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据第4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8 年6 月全国网民规模为8.02 亿。在人员结构方面,中国互联网用户中学生群体最多,占比24.8%[1]。当代的大学生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见证了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享受着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多元化体验,同时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也正持续冲击、影响和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观念、行为模式,传统的党建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面对形势、新变局,“新媒体+党建”是新时期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党建工作效果、克服党建工作瓶颈、增强党建工作辐射力的新动能,是促使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解决问题的新钥匙,有助于进一步开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新局面。
关键词:新媒体 党建工作 创新
一、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主要创新点
高校学生党建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党员人数已超过211 万,占全国大学生总数的7.7%[2],努力把高校优秀大学生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充分发挥学生党建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引领和推进作用是学生党建工作的宗旨。经过不断摸索发展,高校党建工作呈现以下三个创新点。
(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入“微时代”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在大学生中的普遍使用,高校进入了不折不扣的“微时代”。当代大学生乐于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知乎等平台进行展示、交流、传播信息,习惯于快速接受信息,擅长多任务处理,喜欢迅速实时的反馈,享受即时频繁的肯定,偏爱互动轻松模式,最终形成了以“微文化”为传播样态,以“微媒体”为传播平台,以“微交往”为传播方式[3]的学生党建的新生态。在微时代,高校党建工作要与时俱进,开创“新媒体+党建”的工作模式,吹响党建工作的“集结号”,担当起主流舆论的“发声器”、正能量的“辐射源”逐渐形成完善的网络教育体系,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高校手中。
(二)高校党建教育作品创作“草根化”
传统的高校党建教育遵循“精英式教育”,大都是邀请知名学者、领导干部、思政教师以党的历史、大政方针、党章党规为主题进行讲座授课,辅以观看纪录片、自主学习。虽然讲授者德高望重、政治理论修养高,但因为形式固定、内容单一、不加变通而不接地气,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而有些高校学生自己创作的党建教育作品反倒大受欢迎,引起强烈反响。由此可见,若要党建教育获取成功必须注重代入感和体验感。所以为了活跃党建氛围,丰富党建教学内容,必须打破职务、资历、身份限制,让普通青年师生都积极参与到党建工作中来,自编自导自演党建教学作品,通过“微党课”“微视频”说说身边这些人,聊聊身边这些事,通过小故事彰显大道理,小舞台演绎新时代,小角色诠释新道路,更容易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引发大学生的共情共鸣,激发大学生的创作激情,提高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素养。
(三)高校党建教育传导“微播化”
传统的高校党建工作多采用“一对多”和“面对面”教育教学方式,时空固定,受众面受限,教育资料无法共享,不能有效满足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对于教学资源的需求。在新媒体背景下,通过“新媒体+党建”工作模式,增强了学生党建工作的时效性和实效性。许多高校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微载体,最大程度实现了微传播的简易化和教学教育资源的优质化。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选择教育资料或课程,突破时空束缚,巩固知识查遗补缺,也可通过转发链接、微信微博共享,让普通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党的知识的学习,了解入党流程、端正入党动机、增进对党的认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从而扩大党建教育的覆盖面、实现党建信息传播的即时性。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策略
(一)建设创新型高校党建思政工作队伍
新媒体技术具有信息资源丰富、传输便利、媒介广阔等优势,在打破传统党建工作阵地固定、覆盖面窄局限性,同时,也为新媒体背景下的党建思政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新媒体的舆论导向多[4]、新媒体使用者思想行为多样等。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实践中,需要建设一支具备丰富党建思政工作经验和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创新型党建思政工作队伍,并且建立高校党建思政工作的新媒体应用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将培养一批在高校党建思政工作中理论扎实、创新进取的媒体人和一批德才兼备、觉悟高远的党建人才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人才的储备可以将高校党建思政工作和新媒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开辟出党建思政工作的多种渠道,积极有效的拓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深度和光速,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发布正确导向舆论信息,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觉悟。
高校党建工作的落实往往依赖于最基层党支部的工作实效性。提高学生党员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使党支部对基层党员的教育工作开展的更顺利、更高效、更及时。改变传统以灌输为主的高校党建工作模式,让学生从党建工作的对象成为党建工作的主体,给予学生党员更多的发言权,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工作模式相结合,打造党建思政工作朋辈模式,将优秀的学生党员变成党建主体,和教师思政主体共同开展各类党建工作,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用,有利于更好的实现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力的开展。
不断夯实监管基础。宜昌市局认真落实“党政同责”“四有两责”要求,全市增加食品药品监管人员编制636个,111个乡镇(街办)和大型农产品批发市设立食品药品监管所,75%达到“十个一”标准。2016年3月21日,在全国食安办主任座谈会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局长毕井泉对宜昌市“四有两责”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二)发挥学生党员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主动性
目前,国际上对EOLDs没有提出确切概念。拒绝或撤销一切用来以维持生命为目的的LSTs治疗,在笔者所在医院重症医学科则会经常出现。统计1年来医院接受LSTs治疗的患者202例,其中临床死亡103例(50.99%),脑死亡56例(27.72%),其他死亡43例(21.29%)。拒绝或撤销 LSTs患者43例(21.29%)。拒绝或撤销LSTs建议的提出,包括医生20例(46.51%),患者1例(2.33%),家属22例(51.16%)。均符合临床诊疗规范,由医患双方签署相关的知情同意书。
(三)促进“点单式”党建新媒体平台的主动运用
高校党建工作在新媒体平台的应用背景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而成为了信息的提供者,从教育对象转变为教育主体,为大学生党员提供了更多自我展现的机会,彻底改变以往被动的党建灌输模式,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了高校党建工作的针对性。通过新媒体平台的引入,党建工作的内容更加丰富,通过大量的时事资料、前沿理论、先进事迹、专家见解等教育内容,使得教育过程变得更急生动,更加灵活,为党建工作开创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天地。新的党建工作模式,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情景中学习,实实在在的内容中练习,提高了高校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进行双向交流,切实提高了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5]。
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成果
(一)高校党建微载体使高校党建工作更亲和
新媒体背景下,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高校党建微载体,比如学习小组、南航徐川,同时涌现出一批“网红式”高校党建思政青年教师,比如复旦大学陈果、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陈小花等,形成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微文化”,“微文化”的传播态势逐渐扩大,呈“思政网红体”发展,通过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接受方式,通俗易懂的思想观念,简单直接的行为方式,无声地开展高校渗透式党建思政工作,使得高校党建工作更加亲和,更加接地气,不经意间改变了同学们的理想信念、逻辑思维、行为模式。
(二)高校党建微模式使高校党建工作更有效
新媒体背景下,党建教育的途径和内容多样化发展,将党建教育被动化传播极力向党建教育学习主动化推进,互联网平台出现了很多党建知识学习载体,真正做到了党建教育的“掌上学习”,充分利用大学生碎片化阅读习惯开展党建教育尤为重要。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全员学习时充分利用微党课的形式,可以有效避免地域限制、场所限制、导师资源限制,促进党员培训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在“全民大学习”的契机下加强对学习强国、蓝墨云班课、课堂在线等学习平台的利用,展开学员PK 模式,利用平台排位赛、分享区、积分制等功能让内容的选择更直接,学习成果的展示更直接,考核结果衡量更直接,提高了基层党组织成员参加各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立足学习和实践,形成了“比、学、赶、超、帮”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党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三)高校党建路径使高校党建工作更超前
高校党建“微读本、微党课、微平台、微实践”的四微一体路径,在信息的发布、共享、反馈、实践过程中用最快的速度、最全的内容、最新的形式,最即时的反馈使得高校党建育人工作具有全所未有的超前特征,打破的以往自上而下等待式党建模式,在活动的发布、宣传、倡议等过程都是比以往传统模式的时间节点更为超前,保证了活动的新鲜度,提高了同学们的兴趣,同时增进了同学们的参与度。传统模式下党建工作的高潮在活动的过程中,而新媒体党建工作的高潮在活动的宣传中,活动的实践更依赖于前期的宣传,所以整个党建工作是从宣传开始,这也比以往传统党建工作活动从活动实施开始更超前,使得党建工作的效果展现也更超前。
非营利组织一般都是以绿色营销模式为主,不断宣传和加强民众的绿色环保观念,非营利组织会要求在各种类型的公共服务以及产品的设计、研发、量化生产和消费等环节,都需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和社会公众的长远利益。所以,在低碳营销模式的发展过程中,非营利组织应该要积极配合有关政府部门的工作,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大力宣传低碳营销模式的理念。[4]从社会公众的角度考虑,非营利组织帮助消费者建立低碳消费观念,同时也帮助企业专注于低碳技术的研发生产和营销,促使消费者深入细致了解低碳营销模式的优势所在,更加自主地选择使用低碳产品,促使整个社会步入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新媒体技术的更新迭代,5G战略的稳步实施,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者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高校党建思政工作要把握时代机遇寻求更有效的思政工作路径,将全新的媒体技术和理论实践相结合,有针对性的使用新时代育人工具,最大的发挥教育价值,助力育人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8.
[2]刘涛,周安忠,陈浩.“互联网+”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探索[J].广东农业工程学报,2018,(11).
[3]刘洋,耿武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微载体建设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0).
[4]张芷婧.让新媒体在高校党建中发挥更大作用[J].人民论坛,2018,(119).
[5]马婷,卜建华.新媒体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应用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4).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
标签:党建论文; 党建工作论文; 高校论文; 媒体论文; 工作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党的建设论文; 党的基层工作论文; 《祖国》2019年第18期论文; 青海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