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向纠错编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前向纠错编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前向纠错编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前向,喷泉,无源,卷积码,误码率,正交,奇偶。

前向纠错编码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肖飞[1](2018)在《高速城域光网络中的前向纠错编码及相关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迅速,无论是云计算,人工智能还是大数据领域都需要海量的数据传输,对网络带宽的需求日趋增大。城域网是上连省骨干网,下接用户接入侧的关键部分,为了解决人们对带宽需求大增并不断冲击着城域网络的问题,仅仅依靠光纤到户的接入网是不够的,必须拓宽整条信息“高速公路”,让城域网同样提速,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在2015年,我国电信业在传输和交换技术的整体迁移业已完成,这大大增加了网络传输数据的容量和速率,然而这些网络采用的还是自分组网络产生之初就存在的网络架构,随着网络中的各种新的需求增长和改变,现有的网络架构无法支持这些新需求。此外,传输速率的提高必然对编码的处理速度、硬件实现的复杂度和整体功耗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速率大于每秒10吉比特的光传输极易被色散、偏振模色散以及非线性效应等光纤损伤所影响,因此,在提高传输速率的同时,需要尽量抑制其他因素的负面影响,必须对光纤信道建模和前向纠错编码及相关技术展开研究。现有的光通信网络大多是采用固定数据速率,而其链路预算分析是针对最差的传输状况,这样做造成了系统资源利用得不充分,因此有必要对速率自适应进行研究,让发端可以动态地调整数据速率。本论文在研究高速城域光网络构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高速城域光网络中的光纤信道建模方案、速率自适应前向纠错编码及调制方案、基于极化码的前向纠错编码及调制方案,以满足高速大容量中短距离的传输需求,满足对光纤信道合理建模的需求,满足误比特率要求下的低复杂度低成本高编码增益的前向纠错编码调制方案的要求。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基于光传送网技术的高速城域光网络研究在研究高速城域光网络体系架构和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高速城域光网络的架构方案,该方案采用光传送网技术和波分复用技术,描述了高速城域光网络的构成和功能,并仿真分析了眼图,最大Q因子值,评估了最小误比特率等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实现单波每秒10吉比特,当有10个以上波长时,可实现接近零误码率的每秒100吉比特传输目标。2.基于高速城域网的光纤信道建模研究在研究光纤信道的传输特性以及标量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矢量形式的光脉冲传输方程,给出了矢量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数值解,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高速城域网的基于波分复用的光纤信道模型,仿真研究了具有色散补偿的每秒10吉比特的开关键控信号百公里传输光纤系统、开关键控-不归零码信号百公里城域环网光纤系统以及无色散补偿的每秒10吉比特差分四相相移键控方案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很好地描述高速率中短距离的光纤信道,能够比较准确的预测误比特率性能。3.速率自适应前向编码及调制方案研究在研究速率自适应编码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分层编码的速率自适应前向纠错编码及调制方案,并与基于可变译码迭代次数的速率自适应前向纠错编码及调制方案,和基于非二进制码的速率自适应前向纠错编码及调制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研究了不同调制格式、系统参数设置下叁种方案的误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分层编码的方案在误比特率为1E-3时,实现了约7.3分贝的编码增益,比单一编码方案多1-2分贝,与传统的前向纠错方案相比,在合理的复杂度上具有较高的编码增益,并且具有多种速率适应能力,译码准确性高。4.基于极化码的前向纠错编码及调制方案研究在研究基于极化码的前向纠错编码及调制方案基础上,提出了极化码-网格编码调制方案(Polar-TCM),并与极化码-比特交织编码调制方案(Polar-BICM)、极化码-分层编码调制方案(Polar-MLCM)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研究了不同光信噪比下,叁种方案的误比特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olar-TCM方案结合了极化码和TCM的优势,与Polar-MLCM 和 Polar-BICM 相比,克服了 Polar-MLCM 具有的时延高、复杂度高、以及错误传播的缺点,以及Polar-BICM具有的容量损耗的问题,具有较低的复杂度和较高的编码增益。(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06-19)

张虹霞,严云富[2](2017)在《无源光接入网络中前向纠错编码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无源光接入网络在进行数据通信时容易受到色散、失真等现象的扰动,导致网络性能下降,以往的纠错编码方法均不能很好地解决该种问题。因此,研究无源光接入网络中前向纠错编码技术,提出串行、并行两种编码方法,编码类型选用低密度奇偶校验码。串行编码方法用于对抗大幅度网络干扰,采用递推串行编码将多个周期的编码工作融合在一个周期内,改进了传统串行编码效率低、约束条件多的缺点。并行编码用于对抗小幅度网络干扰,根据编码校验位与通信数据间的线性关系,并进行8个周期的编码工作,以保障网络服务体验。实验结果显示,前向纠错编码技术能够大力缩减无源光接入网络的通信误码率,提高了信噪比。(本文来源于《激光杂志》期刊2017年10期)

郑泽鳞,高强[3](2017)在《带有增信删余的G3-PLC前向纠错编码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基于G3-PLC的前向纠错编码算法中卷积码的码率低且过于单一、数据速率损失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增信删余的G3-PLC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根据信道衰减模型、脉冲噪声模型和背景噪声模型建立了电力线信道模型,在此模型下设计了一种前向纠错编码机制,该机制结合了RS码、卷积码、增信删余机制、重复码和交织编码。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能够有效地降低系统的复杂度,节约网络资源,提高数据速率。(本文来源于《2017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7-01)

冯璇,胡舒凯,王谛,宋新亮,李宏亮[4](2017)在《一种改进的高速链路前向纠错编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速链路的可靠传输中,物理层前向纠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编码的纠错性能,且编码冗余位全部用于纠错校验,难以满足用户在传输中加载定制信息的应用需求。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编码利用率更高、灵活性更强的前向纠错编码方案,并通过Matlab和综合工具对性能和开销进行了评估,在不损失编码性能的前提下得到了一系列可以无损加载用户定制信息的前向纠错编码。(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17年05期)

卿娟[5](2015)在《基于前向纠错编码的水声可靠通信设计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声波本身频率较低和水声信道极其复杂多变,使得水声通信具有可利用带宽小、传输延迟大、噪声干扰和多普勒频移严重、在时域和频域同时呈现严重的选择性等特点。在这样的水声信道中实现高速率的可靠通信是极为困难的,水声信道的传输差错通常会以一个很高的概率发生,需要性能优良的差错控制方案来提高水声通信的质量。前向纠错(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和自动重传请求(ARQ,Automatic Repeated re Quest)是两种用于纠正传输数据中错误比特的基本方法。ARQ方案需要来自接收机的反馈信息,由于水中声波的传播速度很低,因此传播时延很长,这使得基于反馈的差错控制方案是不可行的。FEC方案通过为原始数据增加冗余信息来检查和纠正错误的比特,不需要任何反馈或很少的反馈。在快速时变的水声信道中,考虑到受限的带宽和长的传播延迟,FEC方案更适合用于水声信道进行差错控制。本文先后提出了两个FEC类的方案用于提升水声信道的有效吞吐量。方案一是基于喷泉码的传输层包级FEC方案实现有效吞吐量的优化,由于喷泉码具有无码率特性以及线性编解码复杂度等优良的性能,方案一采用喷泉码作为包级的FEC。方案二是对方案一的改进,提出一个跨层前向纠错方案(CL-FEC,Cross Layer-Forward Error correction),该方案采用喷泉码作为传输层包级的FEC,同时采用RS(Reed-Solomon)码作为物理层比特级的FEC。比特级的FEC能够进一步提升包级FEC的效率。由于水声信道状态的随机时变性,以上两个FEC方案的有效吞吐量优化问题都被描述成随机优化的问题,并且使用离散随机逼近算法在线的利用信道估计和算法迭代来求解。仿真的结果表明了有效吞吐量的迭代优化以及提出的方案的统计收敛性。此外,方案一的仿真结果还证实了在收/发节点运动情形下能够捕捉到水声信道的动态变化,方案二的仿真结果还证实了CL-FEC方案要优于单层的FEC方案(仅比特级或包级的FEC)。(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5-06-10)

韩磊,赵尚弘,李勇军,李轩,董毅[6](2014)在《星际激光链路中的前向纠错编码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简化的星际光通信链路模型,将背景光噪声和光放大器自发辐射噪声引入星际光通信链路中,提出利用前向纠错编码技术来改善星际光通信误码性能的方法。介绍了喷泉码的编译码特点,将喷泉码引入链路模型中。通过仿真研究表明,喷泉码相比于RS码对链路的抗误码性能有很大提高,且随着信噪比的增大改善更加明显。(本文来源于《半导体光电》期刊2014年01期)

杜宇峰,刘丰[7](2013)在《针对前向纠错编码的脉冲干扰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通信系统通常采用前向纠错编码提高系统可靠性,传统干扰方法针对采用前向纠错编码通信系统的干扰效果较差,为了克服此缺点,提出了通过控制错误分布的脉冲干扰方法。分析了典型卷积码和RS码的纠错能力,根据2种纠错编码的特性分别探讨了干扰信号设计原则和方法。计算机仿真表明,针对不同的编码样式采用特定脉冲干扰参数,能够取得更好的干扰效果。(本文来源于《无线电工程》期刊2013年07期)

梁思远,李斌[8](2013)在《局域增强系统中VDB发射电台前向纠错编码技术研究与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局域增强系统中的甚高频数据广播电台是一种基于TDMA技术的航空专用数据传输电台,本文对用VDB电台结构和数据处理方式进行了研究,对采用RS(255,249)前向纠错编码提高VDB通信系统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利用矢量信号发生器和电脑搭建了实验环境,并且利用Matlab搭建VDB通信仿真系统,仿真验证了FEC编码可以提升VDB通信系统性能。(本文来源于《现代导航》期刊2013年02期)

陈名,李艳萍,史峰旭[9](2013)在《一种基于3GPP MBMS Raptor前向纠错编码的改进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改进的3GPP MBMS Raptor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新算法引入加强的发生器和预编码结构,如用LDPC码和HDPC码进行二级预编码。编码的第二步的修改使编码端更加有效地生成编码符号,而且新算法实现了由在2~1有限域GF(2)上的运算到2~8阶有限域GF(256)上的运算的改变。最后,利用ns-3环境实现的仿真结果进一步证明新算法提高了服务覆盖面,降低了收听延时,从而加强了移动多播传输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3年05期)

吴晓猛,刘宏立,李成,谷志茹[10](2013)在《G3-PLC前向纠错编码的性能分析与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G3标准中卷积码的码率单一且码率较低,数据速率损失大的问题,分析了G3标准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RS编码、卷积编码、增信删余编码以及重复编码和二维时频交织的前向纠错编码设计方案,并重点介绍了利用增信删余方式来提高码率的方法。最后通过对该方案的仿真实验得出,在该方案下卷积码的码率由1/2提高到了2/3,在不增加译码复杂度的情况下提高了数据速率,能够实现有效而可靠的通信,可广泛应用于低压电力线通信。(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3年02期)

前向纠错编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无源光接入网络在进行数据通信时容易受到色散、失真等现象的扰动,导致网络性能下降,以往的纠错编码方法均不能很好地解决该种问题。因此,研究无源光接入网络中前向纠错编码技术,提出串行、并行两种编码方法,编码类型选用低密度奇偶校验码。串行编码方法用于对抗大幅度网络干扰,采用递推串行编码将多个周期的编码工作融合在一个周期内,改进了传统串行编码效率低、约束条件多的缺点。并行编码用于对抗小幅度网络干扰,根据编码校验位与通信数据间的线性关系,并进行8个周期的编码工作,以保障网络服务体验。实验结果显示,前向纠错编码技术能够大力缩减无源光接入网络的通信误码率,提高了信噪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前向纠错编码论文参考文献

[1].肖飞.高速城域光网络中的前向纠错编码及相关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

[2].张虹霞,严云富.无源光接入网络中前向纠错编码技术[J].激光杂志.2017

[3].郑泽鳞,高强.带有增信删余的G3-PLC前向纠错编码机制[C].2017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研讨会论文集.2017

[4].冯璇,胡舒凯,王谛,宋新亮,李宏亮.一种改进的高速链路前向纠错编码[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7

[5].卿娟.基于前向纠错编码的水声可靠通信设计与优化[D].华南理工大学.2015

[6].韩磊,赵尚弘,李勇军,李轩,董毅.星际激光链路中的前向纠错编码技术研究[J].半导体光电.2014

[7].杜宇峰,刘丰.针对前向纠错编码的脉冲干扰技术研究[J].无线电工程.2013

[8].梁思远,李斌.局域增强系统中VDB发射电台前向纠错编码技术研究与实验[J].现代导航.2013

[9].陈名,李艳萍,史峰旭.一种基于3GPPMBMSRaptor前向纠错编码的改进算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

[10].吴晓猛,刘宏立,李成,谷志茹.G3-PLC前向纠错编码的性能分析与改进[J].计算机应用.2013

标签:;  ;  ;  ;  ;  ;  ;  

前向纠错编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