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滚轮、出风装置及加湿器论文和设计-陈耀刚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加湿滚轮、出风装置及加湿器,其中,该加湿滚轮包括:至少两个加湿轮,每一所述加湿轮包括滤水部和设于所述滤水部至少一端的定位部,所述滤水部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储水腔,一加湿轮的一定位部与另一加湿轮的一定位部可拆卸连接,两个定位部配合形成传动部,所述传动部用于与所述加湿器的驱动组件配合。本实用新型加湿滚轮实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加湿滚轮,应用于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加湿轮,每一所述加湿轮包括滤水部和设于所述滤水部至少一端的定位部,所述滤水部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储水腔,一加湿轮的一定位部与另一加湿轮的一定位部可拆卸连接,两个定位部配合形成传动部,所述传动部用于与所述加湿器的驱动组件配合。

设计方案

1.一种加湿滚轮,应用于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加湿轮,

每一所述加湿轮包括滤水部和设于所述滤水部至少一端的定位部,所述滤水部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储水腔,一加湿轮的一定位部与另一加湿轮的一定位部可拆卸连接,两个定位部配合形成传动部,所述传动部用于与所述加湿器的驱动组件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设于所述滤水部一侧的多个定位销和锁合柱,多个定位销呈环形阵列,且相邻两个定位销之间设置一所述锁合柱;

当一加湿轮的一定位部与另一加湿轮的一定位部连接时,一定位部的每一定位销插入至另一定位部的锁合柱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湿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板体,相邻两个板体之间配合形成所述储水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部还包括设于相邻两个所述板体之间的多个凸筋;

所述板体为圆形板,多条所述凸筋以所述板体的圆心为原点呈辐射状设置。

5.一种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组件;

风轮,所述风轮对应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设有安装孔,所述风轮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风轮包括背向所述驱动组件设置的传动轴;

传动件,与所述风轮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风轮背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所述传动件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及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滚轮,与所述传动件相对设置,所述加湿滚轮对应所述传动件设置有传动部;

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风轮转动,所述传动轴转动并带动所述传动件作用于所述传动部,以使所述加湿滚轮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

壳体,与所述风轮相对设置,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安装区,所述壳体设置有连通所述安装区的避让孔和连接孔;

齿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区内,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齿轮传动连接;及

两个驱动顶块,与所述齿轮连接,每一驱动顶块远离所述齿轮的一端作用于所述传动部;

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齿轮转动时,两个所述驱动顶块相对于所述避让孔伸出或缩回,以使所述加湿滚轮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包括:

轮体,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区内,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轮体啮合连接;和

两个凸柱,设于所述轮体的相对两侧,每一凸柱的柱心与所述轮体的轮心呈偏心设置,且两个凸柱的柱心互为偏心设置;

每一驱动顶块的一端可转动地套接于所述凸柱。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还包括:两个定位柱,一定位柱与一凸柱连接,且每一所述定位柱的柱心与所述轮体的轮心呈同心设置;

所述壳体对应每一定位柱设置有凹槽,所述定位柱容纳于所述凹槽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驱动顶块包括套接部和连接于套接部的助力部,所述套接部形成有套孔,所述套接部通过所述套孔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凸柱,所述助力部远离所述套接部的一端可穿过所述避让孔作用于所述传动部;

所述轮体转动时,所述凸柱带动所述套接部做偏心运动,以使所述助力部相对于所述避让孔伸出或缩回,并作用于所述传动部,以使所述加湿滚轮转动。

10.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水箱及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装置,所述机座形成有安装腔,所述水箱和所述出风装置设于所述安装腔内;

所述机座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出风孔和进风孔,所述水箱与所述进风孔相邻设置,所述驱动组件邻近所述出风孔设置,且所述加湿滚轮部分容纳于所述水箱。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湿滚轮、应用该加湿滚轮的出风装置及加湿器。

背景技术

常见的加湿器中,采用加湿滚轮带动加湿器内的水,实现增加所述加湿器内的空气湿度,进而通过加湿器内的出风结构,将一定湿度的空气排出,提高加湿器周边环境的空气湿度。

由于现有的加湿滚轮均为塑胶材质,因此,在生产加湿滚轮时,通常采用一个模具注塑成型所述加湿滚轮后,再通过另外一个模具制成用于配合所述加湿滚轮的齿轮件,以便于加湿器的驱动组件通过所述齿轮件与所述加湿滚轮传动连接,如此,导致加湿器的加湿滚轮的制成工序复杂,需要多个模具配合实现,进而导致制造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加湿滚轮,旨在解决如何降低加湿器制造成本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加湿滚轮,应用于加湿器。加湿滚轮包括:至少两个加湿轮,

每一所述加湿轮包括滤水部和设于所述滤水部至少一端的定位部,所述滤水部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储水腔,一加湿轮的一定位部与另一加湿轮的一定位部可拆卸连接,两个定位部配合形成传动部,所述传动部用于与所述加湿器的驱动组件配合。

可选地,所述定位部包括设于所述滤水部一侧的多个定位销和锁合柱,多个定位销呈环形阵列,且相邻两个定位销之间设置一所述锁合柱;

当一加湿轮的一定位部与另一加湿轮的一定位部连接时,一定位部的每一定位销插入至另一定位部的锁合柱内。

可选地,所述滤水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板体,相邻两个板体之间配合形成所述储水腔。

可选地,所述滤水部还包括设于相邻两个所述板体之间的多个凸筋;

所述板体为圆形板,多条所述凸筋以所述板体的圆心为原点呈辐射状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出风装置,包括:

驱动组件;

风轮,所述风轮对应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设有安装孔,所述风轮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风轮包括背向所述驱动组件设置的传动轴;

传动件,与所述风轮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风轮背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所述传动件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及

所述的加湿滚轮,与所述传动件相对设置,所述加湿滚轮对应所述传动件设置有传动部;

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风轮转动,所述传动轴转动并带动所述传动件作用于所述传动部,以使所述加湿滚轮转动。

可选地,所述传动件包括:

壳体,与所述风轮相对设置,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安装区,所述壳体设置有连通所述安装区的避让孔和连接孔;

齿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区内,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齿轮传动连接;及

两个驱动顶块,与所述齿轮连接,每一驱动顶块远离所述齿轮的一端作用于所述传动部;

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齿轮转动时,两个所述驱动顶块相对于所述避让孔伸出或缩回,以使所述加湿滚轮转动。

可选地,所述齿轮包括:

轮体,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区内,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轮体啮合连接;和

两个凸柱,设于所述轮体的相对两侧,每一凸柱的柱心与所述轮体的轮心呈偏心设置,且两个凸柱的柱心互为偏心设置;

每一驱动顶块的一端可转动地套接于所述凸柱。

可选地,所述齿轮还包括:两个定位柱,一定位柱与一凸柱连接,且每一所述定位柱的柱心与所述轮体的轮心呈同心设置;

所述壳体对应每一定位柱设置有凹槽,所述定位柱容纳于所述凹槽内。

可选地,每一驱动顶块包括套接部和连接于套接部的助力部,所述套接部形成有套孔,所述套接部通过所述套孔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凸柱,所述助力部远离所述套接部的一端可穿过所述避让孔作用于所述传动部;

所述轮体转动时,所述凸柱带动所述套接部做偏心运动,以使所述助力部相对于所述避让孔伸出或缩回,并作用于所述传动部,以使所述加湿滚轮转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水箱及所述的出风装置,所述机座形成有安装腔,所述水箱和所述出风装置设于所述安装腔内;

所述机座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出风孔和进风孔,所述水箱与所述进风孔相邻设置,所述驱动组件邻近所述出风孔设置,且所述加湿滚轮部分容纳于所述水箱。

本实用新型加湿滚轮通过采用相邻两个加湿轮之间可拆卸安装的结构,使得两个加湿轮的连接处形成传动部,避免了另外加工用于实现驱动所述加湿滚轮的齿轮件,避免需要增加齿轮件单独开模的工序,实现减少加湿器的制造成本的目的;进一步地,通过采用所述滤水部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储水腔,一滤水部的定位部与另一滤水部的定位部可拆卸连接的结构,当滤水部部分设于加湿器的水箱时,滤水部能够有效地实现带动水,提高该加湿器内部的气体湿度,实现加湿器吹出一定湿度的气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湿滚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出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出风装置沿I-I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出风装置沿II-II的剖视图;

图6为图3中出风装置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3中出风装置部分结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9中传动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湿滚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该加湿滚轮,应用于加湿器。该加湿滚轮4包括:至少两个加湿轮42,

每一加湿轮42包括滤水部421和设于滤水部421至少一端的定位部422,滤水部421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储水腔4211,一加湿轮42的一定位部422与另一加湿轮42的一定位部422可拆卸连接,两个定位部422配合形成传动部41,传动部41用于与加湿器的驱动组件1配合。

可以理解地,为了实现两个加湿轮42组合形成加湿滚轮4,该加湿轮42可为注塑成型的工件,即,该加湿轮42可为塑料材质。

为了实现一加湿轮42的一定位部422与另一加湿轮42的一定位部422可拆卸连接,定位部422可为卡扣结构,或者,定位部422也可为插销结构,通过两个定位部422实现两个加湿轮42过盈配合。可以理解地,定位部422可为连接于滤水部421的结构,定位部422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当一加湿轮42的一定位部422与另一加湿轮42的一定位部422可拆卸连接,一定位部422的第一部分与另一定位部422的第二部分过盈配合。

可以理解地,为了实现稳定驱动加湿滚轮4携带或者击打水,以提高加湿器的内部空间的气体湿度,加湿器的内部设置有水箱,加湿滚轮4的部分结构设于水箱内,可选地,加湿滚轮4的一半浸泡至水箱的水中。

为了实现提高加湿器的内部空间的气体湿度,加湿滚轮4为设置有多个储水腔4211的结构,可以理解地,储水腔4211为设于加湿滚轮4的外周缘的腔体结构;另一方面,为了增加加湿滚轮4能够携带的水量,储水腔4211内可设置有筋条结构,以便于在储水腔4211经过水时,能够携带一定量的水,或者,储水腔4211的内腔壁可设置有条纹结构或磨砂面结构,以便于在储水腔4211经过水时,能够携带一定量的水;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加湿滚轮4携带的水量,可在加湿滚轮4上设置有滤网结构,以便于吸附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相邻两个加湿轮42之间可拆卸安装的结构,使得两个加湿轮42的连接处形成传动部41,避免了另外加工用于实现驱动加湿滚轮4的齿轮件,避免需要增加齿轮件单独开模的工序,实现减少加湿器的制造成本的目的;进一步地,通过采用滤水部421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储水腔4211,一滤水部421的定位部422与另一滤水部421的定位部422可拆卸连接的结构,当滤水部421部分设于加湿器的水箱时,滤水部421能够有效地实现带动水,提高该加湿器内部的气体湿度,实现加湿器吹出一定湿度的气体。

进一步地,定位部422包括设于滤水部421一侧的多个定位销和锁合柱,多个定位销呈环形阵列,且相邻两个定位销之间设置一锁合柱;当一加湿轮42的一定位部422与另一加湿轮42的一定位部422连接时,一定位部422的每一定位销插入至另一定位部422的锁合柱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当一加湿轮42的一定位部422与另一加湿轮42的一定位部422连接时,一定位部422的每一定位销插入至另一定位部422的锁合柱内的结构,避免了螺丝固定两个加湿轮42的结构,减少了人工操作的繁琐步骤,提高操作员拆装该加湿滚轮4的效率。

进一步地,滤水部42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板体4212,相邻两个板体4212之间配合形成储水腔4211,可以理解地,滤水部421还包括轴心,轴心用于连接多个板体4212。

进一步地,滤水部421还包括设于相邻两个板体4212之间的多个凸筋4213,板体4212为圆形板,多条凸筋4213以板体4212的圆心为原点呈辐射状设置,通过采用多条凸筋4213以板体4212的圆心为原点呈辐射状设置的结构,使得凸筋4213分割储水腔4211为多个小腔体,并由于凸筋4213的隔离作用,有效地提高滤水部421带动水的效率,使滤水部421能够携带更多的水转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出风装置,该出风装置包括驱动组件1、风轮2、传动件3及加湿滚轮4,该加湿滚轮4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出风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具体地,结合图3、图4、图5及所示,该出风装置包括:

驱动组件1;

风轮2,风轮2对应驱动组件1的输出轴设有安装孔221,风轮2通过安装孔221与驱动组件1的输出轴连接,风轮2包括背向驱动组件1设置的传动轴21;

传动件3,与风轮2相对设置,并位于风轮2背离驱动组件1的一侧,传动件3与传动轴21传动连接;及

加湿滚轮4,与传动件3相对设置,加湿滚轮4对应传动件3设置有传动部41;

驱动组件1驱动风轮2转动,传动轴21转动并带动传动件3作用于传动部41,以使加湿滚轮4转动。

为了实现驱动风轮2转动,驱动组件1为电机组件,该电机组件可为包括直驱电机的结构,直驱电机的输出轴与风轮2的轮心连接,以使得直驱电机驱动风轮2转动,以使风轮2的两侧产生气压差,以实现吹出风;或者,该电机组件可为包括直驱电机和变速器的结构,直驱电机的输出轴与变速器连接,变速器的输出轴与风轮2的轮心连接,通过采用电机组件可为包括直驱电机和变速器的结构,以提高驱动风轮2转动的平稳性,另一方面,也可根据实际的工业设计的改变,通过变速器输出轴的调整,进而调整驱动风轮2的方向。

驱动组件1驱动风轮2转动,并带动传动轴21转动,传动轴21驱动传动件3带动加湿滚轮4转动,为了实现驱动加湿滚轮4的转动,传动件3可为齿轮件,传动轴21上设置有对应传动件3的外螺纹或者齿条,传动轴21与传动件3啮合连接,以使得传动轴21转动后并与传动件3配合,以使得传动件3与加湿滚轮4的传动部41配合。

为了实现传动件3与加湿滚轮4的传动部41配合,驱动加湿滚轮4转动,传动部41可为齿条结构,传动件3作用至传动部41,以使得传动件3可带动或者推动加湿滚轮4转动。

可以理解地,为了实现稳定驱动加湿滚轮4携带或者击打水,以提高加湿器的内部空间的气体湿度,加湿器的内部设置有水箱,加湿滚轮4的部分结构设于水箱内,可选地,加湿滚轮4的一半浸泡至水箱的水中。

为了实现提高加湿器的内部空间的气体湿度,加湿滚轮4为设置有多个储水腔的结构,可以理解地,储水腔为设于加湿滚轮4的外周缘的腔体结构;另一方面,为了增加加湿滚轮4能够携带的水量,储水腔内可设置有筋条结构,以便于在储水腔经过水时,能够携带一定量的水,或者,储水腔的内腔壁可设置有条纹结构或磨砂面结构,以便于在储水腔经过水时,能够携带一定量的水;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加湿滚轮4携带的水量,可在加湿滚轮4上设置有滤网结构,以便于吸附水。

为了避免潮湿的空气影响驱动组件1的工作,可在驱动组件1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的结构,避免水分的侵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驱动组件1驱动风轮2转动的结构,使风轮2的两侧产生气压差,以使得该出风装置朝一侧吹出风;进一步地,通过采用风轮2包括背向驱动组件1设置的传动轴21,当风轮2转动时,传动轴21与传动件3传动连接,加湿滚轮4与传动件3传动连接的结构,驱动组件1带动风轮2转动,风轮2与传动轴21联动,进而使得传动件3带动加湿滚轮4转动,以使加湿滚轮4与水接触,进而增加该加湿器的内部空气湿度,最终实现带动一定湿度的空气经由风轮2吹出,该出风装置简化加湿器的内部驱动结构,实现节省能源。

进一步地,传动件3包括:壳体31,与风轮2相对设置,壳体31内形成有安装区311,壳体31设置有连通安装区311的避让孔312和连接孔313;可以理解地,壳体31可为有多个零部件构成的结构,以实现形成安装区311,优选地,壳体31包括第一侧盖(图未标识)、第二侧盖(图未标识)及锁紧底壳(图未标识),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相对设置,锁紧底壳形成有槽腔,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的一端陷入并卡设在槽腔内,通过锁紧底壳锁紧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第一侧盖、第二侧盖及锁紧底壳配合形成有安装区311。

齿轮32,可转动地设于安装区311内,传动轴21穿过连接孔313与齿轮32传动连接;可以理解地,为了实现齿轮32可转动地设于安装区311内,可采用在齿轮32的轮心处设置有转轴的结构,或者,也可采用可采用在齿轮32的轮心处设置槽孔,并在槽孔处安装有一转轴的结构,以使齿轮32通过转轴与安装区311的内壁可转动连接。

及两个驱动顶块33,与齿轮32连接,每一驱动顶块33远离齿轮32的一端作用于传动部41。传动轴21带动齿轮32转动时,两个驱动顶块33相对于避让孔312伸出或缩回,以使加湿滚轮4转动;可以理解地,驱动顶块33远离齿轮32的一端可为具有导向面的结构,传动部41为齿条结构,当驱动顶块33下压至传动部41时,导向面的结构作用于齿条结构,进而使得传动部41朝与导向面相对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加湿滚轮4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传动轴21穿过连接孔313与齿轮32传动连接的结构,当传动轴21转动时,传动轴21与齿轮32啮合配合,以使得传动轴21带动齿轮32转动,进而使得加湿滚轮4转动,实现一个驱动组件1同时驱动风轮2和加湿滚轮4,提高了出风装置的结构紧凑性,避免采用多个驱动组件1的结构,有效节省能源。

可选地,避让孔312和连接孔313设于壳体31的两侧,传动轴21穿过连接孔313与齿轮32传动连接,可以理解地,传动轴21和驱动组件1的输出轴呈同一直线设置,如此,齿轮32位于传动轴21的一侧;另一方面,由于驱动顶块33与齿轮32连接,如此,驱动顶块33位于传动轴21的一侧;又一方面,由于驱动顶块33在相对于避让孔312伸出或缩回时,经由传动部41的配合,必然存在一定的横向和纵向的位移,如此,避让孔312的内壁面,还对驱动顶块33起到导向的作用。

进一步地,结合图6、图7、图8、图9及图10所示,齿轮32包括:

轮体321,可转动地设于安装区311内,传动轴21穿过连接孔313与轮体321啮合连接;和两个凸柱322,设于轮体321的相对两侧,每一凸柱322的柱心与轮体321的轮心呈偏心设置,且两个凸柱322的柱心互为偏心设置。每一驱动顶块33的一端可转动地套接于凸柱322。

可以理解地,由于每一凸柱322的柱心与轮体321的轮心呈偏心设置,且两个凸柱322的柱心互为偏心设置的结构,当轮体321转动时,由于两个凸柱322为偏心设置,且均与轮体321的轮心呈偏心设置,因此,两个凸柱322环绕轮体321的轮心做不同半径的圆周运动,以实现带动两个驱动顶块33在不同时刻相对于避让孔312伸出或缩回。优选地,两个凸柱322的柱心与轮体321的轮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且,轮体321的轮心位于两个凸柱322的柱心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在轮体321的两侧设置具体轮体321轮心不同半径的凸柱322,以实现在轮体321转动时,道东凸柱322做不同轨迹的运动,进而使得两个驱动顶块33的一端依次作用于传动部41,进而实现加湿滚轮4的转动。

进一步地,齿轮32还包括:两个定位柱323,一定位柱323与一凸柱322连接,且每一定位柱323的柱心与轮体321的轮心呈同心设置;壳体31对应每一定位柱323设置有凹槽(图未标识),定位柱323容纳于凹槽内;可选地,两个定位柱323、两个凸柱322及轮体321为一体成型设置,通过采用一体成型齿轮32的结构,避免多个部件拆装的步骤,减少人工装配的负荷。

可选地,齿轮32可为金属件,也可为塑料件。

进一步地,每一驱动顶块33包括套接部331和连接于套接部331的助力部332,套接部331形成有套孔3311,套接部331通过套孔3311可转动地套设于凸柱322,助力部332远离套接部331的一端可穿过避让孔312作用于传动部41;套接部331和助力部332为一体成型设置。

轮体321转动时,凸柱322带动套接部331做偏心运动,以使助力部332相对于避让孔312伸出或缩回,并作用于传动部41,以使加湿滚轮4转动。

可选地,套孔3311的尺寸大于凸柱322的横截面积,以使得套接部331可套接于凸柱322,且可相对于凸柱322转动,如此,避免了繁杂的安装步骤。可以理解地,凸柱322的侧面也可设置有导向槽,套孔3311的内壁面可对应导向槽设置有导轨,以实现定位套接部331至凸柱322上。

进一步地,传动轴21包括设于风轮2背向驱动组件1的一侧连接块211和柱体212,柱体212与连接块211连接,且柱体212远离连接块211的一侧设置有外螺纹,柱体212通过外螺纹与齿轮32啮合连接。通过采用柱体212通过外螺纹与齿轮32啮合连接的结构,实现有效的力传动,提高驱动齿轮32的转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传动轴21还包括助力块213,助力块213为等腰三角结构,助力块213的一侧边与连接块211连接,助力块213远离连接块211的顶点与柱体212连接,且顶点与驱动组件1的输出轴同轴设置。为了实现柱体212稳定转动,与柱体212连接的连接块211顶点相对的边为等腰三角结构的底边。连接块211与风轮2的定位底座22朝向传动件3的一侧连接。

可选地,助力块213可为空心的等腰三角结构。

可选地,助力块213可为等边三角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连接块211和柱体212之间通过助力块213连接的结构,以提高连接块211和柱体212的连接,避免在风轮2转动时,柱体212脱离的事故发生。

进一步地,风轮2还包括:

定位底座22,开设有安装孔221,传动轴21设于定位底座22背向驱动组件1的一侧;和多个扇叶23,多个扇叶23设于定位底座22背离传动轴21的一侧,且多个扇叶23环绕安装孔221形成出风口231,每两个扇叶23间隔形成进风口232,进风口232与出风口231连通。

进一步地,风轮2还包括:定位环24,定位环24与每一扇叶23远离的定位底座22的一侧连接,并配合形成出风口231。通过采用定位环24连接每一扇叶23的结构,以提高多个扇叶23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加湿器,该加湿器包括机座(图未示)、水箱(图未示)及出风装置,该出风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加湿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机座形成有安装腔,水箱和出风装置设于安装腔内;机座设有连通安装腔的出风孔和进风孔,水箱与进风孔相邻设置,驱动组件1邻近出风孔设置,且加湿滚轮4部分容纳于水箱。

可以理解地,机座可为包括有固定架和罩体的结构,固定架和罩体配合形成安装腔。其中,固定架可为用于将加湿器固定至墙体或者地面的定位结构。

可以理解地,机座通常包括有用于控制驱动组件运动的结构,可以理解地,机座可包括有微控制芯片、显示瓶、操作键盘及电路板的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加湿滚轮、出风装置及加湿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7052.3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415665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F24F 6/00

专利分类号:F24F6/00;F24F13/32;F24F13/00;F24F110/20

范畴分类:35C;

申请人:深圳市康弘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康弘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园山街道横坪公路89号涌鑫工业厂区1号厂房

发明人:陈耀刚;邹治学

第一发明人:陈耀刚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康弘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人:胡海国

代理机构:44287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加湿滚轮、出风装置及加湿器论文和设计-陈耀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