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口服抗凝剂治疗静脉血栓栓塞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新型口服抗凝剂治疗静脉血栓栓塞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论文摘要

目的:评价新型口服抗凝剂治疗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Medline数据库、荷兰ScienceDirect全文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美国Highwire学术文献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资料库、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2000年1月—2017年6月发表的评价新型口服抗凝剂治疗VTE有效性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观察组采用新型口服抗凝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华法林治疗。观察指标包括复发性VTE发生率、血栓栓塞相关死亡/致命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发生率、复发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生率、非致命PTE发生率、全因病死率、大出血发生率及临床相关出血发生率。按照纳入标准筛查文献,由2名研究员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敏感性检验,采用漏斗图分析纳入文献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29 879例患者,其中接受新型口服抗凝剂治疗14 943例,接受华法林治疗14 936例。与华法林比较,应用新型口服抗凝剂治疗VTE时复发性VTE发生率[优势比(odds ratio,OR)=0.9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81~1.11,P=0.47]、血栓栓塞相关死亡/致命PTE发生率(OR=1.00,95%CI=0.63~1.60,P=0.99)、DVT发生率(OR=0.88,95%CI=0.72~1.09,P=0.24)、非致命PTE发生率(OR=1.03,95%CI=0.82~1.30,P=0.81)及全因病死率(OR=0.92,95%CI=0.76~1.12,P=0.4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新型口服抗凝剂治疗VTE时大出血发生率较华法林治疗明显降低(OR=0.61,95%CI=0.50~0.75,P<0.000 01),临床相关出血发生率也较华法林治疗明显降低(OR=0.67,95%CI=0.53~0.85,P=0.001)。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时合并效应量无差异。7项研究的效应点大致呈以合并效应量为中心、大体对称分布的倒漏斗型,但研究数量偏少,不能完全排除文献发表偏倚。结论:新型口服抗凝剂与华法林治疗VTE的有效性无明显差异,但在安全性方面,新型口服抗凝剂略占优势。

论文目录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纳入标准
  •     1.1.1 研究类型
  •     1.1.2 研究对象
  •     1.1.3 干预措施
  •     1.1.4 观察指标
  •   1.2 文献排除标准
  •   1.3 文献检索
  •   1.4 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
  •   2.2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2.3 Meta分析结果
  •     2.3.1 口服新型抗凝剂治疗VTE的有效性
  •       2.3.1.1 复发性VTE发生率
  •       2.3.1.2 血栓栓塞相关死亡/致命PTE发生率
  •       2.3.1.3 复发性DVT发生率
  •       2.3.1.4 非致命PTE发生率
  •     2.3.2 口服新型抗凝剂治疗VTE的安全性
  •       2.3.2.1 全因病死率
  •       2.3.2.2 大出血发生率
  •       2.3.2.3 临床相关出血发生率
  •   2.4 敏感性检验
  •   2.5 文献发表偏倚的评估
  • 3 讨 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庄燕,戴林峰,陈明祺,张海东,常宁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新型口服抗凝剂,华法林,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来源: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心血管系统疾病

    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基金: 江苏省中医药科技项目(YB2015019)

    分类号: R543.6

    DOI: 10.16424/j.cnki.cn32-1807/r.2019.05.011

    页码: 374-378

    总页数: 5

    文件大小: 1743K

    下载量: 90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型口服抗凝剂治疗患者的临床管理[J].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7(01)
    • [2].不同抗凝剂及标本预处理方式对乳酸检测结果的影响[J].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7(04)
    • [3].抗凝剂对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影响[J]. 实用医技杂志 2015(06)
    • [4].分析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30)
    • [5].多种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低1例报道[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03)
    • [6].抗凝剂EDTA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现象的分析[J].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5(01)
    • [7].含抗凝剂样品对畜间布鲁氏菌病检测结果的影响[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5(10)
    • [8].EDTA抗凝剂引起血小板计数减少的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11)
    • [9].比较两种抗凝剂对血小板测定结果的影响与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12(35)
    • [10].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抗凝剂的应用[J]. 西部医学 2011(02)
    • [11].EDTA抗凝剂引起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的原因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0(34)
    • [12].常见抗凝剂的不足与新型抗凝剂的设计[J]. 广东医学 2010(22)
    • [13].新型口服抗凝剂在需长期抗凝治疗患者中的应用进展[J]. 医学综述 2017(02)
    • [14].抗凝剂的抗肿瘤作用机制[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5(03)
    • [15].抗凝剂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16)
    • [16].口服抗凝剂治疗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单体和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08)
    • [17].应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14例分析[J]. 河北医学 2011(09)
    • [18].长期服用抗凝剂患者拔牙的治疗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21)
    • [19].抗凝剂联合中医经方治疗肺栓塞的疗效探讨[J]. 当代医学 2015(08)
    • [20].两种抗凝剂检测血沉结果的比较及相关性分析[J]. 西部医学 2015(10)
    • [21].温度与抗凝剂对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影响[J]. 浙江实用医学 2015(05)
    • [22].探讨两种抗凝剂对于微量元素测定结果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12(31)
    • [23].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时抗凝剂等影响因素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11)
    • [24].抗凝剂用量校正后部分凝血功能检测无差异的原因分析[J]. 浙江实用医学 2008(02)
    • [25].抗凝剂对体外诊断试剂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其干扰研究方法[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22)
    • [26].EDTA二钾抗凝剂所致假性血小板减少临床分析[J]. 河北医药 2012(07)
    • [27].抗凝剂选择对肝功能测定结果的影响[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0(02)
    • [28].EDTA抗凝剂致假性血小板计数减少1例[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0(06)
    • [29].EDTA抗凝剂致假性血小板减少1例报告[J]. 吉林医学 2009(19)
    • [30].观察加入抗凝剂的血液演示实验的反思[J]. 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2(08)

    标签:;  ;  ;  ;  ;  ;  

    新型口服抗凝剂治疗静脉血栓栓塞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