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仁新疆沙湾县乌兰乌苏镇中心学校三宫店分校832100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最为重要的物质载体,作为数学课程重要的实施者,学生不能停留在机械地接受教材、被动地适应教材、只会学数学知识这一层面,还应当充分体验数学的基础性、发展性、创新性,达到能够学习数学的这一层面。新课改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数学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人脑对外部数学教材的接受、分析、选择和创新的过程,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不仅体现在教学活动过程本身,还体现在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所需学习教材的有效选择和知识上。在数学教学理念日益更新的课改实践中,如何在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学习材料,创设既合理又富有活力的学习情境,已成为每个教师极力追求的目标。小学数学作为初步培养学生分析、计算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课程,更应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激发兴趣,诱发创新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是创新意识的萌芽。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发明与新技术的发现往往从好奇开始。因此,爱护和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勇于提出各种新奇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
如教师在进行“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时,教师先出示一些数字让学生竞赛:
下面的数能被3整除吗?
15,51,27,72,159,195,1000005,5000001。
题一出示,学生就争先恐后地回答,前四题回答得很顺利,有学生说159也能被3整除,因为个位上的数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这显然是受到了前一节“能被2或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影响,在回答第七个数1000005时,学生哑口无言,都在埋头苦算,此时教室里很安静。这时教师立即转轨说: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数,多少都可以,我立刻就知道它能否被3整除。于是有学生说了一个几万几千几百几十几的数,老师马上就作出判断,有学生不相信,在本子上验证,结果和老师所说的一样。这样,学生进入了一种“心求通而未知,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教师紧紧抓住这个机会,说到:“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学生异口同声说:“想”。通过教师的激趣诱思,调动了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积极性。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第一步。
二、自主探索,发展创新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前一个知识点往往是后一个知识的基础,而后一个知识点又是前一个知识点的提高和发展。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弄清编写意图,然后根据数学知识本身的系统性、科学性和逻辑性,分析教材中蕴含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因素,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三、加强指导,培养创新
《数学课程标准》前言部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还要在指导上下功夫,真正使学生成为自主探索者。
如在教学整数加减法时这样设计:车上原有15个乘客,到了某站有5人下车,现在车上还有多少位乘客?如果后来有3人上车,那时车上还有几位乘客?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依据教材内容,紧紧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只要学生踏进数学大门,就会随时发现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有趣的数学,就会亲身体验“生活中学数学”的乐趣。这样教学,不仅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且还通过自主探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