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心房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心房,肺动脉,心脏,多普勒,儿茶酚胺,平均,压力。
心房压论文文献综述
郭林,鲁玉凤,蔡德清,赖政洪,温贤铭[1](2016)在《左心房压与肺动脉楔压监测用于心脏术后监护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5年9月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64例,依照肺动脉高压程度分级状况将上述64例患者分为A(合并瘀血性重度动脉高压术后患者)、B(合并瘀血性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术后患者)两组,于患者入室后即监测左心房压与肺动脉楔压。上述两组患者均成功监测左心房压及肺动脉楔压,B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着(P<0.05);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左心房压、肺动脉楔压及差值(肺动脉楔压-左心房压)对比,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左心房压同肺动脉楔压相关性均较好,但B组患者相关性高于A组,对比具有显着差异(P<0.05)。经由颈内静脉入路进行左心房压及肺动脉楔压检测均安全有效,但肺动脉楔压并不能有效反应左心室前负荷,因此在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中采用左心房压监测更具优势,可对患者左心室前负荷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本文来源于《现代诊断与治疗》期刊2016年05期)
危宇,任海波,刘彬,许卫江[2](2014)在《左心房压和肺动脉楔压监测在心脏术后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心脏直视术后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经颈内静脉安置左心房测压管和肺动脉漂浮导管对于成人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监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准确性。方法前瞻性选择2010~2012年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行心内直视手术的18岁以上患者100例,男43例、女57例,年龄46~65(47±16)岁。将患者分为两组:合并淤血性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行瓣膜置换术50例(A组),合并淤血性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行瓣膜置换术50例(B组)。两组患者均经颈内静脉入路置入ARROW 5Fr叁腔导管,尖端经房间隔穿刺行持续左心房压(LAP)监测;同时经同侧颈内静脉安置ARROW 8Fr高流量鞘管放置肺动脉漂浮导管,入室即监测LAP和肺动脉楔压(PAWP)。观察两组患者中LAP和PAWP的相关性及准确性。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行持续LAP及PAWP监测,无严重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A组和B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留置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平均肺动脉压(PAPmean)、平均左心房压(LAPmean)、平均肺动脉楔压(PAWPmean)、PAWP与LAP差值平均值(PAWP-LAPmean)均显着高于B组(P<0.01)。两组患者中PAWP与LAP均具有良好相关性,A组患者相关性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颈内静脉入路行LAP监测及肺动脉漂浮导管监测是安全、可行的。PAWP不能准确反映左心室前负荷,在合并淤血性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中使用LAP监测对于判断左心室前负荷更准确。(本文来源于《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期刊2014年06期)
古丽娜尔·白托拉,马依彤,杨毅宁,谢翔,付真彦[3](2011)在《左心房压变化对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预后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平均左心房压(LAMP)变化对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PBMV)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2001-01至2006-12在我院成功行PBMV患者167例,其中105例资料完整并完成2年随访,失访患者21例,资料不完整41例。手术采用改良的Inoue球囊法。导管测定患者PBMV术前、术后LAMP,计算左心房压变化,由临床医师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评价,并于术前及术后2年行6分钟步行试验(6MWT)。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术前及术后2年二尖瓣瓣口面积(MVA),二尖瓣跨瓣压差(MVG)、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等参数。随访时间为2年。将术后2年6分钟步行试验与术后一周6分钟步行试验对比,心脏原因导致的死亡、二尖瓣置换术、重复PBMV、心力衰竭等设为评价预后的指标。将105例患者分为预后好组(n=66)和预后差组(n=39)。结果:①预后好组与预后差组比较Wilkins评分、术后即刻二尖瓣反流程度、术前及术后2年LAMP、术前二尖瓣瓣口面积、术后2年左心房内径、术前及术后2年6分钟步行试验、术后2年肺动脉压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②多元Iogistic回归分析LAMP变化、术后肺动脉压程度及术后二尖瓣反流程度纳入回归方程。结论:LAMP变化、术后肺动脉压程度及术后二尖瓣反流程度为PBMV术后预测预后的预测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11年06期)
刘平,吴周全,李立[4](2011)在《儿茶酚胺左心房给药对左心房压与肺毛细血管楔压线性关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心血管手术后儿茶酚胺给药途径对左心房压(LAP)与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线性关系的影响。方法 32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复温时开始经左心房给药(A组)或中心静脉给药(B组)。记录泵注儿茶酚胺类药后5 min(T1)、10 min(T2)、20 min(T3)和40 min(T4)时的LAP和PCWP、平均动脉压(MVP)、心排血量(CO)、肺血管阻力(PVR)和肺动脉平均压(PAPM)。结果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组T1、T2、T3和T4时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18、0.835、0.815和0.814,明显接近于1;而相应时间点B组的r2分别为:0.117、0.191、0.178和0.175,明显小于1。T1时,A组MAP、CO明显高于B组(P<0.05),PVR低于B组(P<0.05)。结论经左心房途径给儿茶酚胺类药对LAP与PCWP的线性关系影响小,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11年18期)
邓燕,郭盛兰,赵巧英,马国添[5](2009)在《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估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平均右心房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叁尖瓣环运动相关参数,评估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平均右心房压(mRAP)的价值。方法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41例心脏病患者叁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末期峰值速度(Am)、右心室等容收缩间期(IVCTm)、右心室等容舒张间期(IVRTm),IVCTm、IVRTm用心率校正得出IVCTc、IVRTc;多普勒测量叁尖瓣口舒张早期前向峰值血流速度(E);计算Em/Am、E/Em,以心导管测量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mRAP。结果mRAP≥8mmHg的患者,IVRTc较短,而E/Em较高。IVRTc与mRAP呈负相关(r=-0.81,P<0.01),E/Em与mRAP呈正相关(r=0.83,P<0.01),其中IVRTc≤84.5ms或E/Em≥6.5判定mRAP≥8mmHg敏感度、特异度分别86.7%、72.0%,93.3%、84.6%。结论多普勒组织成像检测叁尖瓣环IVRTc及E/Em能定量估测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mRAP。(本文来源于《临床荟萃》期刊2009年03期)
阎学斌,丁明,周利龙[6](2007)在《蝙蝠葛碱抗离体家兔心房压增加所致机电反馈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心房压增加引起的心肌电生理变化及蝙蝠葛碱对其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采用离体Lange-ndoeff心脏模型,观察房压增加前后心肌有效不应期(ERP)、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D90)和房颤阈(VFT)的变化,测定各组心房肌Na+、K+和Ca2+水平,并比较蝙蝠葛碱和维拉帕米对上述参数变化的影响。结果房压上升(20cmH2O)引起ERP和MAPD90缩短,AFT下降,蝙蝠葛碱可有效抑制上述变化,且与对照组相比,心房肌Na+、K+和Ca2+水平均有下降(P<0.01);而维拉帕米对此没有明显影响。结论蝙蝠葛碱作为牵张激活性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电流而消除超负荷时机电反馈效应。(本文来源于《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期刊2007年03期)
吴同果,肖强,高美常,李卫红,李秀荣[7](2001)在《房间隔穿刺点食管左心房压迹定位法──房间隔穿刺定位的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房间隔穿刺点定位的新方法。 方法:84例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单纯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年龄、心脏大小等无显着差异,有可比性。研究组42例采用食管左心房压迹定位法,对照组42例采用Ross改良定位法,房间隔穿刺成功后均行直接左心房造影。 结果:研究组食管左心房压迹清楚,房间隔穿刺点容易确定,行房间隔穿刺成功率100%。对照组15例左心房轮廓不清,按定位点行房间隔穿刺成功率仅64.29%(27/42)。两组有非常显着性差异(X2=18.26,P<0.001)。15例改行食管左心房压迫定位后,均穿刺成功。直接左心房造影显示,左心房大小与食管左心房压迹长度相关性好,成功房间隔穿刺点均在左心房影中下1/3水平线与脊柱中右1/3垂线之交点上。 结论:食管左心房压迹定房间隔穿刺点,方法准确安全,简单易行。(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01年03期)
屈正,孙衍庆,谭一忠,董培青,毛斌[8](1995)在《左心房压增高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影响的实验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15只家兔左剖胸右肺通气,其中A组10只阻断降主动脉30分钟致左心房高压(3.73±0.41kPa),B组5只维持正常左房压30分钟。结果B组动脉血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无明显变化;A组ACE活性较前降低28.4%(P<0.01),且与病理学上肺损伤改变相符合。本文认为测定ACF活性可作为判断左心房高压引起的肺损伤的指标之一。(本文来源于《心肺血管病杂志》期刊1995年02期)
王向,李华泰,王洪[9](1991)在《二尖办狭窄患者血浆心钠素浓度与左右心房压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用放射免疫法和心导管技术,检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的血浆心钠素和心腔内压力,目的在于探讨其相关性。二尖瓣狭窄组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16~55岁(平均40±11岁)。风心病史2~24年。心功能Ⅱ级者12例,Ⅲ级者4例。(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1991年03期)
心房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价心脏直视术后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经颈内静脉安置左心房测压管和肺动脉漂浮导管对于成人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监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准确性。方法前瞻性选择2010~2012年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行心内直视手术的18岁以上患者100例,男43例、女57例,年龄46~65(47±16)岁。将患者分为两组:合并淤血性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行瓣膜置换术50例(A组),合并淤血性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行瓣膜置换术50例(B组)。两组患者均经颈内静脉入路置入ARROW 5Fr叁腔导管,尖端经房间隔穿刺行持续左心房压(LAP)监测;同时经同侧颈内静脉安置ARROW 8Fr高流量鞘管放置肺动脉漂浮导管,入室即监测LAP和肺动脉楔压(PAWP)。观察两组患者中LAP和PAWP的相关性及准确性。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行持续LAP及PAWP监测,无严重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A组和B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留置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平均肺动脉压(PAPmean)、平均左心房压(LAPmean)、平均肺动脉楔压(PAWPmean)、PAWP与LAP差值平均值(PAWP-LAPmean)均显着高于B组(P<0.01)。两组患者中PAWP与LAP均具有良好相关性,A组患者相关性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颈内静脉入路行LAP监测及肺动脉漂浮导管监测是安全、可行的。PAWP不能准确反映左心室前负荷,在合并淤血性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中使用LAP监测对于判断左心室前负荷更准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房压论文参考文献
[1].郭林,鲁玉凤,蔡德清,赖政洪,温贤铭.左心房压与肺动脉楔压监测用于心脏术后监护的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
[2].危宇,任海波,刘彬,许卫江.左心房压和肺动脉楔压监测在心脏术后的应用[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4
[3].古丽娜尔·白托拉,马依彤,杨毅宁,谢翔,付真彦.左心房压变化对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国循环杂志.2011
[4].刘平,吴周全,李立.儿茶酚胺左心房给药对左心房压与肺毛细血管楔压线性关系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1
[5].邓燕,郭盛兰,赵巧英,马国添.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估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平均右心房压[J].临床荟萃.2009
[6].阎学斌,丁明,周利龙.蝙蝠葛碱抗离体家兔心房压增加所致机电反馈效应的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
[7].吴同果,肖强,高美常,李卫红,李秀荣.房间隔穿刺点食管左心房压迹定位法──房间隔穿刺定位的新方法[J].中国循环杂志.2001
[8].屈正,孙衍庆,谭一忠,董培青,毛斌.左心房压增高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影响的实验观察[J].心肺血管病杂志.1995
[9].王向,李华泰,王洪.二尖办狭窄患者血浆心钠素浓度与左右心房压的关系[J].中国循环杂志.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