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温肾方论文-叶咏菊,江伟华,何富乐

健脾温肾方论文-叶咏菊,江伟华,何富乐

导读:本文包含了健脾温肾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健脾温肾方,脾肾阳虚,排卵障碍性不孕,卵泡刺激素

健脾温肾方论文文献综述

叶咏菊,江伟华,何富乐[1](2019)在《健脾温肾方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脾肾阳虚型患者FSH、LH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健脾温肾方对脾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FSH、LH及子宫动脉血流阻力的影响,探讨中药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FSH、LH调节机制,为临床提供客观的诊治依据。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用药期间分别检测患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子宫动脉血流(RI、PI)。结果:月经第3 d,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基础血清LH有显着改善(P <0. 05)。卵泡成熟日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及对照组血清FSH、LH、RI、PI均有显着差异(P <0. 05),妊娠率显着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温肾方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FSH、LH具有调节作用,临床疗效显着,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巴迎莹,姚惠青,赵永祥,谭烨[2](2019)在《健脾温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气道黏液分泌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健脾温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气道黏液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青海省中医院收治的122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61例。常规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健脾温肾方。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2%(55/61),显着高于常规组的75.4%(46/6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常规组,排痰量多于常规组,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低于常规组,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及FEV1/FVC高于常规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温肾汤可有效缓解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炎症反应,减轻气道黏液分泌,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临床军医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张晓珂,李梦雪[3](2019)在《疏肝健脾温肾方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温肾方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桥本甲状腺炎(HT)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110例HT患者(2017年1月—2018年8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观察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疏肝健脾温肾方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叁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 73%(51/55)高于对照组78. 18%(43/55)(P <0. 05)。治疗前2组血清FT4、FT3水平及甲状腺体积、峡部厚度比较无显着差异(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FT4、FT3水平高于对照组,甲状腺体积、峡部厚度小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疏肝健脾温肾方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HT,效果显着,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肿大状态。(本文来源于《光明中医》期刊2019年09期)

魏桂梅,任锟,赵璐[4](2018)在《疏肝健脾温肾方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4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温肾方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夏枯草胶囊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观察。方法:将82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早餐前30 min服用25~50μg,1次/d,口服;夏枯草胶囊,0.7 g/次,2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疏肝健脾温肾方(淫羊藿、生牡蛎、佩兰、肉苁蓉、黄芩、茯苓、皂角刺、莪术、叁棱、柴胡、香附、白芍、半夏、当归、陈皮),水煎煮,1剂/d,早晚分服。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组治愈2例,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治愈0例,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73.17%。两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甲状腺结节直径及甲状腺体积较治疗前缩小,且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1);两组疗程结束后血清FT3、FT4水平高于治疗前,TSH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血清FT3、FT4水平高于对照组,T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温肾方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夏枯草胶囊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可有效缩小甲状腺体积和甲状腺结节直径,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医研究》期刊2018年09期)

王芹,焦丽静,李嘉旗,窦同海,许玲[5](2018)在《健脾温肾方对皮下移植瘤术后模型裸鼠肺转移瘤体中miRNAs及相关靶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健脾温肾方对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防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NCI-H460-Luci细胞皮下移植瘤术后裸鼠模型,随机分为健脾温肾组、化疗组、对照组,每组16只。健脾温肾组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健脾温肾方溶液(1.1 g/ml)0.3 ml/d灌胃,每日1次,干预13周;化疗组给予紫杉醇注射液15 mg/kg,每隔5天腹腔注射1次,共用3次;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3 ml/d灌胃,每日1次,干预13周。每周1次至术后13周,采用活体成像观察裸鼠肿瘤转移情况,分析各组术后无瘤转移生存时间;术后第6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瘤体中miR-18a-5p、miR182-5p、miR21、miR106b-5p及相关靶基因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重组人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体(PTEN)、P53肿瘤蛋白(TP5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mRNA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健脾温肾组、化疗组裸鼠瘤体中miR-18a-5p、miR182-5p表达降低,BRCA1 mRNA表达升高(P<0.05或P<0.01);化疗组裸鼠瘤体中miR21、miR106b-5p表达亦较对照组降低(P<0.05或P<0.01)。各组裸鼠瘤体中EGFR、PTEN、TP53 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脾温肾组和对照组无瘤转移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与健脾温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温肾方在预防肺癌术后转移方面有一定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miRNAs及相关靶基因mRNA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医杂志》期刊2018年16期)

张立勇,王静,张艳[6](2018)在《优甲乐结合疏肝健脾温肾方改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优甲乐结合疏肝健脾温肾方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与联合组,每组60例。西药组患者口服优甲乐(左甲状腺素钠片)1~2μg/(kg·d)进行治疗,联合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给予疏肝健脾温肾方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Th17/CD_4~+T的比例以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的变化,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形态及其相关的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TPOAb,TGAb水平在治疗前后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抗体水平显着低于西药组(P<0.05)。在Th17/CD_4~+方面,西药组治疗后并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是联合组治疗前后具有显着性差异,且与治疗后的西药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西药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甲状腺形态并无显着性变化(P>0.05),但联合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对治疗后的两组甲状腺形态比较,可以发现联合组甲状腺肿大减少显着低于西药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值均具有明显差异,且治疗后的联合组显着低于西药组,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联合组的临床疗效显着高于西药组(P<0.05),不良反应较少,但两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结论:优甲乐结合疏肝健脾温肾方可以改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免疫功能,用药安全,临床疗效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医药信息》期刊2018年04期)

周正华,王威,岳妍,康洪昌,王红霞[7](2018)在《健脾疏肝温肾方联合脾胃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温肾方联合脾胃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65例。联合组给予健脾疏肝温肾中药免煎颗粒剂和脾胃贴治疗,中药组给予健脾疏肝温肾中药免煎颗粒治疗,脾胃贴组给予脾胃贴治疗,西药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均治疗4周。统计4组治疗前后中医主要症状积分,比较4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4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其他组(P均<0.05),中药组明显低于脾胃贴组(P<0.05),脾胃贴组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5),且中药组明显高于脾胃贴组(P<0.05),脾胃贴组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健脾疏肝温肾方联合脾胃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着,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8年17期)

黄立萍,余达,刘中良,石惠燕,田义洲[8](2017)在《健脾温肾方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现已经成为叁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1]。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据相关调查~[2],胃癌在舟山海岛地区位居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二位,晚期胃癌的中位生存期仅6~10个月。姑息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是主要手段,但目前尚缺乏标准方案。替吉奥胶囊单药治疗晚期胃癌具有疗效确切、耐受性好、使用方便的特点,但单用效果仍不甚理想。本(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科技》期刊2017年06期)

包永欣,邵丽春,吕冠华,孙希良,曹玺[9](2016)在《健脾调肝温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5-羟色胺及其受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肠黏膜中5-HT浓度及5-HT3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健脾调肝温肾方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80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各40例,选取健康体检肠镜检查者1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口服健脾调肝温肾方并随证加减,西药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疗效为4周。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肠黏膜5-HT浓度,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HT3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肠黏膜5-HT浓度增高,5-HT3受体表达增强,应用健脾调肝温肾方及匹维溴铵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肠黏膜5-HT浓度,减少5-HT3受体表达;两组治疗后肠黏膜5-HT浓度及5-HT3受体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健脾调肝温肾方通过减少肠黏膜5-HT释放,减少5-HT3受体表达,调控神经介质和免疫细胞关系而改善IBS内脏高敏性,减轻或缓解临床症状。(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科技》期刊2016年01期)

包永欣,吕冠华,邵丽春,孙希良,王丽丹[10](2015)在《健脾调肝温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及5-HT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健脾调肝温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通过检测回盲部肠黏膜肥大细胞(MC)表达及5-HT浓度探讨健脾调肝温肾方治疗D-IBS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80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各40例,选取健康体检肠镜检查者1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口服健脾调肝温肾方并随症加减,西药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疗程为4周。应用腹痛视觉模拟评分及症状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28d观察并记录腹痛、排便次数及大便性状改变。钳取正常组及治疗前后患者回盲部肠黏膜,应用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MC数量,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5-HT浓度。[结果]治疗组腹痛视觉模拟评分、大便次数及大便性状评分治疗14d及28d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症状评分治疗组均不同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治疗前肠黏膜MC数量明显增加,5-HT浓度增高(P<0.01),应用健脾调肝温肾方及匹维溴铵治疗可以明显减少MC表达数目,降低5-HT浓度(P<0.05,P<0.01),其中健脾调肝温肾方治疗组优于匹维溴铵治疗组(P<0.05)。[结论]健脾调肝温肾方可有效控制D-IBS患者的腹痛、腹泻症状,并随着疗程的延长中药的优势更明显。健脾调肝温肾方可能通过降低MC表达及活化,减少5-HT释放,调控神经介质和免疫细胞关系而改善IBS内脏高敏性,减轻或缓解临床症状。(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期刊2015年06期)

健脾温肾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健脾温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气道黏液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青海省中医院收治的122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61例。常规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健脾温肾方。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2%(55/61),显着高于常规组的75.4%(46/6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常规组,排痰量多于常规组,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低于常规组,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及FEV1/FVC高于常规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温肾汤可有效缓解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炎症反应,减轻气道黏液分泌,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健脾温肾方论文参考文献

[1].叶咏菊,江伟华,何富乐.健脾温肾方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脾肾阳虚型患者FSH、LH的调节作用[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9

[2].巴迎莹,姚惠青,赵永祥,谭烨.健脾温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气道黏液分泌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19

[3].张晓珂,李梦雪.疏肝健脾温肾方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9

[4].魏桂梅,任锟,赵璐.疏肝健脾温肾方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41例[J].中医研究.2018

[5].王芹,焦丽静,李嘉旗,窦同海,许玲.健脾温肾方对皮下移植瘤术后模型裸鼠肺转移瘤体中miRNAs及相关靶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8

[6].张立勇,王静,张艳.优甲乐结合疏肝健脾温肾方改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8

[7].周正华,王威,岳妍,康洪昌,王红霞.健脾疏肝温肾方联合脾胃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

[8].黄立萍,余达,刘中良,石惠燕,田义洲.健脾温肾方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7

[9].包永欣,邵丽春,吕冠华,孙希良,曹玺.健脾调肝温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5-羟色胺及其受体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6

[10].包永欣,吕冠华,邵丽春,孙希良,王丽丹.健脾调肝温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及5-HT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5

标签:;  ;  ;  ;  

健脾温肾方论文-叶咏菊,江伟华,何富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