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贵阳市观山湖区第一幼儿园贵州贵阳550022)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4)05-006-02
数学学习不仅能帮助幼儿认识事物的数量属性,还能帮助他们从具体的现象和事物中,获得对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对于幼儿来说,学习数学可以训练思维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使幼儿学会数学思维,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幼儿能够用抽象化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具体的问题,都是数学问题的具体表现。常常听到很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对数学没兴趣,甚至有的家长担心孩子不爱学习,以致忧心忡忡。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对于幼儿学数学,"能够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且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1]建构初步的数概念,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育中以及对幼儿的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影响幼儿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因素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会产生接近这种事物的倾向,并积极参与有关活动,表现出乐此不疲的极大热情。"[2]因此要想让幼儿学好数学,必须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但是在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幼儿的数学学习,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客观因素
由于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开始萌发的阶段,"幼儿从小就在多种多样的活动过程中开始形成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观念:认识关于物质世界的各种特性,形成颜色、形状和大小的观念,关于物体的空间位置和物体的数量。"[5]数学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没有具体外在的形象;也不会发生变化;更没有鲜艳的色彩,幼儿一般不会自发地对抽象的数学产生兴趣,他只能够认识一般的具体事物。对具体事物是否感兴趣,往往受具体事物的本身性质影响,如事物色彩是否鲜明,事物是否有新颖性,是否运动变化,事物之间对比是否鲜明,等因素影响,因此在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中,注意展示这些具体事物,使其尽量具备以上的特点。
(二)主观因素
1、幼儿需要
幼儿最喜欢的就是吃的东西和玩,在随机教育中,如猜猜哪一堆的苹果多,猜得对就可以吃,分别有3个苹果和6个苹果,如果幼儿不能比较数的大小的话就不会知道3和6谁多。又如:在幼儿园经常做的游戏"跳绳",让幼儿一边跳一边练习数数、比较谁跳的最多,幼儿通过数数就知道自己是否比其他小朋友跳得多,从中体验到比赛的乐趣,在玩中就增强了幼儿的数数练习,如果不会数数,就不能很好体验这游戏的兴趣。
2、幼儿的年龄特征
好动性和直观性是幼儿年龄特征的两个方面。幼儿比较喜欢摆弄身边的许多事物,如果针对幼儿的好动教师引导得当的话,那么对幼儿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通过数数、摆放、排队等具体的操作活动,来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愿望。比如:"给图形穿衣服",教师把一些准备好的图形放在篓子里,让幼儿给这些图形穿上漂亮的外衣(即是把纸篓里的图形宝宝贴在相对应的图纸上),让幼儿在操作时通过自己动脑筋,克服困难,从而学会独立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使幼儿对数学活动有了兴趣,也增强了自信心。
3、幼儿的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某个阶段由于某种原因而引起的,是暂时性的,但是心理状态的好坏影响着一个人的学习和工作。幼儿在心情不好或疲劳的时候,要想让幼儿对数学感兴趣是不可能的,因此幼儿学好数学就必须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只有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才能保障幼儿在学习时以充足的精力去学习数学。
二、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
(一)以游戏为基础,把数学学习融于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的学习和生活。在游戏中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探索主动获取知识。我在一次教学时曾给孩子们复习7的加法,我就是用游戏来贯穿整个活动的,当我和孩子们一起玩"开火车"游戏的时候,我带领孩子们到数学乐园去寻宝,宝物就是7以内的加法算式,能计算出得数的幼儿,就能打开数学乐园的大门,进去后还可以玩各种算式游戏,孩子们在我的示范下,个个情绪高涨,兴致勃勃,都能积极主动地去寻宝,认真的在乐园里坐着或是站着算题。还可通过创设一定生动的情景,将知识要求放在日常生活中,随着生活故事情节的发展,不断的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让幼儿掌握知识。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幼儿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还使幼儿思维的智力品质得到更好发展。
(二)适当的竞争(适用于大班)
竞争是支配人类行动的一个重要动力,一个人的努力没有比和对手竞争能更大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幼儿与同伴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比赛,、相互欣赏。在户外游戏活动时,幼儿最喜欢的就是和同伴分组进行活动,不是比一比谁跑得最快,就是比一比谁跳得最高,亦或是比一比谁拍球最多等等。因此在学习数学时用以适当的竞争,不需要教师怎样去教育和劝告,幼儿都能主动地去把它学好。
(三)多用表扬和鼓励
当孩子有进步的时候教师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如果教师在孩子有进步的时候不给予及时的鼓励,只知道批评孩子的缺点,那么孩子将会失去信心,从而对学习越加反感。但是成人不能经常或是随意地、毫无目的地去赞扬孩子,因为这样将会使"表扬"失去意义,往往适得其反。常常听到很多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对其他家长说我家孩子会打架了,会骂人了等等不好的习惯,像这样的赞扬只会让幼儿产生负面影响,因为这时的孩子不能分辨事物的本质特点,往往成人的反面教育会影响孩子的判断能力,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四)对幼儿的数学学习要求要适当,要让幼儿有成就感
每个人只要学到了知识都会想着去运用它,幼儿也不例外,也想通过运用得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在数学活动或游戏中,教师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让幼儿互相影响、启发、交流、分享,运用已有的数学方法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3](五)引导幼儿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孩子的认知是逐步体验、积累、发展的,只有通过活动设计,让幼儿在操作和游戏时,产生这是怎么回事的疑问,并去观察,探索原因,逐渐了解事物的结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6]促进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就是各种实际需要,学习数学必须包括学会运用数学的方法去发现和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而不是把它作为一种知识储备或教条。"必须密切结合幼儿生活,利用真实的问题情境,使幼儿产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需要,从而使数学教育真正起到为幼儿发展服务的作用。"[7]因此,挖掘生活中数学教育的契机,学习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成为幼儿学好数学,提高学习数学兴趣的重点,通过它孩子会明白在生活中,事情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答案是多样化的。
因此幼儿的数学学习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努力与用心,但并不是滔滔不绝地讲授与示范解题方式,而是设法激起幼儿的好奇、勇敢和探究的欲望,幼儿内在的自立建构的概念,才是真正的获得概念,每个家长或教师都希望在幼儿学数学的这条路上,能处处蕴涵着思考,能发现并解决问题,幼儿的数学兴趣并不是天生就有的,也需要靠慢慢积累,兴趣的培养与成绩的好坏是相互依存的,幼儿只有通过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幼儿有了对数学的兴趣,在成绩上才有所提高,然后通过一步步的循环积累到最后,相信幼儿一定会喜欢上数学,爱上数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7月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56
[3]郭宝凤.幼儿数学培养四法[J].
[4]王宗芬梁继华杨静.幼儿珠心算[M].济南出版社.2004:11
[5]周兢张杏如.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指导[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16
[6]列乌申娜.学前儿童初步数概念的形成[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38
[7]郭雪丽.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