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簇集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离子液体,调控,调节控制,簇集
簇集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王慧勇,申金艳,王键吉[1](2014)在《离子液体在水中簇集行为及微观结构的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室温离子液体是近十多年来在绿色化学框架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介质和功能材料。它在化学合成、催化反应、生物化学、萃取分离、二氧化碳固定-转化、材料制备等诸多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这些应用过程中,离子液体表现出了许多特殊的性能。例如,在化学反应中既(本文来源于《河南省化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07-11)
马晓,罗晓莹,李宗海,李鹤成[2](2013)在《分泌型簇集素蛋白在肺癌细胞株中生物学行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簇集素蛋白(clusterin,CLU)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用分泌型CLU体外处理肺癌细胞株,旨在探讨分泌型CLU对肺癌细胞株的影响。方法:用真核表达纯化的分泌型CLU处理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460、A549,采用Boyden小室试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用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利用芯片技术分析CLU处理H460细胞的microRNA表达谱,然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泌型CLU处理H460细胞中microRNA的表达,初步分析分泌型CLU执行肿瘤生物学功能的microRNA相关分子机制。结果:分泌型CLU处理组H460迁移的细胞是BSA处理组的3.10倍(P<0.000 1);分泌型CLU处理组A549迁移的细胞是BSA处理组的3.40倍(P<0.000 1);分泌型CLU抑制了肺癌细胞株H460/A549的生长(P<0.000 1);利用芯片技术发现microRNA-302b-3p、microRNA-23a-5p和microRNA-101-5p高表达。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460/A549中,真核表达的分泌型CLU促进了细胞迁移、抑制了细胞生长,并且能引起microRNA表达谱的改变,本研究为探索分泌型CLU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癌症杂志》期刊2013年09期)
刘欣欣[3](2013)在《肉桂酸酯光响应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在溶液中的簇集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子液体(ILs)因其特有的性质如蒸汽压低,液相范围宽,热稳定性高,电化学窗口宽等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离子液体完全由阴阳离子组成,可设计性强。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具有功能化的阴阳离子来设计符合特定需求的离子液体。近年来,光响应离子液体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离子液体结构上添加合适的光致变色/光致异构基团就能制备出具有光响应特性的离子液体或者离子液体体系,其光照前后物理化学性质有很大改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这类报道很少,且研究的光响应离子液体主要为偶氮苯类以及含金属元素的离子液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发展。因此,本工作对光响应离子液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No.21133009)研究的一部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合成一系列新型具有光响应特性的肉桂酸酯类离子液体[C_n-cinn-py][Br]、[C_n-cinn-py][Tf_2N]、[C_n-cinn-py][BF_4]和[C_n-cinn-py][PF_6]并用NMR、DSC、TG等技术对这些离子液体进行了表征。分析了离子液体阴离子结构和阳离子碳链长度对熔点和热分解温度的影响。2.以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为手段研究这类离子液体在紫外光照射前后的结构的变化。分析了所合成离子液体的光物理性质与阳离子碳链长度及阴离子类型的关系,研究了溶剂极性、光照时间、光照强度等因素对肉桂酸酯离子液体光化学行为的影响。3.通过测定肉桂酸酯离子液体在无水甲醇、无水乙醇、二氯甲烷、叁氯甲烷等四种有机溶剂中的电导率,分析了离子液体烷基链长度,阴离子类型以及溶剂介电常数等因素对离子液体簇集行为的影响。4.研究了肉桂酸酯类离子液体在无水甲醇、无水乙醇、二氯甲烷、叁氯甲烷四种有机溶剂中,不同浓度下紫外光照射前后电导率的变化。分析了溶剂极性、离子液体浓度、阳离子烷基链长度以及阴离子类型对离子液体电导率的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亓文娟[4](2012)在《金属配位对氨丙基硅氧烷水解—缩合簇集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硅氧烷是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合成领域中的一类重要前驱体。其在不同条件下发生水解-缩合反应,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可以制备出多种结构各异、性能多样的杂化材料。这类杂化材料因其化学性质稳定、光学透明以及机械性能方面的优越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光学器件、电子元件、生物医学传感、催化、功能涂层和薄膜等领域,是当今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取代基结构和性质的差异会导致前驱体溶胶-凝胶过程的变化,取代基效应具体表现在对水解—缩聚反应速度、产物分布、空间结构演化、存在状态、组织排布方式、产物微区环境的影响。因此,研究硅氧烷在水解初期的分子组织行为对于设计溶胶—凝胶的材料性能和后期制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为了探索取代基对硅氧烷水解-缩合簇集行为的影响,本论文以3-氨基丙基叁乙氧基硅氧烷(APTES)作为前驱体,借助APTES分子末端氨基与过渡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研究这一配位作用对APTES有机硅氧烷水解-缩合簇集行为的影响,为基于这种影响制备结构型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开辟新的途径。围绕上述研究思想,选择具有较强配位作用的铜离子和钴离子,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等手段研究这两种过渡金属离子分别与APTES水解缩合体系作用,所得结果如下:(1)以3-氨基丙基叁乙氧基硅氧烷(APTES)与氯化铜在乙醇水介质中的相互作用,制备一种新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红外光谱、热分析、元素分析、扫描电镜、热分析、X射线衍射、光电子能谱等手段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物是由APTES的末端氨基与铜离子配位键和APTES水解缩合Si-O-Si网络结构组成。且产物具有微球聚集形貌。与单纯APTES水解缩合无结构块体相比,产物形貌发生了显着变化。(2)以3-氨基丙基叁乙氧基硅氧烷(APTES)与醋酸钴和在乙醇水介质中的相互作用,制备一种新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红外光谱、热分析、元素分析、扫描电镜、热分析、X射线衍射、光电子能谱等手段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物是由APTES的末端氨基与钴离子配位键和APTES水解缩合Si-O-Si网络结构组成,且产物具有微球聚集形貌。与单纯APTES水解缩合无结构块体相比,产物形貌发生了显着变化。(3)利用SEM和XRD对配位前后前躯体水解-缩合产物的形貌和晶型进行了表征。SEM结果表明,配位后前躯体凝胶产物具有微球状形貌,XRD测定结果表明,与配位前相比,配位后凝胶所得材料更具有无定形结构,说明配位作用对凝胶产物的内部结构产生影响。以上研究结果为制备新型结构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高阳[5](2011)在《N-乙基磺酰芘-N’-丙基叁乙氧基硅烷脲合成及其簇集行为的光物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有机修饰硅氧烷作为前驱体经由溶胶-凝胶过程制备各种各样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丰富的可修饰性使这类材料具有极其优越的多功能化特点,以及这类杂化材料具有化学稳定、光学透明、机械性能优越等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光学器件、电子元件、化学生物医学传感、催化、功能涂层和薄膜等领域。有机修饰硅氧烷中取代基结构和性质的差异会导致前驱体溶胶-凝胶过程的变化。取代基效应具体表现在对水解-缩聚反应速度、产物分布、空间结构演化、存在状态、组织排布方式、产物微区环境的影响。因此,研究硅氧烷在水解初期的分子组织行为对于设计溶胶-凝胶的材料性能和后期制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荧光探针和荧光标记技术成为有机硅氧烷水解缩合过程中物种分布和结构演化检测的有力工具,能够从微观尺度上探测到分子在溶液相、固-液界面以及固相中的组织行为,具有其它技术无法替代的优势。本实验室以2-萘酚、芘、芘磺酸盐等荧光活性物种作为分子探针监测一系列有机硅氧烷在水解初期阶段的分子组织行为,总结了取代基的长短、亲疏水性影响硅氧烷水解产物在溶液中组织行为的规律性。以上工作都借助荧光探针技术,未有将荧光活性物种共价结合到分子中。本论文在以上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实现了两个方面的创新:首先,从荧光标记概念出发,将活性物种芘分子共价键合到长链有机硅氧烷分子的尾端,不仅可以作为信号元素,而且芘分子较强的疏水作用可以调试硅氧烷水解产物的分子行为。其次,模型分子中含有磺酰胺基和酰胺基等极性基团,可在酸性溶液中质子化,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使分子间彼此排斥;可与类似的极性分子,如二元羧酸分子形成氢键作用,通过小分子的结构“嵌入”,对水解分子的空间排布起到“分子撑”的隔离效应。因此,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引入结构“嵌入”型分子,用以调节硅氧烷水解分子的空间分布。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合成了N-乙基磺酰芘-N'-丙基叁乙氧基硅烷脲(TM),即一端有荧光生色团芘,另一端为可以发生水解缩合的硅氧烷基团的荧光标记有机硅氧烷前驱体。建立合成该化合物的方法,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结果相互自洽,表明所得产物与本研究所设想的结果一致。[2]以N-乙基磺酰芘-N'-丙基叁乙氧基硅烷脲(TM)为模型分子,利用荧光光谱对TM水解产物在不同介质溶液中的分子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芘荧光分子在不同的酸性溶液中,荧光发射光谱的精细结构相似,单体发射峰占主导地位,最大发射位于470 nm处由芘形成叁明治结构的二聚体出现的无精细结构的激基缔合物发射峰(E2)并未观察到,说明在酸性溶液中硅氧烷水解产物分子能够均匀分散到介质中,未发生簇集行为。产生以上结果的原因被归结为酸性条件下,水解分子中的磺酰胺以及碳酰胺均可被质子化,较强的静电排斥作用远大于芘分子的疏水相互作用,因此分子间相互远离。当增加溶液中的pH值,尤其是pH值增加到13时,11和15发射峰强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I1/I5值降低,而且由芘部分重迭而产生的无精细结构的激基缔合物发射峰(E1)具有增强的趋势,说明随着碱性的增加,芘分子周围微环境的极性有所降低,芘分子之间有所靠近。碱性条件下的实验现象进一步说明了水解产物极性基团质子化的隔离效应。[3]为了更深入的研究该硅氧烷水解产物的分子组织行为,我们将该硅氧烷化学键合到活化的石英玻片上,从而对该水解分子起到了固定化作用。固定化作用一方面提高了单位面积中芘分子的浓度,从而易于观察到二聚体的生成,更重要的是相对于分子在溶液相的叁维运动而言,固定化之后分子在二维空间的运动为分子构象转变、与小分子的识别作用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更简化而易于操作的模型。研究发现:将目标分子N-乙基磺酰芘-N'-丙基叁乙氧基硅烷脲共价键合到活化的石英玻片上,得到了相对于溶液相较高的分子浓度。固定化后的芘分子光物理行为相对于溶液相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二聚体形成的激基缔合物发射峰占据主要地位,而单体峰发射相对较弱。向体系中引入极性水和乙醇溶剂、不同碳链长度的二元羧酸溶液以及含有羟基的硅醇,对分子的簇集行为施加影响,结果发现短碳链的二元羧酸以及含有羟基的硅醇都能够和目标分子结构中的磺酰基、酰胺基形成氢键,起到“分子撑”的隔离效果,从实验现象上导致芘分子荧光光谱中的二聚体发射峰向单体峰转变,以上结论进一步证实了目标分子具有氢键结合作用点,通过改变溶剂和引入特殊结构的小分子可以改变分子的簇集-分散行为。(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1-05-01)
陈玉娟,陈晶,汤俊明,张洪浩,卓克垒[6](2010)在《[C_(10)mim]Cl在糖水溶液中簇集行为的核磁共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及其衍生物是自然界存在的一大类具有生物功能的有机化合物,其在生物界中分布极广,含量较多.离子液体作为一种可设计新型绿色溶剂和功能材料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在化学反应、分离过程、材料制备及电化学等领域表现出了独特的性能.这些性能与其微观结构密切相关.离子(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6期)
王慧勇,张士彪,王键吉[7](2010)在《离子液体[C_(12)mim]Br在有机溶剂中的簇集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们的研究工作表明,咪唑类离子液体在水溶液中的簇集行为可以通过改变阳离子烷基链的长度、阴离子的类型、阳离子的结构和外加电解质等因素来调控[1-4]。然而,到目前为止,离子液体在有机溶剂中簇集行为的研究甚少,溶剂性质对离子液体在有机溶剂中簇集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0-09-24)
张腊梅,王慧勇,王键吉[8](2010)在《有机添加剂对[C_(12)mim]Br在水中簇集行为的调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们的研究工作表明,咪唑类离子液体在水溶液中的簇集行为可以通过改变阳离子烷基链的长度、阴离子的类型、阳离子的结构和外加电解质等因素来调控。然而,到目前为止,有机添加剂对离子液体在水中簇集行为的影响尚未见报道。这方面的知识不仅对(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期刊2010-08-21)
王慧勇[9](2010)在《离子液体在溶液中的簇集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室温离子液体是近年来在绿色化学框架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介质和功能材料。离子液体具有不燃烧、不挥发、热稳定性好、液程宽、溶解能力强、结构和功能可调等优良特性,并在化学合成、催化、生物化学、萃取分离、材料制备等诸多领域展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No. 20873036)的一部分,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离子液体阳离子烷基链的长度、阴离子的类型、阳离子的结构、外加电解质和有机化合物对离子液体在水中簇集的影响及其调控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298.15 K精确测定了[Cnmim]Br (n=4, 6, 8, 10, 12)+水和[C4mim][BF4]+水体系的密度和电导,利用胶束化假相模型计算了离子液体在水中的临界簇集浓度以及簇集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并利用荧光探针技术测定了[Cnmim]Br (n= 8, 10, 12)在水中的簇集数。实验结果表明,[C4mim]Br在水中不能发生簇集,[C4mim] [BF4]和[C6mim]Br在水中有弱簇集,[Cnmim]Br(n=8, 10, 12)具有较强的簇集以致形成胶束。因此可以通过改变阳离子烷基链的长度来调控离子液体的簇集行为。离子液体簇集的主要驱动力是烷基链-离子诱导和烃-烃相互作用。2.在298.15K精确测定了[C8mim]X (X= Cl, Br, [NO3], [CH3COO], [CF3COO], [CF3SO3], [ClO4])、4m-[C8pyr]Br、[C8mpyrr]Br水溶液的密度和电导,利用静态荧光猝灭技术测定了这些离子液体在水中的簇集数。同时利用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技术测定了离子液体簇集体的尺寸分布和簇集体的形貌。分析了阴离子的类型、阳离子的结构对临界簇集浓度、簇集数、簇集体尺寸和簇集体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阴离子对离子液体簇集的影响遵循Hofmeister顺序,阳离子的结构对离子液体的簇集也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改变阴离子的类型和阳离子的结构来调控离子液体的簇集行为。3.利用电导、荧光和动态光散射技术研究了十叁种钠盐(NaCl, NaBr, NaI, CH3CO2Na, NaSCN, NaNO3, NaBrO3, NaClO3, C6H5COONa, Na2CO3, Na2SO4, Na2C4H4O6, Na3CH5O7)和两种溴化物(FeBr3 and AlBr3)的加入对离子液体[C10mim]Br在水中簇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Br3和AlBr3对离子液体的簇集具有盐溶效应,而其他的盐则具有盐析效应。阴离子的影响遵循Hofmeister顺序。因此可以通过外加盐的类型及其浓度来调控离子液体的簇集行为。4.在298.15K以[C12mim]Br为模型离子液体,用电导、荧光和动态光散射研究了有机添加剂(β-环糊精、丙二醇、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乙二醇、丙叁醇和1,2-丙二醇)对离子液体在水中簇集行为的影响。这些有机添加剂的加入均降低了离子液体在水中的簇集能力,但是有机溶剂和β-环糊精对[C12mim]Br在水中聚集的影响机制不同。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外加有机添加剂的类型及其浓度来调控离子液体的簇集行为。5.在298.15K精确测定了[Cnmim]Br(n=4, 6, 8, 10, 12)+水、[Cnmim]Br(n=4, 6, 8) + (甲醇、正丙醇、正戊醇、丙酮和乙腈)、[C4mim][BF4]+(水、丙酮和乙腈)以及[C4mim][PF6]+(水、丙酮和乙腈)体系在低离子液体浓度范围内的电导率,用Lee-Wheaton方程计算了离子液体在分子溶剂中的极限摩尔电导率和离子缔合常数,分析了烷基链的长度、阴离子的类型和分子溶剂的性质对离子液体极限摩尔电导率和缔合常数的影响,得到了分子溶剂对离子液体缔合的调控信息。(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0-04-01)
左冬梅,沈淑坤,胡道道[10](2008)在《本体与界面条件下MAPTMS水解-缩合过程中簇集行为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叁甲氧基硅烷(MAPTMS)为前驱体,利用荧光光谱、在线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In-situ ATR-FT-IR),比较性地研究了在本体及气液界面条件下MAPTMS在酸性介质中的水解-缩合过程.借助于LB膜技术,测定了MAPTMS在气液界面水解-缩合反应过程中的π-A曲线.不论在本体相还是气液界面相,荧光探针芘均表现出明显的芘分子完全重迭及部分重迭的激基缔合物的荧光发射特征.结果表明:MAPTMS水解产物在水相中发生簇集,而且簇集体疏水端相互作用存在一定刚性.芘的荧光光谱随反应进行表现出显着变化,但本体相荧光光谱变化较气液界面相剧烈.ATR-FT-IR光谱在线检测表明:本体水解缩合产物具有较高的聚合度,而气液界面水解缩合产物聚合度较低.上述结果说明体系中存在簇集行为的显着变化,且在气液界面MAPTMS水解产物受限程度比本体相大.分子在气液界面上的聚集行为也由-πA曲线的结果得到进一步证实.文中依据MAPTMS水解产物具有类似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对上述实验结果给予了解释.(本文来源于《影像科学与光化学》期刊2008年05期)
簇集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与目的:簇集素蛋白(clusterin,CLU)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用分泌型CLU体外处理肺癌细胞株,旨在探讨分泌型CLU对肺癌细胞株的影响。方法:用真核表达纯化的分泌型CLU处理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460、A549,采用Boyden小室试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用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利用芯片技术分析CLU处理H460细胞的microRNA表达谱,然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泌型CLU处理H460细胞中microRNA的表达,初步分析分泌型CLU执行肿瘤生物学功能的microRNA相关分子机制。结果:分泌型CLU处理组H460迁移的细胞是BSA处理组的3.10倍(P<0.000 1);分泌型CLU处理组A549迁移的细胞是BSA处理组的3.40倍(P<0.000 1);分泌型CLU抑制了肺癌细胞株H460/A549的生长(P<0.000 1);利用芯片技术发现microRNA-302b-3p、microRNA-23a-5p和microRNA-101-5p高表达。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460/A549中,真核表达的分泌型CLU促进了细胞迁移、抑制了细胞生长,并且能引起microRNA表达谱的改变,本研究为探索分泌型CLU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簇集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王慧勇,申金艳,王键吉.离子液体在水中簇集行为及微观结构的调控研究[C].河南省化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4
[2].马晓,罗晓莹,李宗海,李鹤成.分泌型簇集素蛋白在肺癌细胞株中生物学行为的研究[J].中国癌症杂志.2013
[3].刘欣欣.肉桂酸酯光响应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在溶液中的簇集行为[D].河南师范大学.2013
[4].亓文娟.金属配位对氨丙基硅氧烷水解—缩合簇集行为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2
[5].高阳.N-乙基磺酰芘-N’-丙基叁乙氧基硅烷脲合成及其簇集行为的光物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6].陈玉娟,陈晶,汤俊明,张洪浩,卓克垒.[C_(10)mim]Cl在糖水溶液中簇集行为的核磁共振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7].王慧勇,张士彪,王键吉.离子液体[C_(12)mim]Br在有机溶剂中的簇集行为研究[C].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0
[8].张腊梅,王慧勇,王键吉.有机添加剂对[C_(12)mim]Br在水中簇集行为的调控作用[C].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2010
[9].王慧勇.离子液体在溶液中的簇集行为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0
[10].左冬梅,沈淑坤,胡道道.本体与界面条件下MAPTMS水解-缩合过程中簇集行为比较研究[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