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三氟丁烯酸乙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丁烯,除草剂,乙酸,乙酯,乙酸乙酯,甲基,吲哚。
三氟丁烯酸乙酯论文文献综述
蒋强,李华,徐卫国,陈伟,杨汪松[1](2016)在《4,4,4-叁氟丁烯酸乙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述了4,4,4-叁氟丁烯酸乙酯的性质和应用,讨论了它在有机合成中参与的反应类型。(本文来源于《有机氟工业》期刊2016年01期)
陆阳,陶京朝,周志莲,张志荣[2](2015)在《3-氨基-4,4,4-叁氟丁烯酸乙酯的清洁合成新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优化3-氨基-4,4,4-叁氟丁烯酸乙酯的合成,并寻找一条适用于工业化的工艺路线。以叁氟乙酸、正丁醇、乙酸乙酯、硫酸铵等为原料,通过酯化、缩合、胺化反应一锅煮法合成了3-氨基-4,4,4-叁氟丁烯酸乙酯。反应总收率为71%,产品质量分数为99.6%。该路线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收率较高。(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15年06期)
陆阳,陶京朝,周志莲,张志荣[3](2015)在《3-氨基-4,4,4-叁氟丁烯酸乙酯的清洁合成新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优化3-氨基-4,4,4-叁氟丁烯酸乙酯的合成,并寻找一条适用于工业化的工艺路线。以叁氟乙酸,正丁醇,乙酸乙酯,硫酸铵等为原料,通过酯化、缩合、胺化反应一锅煮法合成了3-氨基-4,4,4-叁氟丁烯酸乙酯。反应总收率为71%,含量为99.6%。该路线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收率较高,为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农药科学与管理》期刊2015年10期)
徐大国,蒋成君[4](2015)在《4,4,4-叁氟丁烯酸乙酯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4,4,4-叁氟丁烯酸乙酯是合成农药的重要中间体,开发出一种合成4,4,4-叁氟丁烯酸乙酯的方法,并优化其合成工艺。[方法]以叁氟乙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通过还原、脱水反应合成目标产物,考察不同还原方式、温度、微量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合成最终产品的收率达到91.0%,纯度达到99.0%。[结论]该合成方法原料价廉易得,每步反应条件温和,操作安全、简单、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本文来源于《农药》期刊2015年04期)
汪文婷,黄生建,陈炯明,何朝阳,丁哲武[5](2013)在《一种3-氨基-4,4,4-叁氟丁烯酸乙酯的合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氟乙酸、正丁醇、乙酸乙酯、硫酸铵等为原料,通过酯化、缩合、胺化反应"一锅法"制得标题化合物。该合成方法原料价廉易得、路线简单、每步反应条件都比较温和,操作安全、简单,对设备要求低,得到的产物纯度高,该工艺环境污染轻、更适合工业化生产。(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3年12期)
张喆[6](2008)在《植物生长调节剂中间体叁氟吲哚丁烯酸乙酯的合成与结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已知的吲哚酸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乙酸(IAA),吲哚丙酸(IPA)和吲哚丁酸(IBA)大量用于农业、林业、植物研究和组织培养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研究表明单独使用这些化合物的一种,其对植物生长作用不是很明显。这类化合物的缺点是对光和热稳定性差。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单独使用吲哚酸类化合物有时会使某些植物的地下根部生长过大,而不利于地上部分的生长,增产效果不很明显。基于上述原因本文提出新的含氟吲哚酸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叁氟吲哚丁酸其中间体4,4,4-叁氟-3-(3-吲哚基)丁烯酸乙酯的合成设计。采用4步法:(1)叁氟乙酸和乙醇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叁氟乙酸乙酯;(2)叁氟乙酸乙酯和乙酸乙酯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叁氟乙酰乙酸乙酯;(3)吲哚和叁氟乙酰乙酸乙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3-羟-4,4,4-叁氟-3-(3-吲哚基)丁酸乙酯;(4)将3-羟-4,4,4-叁氟-3-(3-吲哚基)丁酸乙酯与P_2O_5溶于苯中脱水得到4,4,4-叁氟-3-(3-吲哚基)丁烯酸乙酯;采用叁因素叁水平正交实验设计,得出合成化合物整个过程的较佳反应条件。叁氟乙酸乙酯的较优条件:叁氟乙酸与乙醇的摩尔比为1:1.5时,在80℃,搅拌12h,产率为74.0%;叁氟乙酰乙酸乙酯的较优条件:叁氟乙酸乙酯与乙酸乙酯的摩尔比为1:1.2时,在20℃,搅拌4h,产率为37.0%;3-羟-4,4,4-叁氟-3-(3-吲哚基)丁酸乙酯的较优条件:吲哚与叁氟乙酰乙酸乙酯的摩尔比为1:1.0时,在80℃,搅拌8h,产率为76.8%;4,4,4-叁氟-3-(3-吲哚基)丁烯酸乙酯的较优条件:以苯为溶剂,在80℃,搅拌4h,产率为37.2%。对所合成的化合物经熔点测定、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1HNMR)进行结构表征。经测定与预测结果吻合较好。可以推断所合成物质为目标产物。(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08-04-10)
李斌,相东,石昌玉,秦宵然,张宗俭[7](2003)在《3-甲基-2-[5-(2-氯-4-叁氟甲基苯氧基)-2-硝基苯甲酸基]-3-丁烯酸乙酯的合成及其除草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标题化合物(SYP-249)是沈阳化工研究院正在进行前期开发的除草剂,由5-(2-氯-4-叁氟甲基苯氧基)-2-硝基苯甲酸经两步反应制得,提纯后总收率50%。其结构经红外、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确证。标题化合物在温室条件下150 g a.i./hm2可防除多种杂草,在600 g a.i./hm2对大豆安全。(本文来源于《现代农药》期刊2003年06期)
三氟丁烯酸乙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旨在优化3-氨基-4,4,4-叁氟丁烯酸乙酯的合成,并寻找一条适用于工业化的工艺路线。以叁氟乙酸、正丁醇、乙酸乙酯、硫酸铵等为原料,通过酯化、缩合、胺化反应一锅煮法合成了3-氨基-4,4,4-叁氟丁烯酸乙酯。反应总收率为71%,产品质量分数为99.6%。该路线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收率较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氟丁烯酸乙酯论文参考文献
[1].蒋强,李华,徐卫国,陈伟,杨汪松.4,4,4-叁氟丁烯酸乙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J].有机氟工业.2016
[2].陆阳,陶京朝,周志莲,张志荣.3-氨基-4,4,4-叁氟丁烯酸乙酯的清洁合成新技术[J].云南化工.2015
[3].陆阳,陶京朝,周志莲,张志荣.3-氨基-4,4,4-叁氟丁烯酸乙酯的清洁合成新技术[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5
[4].徐大国,蒋成君.4,4,4-叁氟丁烯酸乙酯的合成[J].农药.2015
[5].汪文婷,黄生建,陈炯明,何朝阳,丁哲武.一种3-氨基-4,4,4-叁氟丁烯酸乙酯的合成方法[J].化学试剂.2013
[6].张喆.植物生长调节剂中间体叁氟吲哚丁烯酸乙酯的合成与结构表征[D].东北农业大学.2008
[7].李斌,相东,石昌玉,秦宵然,张宗俭.3-甲基-2-[5-(2-氯-4-叁氟甲基苯氧基)-2-硝基苯甲酸基]-3-丁烯酸乙酯的合成及其除草活性[J].现代农药.2003
论文知识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