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政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中共政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共政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政权,陕甘宁边区,确山县,抗战时期,村级,阶级,平民。

中共政权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于建德,李泽月[1](2019)在《论阶级划分对于建国初期中共政权建设的意义——基于邢台市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邢台市的阶级划分进程,运用福柯的社会学理论来分析中共政权的建设是如何开展和运作的,阐释民众在阶级划分中思想变化。即通过空间划分、时间进程、权力网络层次、检查等形式把党的政策贯彻到民众中,使民众由不理解到自觉拥护,从而达到我党政权建设的目标。(本文来源于《邢台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史泽源[2](2019)在《抗战时期中共基层政权的选举宣传——以晋察冀边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宣传方式是决定宣传动员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全面抗战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基层政权的选举运动中,通过建构通俗有趣的宣传话语,组织群团参与的宣传队伍,营造充满象征的选举环境,以及开展寓教于行的选举活动等宣传方式,不但在边区民众中广泛传播民主思想,还在巩固抗日政权,塑造集体精神及展现中共良好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选举的有效宣传方式,推动了边区民众从选举缺位向积极参与的转变,基本实现了中共选人用人之目的。(本文来源于《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易凤林[3](2019)在《苏区时期中共乡村基层政权建设方法探析——以赣东北根据地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基层政权建设是整个政权体系建设中最基础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政权体系运行的效率。赣东北根据地在方志敏等人的领导下,根据中央指示精神,结合根据地的实际情况,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成效的乡村基层政权建设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选举、改选、反官僚腐化、肃反、群众参与等。它们不可避免地带有较大的局限性,突出表现了当时的"左"倾化特质,尤其是大清洗、肃反过重地挫伤了基层政权的稳定结构。乡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效果受革命政策、革命形势、方法的有效性等多重因素影响,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趋势,但总体上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和共产党对乡村基层政权问题的深层思考。这一时期中共对乡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其经验教训也为当今的基层政权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本文来源于《苏区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周家彬[4](2018)在《中共党内关于政权阶级构成认识的整合(1921—1925)——以“平民”概念演变为主线》一文中研究指出"平民"一词的最初概念是指与享受政治特权的官宦相对之黎民百姓。一战后,"平民"又被赋予了反抗经济剥削和压迫的内涵,指向社会的底层群众。中共建党初期将"平民"纳入共产主义运动的范畴,"平民"被用于描述劳资斗争。随后,中共采取国共合作的方针。在此背景下党内部分人改变对"平民"的理解,将其拉回最初的内涵,即黎民百姓,另有部分人依旧坚持建党初期包含与资产阶级对抗意义之"平民"。与此相对应,前者设想的"平民政权"是工、农、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四大阶级联合的民主政治,后者设想的"平民政权"则强调政权对资产阶级的遏制和为社会主义革命做准备。两种政权主张最终整合于"革命民众政权"之中。(本文来源于《中共中央党校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李佳金[5](2018)在《大革命时期中共民主革命政权口号与实践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民主革命政权口号的分歧、论争和演变,是观察中共马克思主义认识程度的窗口。大革命时期中共民主政权口号的演变过程,同时是列宁主义底色不断加强的过程。从1922年"无限制普选"理念下的"劳农专政"口号,到1923年第二次对时局宣言中的"国民会议"口号,都是平民主义性质的主张,但后者有一定策略性质。北伐后鲍罗廷提出的"省民会议"口号是中共"工农小资产阶级"政权理念的初步尝试,随着1927年各地排共风潮的出现,以及共产国际"非资本主义"理论的提出,让位于中共在"五大"上提出"工农小资产阶级独裁制"口号,完成大革命时期民主政权口号的演变。(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王炎[6](2018)在《中共革命政权建构中的群众动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是非理性的,是不透明的。在历史的进程中“战争”常被冠以“革命”的美名,其二者虽然都是以武装暴力为表现形式,本质上却完全不同。革命是阶级之间压倒性的斗争,建立革命政权是胜利的标志,革命者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时代进步的推动者。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为最广大的人民谋利益为己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层次的解读实际的国情,结合实际的历史条件,从少数的知识分子的小圈子发展成全国性的政党,这期间党带领人民群众推翻了旧的压迫制度,打破了奴役的锁链,战胜了法西斯的侵略,建立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最高权力机关的民主独立的新中国。这段看起来如同神话般的历史是客观实在的,这段历史进程中交织着许多繁琐复杂的因果关系,但有一点是十分清晰和明朗的,这就是中共革命政权得以建立与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密不可分的,中共何以拥有人民群众的力量,就是本论文将要阐述的重点,中共革命政权建构中的群众动员。中国共产党对群众的动员在革命实践中依赖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导。马克思、恩格斯将群众动员问题放在唤醒群众的自我意识,通过工人运动才使得工人明白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工人阶级的阶级自觉得以启发,群众才能自觉自愿的投身于革命运动。正如马克思所讲:“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的群众,也会变成力量。”中共党人在革命中动员群众,鼓舞和推动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相互前进,通过思想启蒙进行的动员,感动和唤醒群众,凝聚阶级和群众的力量,实现党所为人民群众争取的利益和权利的预期愿望。群众动员是阶级利益的根本反映,运用这一思想体系紧密结合群众的实际状况和根本利益来进行,使人民群众清楚地意识到自身苦难处境的根源,通过党的眼睛深刻的看清楚自身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价值,故此,被发动起来的群众就成为革命性极强的无产阶级,将自身命运与实现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历史使命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本论文主要研究中共政权建立与群众动员的关系问题,从历史上国内国外的着名战争中的群众动员的思想路径的变化过程切入,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从内在逻辑上勾勒出党在革命各个时期对群众进行唤醒与灌输革命意识的动员行为与中共革命政权的建构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分析,揭示出这两者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重点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群众动员运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通过搜集各时期群众动员运动的资料的变化,分析党在政权架构中的群众路线策略,从而更清晰的认识党政策路线及政权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通过在革命进程中对人民群众力量的把握的革命实践,检验了马克思唯物历史的理论,实践并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政权理论,循此思路,有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背景以及意义,综述国内外的研究情况,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提出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并进行了相关的概念界定。第二部分:论述了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本章界定了中共政权建构中群众动员的的相关概念及相关的理论。第叁部分:结合中外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革命作以简要陈述,并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权背景下的群众特性与中共革命时期中的群众特性作一对比,旨在突出革命最终失败或成功的经验分析中对群众动员的作用多寡因素,以及革命后续的影响都与群众动员的广度与深度存在数学的比例关系。另外也是换一个历史研究的角度从侧面映证,群众动员和中共在革命时期对革命政权构建中所起到的重大的或者说起决定性的影响。第四部分:中共革命政权构建中群众动员的理论及模式探析。在群众动员的实践的探索中,理清中共革命政权构建与群众动员之间关系的,中共革命政权构建是群众动员的特有政治条件,群众动员的作用是中共革命政权得以建构的社会能量的基础来源,正是通过两者的结合和完善,对群众动员的模式的调整凸显了不同革命时期党的政策对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性,群众动员的过程中建构了党群共同利益的联动性,理智与情感的交融的关系,才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权建立的基础。第五部分:中共革命政权构建中群众动员研究的启示及意义。正确认识中共革命政权构建中群众动员对当今党群关系的启示,群众基础是党的执政基础,群众利益需要通过我党执政得以实现,群众对党由经济利益引申到政治诉求。群众动员对中共政权建构的积极作用,通过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检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真理性,并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如何科学的把控,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通过对大量的文献与资料的研究,可以论证出群众动员在革命政权建构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论证的过程中不断加强理论认知,重视实践的基础性,深入分析群众动员的过程中有利于革命政权建立的因素,可为新时代党群关系更加密切提供历史的经验。(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8-06-30)

[7](2018)在《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负责人就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有关工作答记者问》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2018年4月,民政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全国民政系统(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报》期刊2018-05-03)

王霜[8](2017)在《杨靖宇和中共第一个县级农工政权》一文中研究指出1927年,中国在革命与反革命的交织中愈发动荡。这一年,一个22岁的穷苦青年登上了历史舞台。在他的家乡河南确山,他和同伴领导发起了确山暴动,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代表农工利益的县级革命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英国着名报纸《泰晤士报》在一篇文章中惊呼,"中国河南出现了苏维埃"。这个年轻人叫马尚德。在革命如雨后春笋的斗争年代,马尚德的名字和确山暴动一样在历史的烟云浩荡中变得鲜为人知。但许多年后,这个年轻人的(本文来源于《炎黄春秋》期刊2017年10期)

黄正林[9](2017)在《中共在陕甘宁边区执政问题研究——以抗日民主政权和"叁叁制"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战争初期,中共将陕甘宁苏维埃政权改为抗日民主政权,并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在实现民主政治方面走在了国民党的前面,赢得了不同阶层的赞同与支持。为了把中共政权真正改革为"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在政权的人员组成上,毛泽东提出了"叁叁制"的原则。为解决非党人士"有职无权"的问题,一方面,中共在进行"党政分开"的改革后,在政府机关中设立党组加强党对政府工作的领导;另一方面,定期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作为"叁叁制"政权的一种补充。一些地方精英通过选举、聘请的方法,进入边区各级政府和参议会中,重新获得社会的尊重,能够为中共政权服务,也为中共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断地制度创新,是中共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共党史研究》期刊2017年09期)

杨龙,强佳杉,李湘宁[10](2017)在《治淮与中共的地方政权建设,1950-1952》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中国都是作为农业文明之国而存在,因而治水在中国政治中占据重要位置。1949年之后,水利建设更被列为新中国政府的重要议程,直接反映出中共国家政权建设的历程。本文作者藉由比较建国之初皖北和苏北在淮河治理中的不同选择,剖析了人事关系、财政支持和技术专家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揭示出省级政治之于国家政权建设的作用,进而回应了一个流行议题——在建国之初的政治格局下,地方领导人的自主性在多大程度上能影响政策的落实和效果?(本文来源于《文化纵横》期刊2017年03期)

中共政权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宣传方式是决定宣传动员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全面抗战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基层政权的选举运动中,通过建构通俗有趣的宣传话语,组织群团参与的宣传队伍,营造充满象征的选举环境,以及开展寓教于行的选举活动等宣传方式,不但在边区民众中广泛传播民主思想,还在巩固抗日政权,塑造集体精神及展现中共良好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选举的有效宣传方式,推动了边区民众从选举缺位向积极参与的转变,基本实现了中共选人用人之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共政权论文参考文献

[1].于建德,李泽月.论阶级划分对于建国初期中共政权建设的意义——基于邢台市的分析[J].邢台学院学报.2019

[2].史泽源.抗战时期中共基层政权的选举宣传——以晋察冀边区为例[J].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019

[3].易凤林.苏区时期中共乡村基层政权建设方法探析——以赣东北根据地为中心[J].苏区研究.2019

[4].周家彬.中共党内关于政权阶级构成认识的整合(1921—1925)——以“平民”概念演变为主线[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

[5].李佳金.大革命时期中共民主革命政权口号与实践的演变[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

[6].王炎.中共革命政权建构中的群众动员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

[7]..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负责人就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有关工作答记者问[N].中国社会报.2018

[8].王霜.杨靖宇和中共第一个县级农工政权[J].炎黄春秋.2017

[9].黄正林.中共在陕甘宁边区执政问题研究——以抗日民主政权和"叁叁制"为中心[J].中共党史研究.2017

[10].杨龙,强佳杉,李湘宁.治淮与中共的地方政权建设,1950-1952[J].文化纵横.2017

标签:;  ;  ;  ;  ;  ;  ;  

中共政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