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指标论文-闵霞,赵炎葱,巩文静,李志慧,高大文

人体生理指标论文-闵霞,赵炎葱,巩文静,李志慧,高大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体生理指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辟谷,柔性辟谷,限制饮食,肠道菌群

人体生理指标论文文献综述

闵霞,赵炎葱,巩文静,李志慧,高大文[1](2019)在《柔性辟谷技术对人体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柔性辟谷1周对人体生理生化、内分泌及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为评价柔性辟谷技术的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招募86名志愿者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1周特殊限制饮食模式,每日3餐以复合益生元代餐(10g/餐)。分别收集干预前后血样,采用临床检验手段检测人体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柔性辟谷干预后,志愿者体质量、腰围、体脂肪、基础代谢率显着下降,免疫功能指标CD3、CD4显着下降,尿酸显着升高;肝功能指标、肾功能肌酐和尿素氮指标、血清电解质指标、血常规、血糖及血脂相关内分泌指标、免疫功能CD8指标在正常范围变化。结论:柔性辟谷期间人体出现多种生理生化调节反应,体现出人体进入有利于健康的特殊代谢状态。(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迟红蕾[2](2019)在《基于人体生理指标的游客温度舒适度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候舒适度是影响游客旅游决策和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表现为旅游的季节性,影响到目的地适游期长短和旅游设施利用率等。目前国内外均已认识到旅游气候舒适度对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地进行开发经营的重要意义,但学术层面上对旅游舒适度的研究在评价方法和研究方法上有较大的局限性。在几个重要的气候要素中,温度是对舒适度影响最大的因素,因此研究温度舒适度是研究气候舒适度的最重要一环。本文将实验法用于旅游温度舒适度的研究,致力于仿真游客活动形态下的温度舒适度变化规律,通过心电仪对人体生理指标参数进行监测,以运动生理学的相应知识为依托,结合问卷舒适度打分来分析旅游温度舒适度,相较于以往的单一经验值法更为客观与准确。研究发现:1.1将实验法用于旅游温度舒适度的研究是切实可行的:与传统旅游者气候舒适度数据获取方法相比,基于生理指标的实验设计能够保证控制温度条件和活动状态的自变量数据,获取游客生理、心理等多维因变量数据信息,数据具有精确、客观、可重复等特点,有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的优势。2.在旅游环境中,低活动强度下的温度舒适度区间比传统的温度舒适度区间“18.0-23.0℃”有扩大,表明旅游情境下人体对环境温度的接受范围更广;不同的活动状态会引起温度舒适度区间的移动,活动强度的增大会导致温度舒适度区间向低温的方向移动;男、女在同一活动状态下的温度舒适度区间有显着性差异,男性的舒适度区间要明显低于女性。3.通过对各生理指标静息状态值进行差异化分析发现:叁个血压相关指标在不同组别之间有差异,不能继续作为研究指标;通过协方差分析发现,HR(心率)、PR(脉率)和RR(呼吸率)与温度变化相关关系较为显着,SPO2(血氧)未通过显着性检验;将实验过程的生理指标X按一定标准处理后得到Xb,将Xb进行二阶聚类,发现静坐状态下的HRb(标准化心率)和PRb(标准化脉率)是能将舒适度良好聚类的指标,可用作温度舒适度打分的补充评价指标。本文尝试将实验室研究的新方法引入旅游温度舒适度的研究中,理论上建立基于人体生理指标的旅游目的地户外温度舒适度评价方法,丰富和完善传统气候舒适度评价理论体系,研究几种典型游客活动状态下的温度舒适度使旅游气候舒适度的研究更有旅游价值。不同活动状态下旅游温度舒适度区间的探索和新的基于人体生理指标的舒适度补充评价方法将有利于在实践上指导旅游目的地选择与空间构建、旅游气象部门提供精细化旅游服务以及指导游客合理选择出游地与出游期。(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3)

于晓,王志飞,郭霞珍[3](2018)在《观察与分析六气对人体生理指数的影响——对10350例体检生化指标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脂、血清胆红素、血清蛋白质六气的分布规律,为当下慢性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双榆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年10 350例体检数据,将其按性别分为男女2组,再按六气分别化为6组,进行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平均数水平在一之气、六之气时(冬春)平均数偏高,在叁之气或四之气(夏秋)是达到最低值;叁酰甘油曲线则相反。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平均数均在二之气(春)前后出现峰值。结论:血脂、血清胆红素、血清蛋白水平与六气具有一定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世界中医药》期刊2018年05期)

贺子强[4](2018)在《人体生理—心理—社会叁维度衰老指标体系及量表构建和衰老测量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综合多学科知识,构建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叁个维度的人体衰老度评价指标体系和人体衰老度评价量表,并建立与量表应用配套的人体衰老判断工具表,为个体衰老评价和抗/缓衰老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意见征询、德尔菲(Delphi)法等搜集、筛选、确定叁维人体衰老度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量表;应用层次分析法(APH)确定各维度、各方面、各指标的归一化权重和组合权重;采用克朗巴哈系数、重测信度系数、内容效度指数、因子分析法等评价量表的信效度;借鉴百分位数方法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法)制作叁维人体衰老判断工具表;同时,通过现场实证研究提出不同年龄段衰老度总分和各维度分值分布水平(参数)和采用相关分析等揭示衰老得分随年龄改变的特点和规律。结果:(1)查阅和搜集与衰老及其评估相关的文献、量表和书籍621余篇/份/部,形成条目池548条,其中定量条目占54.20%;经多轮专家咨询论证和17位专家的两轮Delphi法筛选后,第二轮的专家权威程度为0.84,重要性、可行性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50、0.378;最终提炼并确定3个维度10个方面51条的衰老度测量系列指标及PPSHAS量表,其中生理维度含3个方面23个条目,心理维度含4个方面15个条目,社会维度含3个方面13个条目。(2)PPSHAS量表的信效度分析提示,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30,重测信度系数为0.856(p<0.001);全体一致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S-CVI/UA=0.82,平均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S-CVI/Ave=0.98;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10个公因子,其对方差总变异的累计贡献率为59.170%;各维度得分和各方面得分与衰老度总分的相关系数(r)分布范围分别为0.728~0.931,0.514~0.849。(3)实证研究共完成问卷3184份,男女比例为0.91:1,分布均匀(?~2=6.727,p>0.05);衰老总分分布范围为25.53~86.01分,生理、心理、社会各维度的衰老得分范围分别为11.76~50.28、7.95~23.41、2.86~13.78;衰老总分值及各维度分值与年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5、0.824、0.579、0.548,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呈现随年龄上升衰老分值加大的正相关趋势。(4)构建了与PPSHAS量表配套使用的百分位数法人体衰老度判断工具表(含各维度表)、ROC曲线法人体衰老度判断工具表,这两种工具表可对任一20岁以上被测对象作出同年龄段或跨年龄段衰老情况判断。结论:(1)构建了人体衰老评价指标体系和生理-心理-社会叁维度衰老量表(PPSHAS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并通过国家级学会组织的成果认证,量表可操作性强、客观简单经济、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建议形成学会及相关健康产业评价人体衰老度的标准。(2)制作了与PPSHAS量表配套使用的两种人体衰老度判断工具表,能为被测对象所得分值提供个体化衰老度判断。(3)提出了20岁以上的10个年龄段人体衰老分值及各维度分值的分布水平(参数),分析发现衰老度分值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变化规律和特点,两者呈显着性正相关。(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8-05-01)

刘小龙,林家仕,王海洲,杨金娟,张娟[5](2017)在《业余羽毛球运动对人体生理指标影响的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查阅国内外文献得知,羽毛球运动影响人体的心肺功能、血管机能、下肢力量等生理指标,但是对各项指标的影响具体有多大却鲜有报道。针对此现状,通过文献查阅法和逻辑分析法,综述国内外关于业余羽毛球运动对生理影响方面的研究,为大众选择运动项目提供依据以及为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体育科学研究》期刊2017年05期)

张大卫[6](2017)在《局部强热源辐射作用下人体生理指标及主观热感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冶金、玻璃制作等行业,局部强热源辐射环境普遍存在,辐射热不仅会降低人的热舒适,也容易造成人的情绪不稳定、烦燥、注意力不集中等,对人的主观热感受产生影响,同时使人体的核心温度、血压、脉搏等相关生理参数发生变化,影响人体的健康与安全。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搭建了局部强热源辐射环境实验室,并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对不同热源温度下室内热环境特性及热受体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实际测量统计的室内热环境参数,得到了不同热源温度和劳动强度下,与热源距离不同时8名男性和8名女性受试者的相关生理指标、主观热感受变化规律,最后分析讨论了室内热环境、生理指标和主观热感受叁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具有对称的局部强热源辐射特性的稳态热环境中,当热源表面温度在50~250℃变化时,室内测点的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湿黑球温度WBGT(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大幅增加,而室内相对湿度则减小。在相同工况下,女性受试者的口腔温度总体上比男性受试者的高0.1~0.2℃;男性受试者的收缩压比相对应的女性受试者的收缩压高7mmHg左右,男性受试者的舒张压比相对应的女性受试者的舒张压高4mmHg;女性受试者的平均皮肤温度比男性受试者的平均皮肤温度高0.2~0.4℃;女性受试者的脉搏比男性受试者的高2.45~4.95bpm。比较男性与女性受试者的主观热感受发现,当男性受试者的主观热感受与女性受试者的相同时,其所对应的热源表面温度要比女性的高。即女性受试者比男性受试者更能承受强热辐射环境。论文从受试者心理角度得到的轻、中度劳动强度下高温未适应者可耐受的湿黑球温度WBGT(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值(分别为28℃、25.5℃),基本等于ISO 7243及GB/T 17244-1998从受试者生理角度得到的湿黑球温度WBGT(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参考值(分别为29℃、26℃),并且发现此时所对应受试者的平均皮肤温度分别为35.2℃、34℃。不同劳动强度下受试者平均皮肤温度、主观热感觉、热舒适、热偏好及耐受度随着WBGT(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的增大均呈现显着的线性变化规律。针对大型的工业热厂房,由于局部热源导致室内热环境往往分布不均,距热源距离不同其热环境则不同,对人体的影响也不相同。本文分别测量了同一工况下,距热源1m、2m处的热环境参数与受试者的生理及主观热感受数据,并对比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得出轻、中度劳动时,距离热源1m处受试者主观热感受(热感觉、热舒适、热偏好、耐受度)平均值比距离热源2m处受试者的分别大0.15~0.4个刻度左右。且距离热源1m处受试者的口腔温度、平均皮肤温度及脉搏也不同程度的比距离热源2m处受试者的高。引入病态建筑综合症(Sick Building Syndrome)评价指标,用以评价作业人员的健康舒适状况,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变化规律,发现女性受试者比男性受试者更易产生SBS(Sick Building Syndrome)症状。本文分析了各个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对室内热环境、生理指标和主观热感受叁者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入分析。其结论可为在具有局部强热源辐射环境中作业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吕叶馨[7](2017)在《冷环境对足部皮肤温感及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热舒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人体主要通过体温调节系统使自身处于热舒适状态,但在外界环境较冷时,需要依靠服装来辅助达到人体热平衡。目前,通过增加服装热阻的传统被动式保暖,已不能满足人们对服装功能性和舒适性的需要,市场上主动式发热服装开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足部养护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但足部皮肤温度又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影响人体热舒适感受。因而本文从足部热舒适角度出发,对足部皮肤温度觉和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测量与分析,并得出了冷环境下足部着装意见。本文首先依据人体热舒适性的生理学理论,选取了与人体热舒适有关的叁个生理指标:皮肤温度、血流量和新陈代谢进行实验。10名健康女大学生作为受试者参加实验,测量环境温度从20℃降至5℃条件下对以上生理指标的影响。随着环境温度降低,为维持机体核心部位的体温,产热增加,能量代谢增大,同时降低四肢末梢的皮肤温度,皮肤表面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控制血流量进行调节,当温度较低时血流量接近于0。另外,足背皮肤温度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由末梢向踝前区逐渐降低。局部热感觉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全身热舒适状态,末梢皮肤温度的降低会对热舒适产生负面影响,有必要对末梢部位加强保温以提高热舒适感受。将足部皮肤细化划分为11个部位进行实验,利用温度感觉分析仪,在28℃环境下测量各个部位皮肤的温度觉阈值、反应时间和温度觉差值。通过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各部位间的温度觉阈值不存在显着差异,但反应时间和温度觉差值在部位间存在显着差异;另外,热觉、冷觉的反应时间和温度觉差值间均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各部位冷觉反应时间均比热觉短,且冷觉温度差绝对值均小于热觉,说明受试者对冷刺激更敏感、反应更迅速。其中,足底后跟部位对温度刺激敏感性最低,足背内侧部位对温度刺激敏感性最高。另外,本文还探究了冷环境(10℃)下对其指标的影响。冷环境下,各部位温度觉反应时间和温度觉差值绝对值均有所增大,足底部位比足背部位增大程度更大,可认为足底部位比足背部位耐冷程度更高。温度觉敏感程度的高低与热感觉紧密相关,而温度觉差值可作为衡量温度觉敏感程度的指标,因此进一步选取温度觉差值进行分析。首先分析各部位温度觉差值间存在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再通过因子分析对影响足部整体温度觉敏感程度的主要部位进行探究,提出足部着装合适的发热、保暖部位,为今后足部着装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7-03-10)

曲畅,宋晓霞[8](2015)在《女式连体泳衣压力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女式连体泳衣压力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选择10名既符合160/84A号型,又会蛙泳的女大学生为实验对象,用德国Novel公司生产的测量压力分布的传感器和日本生产的生理监测仪采集静止—运动—静止状态下人体的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服装压力越大,不同运动状态下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在运动状态时,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比较显着,胸部的服装压力舒适阈值为0.98 k Pa,腹部的服装压力舒适阈值为0.48 k Pa;腰部的服装压力舒适阈值为0.39 k Pa.(本文来源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曹文昌,郭俊,刘志平,黄雪霁[9](2015)在《一种便携式人体生理指标检测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时监测老年人身体健康情况,本文设计了一款便携式人体生理指标检测仪,给出了硬件电路设计图和功能说明。监测数据通过可插拔式液晶屏显示,一旦发生突发情况通过GPRS模块及时报警,使佩戴者在突发状况下的生存几率大大增加。本设计克服了传统检测仪价格昂贵、操作复杂、监测不具有实时性、不能实现及时报警的缺点。经过严格测试,该监测装置监测精度高,性能稳定,操作简单,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期刊2015年09期)

汪洋[10](2015)在《基于PPG的人体生理指标的测量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心率是人的重要生命体征之一,它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最基本的标准,同时它也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心率异常是健康杀手,它是诱发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心率的测量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普通摄像头,结合PPG技术、人脸检测技术和盲源分离技术,对采集到的一段人脸视频信号分离出绿色信号,对绿色信号进行频谱分析,计算出心率的值。该设计方案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便宜,适合在家庭及社区的普及和推广。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第2章主要介绍了生物医学中的PPG技术和PPG技术的应用价值,然后简单的阐述了现阶段比较成熟的人脸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Adaboost分类器检测人脸的步骤。在这个过程中,本文对Harr快速积分图的计算过程有一定程度的优化,达到减少运算次数的目的。接着本文基于OpenCV平台下的分类器,通过详细的步骤介绍如何训练自己的人脸样本,并在对训练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都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并对训练结果中出现的差异性做了一定的分析。最后,使用已经训练好的.xml文件,设计了一个人脸检测界面,用来检测图片是否是人脸。2.第3章首先介绍了盲源分离技术解决的主要问题,针对本文需要将叁基色信号分离,提取绿色信号这个问题,采取了比较经典的ICA方法模型作为切入点。并对传统的Fast ICA做了一些介绍,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通过增加搜索因子,可以减少迭代次数。通过仿真实验,用改进的FastICA对4个信号进行盲分离,最后对两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算法复杂度做了直观的比较。通过比较发现,采用改进的FastICA较传统的FastICA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3.第4章设计了心率测量的系统的方案,详细的介绍了硬件平台的要求和软件环境的搭建。然后,通过已经设计好的系统采集人脸图像的视频,接着对视频做了五个步骤的操作,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频谱分析,计算出人的心率值。最后,通过用相关性和Bland Althman一致性分析理论,比较分析了本文提出的改进Fast ICA算法和传统的FastICA算法与仪器上所测心率的数据,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经过改进的FastICA算法较传统的的Fast ICA算法与仪器上的数据更加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可以替代仪器测量心率。4.第五章对本文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期刊2015-06-02)

人体生理指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气候舒适度是影响游客旅游决策和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表现为旅游的季节性,影响到目的地适游期长短和旅游设施利用率等。目前国内外均已认识到旅游气候舒适度对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地进行开发经营的重要意义,但学术层面上对旅游舒适度的研究在评价方法和研究方法上有较大的局限性。在几个重要的气候要素中,温度是对舒适度影响最大的因素,因此研究温度舒适度是研究气候舒适度的最重要一环。本文将实验法用于旅游温度舒适度的研究,致力于仿真游客活动形态下的温度舒适度变化规律,通过心电仪对人体生理指标参数进行监测,以运动生理学的相应知识为依托,结合问卷舒适度打分来分析旅游温度舒适度,相较于以往的单一经验值法更为客观与准确。研究发现:1.1将实验法用于旅游温度舒适度的研究是切实可行的:与传统旅游者气候舒适度数据获取方法相比,基于生理指标的实验设计能够保证控制温度条件和活动状态的自变量数据,获取游客生理、心理等多维因变量数据信息,数据具有精确、客观、可重复等特点,有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的优势。2.在旅游环境中,低活动强度下的温度舒适度区间比传统的温度舒适度区间“18.0-23.0℃”有扩大,表明旅游情境下人体对环境温度的接受范围更广;不同的活动状态会引起温度舒适度区间的移动,活动强度的增大会导致温度舒适度区间向低温的方向移动;男、女在同一活动状态下的温度舒适度区间有显着性差异,男性的舒适度区间要明显低于女性。3.通过对各生理指标静息状态值进行差异化分析发现:叁个血压相关指标在不同组别之间有差异,不能继续作为研究指标;通过协方差分析发现,HR(心率)、PR(脉率)和RR(呼吸率)与温度变化相关关系较为显着,SPO2(血氧)未通过显着性检验;将实验过程的生理指标X按一定标准处理后得到Xb,将Xb进行二阶聚类,发现静坐状态下的HRb(标准化心率)和PRb(标准化脉率)是能将舒适度良好聚类的指标,可用作温度舒适度打分的补充评价指标。本文尝试将实验室研究的新方法引入旅游温度舒适度的研究中,理论上建立基于人体生理指标的旅游目的地户外温度舒适度评价方法,丰富和完善传统气候舒适度评价理论体系,研究几种典型游客活动状态下的温度舒适度使旅游气候舒适度的研究更有旅游价值。不同活动状态下旅游温度舒适度区间的探索和新的基于人体生理指标的舒适度补充评价方法将有利于在实践上指导旅游目的地选择与空间构建、旅游气象部门提供精细化旅游服务以及指导游客合理选择出游地与出游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体生理指标论文参考文献

[1].闵霞,赵炎葱,巩文静,李志慧,高大文.柔性辟谷技术对人体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

[2].迟红蕾.基于人体生理指标的游客温度舒适度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9

[3].于晓,王志飞,郭霞珍.观察与分析六气对人体生理指数的影响——对10350例体检生化指标的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8

[4].贺子强.人体生理—心理—社会叁维度衰老指标体系及量表构建和衰老测量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8

[5].刘小龙,林家仕,王海洲,杨金娟,张娟.业余羽毛球运动对人体生理指标影响的进展[J].体育科学研究.2017

[6].张大卫.局部强热源辐射作用下人体生理指标及主观热感受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7].吕叶馨.冷环境对足部皮肤温感及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7

[8].曲畅,宋晓霞.女式连体泳衣压力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5

[9].曹文昌,郭俊,刘志平,黄雪霁.一种便携式人体生理指标检测器的设计[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

[10].汪洋.基于PPG的人体生理指标的测量方法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

标签:;  ;  ;  ;  

人体生理指标论文-闵霞,赵炎葱,巩文静,李志慧,高大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