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分裂论文-毛小红

德国分裂论文-毛小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德国分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联盟党,默克尔,山雨欲来,政局稳定,马拉松式,未知数,气体排放,可再生能源,蓄谋已久,气候变化

德国分裂论文文献综述

毛小红[1](2017)在《德国:分裂的政坛山雨欲来》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地时间11月19日晚,由总理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组成)与自民党、绿党举行的新政府组阁谈判失败。在大选结束近两个月后,德国政坛再次面临未知数。默克尔20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组建少数派政府不利于政局稳定,与其如此,不如重新举行大选(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7-11-22)

王帅[2](2016)在《论战后德国分裂局面的形成(1941—1949)》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英、美、苏便提出对未来的德国实施割裂以彻底破坏它再次发动战争、威胁和平的能力。不过,叁大国同时担心过度惩罚德国可能重蹈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凡尔赛之殇,于是逐步将惩罚方式更替为临时性地分区占领与一致管制。因四大国相互之间存有原则上的利益分歧且害怕对方构成威胁,前后五轮解决德国问题的四国外长谈判以失败告终,分区占领从临时性构想变成了长期存在。西方叁国试图把自己手中的叁大占领区(英法美)合并以增强对付苏联的力量,苏联发动第一次柏林危机进行抵制,这又进一步促动西方定下分裂德国道路的决定。1949年两个德国在东西方的控制下分别成立,战后德国分裂的局面也正式形成。(本文来源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梁兴莉[3](2013)在《南北朝鲜与东西德国分裂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南北朝鲜与东西德国分裂之比较,从德国的统一来看朝鲜半岛统一的问题,探析影响朝鲜统一的因素及德国统一对朝鲜半岛统一的启示。(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3年36期)

陆振华[4](2013)在《德国“分裂”欧洲银行业联盟》一文中研究指出欧元区国家财政部长会议北京时间14日凌晨结束,给希腊和塞浦路斯带来了更多救助资金,也给计划中的银行业联盟带来了更多分歧,而现在才刚刚开始想办法弥合。   在当天公布的一份会议声明中,欧盟27个成员国在布鲁塞尔的全权代表委员会协商一致,欧元区和非(本文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期刊2013-05-15)

张才圣[5](2009)在《论德国分裂与欧洲一体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战后德国分疆裂土,并成为欧洲冷战中心,是东西方争霸的"前沿阵地",它的分裂极大地削弱了西欧对抗东方阵营的力量。由于德国的重要地理位置等因素,这迫使西欧必须联合西德,壮大联合力量共同应对来自东方阵营的威胁。所以,德国的分裂有助于欧洲早期一体化进程。(本文来源于《长江论坛》期刊2009年05期)

姚江[6](2001)在《关于“柏林墙”的一段秘闻》一文中研究指出“玫瑰行动” 1961年8月12日晚,一些东欧国家领导人和东德的部长、国务秘书们正在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乌布利希的别墅里聚会。大家都知道,乌常到柏林郊(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01-08-31)

龚向前,吴友法[7](1997)在《战后德国分裂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近代以来,欧洲一直是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焦点,而德国则是牵动欧洲的重要的神经中枢。谁控制了德国,谁就能在欧洲战略上处于优势。二战结束前后,西方大国尤其是美国与苏联也毫不例外地在德国问题上展开激烈的争夺。虽然它们曾一度打算合作处置德国问题。然而,随着共同敌(本文来源于《江汉论坛》期刊1997年07期)

朱桂莲[8](1991)在《试析战后德国分裂的历史根源》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造成了德国的分裂。两个德国的对峙与斗争在相当长时期里曾是东西方冲突的症结之一,成为东西方关系的“寒暑表”。那么,战后德国这种分裂悲剧是怎样产生的呢?本文旨在对战后德国分裂的历史缘由作一探讨。一、如何处置德国如何处置德国,是一个重要而棘手的问题。早在战时,美英苏叁国就曾对这一问题进行过一系列磋商,其核心内容是关于德国的政治前途问题,亦即是统一还是分割的问题。正是叁国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政策,造成了德国分裂达40余年的严重后果。(本文来源于《武汉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91年02期)

吴铭[9](1990)在《试论中世纪德国分裂的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欧洲中世纪地图上,大多数国家于15世纪下半期均已形成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完成了民族统一,英国和法国则形成了以伦敦和巴黎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斯堪的纳维亚各国也完成了自己的统一,波兰和立陶宛联合以后,便走上逐渐强盛的道路,俄国的中央集权国家是在反蒙古人的斗争中逐渐完成的。这时全欧洲只剩下德意志和意大利两国没有完成民族统一,相反它们仍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之中。意大利姑且不论,本文试图论述中世纪德国分裂的原因。(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90年03期)

潘琪昌[10](1986)在《战后德国分裂的由来》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已经整整四十年了。这次大战的结果,造成了德国的分裂。德国的分裂是必然的,因为自从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上的颓势已显露出来时,后来成为主宰德国命运的苏、美、英叁国却已决心不再让一个统一的德国重新出现了。但德国最后分裂成东西两部,却是叁国始料未及的。鉴于德国两次启衅发动世界战争,苏、美、英叁国开始时都主张(本文来源于《世界历史》期刊1986年01期)

德国分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二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英、美、苏便提出对未来的德国实施割裂以彻底破坏它再次发动战争、威胁和平的能力。不过,叁大国同时担心过度惩罚德国可能重蹈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凡尔赛之殇,于是逐步将惩罚方式更替为临时性地分区占领与一致管制。因四大国相互之间存有原则上的利益分歧且害怕对方构成威胁,前后五轮解决德国问题的四国外长谈判以失败告终,分区占领从临时性构想变成了长期存在。西方叁国试图把自己手中的叁大占领区(英法美)合并以增强对付苏联的力量,苏联发动第一次柏林危机进行抵制,这又进一步促动西方定下分裂德国道路的决定。1949年两个德国在东西方的控制下分别成立,战后德国分裂的局面也正式形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德国分裂论文参考文献

[1].毛小红.德国:分裂的政坛山雨欲来[N].文汇报.2017

[2].王帅.论战后德国分裂局面的形成(1941—1949)[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3].梁兴莉.南北朝鲜与东西德国分裂之比较[J].经济研究导刊.2013

[4].陆振华.德国“分裂”欧洲银行业联盟[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

[5].张才圣.论德国分裂与欧洲一体化[J].长江论坛.2009

[6].姚江.关于“柏林墙”的一段秘闻[N].光明日报.2001

[7].龚向前,吴友法.战后德国分裂探析[J].江汉论坛.1997

[8].朱桂莲.试析战后德国分裂的历史根源[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

[9].吴铭.试论中世纪德国分裂的原因[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

[10].潘琪昌.战后德国分裂的由来[J].世界历史.1986

标签:;  ;  ;  ;  ;  ;  ;  ;  ;  ;  

德国分裂论文-毛小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