晨,国际着名期刊《科学》杂志发表中国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张兴亮、傅东静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华南早寒武世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库——清江生物群》,首次公布了该团队在我国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3-26)
周飞飞[4](2019)在《湖北发现寒武纪大爆发极盛期清江生物群》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 周飞飞)西北大学科研团队在中国宜昌长阳地区发现距今5.18亿年的寒武纪特异埋藏软躯体化石库,并将其命名为“清江生物群”。3月22日上午,西北大学在西安召开重大科研成果发布会,公布了该校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在进化古生物学领域的这一突破(本文来源于《中国自然资源报》期刊2019-03-23)
冯伟民[5](2018)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开启生物多样性征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有一则新闻颇受关注,就是“寒武纪芯片”,一款由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设计制作的芯片一举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中国从此有了自己的高端芯片,摆脱了长期以来受国际芯片打压的困境,将迎来人工智能大爆发的时代。(2018年5月3日下午,寒武纪科技又一次带来了新(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报》期刊2018-05-07)
王勋[6](2018)在《Cu、Zn、Sr同位素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晚泥盆世生物大灭绝时期古海洋环境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博士论文围绕地球历史上两个关键时期的生命演化事件(生命大爆发和生物大灭绝)展开。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是生命演化史上的重要事件,通常认为大气-海洋系统氧气含量增加促进了早期生命演化。然而,对于寒武纪早期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的研究存在诸多争议。有观点认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前海洋已经全面氧化,而有些观点认为这一时期海洋依然缺氧甚至硫化。此外,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F-F)生物灭绝事件是显生宙“五次生物大灭绝”之一,关于这次灾难性事件的原因一直未有定论,热液活动/火山作用被认为是造成此次生物灭绝事件的主要因素,但仍存在争议。Cu、Zn同位素受水体硫化状态影响显着,而Zn、Sr同位素可以指示热液活动/火山作用。本文选择中国云南梅树村下寒武统黑色页岩和广西付合F-F界线灰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黑色页岩的Cu、Zn同位素组成和灰岩的Zn、Sr同位素组成并结合其它地球化学指标,探究早寒武世生物爆发和晚泥盆世生物灭绝时期的古海洋环境。梅树村剖面有叁段黑色页岩的δ~(65)Cu和δ~(66)Zn同时变轻,并且Mo、U和V相对富集,显示黑色页岩沉积时期发育叁期缺氧(甚至硫化)水体。筇竹寺期缺氧(甚至硫化)水体的发育可能阻碍了小壳动物群的演化,也可能延缓了寒武纪大爆发主幕的发生。剖面上黑色页岩Mo/TOC在缺氧(甚至硫化)阶段不断升高,代表海水的自生组分Cu、Zn同位素组成(δ~(65)Cu_(auth)和δ~(66)Zn_(auth))在氧化-次氧化阶段逐渐变重,δ~(13)C_(org)在剖面上也持续变重,指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两幕期间大气-海洋系统持续发生氧化,从而促进了海洋初级生产力增加和早期动物进化。付合剖面灰岩的δ~(66)Zn和~(87)Sr/~(86)Sr在两期Kellwasser事件的发生层位(LKWH和UKWH)及下伏层位没有发生负偏,表明F-F时期华南热液活动或者火山作用非常有限,不足以影响F-F时期海洋生态系统。相反,δ~(66)Zn和~(87)Sr/~(86)Sr在LKWH、UKWH和Palmatolepis delicatula platys带至P.minuta minuta带出现同步正偏,正好发生于具有低的?~(13)C值的层位和对应的海平面下降阶段。认为δ~(66)Zn和~(87)Sr/~(86)Sr的共同正偏与该时期气候变冷和海平面下降导致的碳酸盐岩风化加强有关。通过建立风化作用与Zn-Sr同位素变化之间的数学模型证实了这一解释。气候变冷造成了浅水热带狭温性动物群的消亡,并且气候变冷导致的海平面下降减少了海洋底栖生物的栖息地,最终造成了F-F生物灭绝事件。(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陶韬,陈孝正[7](2017)在《揭秘寒武纪大爆发前生物演化谜题》一文中研究指出2月24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均远研究员等人完成的项目“距今6亿年前磷酸盐化动物和胚胎化石的发现与研究”斩获2016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距今5.3亿年前动物在地球上的快速出现(“寒武纪大爆发”)被认为是生物演化历史上的叁(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报》期刊2017-02-27)
李可群[8](2016)在《COX I蛋白质分子确定“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时期物种分歧时间》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经典分子钟分子COX I蛋白质和作者提出的同源生物分子绝对进化速率计算公式,对"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期间的一些主要动物门类分歧时间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分歧时间为5.60亿年前,后口动物中的头索动物、尾索动物、半索动物和棘皮动物的分歧时间分别为5.36亿年前、5.40亿年前、5.48亿年前和5.45亿年前。这些结果与化石记录基本符合,明显好于现有分子钟理论得到的结果。为研究生物起源和演化提供了一种的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杂志》期刊2016年01期)
高凌云[9](2015)在《低氧含量推迟了生物大爆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最初,地球大气层本来是没有游离氧的。大氧化事件发生在距今大约20亿年前,蓝藻细菌制造出足够的氧并不断积累,但是只经过8亿年就发生了多细胞生物大爆发。介于其间、什么都没发生的那段时间常被称为"沉闷的十亿年"。现在,耶鲁大学的普拉纳夫斯基(Noah Planavsky)和同事解释,这与大气层氧含量较低的表现一致,并把以前的含量上限提高了至(本文来源于《现代物理知识》期刊2015年02期)
班玮[10](2015)在《生物竞争和陆地裂解促远古生命大爆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曾让达尔文困惑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有种种原因假设。德国的一家研究所近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通过论证认为,生物间的竞争和原始大陆的裂解,共同促成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所谓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是指约5.4亿年前寒武纪时期开始后(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报》期刊2015-04-09)
生物大爆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9年3月22日,世界的目光突然聚焦在中国湖北宜昌长阳这个地处鄂西南山区的土家族自治县,被当地人视作"母亲河"的清江一夜之间名扬天下。中国科学院院士舒德干带领的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早已预见到这一切——甚至在5年前,他们就深信"清江"这个名字,将会在古生物学研究史上占据一个耀眼的位置。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的张兴亮教授正带领项目团队在长阳当地钻井取样,以期探索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期古生物环境条件如何影响生态结构及演化,并试图破解动物软体结构特殊埋藏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大爆发论文参考文献
[1].汪洋.构造驱动的埃迪卡拉纪氧化事件为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奠定基础[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9
[2].张瑞芬,郑飞.探秘清江生物群——记西北大学发现寒武纪大爆发极盛时期清江生物群[J].陕西画报.2019
[3].史俊斌,李琛.我科学家发现寒武纪大爆发极盛时期的清江生物群[N].科技日报.2019
[4].周飞飞.湖北发现寒武纪大爆发极盛期清江生物群[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9
[5].冯伟民.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开启生物多样性征程[N].北京科技报.2018
[6].王勋.Cu、Zn、Sr同位素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晚泥盆世生物大灭绝时期古海洋环境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7].陶韬,陈孝正.揭秘寒武纪大爆发前生物演化谜题[N].江苏科技报.2017
[8].李可群.COXI蛋白质分子确定“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时期物种分歧时间[J].生物学杂志.2016
[9].高凌云.低氧含量推迟了生物大爆发[J].现代物理知识.2015
[10].班玮.生物竞争和陆地裂解促远古生命大爆发[N].中国矿业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