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量”不加“价”——紫光6530EC 笔记本电脑(论文文献综述)
崔佳莹[1](2020)在《废液晶显示器中铟的浸出与资源化理论技术及有价值材料回收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铟是一种重要的稀散金属资源,主要用于液晶显示器(LCD)中电极的生产。随着LCD生产量和废弃量的同步攀升,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废LCD中回收铟是大势所趋。目前,从废LCD中回收铟的方法较多,但仍然无法摆脱以浓酸浸出为主的工业生产模式。进一步地粗铟向商品级纯铟金属转化存在提纯成本高的问题,生物合成纳米颗粒的技术因具有合成环境中金属离子复杂的固有属性为铟的资源化回收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针对当前废LCD回收过程中可商业化的绿色浸出技术匮乏、粗铟产物难以高值利用等问题,本论文探索黑曲霉浸出铟的方法及机理,明晰发酵液中有效化学成分为草酸,阐明草酸浸出铟的机理,模拟硫化镉建立硫化铟纳米颗粒的生物回收方法,深度挖掘生物合成硫化铟量子点的能力及应用潜力,形成废LCD中有价值材料处理与资源化回收工艺。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黑曲霉浸出废LCD中铟的方法并阐明浸出机理。研究发现黑曲霉在不同方式下对铟浸出率的大小顺序为:发酵液浸出>分步浸出>同步浸出。降低初始p H、振荡速度和蔗糖投加量对黑曲霉发酵的影响为:发酵液p H值降低,无氧呼吸过程产生的羧基量升高,营养成分的氧化度提高,相应地将这三者分别从7.0、200 rpm、100 g/L优化为4.0、125 rpm和50 g/L,第15 d的发酵液在70℃下处理粉末90 min的铟浸出率从12.3%提升至100%。经与葡萄糖酸、柠檬酸、苹果酸比较后,草酸是黑曲霉生物浸出铟的最有效成分。(2)依据黑曲霉生物浸出的现象,解析草酸浸出废LCD中铟的性能优于无机酸的复杂反应机理。研究发现控制草酸浓度为0.5 M、浸出温度为70℃、粉末投加量为50g/L,反应45 min后,铟的浸出率能达到100%。根据阿伦尼乌斯模型,草酸浸出铟的反应活化能为43.622 k J/mol,表明反应速率主要受化学反应步骤和离子扩散步骤控制。超声空化作用有助于提高粉末处理量。氧化铟的溶解依赖于所分配的H+浓度。金属水解是酸浸体系中普遍存在的离子损失的负面现象。草酸在浸出过程中的优越性体现在通过维持合适的H+浓度,从而降低非目标金属对H+的竞争消耗、抑制浸出In3+的水解,并利用C2O42-沉淀去除钙、锶等金属杂质。(3)为了探索粗铟高值利用的新途径,结合硫化镉纳米颗粒生物合成的方法,研究大肠杆菌沉淀回收硫化铟纳米颗粒的可行性。利用基因编辑大肠杆菌代谢半胱氨酸形成S2-与体系中稳定分散吸附于蛋白质表面的In3+结合沉淀形成硫化铟纳米颗粒。所回收的硫化铟纳米颗粒平均粒径约为8 nm,对光的吸收峰为303 nm,禁带宽度为3.444 e V,小尺寸引发的量子限制效应明显,可用于污染物的催化降解。(4)进一步地探索粪肠球菌合成硫化铟量子点的方法及潜在应用。基于细菌对培养基中重金属的代谢解毒作用,以硫酸铟为铟源,粪肠球菌内源性缓慢代谢产S2-使吸附分散于体系中的In3+原位沉淀形成量子点,通过表面丰富的有机物稳定存在于水相中。合成的硫化铟量子点为3~5 nm的球形多晶结构,样品存在393 nm和460 nm两个荧光峰,在细菌体内的荧光性较好。经透析提纯后,硫化铟量子点的外观与水样无明显差异,这为生物源硫化铟量子点用于生物标记与荧光检测奠定了理论基础。(5)结合上述研究,针对废LCD中有价值材料偏光片、液晶、铟和玻璃基板开发高值化绿色回收工艺。建立偏光片层层剥离方法,使丙酮浸泡时间缩短至30 min以内,可同步回收偏光片和液晶,并且避免了对二者再利用特性的明显破坏。探究发酵液浸出铟的限制性因素,以低浓度草酸模拟生物浸出技术,通过响应曲面优化参数显着提升批处理量和处理效率,明确浸出渣中玻璃的可再利用性。此外,适配利用粗铟合成硫化铟纳米颗粒的技术可行性。最终形成有价值材料的绿色回收工艺流程。论文研究成果为废LCD中铟的浸出与资源化奠定了理论与技术基础,并为废LCD中有价值材料的回收工艺提供了指导性方案。
张贤伟[2](2018)在《商标许可质量控制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商标功能是商标法的中枢,商标许可使用的起点,是建立在对商标功能的新认识之上的。法律对商标新功能的认同与保护使商标许可使用成为了可能。商标许可的特殊性源于商标本身的特殊性。商标许可相较其他类型的知识产权许可,最显着的差异在于其质量控制制度,即本文的论题;本文试图借由对商标功能的论证,使我国的商标许可质量控制制度更加周延和完整。本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绪论至第二章为基础理论部分,第三章至第四章为制度构造部分。绪论叙述了商标法及商标许可的基本性质、立法目的等,指出商标权的竞争政策属性构成了对商标财产权的限制,商标的功能划定了商标权的边界。在第一章中,着重就商标的质量保证功能进行了论证。首先,论述了质量保证功能的重要性。其次讨论了商标标记为什么应当得到商标法的保护,为什么这种保护与质量保证功能有关?在提及质量保证功能主要体现为商标许可中的质量控制制度后,本文第二章阐述了商标许可中的质量控制规则不同的价值取向及在相关国家的演进叙事,展现了其是如何独立于其他类型知识产权许可发展变化的。本文在第三章开始论述质量控制在商标法中作为义务的必要性及正当性。虽然质量控制义务虽然得到了法院的广泛认同,但也遭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批评者认为,质量控制义务使得法官陷入价值冲突的陷阱;由于“质量”与“控制”标准的模糊性,它事实上形同虚设。在更深入的考察许可人和被许可人的商业运作之后,本文认为,质量控制义务没有影响到二者的利益,即使有也是极其轻微的,是维护消费者信赖和市场机制正常功能的必要牺牲。商标法上的质量控制义务能够使商标许可人在进行推销式商标许可更加慎重,在无形中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另外,“质量”与“控制”的模糊性,恰恰提供了必要的弹性和自由裁量空间。虽然我国商标法中有明确体现出商标的质量保证功能,但却未就许可时不履行质量控制的法律后果作出更具体的规定,也未明确商标权人可能承担的产品侵权责任。本文第四章探讨了什么是“质量”及“控制”,归纳了典型判例,并就弥补我国商标法的缺漏作出了探索。
张佳丽[3](2017)在《基于自建语料库的广告语篇的语用预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告在现实中起着价值引领的作用,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强制性、灌输型的现代广告语篇常常使受众反感,而语用预设的恰当运用正好可以实现广告隐蔽而委婉的劝说作用,广告语言和预设理论的结合正是两者发展的需要,因此广告语篇的预设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目前的广告语篇研究视角多元,但以定性研究为主,普遍具有重复性和零散性,不够系统和深入;所采用的广告语料陈旧、零散,多以从网络、报刊、杂志等渠道收集的商业广告为主,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对广告受众理解的角度和预设使用不当的现象关注较少。本文第一章扼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和目标及章节结构,本文的语料库建设和研究方法是本章的重点。本文的语料库是本人基于2001年至2015年的《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中的广告作品建立的,共收集含有语用预设的广告889篇;研究方法上注重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第二章回顾了广告语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重点评述基于预设理论的广告语篇研究的成果和不足。第三章通过概念界定、特点描述和举例分析从狭义的语用预设、文化预设和认知预设三个层面对广告语篇中的预设现象进行了定性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预设理论在多大程度上为广告语篇所利用以及如何指导广告语言创作并如何引导受众理解和接受。第四章对不同层次的语用预设进行对比分析,并全面探讨了巧妙利用预设的积极作用和预设使用不当的消极影响。第五章总结研究发现,指出创新点、局限性和研究展望。研究发现,广告语篇中语用预设的使用情况非常普遍;广告语篇中的狭义语用预设可以巧妙地实现广告的劝说意图,文化预设可以增强广告语篇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而认知预设可以迎合广告受众的认知心理并唤起受众的情感认同,因此,预设理论的确对广告语篇的制作具有强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对广告语篇的理解和接受具有强大的解释力。
蒋海军[4](2017)在《创新知识溢出机理与效应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探索更好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路径和方法,本文在已有知识溢出研究基础上,从基于多方主体、但侧重溢出方的角度出发,对创新知识溢出的内在规律特点和效应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创新知识主动溢出的政策措施建议,更好发挥创新知识溢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创新知识溢出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从溢出方、接收方、政府和市场多个角度出发,研究创新知识溢出多方面的内在动因。其中,溢出方通过自身的知识溢出、整合利用接收方资源、实现知识升级换代再创新,是创新知识溢出最主要的内在动因;溢出方与接收方之间的知识存量差距、接收方较强的吸收能力是创新知识溢出的必要条件;接收方对创新知识具有强烈的需求、溢出方和接收方的合作关系加速了创新知识的溢出过程,政府支持和市场竞争对创新知识溢出发挥了支撑与推动作用。(2)基于FISM模型,分析创新知识溢出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驱动原理。以基于多方主体、突出溢出方的创新知识溢出动力机制分析为基础,从本质驱动、前提条件、内在动力、外部动力等4类动因出发,结合文本分析与理论分析,运用数据挖掘和粗糙集理论约简方法,筛选确定了8个方面、24项知识溢出系统内部要素。依据FISM模型,将创新知识溢出系统内部要素划分为5个层级,并借助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最根源的最后3个层级系统要素之间的作用大小进行量化估计,从定量的角度对各个层级之间要素的作用大小进行准确的把握,分析讨论了驱动溢出方意愿原理、驱动溢出方与接收方合作原理、驱动接收方发展原理和驱动溢出方发展原理,进一步厘清通过溢出方的创新知识溢出为知识溢出双方、以及整个系统带来现实利益的作用过程。(3)对创新知识溢出的效应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参考已有国内外创新评价指标、特别是知识溢出“产出型”评价指标体系,在总结分析创新知识溢出动力机制和创新知识溢出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相互驱动原理基础上,结合溢出方创新知识溢出的特征,建立包括基于多方主体、突出溢出方的多方面创新知识溢出效应“综合型”评价指标体系,即包括资源配置、创新产出和政策环境三方面一级指标,以及9项二级指标、14项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4)对创新知识溢出“综合型效应”评价体系进行实证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关村进行实证研究,从园区整体、重点产业领域、分园区三个维度,分析计算了中关村创新知识溢出效应,得到了符合我国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区域创新知识溢出效应的合理结论。同时,进一步对资源配置、创新产出和政策环境三方面效应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资源配置、创新产出、政策环境三方面效应之间存在相互反馈机制。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以中关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检验,验证了该作用机制的有效性以及资源配置、创新产出、政策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的滞后效应和交互效应。(5)在创新知识溢出机理和效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创新知识溢出效应的相关建议。总之,论文立足于在全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如何发挥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高新区的作用这一重大问题,在已有知识溢出研究基础上,基于多方主体、侧重于知识溢出方的角度,对创新知识溢出机理与效应进行了研究,对于丰富拓展知识溢出的研究方法与理论体系、加快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李焕湘[5](2014)在《聚甲基硅烷溶剂热法制备碳化硅纳米材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碳化硅(SiC)是一种耐腐蚀、抗氧化,耐高温的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其纳米材料具备独特的理化性能,在基础研究以及纳米器件、光子器件、复合材料、能源材料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采用溶剂热法,以聚甲基硅烷(PMS)为原料,在不使用任何催化剂的条件下成功的制备了SiC零维材料量子点,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组成、结构和性能表征;在添加催化剂、辅助试剂、生长基底和调节反应时间的基础上,制备了SiC纳米线,同时对产物进行了详细的组成、结构和相关性能的表征。以PMS为原料,在550℃下,通过溶剂热法制备的SiC量子点呈球状,粒径分布为2.5-5nm。其通过PMS裂解后原子重排而成,通过红外表征发现其表面覆盖有一层Si-CH3,而这对于量子点的光学性能和稳定性有重要意义。SiC量子点荧光特性主要表现为激发波长范围宽,可以在250-400nm范围内激发,发光区域集中于蓝紫光区,发光稳定性好,荧光寿命长,抗光漂白能力强,能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保持很好的荧光特性。研究了恒温时间对SiC量子点的形成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恒温时间的增加,量子点的粒径没有明显变化,但量子点的浓度会增大,同时发现在恒温时间为1h时制备的量子点量子产率最高,可达到92%,恒温时间的减少和继续增加都将减低量子点的量子产率。在温度为550℃,压力为8-10MPa条件下,通过调节实验其他影响因素,制备得到了SiC片状、球状、线状和量子点纳米结构。在添加辅助试剂PVP、乙醇,添加载体硅片、瓷舟和延长恒温时间时得到了纳米线。通过TEM、SAED、FTIR和XPS对所得的产物进行组成与结构表征,结果显示产物为以SiC为主体,含有少量-CH3和O元素的无机非晶化合物。结合各项表征测试分析认为产物为非晶结构主要由溶剂热法反应条件决定。对产物进行了PL表征,结果显示产物在350nm紫外光激发下在410-430nm处有荧光,表现出明显的量子限域效应。
赵旺[6](2011)在《MOCVD法制备氧化锌发光器件及薄膜晶体管的研究》文中提出氧化锌材料是一种直接带隙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其在固体照明、信息存储以及显示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高质量、稳定、可重复的p-ZnO薄膜的制备一直存在较大困难,使得ZnO基高效率紫外发光器件的研究进展缓慢。本论文采用MOCVD技术,围绕高质量ZnO薄膜的制备、ZnO的p型掺杂和ZnO基同质结、异质结发光二极管的制备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的一系列工作。同时,在制备ZnO薄膜晶体管方面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本论文首先采用MOCVD生长技术在c面蓝宝石、GaN/Al2O3衬底上制备了ZnO薄膜,采用多种测试手段对制备的ZnO薄膜进行了表征分析,重点研究了生长温度以及锌氧比对薄膜结晶质量、形貌以及发光质量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了获得较高质量ZnO薄膜相对优化的生长条件。其次介绍了针对两种v族元素As和P的不同掺杂方法。对于As元素,采用了GaAs夹层的掺杂技术,通过热扩散工艺制备了As掺杂的p型ZnO薄膜。对于P元素,采用了升华的方法,制备出P掺杂的p-ZnO。通过优化生长条件,得到了载流子浓度在1017cm-3量级的p-ZnO薄膜。以前面As掺杂制备p型ZnO的研究为基础,在ITO玻璃衬底上制备出具有紫外电致发光特性的ZnO同质结LED;以P掺杂制备p型ZnO的研究为基础,在n-GaN/Al2O3衬底上制备了p-ZnO:P/n-GaN异质结构的ZnO基发光器件。此外,还在ITO玻璃衬底上制备了基于MIS结构的发光器件。三种器件结构均表现出明显的整流特性,实现了室温下的电致发光。其中,p-ZnO:P/n-GaN异质结构ZnO基发光器件,实现了室温电泵浦紫外光激射。最后,采用MOCVD方法在ITO玻璃衬底表面制备了以MgO为绝缘介质的ZnO薄膜晶体管,优化后器件的开关比达到了105量级。
王朝阳[7](2010)在《中国报业集团BPR支撑体系的建构 ——基于媒介比较研究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媒介融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如何寻求媒介融合的有效途径,合理配置报业集团内外资源,提高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我国报业集团应对媒介竞争以及发展自身的关键。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在国家政策和行业性规范指引下,报业集团正着手进行体制再造,以适应当前媒介生态环境。目前,我国报业集团正选择不同的方法对业务和经营进行改革,其中业务流程再造(BPR)是较为普遍的思路,但在具体的BPR方法上存在差异,科学性、有效性等问题不断出现,遇到了很多困难。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BPR的成功率成为现阶段报业集团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西方国家,一般企业的业务再造主要以BPR相关理论为指导。然而当前我国报业集团体制再造尚未完成,再造方法上也存在差异,使其整体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同时它相对于一般企业还具有多重属性。因此,现有的BPR理论还不能对我国报业集团BPR进行合适的指导。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提出报业集团BPR支撑体系的概念并通过研究构建了我国报业集团BPR支撑体系的理论框架,以探究一种成功实施我国报业集团BPR战略的理论方法。从对国内外BPR相关理论、方法和工具研究、影响因素研究及评价研究的梳理中发现其存在以下问题。首先,BPR理论本身存在一定缺陷,导致西方国家在实施BPR时存在较低成功率的现象。其次,BPR影响因素的研究并没有形成体系研究的范式,对单一或多个成功因素或失败因素的研究较多。第三,BPR理论针对企业提出,对具有多重属性的组织并未提出具有特殊性的指导。而在对我国报业集团企业特性进行梳理时发现,不管是来自学界还是业界,都比较一致地认为我国报业集团具有事业、产业及行业特征,与一般的企业存在差异。因此,我国报业集团BPR理论和方法不能完全沿用西方BPR理论和方法,应具有针对我国报业集团的特殊性。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本研究结合我国报业集团的实际特征,提出了我国报业集团BPR支撑体系的研究假设。该支撑体系由基础支撑体系、核心支撑体系及辅助支撑体系三部分组成。基础支撑体系包括政策、技术及资本三个要素。报业集团BPR过程中,政策因素、技术因素及资本因素是对所有的报业集团都会产生影响的,这些因素都是报业集团实施BPR战略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将政策、技术及资本这三个要素作为基础支撑体系的构成要素。核心支撑体系由企业战略、人力资本、企业文化及产业价值链四个要素共同构筑而成,它们在整个BPR支撑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核心地位。报业集团BPR本身即战略,其战略目标的制定必须和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相一致,这是保证BPR沿着正确方向实施的前提。报业集团以动态媒介组织联盟而构筑的产业价值链上下贯通,对于资源利用率和报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起着辅助作用。而人力资本是报业集团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直接关系到企业战略、技术选择、资本运营、企业文化、产业协同及绩效评价等众多子系统的执行。因此,人力资本是整个报业集团BPR支撑体系的核心。辅助支撑体系由绩效评价构成。BPR阶段性的绩效评价,将对报业集团BPR的可持续性实施提供正确的指导。报业集团BPR支撑体系是完整的体系,支撑体系中各支撑元素按照一定的秩序,通过彼此的关联形成的一个完整整体,为报业集团BPR提供了一种物质及非物质的支持。在整个支撑体系中,人力资本起到纽带作用,将各个子支撑体系相互关联,是整个支撑体系的核心。本研究首先从所涉及的流程、业务流程再造、报业集团及支撑体系等概念界定入手,讨论了两种流程再造思想,并从我国报业集团企业属性讨论出发,借助理论透镜的五个维度对报业集团BPR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报业集团BPR支撑体系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假设,构建了理论模型。随后,分别对报业集团BPR的基础支撑体系、核心支撑体系及辅助支撑体系进行论证。通过论证,本文认为政策、技术及资本是报业集团BPR的前提和基础。在对人力资本、企业文化、企业战略及产业价值链的核心支撑因素论证中,本文认为,人力资本因素是最为重要的,而产业价值链的构建因报业集团的现实条件和需求而异,不能作为核心支撑因素。而绩效评价作为辅助支撑因素存在,是报业集团BPR沿着正确路径执行的保证。最后,陈述了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提出了对研究假设的修正,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做了说明。纵观全文,本研究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我国报业集团BPR的支撑体系概念,并对该体系理论框架提出了研究假设。认为我国报业集团BPR支撑体系由基础支撑体系、核心支撑体系及辅助支撑体系构成,三个支撑体系在报业集团BPR中发挥着不同的支撑作用,彼此之间相互关联,并以人力资本作为整个支撑体系的核心。本文在学术研究层面拓展了媒介及BPR相关研究的研究范围,并在实践层面为我国报业集团进一步成功实施BPR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金星[8](2010)在《高技术企业合作创新的绩效研究 ——基于企业技术和规模视角》文中指出自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全球掀起了企业合作创新的浪潮,而进入八十年代后更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合作创新之所以受到国内外理论和经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一方面是因为准确地理解合作创新具有深远的政策意义,合作研发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并且也可能增强企业产品市场的势力;另一方面,原有的企业理论无法解释合作创新,研发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合作研发,分享研发成果,将会削弱它的竞争力。因此,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都参与到对它的探索上来,使合作创新成为目前研究与开发经济学(the economicsof R&D)中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企业合作创新具有两个特征,一是行业分布非常不均衡,它主要发生在以信息技术行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中。二是企业规模与合作创新呈现出“U”型关系。这说明:一方面合作创新与技术种类有关,由于信息技术具有显着的兼容性特征,为了与其他企业产品达到兼容的效果,企业必须与他们分享研发成果,进而影响企业合作研发策略;另一方面合作创新还受企业规模的影响,但是隐藏在它背后的因素是知识基础结构和产品市场结构。企业知识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作用,现有文献强调知识的显、隐性特征对合作研发的影响。这种分析将企业合作研发看成不受其他企业行为影响的个体最优化决策,但是,事实上合作研发更多的是一种企业间策略的互动。因而,应在博弈论的框架下,将企业知识基础结构和产品市场结构结合起来分析。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理论研究中主要使用博弈论方法,在实证研究中采用仿真、案例和计量方法。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思路。首先,根据现实经济现象归纳高技术企业合作研发的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它主要发生在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二是企业规模与合作创新呈现出“U”型关系。接着,将其抽象为在企业技术和规模两个视角下高技术企业合作研发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这一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系统地探讨。比较研究标准导向型技术各种创新模式的绩效,分析绩效差异的成因。并考察不同规模企业合作创新的决定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最后,在比较美、日、中三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对我国的技术创新政策提出若干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从企业技术视角看,企业最优的技术创新模式是由行业固有的技术特征决定的,最优的技术创新模式主要取决于行业的研发难度和网络效应。从企业规模视角看,不同规模企业选择不同的最优合作研发投入比例根源于企业知识基础结构和产品市场结构的差异。前者对合作研发投入比例的作用机制有三个:产品差异化效应、技术吸收率效应和绝对成本优势效应;后者的作用机制包括技术溢出效应和企业利润效应。与美、日两国的技术创新政策相比,我国的政策应更准确地把握政策颁布和推行的时机,加强政策鼓励对象的正对性,改进和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政策力度。可能的创新点主要有:在研究内容方面,本文较为系统和深入地探讨了两类高技术企业的合作研发,他们分别是研发兼容性技术的企业与同时开展独立研发和合作研发的不同规模企业。在研究视角方面,以研发成果扩散者的立场,将信息分享决策融入合作研发模型,有利于更好地揭示企业合作研发与信息分享决策的相互作用;从企业知识基础结构这一崭新的视角出发分析它和产品市场结构对合作研发投入比例的影响,有利于刻画这两个内外部因素如何作用企业研发投资决策。在实证研究方法方面,以上市公司年报的数据为依据,探索了一个计算企业合作研发投入和独立研发投入的新方法,设计了一个以专利信息为基础测量企业知识基础结构的新指标——知识离散度,构建了反映合作研发投入比例、企业知识基础结构和产品市场结构之间关系的线性计量模型。这些研究在理论上既增进了对信息分享与合作研发的关系、技术溢出水平的决定因素及他们对合作研发绩效影响的理解,又以知识基础结构和市场竞争环境为切入点增进了对企业研发投资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认识、揭开了不同规模企业合作研发费用比例为何存在明显差异这一神秘面纱。在实践上,对于我国企业摆脱技术落后、利润薄弱、下一轮研发缺少足够的资金、与国外先进企业的技术差距不断扩大的恶性循环的发展困境,加快自主创新,实现赶超行业内的领先者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艳利[9](2009)在《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及其限制竞争行为研究》文中指出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集团是最为典型的中间组织。在经济一体化深入、运营环境改变和企业集团组织变革的过程中,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类型与数量均呈现出动态扩展趋势,跨国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及其限制竞争行为更是不容小觑。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企业所有权结构和资本市场的制度现实,又使得企业集团内部交易颇具特殊性和复杂性,企业集团利用其内部交易谋求不当利益已是不争的事实。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理论与政策的研究随之成为重点和热点问题。作为关键领域,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引发的限制竞争行为的反垄断政策越发引起理论界和实务部门的关注,成为规范企业集团良性发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完善政府治理改革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选择。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企业集团内部交易以及由此所引发的限制竞争行为,具体包括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及其限制竞争行为的理论分析、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及其限制竞争行为的实证研究,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及其限制竞争行为的反垄断政策评述与设计等。本文以企业集团的“二重性”和“二级模糊”特征为出发点,遵循产业组织理论(反垄断经济学)、企业理论和政府监管理论等理论基础,主要利用经济计量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具体研究了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及其限制竞争行为的相关问题。在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及其限制竞争行为的理论分析方面,本文认为,界定企业集团的“二重性”和“二级模糊”,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及其限制竞争行为的特点。而对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及其限制竞争行为的监管政策特殊性的解读,既体现在利益相关者约束和环境变革影响的多维性,更体现在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及其限制竞争行为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这些直接关系到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及其限制竞争行为的监管政策框架的构建。在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及其限制竞争行为的实践评述方面,本文从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的统计描述、医药生物制品产业集团内部交易的计量分析,再到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引发的限制竞争行为的案例剖析;从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反垄断政策和其他监管政策的经验总括,到现实评述与问题揭示,旨在丰富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及其限制竞争行为的理论分析,以此实现理论和实践在较高层次上的统一。在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及其限制竞争行为的政策设计方面,本文认为,构建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多维立体式监管政策框架体系重在寻求反垄断政策和其他监管政策的协调与互动。在其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在下列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取得了一些较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一是部分修正了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界定。在对比分析关联企业与企业集团、企业内交易与企业间交易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概念,并通过剖析其与关联方交易的区别,进一步指出企业属性和市场属性的“二重性”以及企业集团“二级模糊”的性质,使得企业集团内部关联方交易更具复杂性与特殊性。二是提出了对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及其限制竞争行为进行监管的分析框架。企业集团内部交易是一种自主性行为,本身不应有错。但是,对于企业集团利用其内部非公允的关联方交易与操纵性转移定价获得市场势力,谋求不当利益,并因信息不对称而损害利益相关者,进而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的限制竞争行为,社会公共机构(政府)应进行必要而有效的监管,而其关键之一应是针对限制竞争行为的反垄断政策。三是特别强调系统可行、协调互动的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监管政策设计。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许多问题与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相关。本文基于反垄断经济学和政府监管理论的视角,以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及其限制竞争行为的反垄断政策为主体,注重反垄断政策与公司监管以及会计监管政策等多维度互动协调体系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原有单一角度研究的不足,应是较早的针对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及其限制竞争行为的系统研究。然而,由于学识所限,本文对企业集团内部交易问题的研究还未尽如人意,尤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政府对企业集团内部交易以及由此引发的限制竞争行为进行必要而有效的监管更是一项重要课题和难题,相关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这些便是未来应该继续深入研究的领域。一是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监管理论的扩展性。监管政策约束下的企业集团内部交易行为等问题,还需要将委托—代理模型和博弈论模型纳入原有理论分析框架之中;针对垄断性产业中的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其监管政策设计应充分考虑激励性监管理论。二是企业集团限制竞争行为及其负面效果的实证研究。需要对企业集团内部交易以及由此引发的限制竞争行为进行重分类研究,尤其是基于结构—行为—绩效(SCP)框架的不同产业分布的实证研究。三是特定产业的集团内部交易监管政策的实践。除了本文的医药生物制品产业之外,中国钢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产业集团内部交易问题也颇具代表性。若选择这些产业作为后续研究样本,可以对本文设计的反垄断政策进行实施跟踪和效果评价,也会进一步丰富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监管政策的体系框架。四是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监管政策的国际协调。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可以针对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反垄断政策的冲突与国际协调的问题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围绕研究主题,按照“提炼理论分析框架—实证研究监管客体—评述中外监管实践—构建监管政策体系”的研究思路,本文被分为7章,其逻辑结构与框架体系如下:第1章导论,阐释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在梳理产业组织理论(反垄断经济学)、企业理论和政府监管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的同时,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本文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框架。第2章,解读企业集团概念,分析了企业集团的“二重性”和“二级模糊”,厘定企业集团内部交易,阐释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引致的限制竞争行为,探讨了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利益相关者约束以及环境变革对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影响,重在突出对企业集团内部交易行为进行监管的特殊性所在,旨在为相关研究确立理论分析框架。第3章以上市公司为例,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经济计量方法处理时间数据和面板数据,描述与分析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一般特征,并集中刻画医药生物制品产业上市公司集团内部交易与控制权结构、市场集中度和经营绩效的相关性,概述企业集团监管政策的客体特征。第4章,在第3章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以案例评述与剖析为主,进一步从滥用市场势力、利益侵害、垄断协议和经营者集中等层面分类研究与具体揭示企业集团内部交易所引发的限制竞争行为,为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监管政策的构建提供现实分析依据。第5章,评介企业集团的反垄断政策,揭示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反垄断政策的国际经验和主要趋势,与此同时,对中国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反垄断政策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全面论述,概括出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及其限制竞争行为的反垄断政策的共性启示。第6章,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着重剖析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及其限制竞争行为的公司监管和会计监管政策,并以提炼监管目标、监管原则和监管体系的基本原理为切入点,寻求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监管框架,旨在多维度构建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及其限制竞争行为的监管政策体系。第7章总结了全文主要研究结论,并对未来研究趋势和领域进行了说明。
李敏[10](2008)在《基于数字城市的商贸系统的初步应用》文中提出21世纪,是以新经济和新商务为主导的信息时代,经济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等特征正逐步从理想蓝图走入现实生活,借助Internet的普及风暴,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已悄然发生了变革;同时,企业为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生产和营销模式也发生了一些根本的改变,甚至颠覆。构建数字城市、发展电子政务已进入政府的工作日程;发展电子商务和探索新的营销模式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而网上购物和开设网店,已成为风行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新时尚。本文首先通过对数字城市、电子商务等信息时代的特征进行解读,介绍了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和几种主流的电子商务模式,并简要描述了电子商务面临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案。其次,描述了数字城市的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电子商务和数字城市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和前景,论证了互联网的普及不但增强了建设数字城市的意义,也推动了数字城市的发展步伐。同时电子商务也因此被刺激快速发展,面对新的竞争环境和竞争方式,寻求新的营销模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一项根本任务。本文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互动的原则,结合数字城市与电子商务中的企业需求、商户需求和用户需求,构建了一个新型的商务模式系统,把企业、商户、用户、政府的需求有效融合。并按照软件工程的科学流程,综合分析处理需求,设计低冗余,高性能的数据模型,以微软的.NET 3.5开发平台为基础,运用了易维护、易更新、安全性较高的N层架构设计原则,采用以LINQ to SQL技术为底层开发技术的类似ORM框架,实现了数字城市商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包括企业信息平台、企业B2B电子商务平台、商户信息平台、B2C电子商务平台等四大组成部分。其中企业信息平台功能包含企业信息资讯、人才需求、产品信息的发布等。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企业之间B2B电子商务平台,满足企业间信息的低成本传递,缩减生产和营销成本。然后为产品的销售终端建立商户信息平台,提供商户与企业的接口,同时实现在线销售的功能。最终,在综合各商户信息的基础之上建立B2C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商户和消费者的在线交易,实现了从企业—商户—消费者之间全方位的电子商务。
二、加“量”不加“价”——紫光6530EC 笔记本电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量”不加“价”——紫光6530EC 笔记本电脑(论文提纲范文)
(1)废液晶显示器中铟的浸出与资源化理论技术及有价值材料回收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废LCD处理与资源化的研究进展 |
1.2.1 液晶和偏光片的处理 |
1.2.2 铟的提取与资源化 |
1.2.3 玻璃基板的资源化处理 |
1.3 黑曲霉生物浸出铟的理论依据 |
1.3.1 技术背景 |
1.3.2 黑曲霉浸出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3 黑曲霉处理废LCD的技术难点 |
1.4 生物回收硫化铟纳米颗粒的理论依据 |
1.4.1 技术背景 |
1.4.2 生物合成金属硫化物纳米颗粒的研究进展 |
1.4.3 生物回收硫化铟纳米颗粒的技术难点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黑曲霉生物浸出废LCD中铟的方法及机理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2.2.3 黑曲霉生物浸出铟体系的构建及优化 |
2.2.4 有机酸用于浸出废LCD中铟的评测 |
2.2.5 样品制备及分析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黑曲霉对铟浸出能力的表观分析 |
2.3.2 发酵液浸出方式的生化反应分析 |
2.3.3 发酵方式对酸产量的影响 |
2.3.4 有机酸浸出铟的有效性比较 |
2.3.5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草酸浸出废LCD中铟的反应机理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设备 |
3.2.3 不同因素对铟浸出率的影响实验 |
3.2.4 样品制备及分析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铟浸出率的动态变化 |
3.3.2 反应物质表征与分析 |
3.3.3 反应过程与机理 |
3.3.4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肠杆菌沉淀回收硫化铟纳米颗粒的方法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设备 |
4.2.3 硫化铟的化学沉淀实验 |
4.2.4 模拟硫化镉体系回收硫化铟纳米颗粒 |
4.2.5 样品分析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In~(3+)和S~(2-)的结合沉淀分析 |
4.3.2 大肠杆菌供S~(2-)的表观证据 |
4.3.3 硫化铟纳米颗粒的表征 |
4.3.4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粪肠球菌回收硫化铟量子点的原理及潜在应用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设备 |
5.2.3 回收体系的pH范围选取实验 |
5.2.4 硫化铟量子点回收体系构建 |
5.2.5 样品分析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量子点的荧光分析 |
5.3.2 量子点的形貌特征 |
5.3.3 硫化铟量子点的回收原理 |
5.3.4 量子点的应用潜力分析 |
5.3.5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废LCD中有价值材料的绿色回收与资源化工艺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6.2.2 实验仪器设备 |
6.2.3 偏光片与液晶的处理 |
6.2.4 铟的浸出与资源化回收 |
6.2.5 浸出玻璃残渣的形貌结构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废LCD中偏光片和液晶的快速回收机理 |
6.3.2 铟的浸出与资源化理论技术的实际应用分析 |
6.3.3 浸出残渣中玻璃的可再利用性分析 |
6.3.4 有价值材料的资源化回收工艺流程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2)商标许可质量控制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与质量控制有关的商标法基本理论 |
二、质量控制义务的存废 |
三、质量控制与推销式商标许可 |
四、现有研究评价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及结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六节 本文涉及的基本概念 |
一、商标 |
二、商标功能 |
三、商标权 |
四、商标许可 |
五、本文中互用的同义术语 |
第一章 商标的质量保证功能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标记的来源指示及质量保证 |
第三节 质量保证功能的发展 |
一、质量保证功能的前提:来源指示的扩大解释 |
二、以质量保证为中心的商标许可 |
第四节 作为法律功能的质量保证 |
一、商标法的宗旨 |
二、商标保护的正当性基础 |
三、质量保证功能的作用 |
四、质量保证功能的要素 |
五、质量保证的运行机制 |
第二章 商标许可中的质量控制路径 |
第一节 商标功能与商标许可的关系 |
第二节 质量控制路径的价值取向 |
第三节 基于事前预防的“注册使用人”制度 |
一、“注册使用人”制度的产生 |
二、“注册使用人”制度的相关问题 |
三、兰哈姆法中的相关公司条款 |
第四节 基于事后救济的商标失权制度 |
一、质量控制义务概述 |
二、质量控制义务的认定因素 |
三、质量控制义务的例外 |
四、商标失权的典型案例 |
第五节 作为权利的质量控制条款 |
一、被许可人的合同义务 |
二、许可登记焦点的转型 |
第三章 质量控制义务的理论证成 |
第一节 商标许可的制度观 |
一、商标许可中的“公共利益” |
二、商标许可中的信息资源 |
三、基于资源配置的商标许可 |
第二节 商标许可的政策目标 |
一、商标许可的处分对象——商标权 |
二、商标权的政策属性 |
三、商标许可的秩序价值 |
四、商标许可的公平价值 |
第三节 对质量控制义务的质疑 |
一、实践中的问题 |
二、基础理论上的矛盾 |
第四节 质量控制义务的正当性 |
第四章 中国商标许可质量控制制度的重构 |
第一节 制度现状 |
一、规则沿革 |
二、执法及司法实践 |
三、现有制度评价 |
第二节 质量控制的标准及后果构建 |
一、商标许可中的“监督”与“控制” |
二、商标许可中的“质量” |
三、未履行质量控制义务的责任后果 |
四、商标权人在非许可情境下的质量控制义务 |
第三节 商标许可中的产品责任 |
一、商标法与消费者保护法的关系 |
二、产品责任的理论基础及归责标准 |
第四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3)基于自建语料库的广告语篇的语用预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语料库建设与研究方法 |
1.4.1 现代语料库语言学 |
1.4.2 语用预设的界定和分类 |
1.4.3 本文的语料库建设 |
1.4.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广告语篇研究综述 |
2.1 广告语篇的界定 |
2.1.1 语篇的概念 |
2.1.2 广告与广告语篇 |
2.1.3 广告语篇的特点 |
2.2 国外广告语篇研究回顾 |
2.3 国内广告语篇研究回顾 |
第三章 广告语篇的语用预设分析 |
3.1 广告语篇中的狭义语用预设 |
3.1.1 狭义语用预设的概念 |
3.1.2 狭义语用预设的特点 |
3.1.2.1 狭义语用预设的单向性 |
3.1.2.2 狭义语用预设的隐蔽性 |
3.1.3 狭义语用预设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 |
3.1.3.1 广告语篇中狭义语用预设的分类 |
3.1.3.2 广告语篇中的事实预设 |
3.1.3.3 广告语篇中的信念预设 |
3.1.3.4 广告语篇中的状态预设 |
3.1.3.5 广告语篇中的行为预设 |
3.2 广告语篇中的文化预设分析 |
3.2.1 文化预设的概念 |
3.2.2 文化预设的特点 |
3.2.2.1 文化预设的共知性 |
3.2.2.2 文化预设的合适性 |
3.2.2.3 文化预设的传承性 |
3.2.2.4 文化预设的时代性 |
3.2.3 文化预设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 |
3.2.3.1 广告语篇中文化预设的分类 |
3.2.3.2 广告语篇中的修辞文化预设 |
3.2.3.3 广告语篇中的习俗文化预设 |
3.2.3.4 广告语篇中的心理文化预设 |
3.2.3.5 广告语篇中的常识文化预设 |
3.3 广告语篇中的认知预设分析 |
3.3.1 认知预设的概念 |
3.3.2 认知预设的特点 |
3.3.2.1 认知预设的主观性 |
3.3.2.2 认知预设的多维性和动态性 |
3.3.2.3 认知预设的可撤销性 |
3.3.3 认知预设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 |
3.3.3.1 广告语篇中认知预设的分类 |
3.3.3.2 广告语篇中的隐喻预设 |
3.3.3.3 广告语篇中的模糊预设 |
3.3.3.4 广告语篇中的原型预设 |
3.3.3.5 广告语篇中的移情预设 |
第四章 广告语篇中语用预设的对比分析与功能分析 |
4.1 广告语篇中的语用预设对比分析 |
4.1.1 狭义语用预设统计分析 |
4.1.2 文化预设统计分析 |
4.1.3 认知预设统计分析 |
4.2 广告语篇中语用预设的积极效果 |
4.2.1 语用预设使广告语篇简洁经济 |
4.2.2 语用预设使广告语篇幽默风趣 |
4.2.3 语用预设使广告语篇信息凸显 |
4.2.4 语用预设使广告语篇委婉含蓄 |
4.3 广告语篇中的预设不当现象及消极影响 |
4.3.1 广告语篇中的预设不足 |
4.3.2 广告语篇中的预设失误 |
4.3.3 广告语篇中的虚假预设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发现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创新知识溢出机理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创新点 |
1.4 本章小节 |
第2章 创新知识溢出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知识、创新知识与知识创新 |
2.1.2 知识溢出与知识扩散、知识转移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2.2.1 知识溢出影响因素 |
2.2.2 知识溢出机理 |
2.2.3 知识溢出效应 |
2.2.4 知识溢出效应评价指标体系 |
2.2.5 知识溢出效应的测度研究 |
2.3 创新知识溢出研究的必要性和方向 |
2.4 本章小节 |
第3章 创新知识溢出的动力机制 |
3.1 本质驱动 |
3.2 前提条件 |
3.2.1 创新知识存量势差 |
3.2.2 接收方的吸收能力 |
3.3 内部动力 |
3.3.1 接收方的吸收意愿 |
3.3.2 溢出方的升级换代需求 |
3.3.3 溢出双方的合作关系 |
3.4 外部动力 |
3.4.1 市场竞争 |
3.4.2 政府支持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基于FISM模型的创新知识溢出驱动原理分析 |
4.1 解释结构模型原理和建模步骤 |
4.2 模糊解释结构模型(FISM) |
4.3 创新知识溢出机理的FISM建模 |
4.3.1 问题和相关要素的确定 |
4.3.2 系统因素影响关系的确定 |
4.3.3 可达矩阵的求解和划分 |
4.3.4 结构模型的构建 |
4.4 创新知识溢出FISM模型分析 |
4.4.1 驱动溢出方意愿原理 |
4.4.2 驱动溢出方与接收方合作原理 |
4.4.3 驱动接收方发展原理 |
4.4.4 驱动溢出方发展原理 |
4.5 与已有类似研究成果的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节 |
第5章 创新知识溢出的效应研究 |
5.1 指标体系设计 |
5.1.1 指标选取原则 |
5.1.2 指标选取参考依据 |
5.1.3 基于溢出方的创新知识溢出效应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2 指标体系的计算 |
5.2.1 计算方法 |
5.2.2 指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5.2.3 数据预处理 |
5.2.4 主成分分析 |
5.3 指标体系检验 |
5.3.1 相关性检验 |
5.3.2 必要性说明 |
5.3.3 实证检验 |
5.4 创新知识溢出效应评价实证研究 |
5.4.1 样本得分处理方式 |
5.4.2 中关村园区整体创新知识溢出效应 |
5.4.3 中关村重点行业创新知识溢出效应 |
5.4.4 中关村各分园创新知识溢出效应 |
5.5 本章小节 |
第6章 创新知识溢出反馈机制实证分析 |
6.1 模型的构建 |
6.2 模型计算及结果分析 |
6.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6.2.2 实证模型 |
6.2.3 结果分析 |
6.3 模型改进及进一步思考 |
6.3.1 模型的建立 |
6.3.2 数据处理以及模型选择 |
6.3.3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节 |
第7章 进一步促进创新知识溢出的建议 |
7.1 支持引导创新高地主动溢出创新知识 |
7.2 逐步建立创新知识溢出区域间利益共享机制 |
7.3 建立中小企业合作交流平台,加强区域协同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培育. |
7.4 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服务和保护体系 |
7.5 支持创新知识溢出相关各方提升信息化水平 |
7.6 加强创新知识溢出相关的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工作 |
7.7 本章小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
附录 Ⅱ |
附录 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聚甲基硅烷溶剂热法制备碳化硅纳米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材料概述 |
1.1.1 纳米材料的类型 |
1.1.2 纳米材料的特性 |
1.1.3 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 |
1.2 零维纳米材料——量子点 |
1.2.1 量子点的特性 |
1.2.2 量子点的制备 |
1.2.3 量子点的应用 |
1.2.4 量子点的产业化 |
1.3 一维纳米材料 |
1.3.1 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2 一维纳米材料的应用 |
1.4 论文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论文选题依据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与表征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SiC 量子点的制备 |
2.2.2 SiC 纳米线及其他纳米结构的制备 |
2.3 分析表征方法 |
2.3.1 形貌表征 |
2.3.2 组成与结构分析 |
2.3.3 理化性能测试 |
第三章 SiC 量子点的制备研究 |
3.1 SiC 量子点的制备与表征 |
3.1.1 SiC 量子点的形貌与组成表征 |
3.1.2 SiC 量子点的生长机理 |
3.2 SiC 量子点的性能表征 |
3.2.1 SiC 量子点的光学性能表征 |
3.2.2 恒温时间对 SiC 量子点发光性能的影响 |
3.3 SiC 量子点与乙基纤维素的混合成膜研究 |
3.3.1 SiC 量子点与乙基纤维素的混合膜的制备 |
3.3.2 SiC 量子点与乙基纤维素的混合膜的性能表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SiC 纳米线的制备研究 |
4.1 SiC 纳米线的制备与表征 |
4.1.1 产物形貌表征 |
4.1.2 SiC 纳米线的组成与结构表征 |
4.1.3 SiC 纳米线的发光性能表征 |
4.2 SiC 纳米线非晶态成因探讨 |
4.2.1 SiC 纳米线的热稳定性 |
4.2.2 SiC 纳米线的形成机理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6)MOCVD法制备氧化锌发光器件及薄膜晶体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ZnO的基本性质 |
1.1.1 ZnO的晶体结构 |
1.1.2 ZnO晶体的能带结构 |
1.1.3 ZnO晶体的基本性质 |
1.1.4 ZnO晶体的电学性质 |
1.2 ZnO材料的应用 |
1.2.1 气敏传感器 |
1.2.2 透明导电膜 |
1.2.3 紫外探测器 |
1.2.4 发光器件 |
1.2.5 薄膜晶体管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薄膜的制备及表征方法 |
2.1 ZnO薄膜的几种主要制备方法 |
2.1.1 溅射技术(Sputtering) |
2.1.2 分子束外延技术(Molecular Beam Epitaxy) |
2.1.3 脉冲激光沉积技术(Pulsed Laser Deposition) |
2.2 MOCVD的基本原理及设备 |
2.2.1 MOCVD技术简介 |
2.2.2 本论文中的专用MOCVD反应系统 |
2.3 薄膜及器件的表征技术简介 |
2.3.1 X射线衍射(XRD)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4 光致发光(PL) |
2.3.5 霍尔效应(Hall) |
2.3.6 半导体特性测试系统(Keithley4200-SCS) |
第3章 Al_2O_3及GaN/Al_2O_3衬底上ZnO薄膜的生长和特性研究 |
3.1 c面蓝宝石衬底上ZnO薄膜的生长 |
3.1.1 生长温度对蓝宝石衬底上的ZnO薄膜性质的影响 |
3.1.2 锌源流量对蓝宝石衬底上ZnO薄膜性质的影响 |
3.2 GaN/Al_2O_3衬底上ZnO薄膜的生长 |
3.2.1 生长温度对GaN/Al_2O_3衬底上的ZnO薄膜性质的影响 |
3.2.2 锌源流量对GaN/AL_2O_3衬底上ZnO薄膜性质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ZnO薄膜p型掺杂的研究 |
4.1 ZnO材料的p型掺杂简介 |
4.2 本论文中的两种掺杂方法简介 |
4.3 GaAs夹层掺杂制备p型ZnO薄膜 |
4.3.1 GaAs夹层的制备及性质 |
4.3.2 采用不同厚度的GaAs夹层生长的ZnO的性质 |
4.4 MOCVD法制备ZnO:P薄膜及其特性研究 |
4.4.1 ZnO:P薄膜的形貌研究 |
4.4.2 ZnO:P薄膜的电学特性研究 |
4.4.3 ZnO:P薄膜的发光特性研究 |
4.4.4 ZnO:P薄膜的结晶特性研究 |
4.4.5 低温PL谱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ZnO基发光器件的制备与研究 |
5.1 ITO玻璃衬底上MIS结构发光器件的制备 |
5.1.1 器件的具体工艺流程 |
5.1.2 器件材料性质表征分析 |
5.1.3 器件电学性质的测试 |
5.2 ITO玻璃衬底上As掺杂ZnO基同质结发光器件的制备 |
5.2.1 器件的具体工艺流程 |
5.2.2 器件材料性质的表征分析 |
5.2.3 器件电学性质的测试 |
5.3 n-GaN/Al_2O_3衬底上磷掺杂p-ZnO异质结发光器件的制备 |
5.3.1 器件的具体工艺流程 |
5.3.2 器件材料性质的表征分析 |
5.3.3 器件电学性质的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MOCVD法制备ZnO基TFT器件的研究 |
6.1 TFT简介 |
6.1.1 液晶显示原理 |
6.1.2 TFT的四种结构及计算公式 |
6.2 TFT结构工艺选择及绝缘层的制备分析 |
6.2.1 加热丝温度对MgO性能的影响 |
6.2.2 辅助气体对MgO形貌的影响 |
6.2.3 氧气流量对MgO形貌的影响 |
6.2.4 光辅助对MgO表面形貌的影响 |
6.3 TFT器件的制备 |
6.3.1 器件结构及工艺流程 |
6.3.2 采用MOCVD法制备的TFT性能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7)中国报业集团BPR支撑体系的建构 ——基于媒介比较研究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介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评析与研究假设 |
第一节 关键概念界定 |
一、流程、企业流程和业务流程再造 |
二、支撑体系 |
第二节 报业集团企业属性的讨论 |
一、多重属性 |
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
第三节 BPR理论研究综述 |
一、两种流程再造思想 |
二、BPR影响因素 |
三、报业集团BPR支撑体系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假设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假设和分析框架 |
第五节 论文结构 |
第三章 报业集团BPR基础支撑体系——政策、技术及资本 |
第一节 报业集团BPR基础支撑体系概述 |
第二节 政策辅助系统 |
一、政策是报业集团体制再造的前提 |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报业集团体制再造的直接体现 |
第三节 技术保障系统 |
一、信息技术是报业集团BPR的诱因及发展推动力 |
二、信息技术保障作用体现在适度、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
三、信息技术标准化与应用并行 |
第四节 资本支撑系统 |
一、报业集团BPR中资本的基础与助推作用 |
二、资本支撑中资本运营的主要形式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报业集团BPR核心支撑体系之一——人力资本和企业文化 |
第一节 报业集团BPR核心支撑体系概述 |
第二节 人力资本系统 |
一、"人"是报业集团BPR核心支撑体系中的最关键因素 |
二、最高决策层的直接领导是报业集团BPR成功的关键 |
三、管理团队的协作是体现人力资本核心支撑作用的重要方面 |
四、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和知识型员工的培养是BPR战略实施的两大推力 |
第三节 企业文化系统 |
一、"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报业集团BPR的个性基石 |
二、尊重和关爱员工是和谐报业企业文化的基础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报业集团BPR核心支撑体系之二——企业战略和产业价值链 |
第一节 企业战略系统 |
一、企业战略管理是报业集团BPR的目标支撑 |
二、设定现实的BPR目标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具体体现 |
三、BPR战略目标的设定途径和方法 |
第二节 产业协同发展系统 |
一、产业协同的流程产业价值链是报业集团BPR的目标 |
二、向受众延伸,将全媒体受众纳入流程产业价值链 |
三、流程标准化是产业协同的思想基础 |
四、向外延伸:构建动态媒介组织联盟,完整流程产业价值链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报业集团BPR辅助支撑体系——绩效评价 |
第一节 报业集团BPR辅助支撑体系概述 |
第二节 绩效评价系统 |
一、阶段性绩效评价对报业集团BPR管理具有战略意义 |
二、评估主体的确立直接影响绩效评价结论的客观和真实 |
三、科学的绩效评价系统是有效评估的前提 |
四、绩效评价系统的执行和完善是BPR战略成功实施的保证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第一节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从事的科研工作 |
后记 |
(8)高技术企业合作创新的绩效研究 ——基于企业技术和规模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主要概念界定 |
1.2.1 高技术、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企业 |
1.2.2 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 |
1.2.3 合作创新、独立创新和研发外包 |
1.2.4 知识、技术知识和知识基础结构 |
1.2.5 绩效和企业合作创新绩效 |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1.6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2 关于企业合作创新的文献综述 |
2.1 企业合作创新的动机 |
2.1.1 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合作创新动机 |
2.1.2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合作创新动机 |
2.1.3 基于战略管理理论的合作创新动机 |
2.1.4 简要评价 |
2.2 企业合作创新的模式选择和组织设计 |
2.2.1 信息对称时合作创新的模式选择和组织设计 |
2.2.2 信息不对称时合作创新的模式选择和组织设计 |
2.2.3 简要述评 |
2.3 企业合作创新的绩效 |
2.3.1 合作创新对研发投资的影响 |
2.3.2 合作创新对企业产品市场势力的影响 |
2.3.3 合作创新对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
2.3.4 国内学者对合作创新绩效的理论研究 |
2.3.5 简要述评 |
2.4 企业合作创新的经验研究 |
2.4.1 合作创新的动机 |
2.4.2 合作创新的绩效 |
2.4.3 技术溢出对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 |
2.4.4 简要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3 高技术企业合作创新的绩效:企业技术视角下的理论研究 |
3.1 信息技术行业内企业合作创新的发展回顾 |
3.1.1 合作创新日趋频繁 |
3.1.2 合作创新模式的演变 |
3.2 标准导向型技术的含义和创新模式 |
3.2.1 标准导向型技术的含义 |
3.2.2 技术创新模式和标准导向型技术创新模式 |
3.2.3 标准导向型技术创新模式的优、劣势 |
3.3 标准导向型技术合作创新与独立创新的绩效及其影响因素:信息分享的外部性 |
3.3.1 基本模型 |
3.3.2 博弈均衡解 |
3.3.3 标准导向型技术创新模式绩效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4 高技术企业合作创新的绩效:企业技术视角下的仿真与案例研究 |
4.1 标准导向型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仿真实验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1 研发难易程度与创新模式的绩效 |
4.2.2 网络效应与创新模式的绩效 |
4.3 标准导向型技术创新模式的案例研究 |
4.3.1 案例研究说明 |
4.3.2 完全的研发竞争:CPU的研发竞争 |
4.3.3 纯粹的合作研发:VLSI联盟、龙芯产业联盟和计算机系统结构 |
4.3.4 专利联盟:GSM联盟和TD-SCDMA联盟 |
4.3.5 带专利池的合作研发:AVS联盟和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 |
4.3.6 案例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5 高技术企业合作创新的绩效:企业规模视角下的理论研究 |
5.1 经验事实、主要分析内容和分析角度 |
5.1.1 不同规模高技术企业的合作研发投入比例:几个经验事实 |
5.1.2 企业规模、知识基础结构和产品市场结构 |
5.2 不同规模高技术企业合作研发投入比例的影响因素 |
5.2.1 知识基础结构对合作研发投入比例的影响 |
5.2.2 产品市场结构对合作研发投入比例的影响 |
5.2.3 知识基础结构与产品市场结构的相互作用 |
5.3 不同规模高技术企业合作研发投入比例的决策及影响机制:基于博弈模型的分析 |
5.3.1 基本模型:企业合作研发与独立研发 |
5.3.2 扩展模型一:知识基础结构与合作研发投入比例 |
5.3.3 扩展模型二:技术溢出、产品市场结构与合作研发投入比例 |
5.4 本章小结 |
6 高技术企业合作创新的绩效:企业规模视角下的实证研究 |
6.1 实证分析内容说明 |
6.2 样本选择和中国研发合资企业概况 |
6.2.1 样本行业与企业说明 |
6.2.2 变量设定与描述 |
6.2.3 近五年我国研发合资企业的现状 |
6.3 企业规模与合作研发投入比例的统计分析 |
6.3.1 企业规模与合作研发投入比例 |
6.3.2 企业规模与知识基础结构、产品市场结构 |
6.4 企业知识基础结构、产品市场结构和合作研发投入比例 |
6.4.4 计量模型构建 |
6.4.5 计量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美、日、中三国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比较研究 |
7.1 美、日、中鼓励信息技术企业创新政策及其比较 |
7.1.1 鼓励企业独立创新的政策 |
7.1.2 鼓励企业合作创新的政策 |
7.1.3 三国鼓励信息技术企业创新政策的比较 |
7.2 美、日、中鼓励不同规模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及其比较 |
7.2.1 鼓励企业独立创新的政策 |
7.2.2 鼓励企业合作创新的政策 |
7.2.3 三国鼓励不同规模高技术企业创新政策的比较 |
7.3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促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
附录 |
附录一 第三章中命题的证明 |
附录二 样本企业及其所在行业 |
附录三 样本企业组建的研发合资企业概况 |
附录四 信息技术业和医药制造业专利赋值 |
附录五 样本企业专利的赋值 |
附录六 样本企业的知识离散度 |
附录七 样本企业所在行业的H指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9)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及其限制竞争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价值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价值 |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2.1 理论基础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逻辑体系 |
1.3.1 研究思路 |
1.3.2 逻辑体系 |
2 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及其限制竞争行为的基本界定 |
2.1 企业集团的相关概念解析 |
2.1.1 企业、集团与跨国公司 |
2.1.2 关联企业与企业集团 |
2.1.3 企业集团的"二重性" |
2.2 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内涵 |
2.2.1 企业内交易与企业间交易 |
2.2.2 集团外部交易与内部交易 |
2.2.3 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分类 |
2.3 企业集团限制竞争行为阐释 |
2.3.1 企业集团限制竞争行为的含义 |
2.3.2 企业集团限制竞争行为的分类 |
2.3.3 集团内部交易及其限制竞争行为 |
3 基于上市公司的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特性的实证分析 |
3.1 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一般表现 |
3.1.1 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总体描述 |
3.1.2 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分布描述 |
3.1.3 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类型描述 |
3.2 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产业分析 |
3.2.1 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趋势性 |
3.2.2 集团内部交易特征检验的数据和模型 |
3.2.3 集团内部交易与市场集中度的相关性 |
3.2.4 集团内部交易与控制权结构的相关性 |
3.2.5 集团内部交易与经营业绩的相关性 |
3.3 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特性总结 |
4 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及其限制竞争行为的分类分析 |
4.1 企业集团内部交易与滥用市场势力行为 |
4.1.1 驱逐对手定价 |
4.1.2 差别待遇 |
4.1.3 搭配销售 |
4.1.4 拒绝交易 |
4.2 企业集团内部交易与利益侵害行为 |
4.2.1 企业集团操纵盈余 |
4.2.2 控股股东资金侵占 |
4.2.3 母公司逃废债务 |
4.3 企业集团内部交易与垄断协议行为 |
4.4 企业集团内部交易与经营者集中行为 |
5 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及其限制竞争行为的反垄断政策 |
5.1 反垄断政策的国际经验 |
5.1.1 集团内部交易中价格歧视的判定 |
5.1.2 企业集团市场份额的计算单位 |
5.1.3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责任 |
5.1.4 并购时对集团市场集中度的处理 |
5.1.5 经营者集中控制的"实体标准" |
5.1.6 企业并购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 |
5.2 反垄断政策的中国现实 |
5.2.1 反垄断政策的演进 |
5.2.2 反垄断政策的问题 |
5.3 反垄断政策框架的设计 |
5.3.1 "基于结构的市场行为"的判定 |
5.3.2 "合理推定"中经济分析的实施 |
5.3.3 滥用市场势力行为的归责和惩处 |
5.3.4 垄断协议行为的认定和分类执法 |
5.3.5 经营者集中行为的约束和控制 |
5.3.6 反垄断有关法律的调整与衔接 |
6 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及其限制竞争行为的其他监管政策 |
6.1 监管政策的国际经验 |
6.1.1 关联方界定标准的制度规范 |
6.1.2 关联方交易与转移定价政策 |
6.1.3 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制度 |
6.1.4 关联方交易与定价信息披露 |
6.2 监管政策的中国现实 |
6.2.1 监管政策的演进 |
6.2.2 监管政策的问题 |
6.3 监管政策框架的设计 |
6.3.1 重大交易股东大会批准制的完善 |
6.3.2 交叉持股的表决权的必要限制 |
6.3.3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有效实施 |
6.3.4 控股股东诚信义务的明确和落实 |
6.3.5 信息披露与豁免制度的建立健全 |
6.3.6 企业集团关联方交易内控的加强 |
7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企业集团滥用"二重性"行为具有普遍性 |
7.1.2 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监管政策具有特殊性 |
7.1.3 企业集团的限制竞争行为重在反垄断政策 |
7.1.4 企业集团的监管政策体系应强调协调互动 |
7.2 研究展望 |
7.2.1 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监管政策理论的扩展 |
7.2.2 企业集团限制竞争行为效果的实证研究 |
7.2.3 特定产业集团内部交易的反垄断政策实践 |
7.2.4 企业集团反垄断政策的国际冲突与协调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基于数字城市的商贸系统的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电子商务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2 我国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特色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数字城市和电子商务 |
2.1 数字城市的概念 |
2.2 数字城市的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 |
2.2.1 数字城市的体系结构 |
2.2.2 数字城市的关键技术 |
2.3 数字城市中的电子商务 |
2.3.1 电子商务的概念 |
2.3.2 数字城市中电子商务的关键技术和商务模式 |
2.3.3 数字城市中电子商务的发展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数字城市的商贸系统需求分析 |
3.1 总体需求 |
3.2 基于数字城市的商贸系统中的政府需求 |
3.3 基于数字城市的商贸系统中的企业需求 |
3.3.1 用例描述 |
3.3.2 业务流程分析 |
3.4 基于数字城市的商贸系统中的商户需求 |
3.4.1 用例描述 |
3.4.2 业务流程分析 |
3.5 基于数字城市的商贸系统中的用户需求 |
3.5.1 用例描述 |
3.5.2 业务流程分析 |
3.6 基于数字城市的商贸系统中的平台需求 |
3.6.1 用例描述 |
3.6.2 业务流程分析 |
3.7 基于数字城市的商贸系统中的其他需求 |
3.8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数字城市的商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基于数字城市的商贸系统功能框架 |
4.1.1 总体功能框架 |
4.1.2 功能模块说明 |
4.2 基于数字城市的商贸系统的系统架构 |
4.2.1 N层架构描述 |
4.2.2 基于数字城市的商贸系统的系统架构 |
4.3 开发工具的选择 |
4.4 基于数字城市的商贸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
4.4.1 数据库设计原则与技巧 |
4.4.2 数据库设计 |
4.5 基于数字城市的商贸系统的模块设计 |
4.6 基于数字城市的商贸系统的关键技术 |
4.6.1 利用LINQ to SQL构建N层架构 |
4.6.2 灵活的用户权限管理机制 |
4.7 基于数字城市的商贸系统的实现 |
4.7.1 企业信息平台的实现 |
4.7.2 企业B2B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 |
4.7.3 商户信息平台的实现 |
4.7.4 B2C电子商务平台 |
4.8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加“量”不加“价”——紫光6530EC 笔记本电脑(论文参考文献)
- [1]废液晶显示器中铟的浸出与资源化理论技术及有价值材料回收工艺研究[D]. 崔佳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2]商标许可质量控制制度研究[D]. 张贤伟. 厦门大学, 2018(12)
- [3]基于自建语料库的广告语篇的语用预设研究[D]. 张佳丽. 厦门大学, 2017(08)
- [4]创新知识溢出机理与效应研究[D]. 蒋海军.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9)
- [5]聚甲基硅烷溶剂热法制备碳化硅纳米材料[D]. 李焕湘. 湘潭大学, 2014(02)
- [6]MOCVD法制备氧化锌发光器件及薄膜晶体管的研究[D]. 赵旺. 吉林大学, 2011(09)
- [7]中国报业集团BPR支撑体系的建构 ——基于媒介比较研究的视角[D]. 王朝阳. 武汉大学, 2010(05)
- [8]高技术企业合作创新的绩效研究 ——基于企业技术和规模视角[D]. 金星. 浙江大学, 2010(09)
- [9]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及其限制竞争行为研究[D]. 陈艳利. 东北财经大学, 2009(05)
- [10]基于数字城市的商贸系统的初步应用[D]. 李敏. 厦门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