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地利用方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土地利用,方式,理化,苏南,黄土,砖红壤。
土地利用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严君,韩晓增,陆欣春,陈旭,邹文秀[1](2019)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黑土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Biolog Eco微平板法,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细菌数量、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均表现为自然恢复处理(NR)显着高于苜蓿处理(SC)和裸地(BL)处理。NR处理土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酚酸类和氨基酸类的利用显着高于对羧酸类和胺类的利用;SC处理土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多聚物和氨基酸的利用显着高于其它类化合物; BL处理对氨基酸的利用显着高于其它碳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NR和SC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情况类似,且与BL处理显着不同。(本文来源于《土壤与作物》期刊2019年04期)
李晓娜,宋进库,张微微,赵春桥,王超[2](2019)在《延怀盆地葡萄种植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表土风蚀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延怀盆地葡萄种植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风蚀特征,可为区域土地利用布局调整、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数据支撑。以怀来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葡萄、果桑、欧李、玉米留茬免耕、玉米翻耕5种土地利用方式的2018年11月—2019年3月土壤含水量、粒径及风蚀量月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未出现降水事件之前,5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含水量均呈现随时间增加而下降的趋势,3种林果用地中土壤水分下降幅度表现为葡萄>欧李>果桑。(2)研究区5种土地利用方式表层土壤粒度主要为砂砾,含量达47%~63%。0.05~0.002 mm的粉粒是该区域风蚀过程中损失的主要颗粒。(3)5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地表风蚀量表现为玉米翻耕地>葡萄>玉米留茬免耕>欧李>果桑。在该区域土壤风蚀防治过程中可以通过在小尺度上合理调整果桑等林果用地与葡萄、粮食用地土地利用布局的方式,达到降低近地表风速、拦截风沙、降低风蚀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张海林,杨秀锋,易军,刘晓利,刘秀芸[3](2019)在《亚热带红壤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剖面水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江西省鹰潭市的典型旱地、稻田和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亮蓝染色示踪试验结合室内图像处理的方法,量化了各样地土壤剖面染色特征参数,明确了水流类型的剖面分布规律,并揭示了土壤理化性质对水流特征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染色面积比(SAR)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急剧降低,0—60 cm土层的平均SAR表现为稻田(28.16%)高于旱地(21.95%)和林地(18.64%),SAR差异主要体现在5—25 cm土层;染色路径数(SPN)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整个剖面的平均SPN为稻田最多(20条),旱地其次(12条),林地最少(9条)。各样地0—20 cm土层染色路径宽度(SPW)均以1—10 cm为主,水流类型从上至下依次为均质流、非均质指流和高相互作用大孔隙流;对于20 cm以下土层,旱地和稻田的SPW以<1 cm为主,水流类型分别以低相互作用大孔隙流和混合作用大孔隙流为主,林地以1—10 cm的SPW为主,主要水流类型为高相互作用大孔隙流。有机质含量、根系密度和土壤机械组成等性质影响了土壤的孔隙特征,进而影响了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和水流特征。为提高红壤区的水分利用效率、减少水土流失,可以通过破除旱地犁底层、减少稻田干湿交替下的裂隙发育,以及增加林地植被多样性等多种方式实现。(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李进,郑超,陈伯豪,段婷婷,张宇[4](2019)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粤西砖红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砖红壤理化性质差异,以期为粤西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地块(林地、草地、耕地、荒地、绿化地)作为研究区,通过比较研究区土壤样品的理化性质差异,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质量限制因子,提出相应的土地改良建议。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容重、孔隙度、pH值、有机质含量、全量氮磷钾、速效氮磷钾含量影响显着:(1)土壤容重大小为绿化地>耕地>草地、林地>荒地;土壤孔隙度大小为荒地>草地、林地>耕地>绿化地;(2)土壤pH大小为绿化地>耕地、草地、林地>荒地;土壤有机质大小为耕地、草地和林地>荒地和绿化地;(3)土壤全量氮磷钾大小为耕地、草地和林地>荒地和绿化地;土壤速效氮磷含量大小为耕地>草地、林地>荒地>绿化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大小为耕地>荒地、林地>草地>绿化地。建议通过增施有机肥、中耕松土、深耕等种植措施对绿化地、林地和草地的土壤物理性质进行改良;通过施用有机肥、速效化肥,以及有机—无机肥料的合理配施来改善荒地和绿化地的土壤氮磷钾养分状况。并为种植牧草的草地施用更多的速效钾肥,来补偿每年收获所带走的钾元素。(本文来源于《热带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姬王佳,黄亚楠,李冰冰,李志[5](2019)在《陕北黄土区深剖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水分稳定同位素组成有助于理解土壤水分运动过程,且可以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效应.本研究采集陕北黄土区4种土地利用方式(农地、草地、沙柳和杨树)下>15 m深的土样,测定土壤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探究土壤水分运动机制并分析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具有显着差异.农地、草地、沙柳地和杨树地土壤水δD分别在-81.1‰~-60.1‰、-91.2‰~-61.0‰、-87.4‰~-63.6‰和-73.5‰~-62.2‰,δ~(18)O分别在-11.2‰~-7.6‰、-12.6‰~-8.2‰、-11.5‰~-8.1‰和-9.9‰~-7.7‰.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垂直分布均呈波动变化:浅层(活跃层,0~3 m)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变化剧烈,δD值分别在-80.2‰~-61.8‰、-75.9‰~-65.5‰、-76.0‰~-63.6‰和-73.5‰~-62.2‰;中层(3~12 m)农地和草地氢氧稳定同位素剖面呈抛物线型,而沙柳地和杨树地相对稳定;但深层(12 m以下)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值基本稳定,δD值分别在-80.8‰~-71.5‰、-83.0‰~-67.5‰、-87.4‰~-76.0‰和-67.5‰~-64.3‰.4个样地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值在浅层和深层土壤均无明显差异,而在中层差异较大.土壤水分主要来自降水.活塞流可能是土壤水分运动的主导方式.不同样地土壤水可能接受不同强度降水的补给,农地和草地也可被强度小的降水事件补给,而沙柳地和杨树地可能主要接受夏秋季暴雨补给.(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牛昱涵,施曼,王心怡,李江叶,张维国[6](2019)在《苏南地区农业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苏南地区稻麦轮作农田转变为桃园对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旨在为苏南地区土地合理利用和土壤质量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于2017年麦季(5月)和稻季(7月)采集研究区稻麦轮作田及由其改为桃园的土壤样品,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土壤理化性质,96微孔酶标板荧光分析法测定土壤酶活性,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测定细菌16S rRNA和真菌ITS基因丰度。【结果】当土地利用方式由稻麦轮作田转变为桃园后,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明显变化。与水旱轮作田相比,桃园土壤容重增加,总孔隙度没有明显改变,但毛管孔隙度显着降低,而非毛管孔隙度显着增加,土壤更加紧实,pH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增加;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丰度下降,真菌ITS rRNA基因丰度升高,有机质降解的微生物群落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相应地,土壤中与氮转化相关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从春季到夏季,稻麦轮作田和桃园土壤有机碳含量均下降,稻田降幅较大。另外,两种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细菌16S rRNA基因丰度、真菌ITS rRNA基因丰度、纤维素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均显着下降。【结论】苏南地区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显着增加了土壤容重,改变了土壤孔隙性,增加了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降低了土壤pH,进而大幅度降低了土壤中氮转化酶活性,并促使土壤微生物菌群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变,最终影响土壤的养分循环及固碳潜力。因此,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后,应注重土壤养分的管理。(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张阳阳[7](2019)在《陕北黄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深层土壤水和碳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陕北黄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深层土壤水和碳分布的影响,以期为科学利用土地、改善土壤水碳环境、提高土壤水碳利用率、保证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等研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陕北黄土区深层土壤水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陕北黄土区深层土壤中均存在干层,继续不合理利用土地将对深层土壤水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陕北黄土区深层土壤碳含量主要受土壤母质、古气候、大气变化等客观因素影响,但其中SIC、SOC含量更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0期)
高娃,景宇鹏,樊明寿,郜翻身,郑海春[8](2019)在《土默川平原盐渍化土地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质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价盐渍化土地经不同利用方式后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土默川平原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针对区域内的5种土地利用方式(盐荒地、改良地、牧草地、农田地、林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32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指标中选取关键指标,计算土壤质量综合指数以评价土壤质量,为该地区建立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和区域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性状存在一定差异。总体来看,林地、牧草地、农田地和改良地均能有效降低土壤盐渍化程度,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表征土默川平原土壤质量的关键指标包括2~5 mm团聚体的有机碳、全盐量、饱和含水量、细菌、铵态氮和氯离子,其权重分别为0.35、0.23、0.17、0.10、0.08和0.06;4个土壤质量指数的结果表明,农田地、林地和牧草地的土壤质量指数均高于盐荒地、改良地。(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壤与肥料》期刊2019年06期)
简兴,王松,翟晓钰,蔡阳阳,王喻[9](2019)在《安徽叁汊河国家湿地公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安徽叁汊河国家湿地公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含量的差异,于2017年7月16日,在该湿地公园内的天然沼泽——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藨草(Scirpus triqueter)沼泽、由天然沼泽开垦的分别耕种了3 a和30 a的耕地、果园和林地中,采集表层(0~10 cm深度)土壤样品,测定土样中的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可矿化碳和可溶性碳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沼泽表层土壤中的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矿化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16.99 g/kg、124.42 mg/kg、119.44 mg/kg和0.55 g/kg,耕种了3 a的耕地表层土壤中的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矿化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6.31 g/kg、98.64 mg/kg、24.91 mg/kg和0.22 g/kg,耕种了30 a的耕地表层土壤中的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矿化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19.22 g/kg、173.40 mg/kg、84.78 mg/kg和0.40 g/kg,果园表层土壤中的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矿化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12.31 g/kg、93.28 mg/kg、55.08 mg/kg和0.20 g/kg,林地表层土壤中的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矿化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12.64 g/kg、109.00 mg/kg、53.96 mg/kg和0.14 g/kg;天然沼泽开垦为耕地耕种了3 a后,表层土壤中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含量显着降低,耕种了30 a后,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含量有所增加。(本文来源于《湿地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杨丹[10](2019)在《川北丘陵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表侵蚀产沙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野外长期定位观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蔬菜种植、农作物混种和饲草种植影响下的产流产沙过程,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表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多年平均径流量影响较弱,但农作物混种和饲草种植对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规律有明显影响。农作物混种和饲草种植小区径流量在2005—2016年呈"双峰"现象,而蔬菜种植小区和CK均呈"单峰"现象。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异对泥沙含量大小的影响强于对其年际变化规律的影响,CK泥沙含量显着高于蔬菜、农作物混种和饲草种植处理,分别为后者的1.63、2.65和2.56倍。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对降低土壤侵蚀强度作用显着,较CK3种土地利用方式可降低土壤侵蚀强度2.68~7.42倍。(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土地利用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延怀盆地葡萄种植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风蚀特征,可为区域土地利用布局调整、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数据支撑。以怀来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葡萄、果桑、欧李、玉米留茬免耕、玉米翻耕5种土地利用方式的2018年11月—2019年3月土壤含水量、粒径及风蚀量月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未出现降水事件之前,5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含水量均呈现随时间增加而下降的趋势,3种林果用地中土壤水分下降幅度表现为葡萄>欧李>果桑。(2)研究区5种土地利用方式表层土壤粒度主要为砂砾,含量达47%~63%。0.05~0.002 mm的粉粒是该区域风蚀过程中损失的主要颗粒。(3)5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地表风蚀量表现为玉米翻耕地>葡萄>玉米留茬免耕>欧李>果桑。在该区域土壤风蚀防治过程中可以通过在小尺度上合理调整果桑等林果用地与葡萄、粮食用地土地利用布局的方式,达到降低近地表风速、拦截风沙、降低风蚀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地利用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1].严君,韩晓增,陆欣春,陈旭,邹文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黑土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土壤与作物.2019
[2].李晓娜,宋进库,张微微,赵春桥,王超.延怀盆地葡萄种植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表土风蚀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19
[3].张海林,杨秀锋,易军,刘晓利,刘秀芸.亚热带红壤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剖面水流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9
[4].李进,郑超,陈伯豪,段婷婷,张宇.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粤西砖红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热带农业科学.2019
[5].姬王佳,黄亚楠,李冰冰,李志.陕北黄土区深剖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9
[6].牛昱涵,施曼,王心怡,李江叶,张维国.苏南地区农业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
[7].张阳阳.陕北黄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深层土壤水和碳分布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9
[8].高娃,景宇鹏,樊明寿,郜翻身,郑海春.土默川平原盐渍化土地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质量评价[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9
[9].简兴,王松,翟晓钰,蔡阳阳,王喻.安徽叁汊河国家湿地公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J].湿地科学.2019
[10].杨丹.川北丘陵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表侵蚀产沙的影响[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