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褪黑素(N-乙酰基-甲氧基色胺,melatonin,MT)在动物体内中具有抗氧化作用,植物体内可能有类似功能。作为一种多效信号分子,MT能增强植物对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在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胁迫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资料显示MT诱导植物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植物的抗逆性能,在绿藻中同样表现着良好的盐胁迫防御特性,但是MT抗氧化保护作用的机制还有很多未知。“绿色酵母”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是一种单细胞绿藻,生长速度快,分子遗传学背景简单,常被当做模式微藻用于植物功能基因及次生代谢产物等研究。禾本科燕麦属植物莜麦又称裸燕麦(Avena nuda L.),是我国高寒山区特有的优质杂粮之一,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但是其生长受到非生物胁迫限制,制约其利用和发展。二者的研究中,有关MT功能资料还很匮乏,盐胁迫条件下单细胞藻类和高等植物莜麦中的MT功能研究薄弱。本研究分别以莱茵衣藻和莜麦为实验材料,探讨MT在植物中的抗氧化功能。具体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借助微藻基因工程的反义RNA技术,玻璃珠法转化莱茵衣藻CC-503,获得MT合酶基因AANAT沉默的转基因莱茵衣藻,进而探讨盐胁迫下莱茵衣藻生长及抗氧化变化;另一部分关注外源施加MT条件下,高等植物莜麦的盐胁迫响应。通过本论文探讨盐胁迫中MT对植物生长的保护力,为植物中MT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推动MT在藻类及植物中的功能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了含目的基因aanat的莱茵衣藻核反义表达载体pDBle-aanat:将已获得的含有目的片段aanat的克隆载体pMD18-aanat双酶切并纯化回收目的片段,然后用T4-DNA连接酶将aanat基因片段反向连接到pDBle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经PCR、双酶切和测序进行鉴定目的菌株的鉴定,结果表明表达载体构建正确。(2)莱茵衣藻的遗传转化及筛选鉴定,获得转化藻株:莱茵衣藻的遗传转化及筛选鉴定,转化藻株经过博来霉素(Ble)抗性筛选培养后,再提取转化衣藻的DNA和RNA,分别进行ble基因PCR检测及AANAT基因表达水平qRT-PCR的检测等方法,最终获得了阳性藻株ARn(n为不同转基因藻系),并证明了aanat基因成功整合进了衣藻核基因组中并下调了AANAT基因的表达。(3)转基因藻株的生长情况:分别测定野生型藻(WT)和ARn藻系的OD值,连续7 d数据统计显示,ARn系的生长曲线趋势与WT藻系基本相一致,没有受到外源aanat基因整合的影响,只是转基因藻细胞密度较低。但是测定的不同ARn藻系中MT的含量平均为10.37 pg/mL,低于野生藻(MT含量为11.86 pg/mL),证实莱茵衣藻核基因组中AANAT基因沉默降低了MT的合成。(4)aanat基因沉默微藻(内源MT)在盐胁迫处理中的生理响应:(1)测定了不同藻株细胞内MT浓度,发现转化藻株AR3中MT浓度均显著(p<0.05)地低于未转化藻株,说明AANAT基因沉默藻株AR3在盐胁迫后MT含量降低;(2)在50 mM和100 mM NaCl胁迫环境中,与WT衣藻相比,AR3藻株中清除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的能力较弱一些;抗氧化物酶活性和基因的表达情况均降低/下调。此结果说明了AR3清除ROS和恢复细胞损伤的能力减弱。(5)外源MT对莜麦盐胁迫下的防护作用:(1)在150 mM NaCl盐胁迫下,外施不同浓度MT处理后,莜麦的株高、茎粗、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和叶体积均增加;而叶绿素合成酶基因(ChlG)的表达量平均提高了6.40倍。这些结果说明MT有利于植物生长;(2)在150 mM NaCl盐胁迫下,外施不同浓度MT处理后,莜麦幼苗叶片过氧化氢(H2O2)、超氧阴离子(O2·-)和MDA含量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均提高。该结果显示出MT可以提高植物抗氧化能力,可能是通过清除细胞ROS和增加抗氧化物酶的活性来实现这一功能;(3)150 mM NaCl盐胁迫下,外施不同浓度MT处理后,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的含量均增加;而细胞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则降低;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酶基因(LOX和POX)表达量均上调。这些结果证实了在莜麦中脯氨酸可能是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同时也证实了MT可以诱导细胞抗盐性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提高植物对盐胁迫的耐受性;(4)在150 mM NaCl盐胁迫下,外施不同浓度MT处理后促分裂原活化白激酶(MAPK)级联途径中的MAPK蛋白激酶(Asmap1和Aspk11)基因表达量均上调以及转录因子(TFs)NAC、WRKY1、WRKY3和MYB的表达量也均上调。这些结果揭示了MT在盐胁迫缓解中的重要作用,推测MT可能有类似与油菜素内酯(BRs)的作用,即通过介导MAPK介导H2O2信号通路,促进抗盐胁迫相关基因表达,进而提高莜麦对盐胁迫的耐受性。不管是MT合酶基因AANAT的低表达实验,还是外施MT实验均证实了MT的确具有抗氧化的功能。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高文英
导师: 王英娟
关键词: 褪黑素,芳基烷基胺乙酰基转移酶,莱茵衣藻,莜麦,抗氧化能力
来源: 西北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西北大学
分类号: Q945
总页数: 90
文件大小: 3197K
下载量: 159
相关论文文献
- [1].茉莉酸对莱茵衣藻代谢降解杀菌剂三氯生的影响机制[J]. 生物加工过程 2020(04)
- [2].莱茵衣藻作为绿色细胞工厂生产高附加值重组蛋白的研究进展[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17(01)
- [3].4种常用抗生素对莱茵衣藻生长及光化学活性的影响[J]. 生物加工过程 2017(02)
- [4].水环境中莱茵衣藻对纳米氧化铜的吸附及离子溶出的影响[J]. 水资源保护 2020(06)
- [5].小球藻和莱茵衣藻原生质体的电转化研究[J]. 激光生物学报 2015(02)
- [6].莱茵衣藻基因组文库的构建[J]. 生物技术通报 2013(04)
- [7].莱氏衣藻鞭毛研究进展[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8].中国衣藻属研究(Ⅰ)[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9(06)
- [9].一种高效的莱茵衣藻电转化方法[J].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9(02)
- [10].莱茵衣藻制氢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化工 2014(01)
- [11].莱茵衣藻磷酸果糖激酶RNAi载体构建及其对莱茵衣藻油脂积累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 2014(10)
- [12].壬基酚胁迫对莱茵衣藻的生理影响[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01)
- [13].莱茵衣藻在本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生物学通报 2013(06)
- [14].利用莱茵衣藻去除污水中氮磷的研究[J]. 环境科学 2010(06)
- [15].莱茵衣藻三基因共调控油脂积累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16].基于全基因组预测莱茵衣藻的新miRNA及其靶基因[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5(01)
- [17].硝基苯对莱茵衣藻叶绿素及营养生理的影响[J]. 光谱实验室 2013(06)
- [18].莱茵衣藻玻璃珠法快速转化检测体系的建立[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19].莱茵衣藻黑暗厌氧发酵生产乙醇的研究[J]. 现代化工 2020(04)
- [20].衣藻的核基因组转化及外源基因转录分析[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 [21].衣藻增殖、悬浮与沉降过程对水-泥界面磷素动态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 [22].莱茵衣藻转化体系生产疫苗的研究进展[J]. 科学中国人 2016(05)
- [23].莱茵衣藻氮胁迫基因数字表达谱分析[J]. 热带农业科学 2012(11)
- [24].氮源对莱茵衣藻生长和产氢的影响[J]. 太阳能学报 2009(04)
- [25].基因编辑技术在莱茵衣藻中的应用进展[J]. 生命科学 2018(09)
- [26].外源葡萄糖对莱茵衣藻生长和产氢的影响[J]. 植物研究 2010(03)
- [27].衣藻有性生殖的分子机制[J]. 西北植物学报 2009(07)
- [28].衣藻、纤毛与“纤毛相关疾病”[J].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8(05)
- [29].莱茵衣藻细胞核转化体系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 2017(06)
- [30].莱茵衣藻增殖沉降与死亡过程对太湖底泥氮素释放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11)
标签:褪黑素论文; 芳基烷基胺乙酰基转移酶论文; 莱茵衣藻论文; 莜麦论文; 抗氧化能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