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学富:“七一”建党节是如何确立的论文

郑学富:“七一”建党节是如何确立的论文

◇南湖红船,因其形象鲜明、内涵丰富,已被广泛当作党的诞生的标志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载:“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后来,7月1日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文章表明,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但又为何将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陈潭秋:第一篇纪念党的生日的文章

98年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和浙江嘉兴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13人,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并选举产生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中共一大的召开,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中国出现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可是,一大召开不久,党中央在上海遭到一次破坏,以致包括一大档案在内的中央档案资料全部遗失,中共一大的历史一度成谜。

我国传统的抗旱工作模式是危机管理,即在旱情出现后才对干旱作出反应,临时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并拿出大量资金和物资投入抗旱减灾工作中。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传统的危机管理模式在观念、措施、手段和政策上呈现出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一是重视“抗”,忽视“防”,难以做到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抗旱减灾效果;二是重视工程措施,忽视非工程措施,难以发挥工程设施的最大抗旱效益;三是重视行政手段,忽视经济、法律、科技手段,抗旱减灾能力缺陷明显;四是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难以满足和谐发展要求。

最早关于中共一大的文章,是一大代表陈公博(早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后追随汪精卫叛国投敌,成为大汉奸——编者注)撰写的散文《十日旅行中的春申浦》,发表在1921年8月出版的《新青年》九卷三号上。文章看似一篇游记,实则是作者参加中共一大经过的记述。文中写道,他于7月14日由广州启程赴沪,21日到达上海,并没有写明一大召开的时间,但无疑在7月21日之后。文章详细描写了法国巡捕搜查中共一大会场的情形:“不想马上便来了一个法国总巡,两个法国侦探,两个中国侦探,一个法兵,三个翻译。那个法兵更是全副武装,两个中国侦探也是睁眉怒目,要马上拿人的样子。那个总巡先问我们,为什么开会?我们答他不是开会,只是寻常的叙谈。他更问我们那两个教授是哪一国人?我答他说是英人。那个总巡很是狐疑,即下命令,严密搜检,于是翻箱搜箧,骚扰了足足两个钟头……”

1929年,董必武和何叔衡同在莫斯科学习,何叔衡写信询问董必武有关党的一大召开情况,董必武于“12月31日复信何叔衡,提供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日期、议事日程及会上讨论的问题等有关情况”。但时隔八年,他只记得一大是在1921年7月上海召开,具体日期已记不清了。

最早以一篇文章专门回忆中共一大召开经过的人是陈潭秋(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1936年7月,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5周年,他在莫斯科撰写了《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发表在《共产国际》杂志第七卷第四、五期合刊上。

1937年7月1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党的活动分子大会,周恩来在会上作了《十六周年的中国共产党》专题报告。报告概述了我党自建立以来经历的曲折发展过程,比较了中共与欧美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不同传统,总结了中共在大革命时期遭到重大挫折的历史教训,分析了我党重新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并号召我党要自觉地担负起领导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

他在文章中还回忆了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继续开会的经过:“我们原定会议期间是七天,被侦探发现后,决定缩短为五天,但是在上海我们没有适宜开会的地方,于是决定乘火车到杭州西湖继续开会,到了上火车之前又想到西湖游人太多,遂中途变计,到离上海约三百里之嘉兴城下车,嘉兴有一个南湖,也时常有人雇船游览。我们借游湖为名,雇了一只大船,并预备酒食,在船上开会。”“这一天早晨天色阴暗,但到了八时以后,即有不少游船往来湖上,对于我们的会议进行,殊感不便。到九时半以后,天忽降大雨,游人均系舟登岸,大为败兴,然而对于我们倒很便利了。我们很放心的进行了一天的讨论,直到夜晚十一时闭会。”

◇陈潭秋

为进一步扩大中共影响力,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力量,1938年春,中共中央准备举行纪念建党17周年活动,但具体日期并未确定。当时,在延安的一大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等人。他们回忆一大是在7月召开的,但确切的日期记不清了,于是商量将7月1日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周恩来:第一次在7月1日作党员教育专题报告

陈潭秋凭着超强的记忆力,向人们讲述了中共一大召开的具体过程,提供了许多生动鲜活的细节。他在文中写道:“1921年7月的下半月,在上海法租界蒲柏路的女子学校,突然来了9个客人。他们都下榻于这学校的楼上。这到来的许多人,是中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他们到上海来的目的,是为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中共第一次大会是在7月底开的。”然而,文中并没有提到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

南稍门站设计客流为31 863人次/h;车站高峰小时换乘客流为12 875人次/h。其中,5号线换乘2号线的客流为7 039人次/h,占换乘的比例为54.7%;2号线换乘5号线的客流为5 836人次/h,占换乘的比例为45.3%。

◇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7月20日,该报又报道说:“中共的诞辰——‘七一’来到了,驻在洛川安善村及其附近的八路军直属炮兵团在这一天举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操作检阅、会餐和游行大会。”以后,每年“七一”都举行庆祝纪念活动。

这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发表了《论持久战》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出:“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7周年纪念日。为了使每个共产党员在抗日战争中能够尽其更好和更大的努力,也有着重地研究持久战的必要。”这是我党领导人第一次提出7月1日是党的成立纪念日。

毛泽东:第一次明确党的成立纪念日

《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被史学界公认为是最早回忆并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共一大内情的重要文献,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The old woman put the gingerbread man in the oven.Then she went to sleep in the chair.

由于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在垃圾处理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及时对所有垃圾进行集中处理,整个过程存在严重的遗漏、滞后等现象,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较大污染,给游客带来不良的旅游体验,给村民的生活带来更多安全隐患。在乡村旅游事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游客及村民在各项活动中所产生的污染物逐渐增多,对乡村的垃圾处理系统造成较大压力,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垃圾污染问题,严重影响到游客的旅游心情,威胁村民的身体健康。同时,在游客参与旅游活动的时候,车辆对农作物和草地的碾压,容易造成植物损伤、土壤板结等,给乡村原生态旅游环境的保护带来更多挑战。

这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在7月1日开展党员教育活动,但报告没有提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具体时间。

6月24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中共十七周年纪念宣传纲要》,纲要指出:“中共过去的17年即是为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生幸福而艰苦奋斗的17年。这个奋斗的基本目标,中共远在1922年已经明确的提出来了。17年来虽是由于国内外环境的变迁,使中共的某些主张不能不有某些变化,然而在其基本奋斗方向说来,则是始终一贯的……中共在为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最后解放而英勇奋斗的17年中,是坚强与壮大起来了。它的基本主张的正确是为17年来中国的革命史所证实了,它已经在全国人民中,取得了极大的威信。”这是中共中央第一次发布要在7月1日纪念党的生日的文件。从此,7月1日作为我党的生日确定下来。

1938年,延安第一次开展纪念党的生日活动

1938年6月14日,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宣传部和边区抗敌后援会,召开延安党政军、各机关、团体代表第一次联席会议,商定7月1日至7日开展抗战一周年及中国共产党建立17周年纪念周活动,并决定于7月1日举行延安各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7周年纪念大会。

④人才紧缺,由于这种建设模式相对来讲发展时间不长,目前,无论从设计、生产和施工等各环节都存在人才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新技术的发展。

(1)跨中加速度:采用东方所941B竖向拾振器。为测试行车过程中试验梁跨中加速度时程,在试验梁跨中混凝土板顶面布置竖向传感器,并通过微型拨动开关选择加速度档。

《新中华报》在6月25日发表的《从“七一”到“七七”纪念周,抗大是怎样筹备的?》文章中说:“今年纪念抗战周年与中共成立17周年是有非常重大意义的。”并且第一次将党的成立纪念日精炼地概括为“七一”。

据《新中华报》7月5日报道,7月1日,八路军后方各留守兵团军政首长会议给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去贺电:“八路军后方各留守兵团军政首长此次在延安举行会议,适值中国共产党诞生17周年纪念,我们谨代表各留守兵团全体指挥员、战斗员、工作人员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其贤明的领袖毛泽东等同志致最亲爱的布尔什维克的敬礼!”陕西公学学生会也发来贺电:“庆祝中国共产党17周年纪念的今天,我们以最大的热诚来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驱逐日本法西斯强盗出国境,并建立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

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没有欧美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传统,却承袭了中国农民革命与民族民主革命的传统,接受了欧战后俄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影响,站在新兴的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基础上的中国共产党已锻炼成为共产国际最好的支部之一,不愧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之一员。

这是指在通读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联系上下文对课文中关键句子或暗含着深刻内涵的部分,进行反复揣摩体味地读。在潜心悟读中,学生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述事物或情境,领悟到潜藏在文字背后的哲理或情感。

《解放日报》:第一次出版建党节纪念特辑

1941年6月,中央书记处发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指示说:“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指示还明确了宣传要点,要求“各地方纪念文章,应侧重说明与当地具体任务有关联的问题”。

7月1日,《解放日报》编辑出版了“中国共产党二十周年纪念特辑”,发表了题为《纪念中国共产党二十周年》的社论和朱德写的《中国共产党与革命战争》、林伯渠写的《中国共产党与政权》、吴玉章写的《我和共产党》等纪念文章。社论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完全新的时代。……中国共产党二十年的历史,对于中国革命还有一个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就是它已经在全国人民面前成了一个最雄辩的见证。这个见证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与一切丧失自信、希图依靠他人和依靠机会者流的论断相反,是能够独立奋斗的,是绝对不可战胜的,是具有无限前途的。”

朱德在《中国共产党与革命战争》一文中回忆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历的三次革命战争,他深情地说:“二十年的中国革命战争过程,证明了一个真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最英明地掌握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规律;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在一切历史时期中,永远为当时最革命的政治目标而坚决地进行革命战争,反对当时中华民族和人民的主要敌人;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定出和坚持当时最革命的战略方针。”这表明了朱德坚定的信仰,以及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无比信心。

林伯渠在《中国共产党与政权》一文中说:“中国共产党高举起布尔塞维克的旗帜,跨过了光辉英勇的斗争道路,在短短的一段历史途程上刻画了永古不朽的痕迹。”“还是第一次,在没有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国家里,出现了共产党领导的强大的军队,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民主的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值得自豪的地方。”

◇194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20周年之际,延安及各地党员通过各种形式举办纪念活动

吴玉章的《我和共产党》,从他个人40多年的经历和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来阐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他说:“中国有了人类最进步的革命理论——马列主义;中国有了最强有力的、群众的、最进步的革命政党——共产党。”

据《解放日报》7月2日报道,延安各机关、学校、部队、团体于7月1日放假一天,有的开纪念会、报告会,热烈庆祝建党20周年。从此,7月1日也成为人们每年进行纪念的一个重要节日。

编辑/杨洋

标签:;  ;  ;  ;  ;  ;  ;  ;  ;  ;  

郑学富:“七一”建党节是如何确立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