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氧化物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抗氧化,活性,物质,玉米须,硝基苯,多酚,油菜籽。
抗氧化物质论文文献综述
马天成,孙宇,刘雷[1](2019)在《玉米须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物质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化玉米须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鉴定抗氧化活性馏分中的化学成分,并进行构效关系探讨。方法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总黄酮提取工艺,测定不同提取物的DPPH,ABTS及FRAP总抗氧化活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D101大孔树脂柱对提取物进行分离,采用LC-MS对活性馏分中的成分进行鉴定。测试黄酮单体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5%,提取时间78min,提取温度86℃,总黄酮提取量为2.35mg·g~(-1)。利用大孔树脂分离后,黄酮类成分主要聚集在60%乙醇-水洗脱馏分。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间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性。此外,从活性馏分中鉴定了7个黄酮类成分。对其中6个化合物的活性进行了测试,并进行了构效关系探讨。结论响应曲面法能有效地优化玉米须总黄酮提取工艺。玉米须的抗氧化活性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2019年22期)
马芝丽,陈文超,祝香芝,黄凤洪,邓乾春[2](2019)在《油菜籽来源抗氧化物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菜籽中含有多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物质,为抵御机体的氧化损伤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综述了油菜籽来源的诸多抗氧化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方法。油菜籽主要的抗氧化成分有肽类、多酚类、多糖类、生育酚和其它抗氧化成分,其中的肽类主要有叁种产生方式:非消化酶酶解、消化酶酶解和发酵。针对油菜籽来源的活性物质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方法,包括体外测定方法(化学检测)和细胞内抗氧化实验和动物实验。综述还探讨了油菜籽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旨在为油菜籽活性成分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葛颖颖,杨琼琼,张丹,张家荣,Corke,Harold[3](2019)在《九种绿豆的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绿豆是一种富含蛋白质、淀粉、脂肪酸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的豆类,而且具有解毒、抗氧化等健康益处。这些健康益处可能与绿豆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有关,特别是多酚、黄酮类化合物。系统评价了来自斯里兰卡的9种绿豆中游离、结合状态的总酚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各品种中游离和结合状态的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存在较大差异,并且结合多酚提取物对抗氧化活性的贡献达到34.7%~56.0%。通过UPLC-QTOF-MS分析,初步鉴定出绿豆中的16种酚类化合物,比如二氢山奈酚-O-己糖苷、儿茶素-O-己糖苷、二氢槲皮素-O-己糖苷、山奈酚-O-己糖苷、叁羟基黄酮-O-鼠李糖苷、菊苣苷等。最后,运用HPLC定量绿豆中的主要多酚,发现碳苷黄酮牡荆素和异牡荆素是各品种中可溶和结合多酚中的最主要酚类化合物,占所有酚类化合物总量的90%以上。总的来说,绿豆是牡荆素和异牡荆素等膳食抗氧化多酚的重要天然来源。富含抗氧化多酚的绿豆品种可以进行大规模推广种植,具有重要的健康和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于春荣,董营,王英诺,常艳,于春艳[4](2019)在《复方黄芪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活性物质含量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黄芪、甘草和北五味子复方提取物(复方黄芪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相关活性物质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醇提热回流方法制备该复方提取物。在体外抗氧化活性测试中,实验分组为空白对照组、维生素C组(VC,阳性对照组)、复方黄芪提取物0.1、0.2和0.5 g/ml组,并通过对亚油酸自氧化的抑制作用、Oyaizu方法还原能力、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试,评价其抗氧化能力。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乙素含量,采用福林-酚法以没食子酸为标样测定总酚含量,以芦丁为标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与VC组比较,复方黄芪提取物0.1、0.2和0.5 g/ml组的亚油酸自氧化体系抑制率均显着增加(P<0.05),还原力均增强(P<0.05),DPPH自由基清除率高(P<0.05)。浓度为0.1 g/ml的复方黄芪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54.39 mg/g、总酚含量为38.65 mg/g、五味子乙素含量为0.76 mg/g。结论本文研究的复方黄芪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活性,总黄酮、总酚及五味子乙素含量分别为54.39、38.65和0.76 mg/g。(本文来源于《国际药学研究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包善思,姚瑶,孙博瑞,万云凤,焦士蓉[5](2019)在《腊梅花抗氧化活性物质微波辅助提取的响应面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指标,对腊梅花中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对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3个影响较大的提取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过筛目数大于100目、乙醇浓度26%、料液比1:32、提取时间51 s、微波功率440 W。通过3次平行实验,其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93.54±0.05)%。在该条件下对提取液成分进行分析,测得其多酚含量为39.84 mg/g、多糖含量为117.8 mg/g、总黄酮含量为26.1 mg/g。并对腊梅花茶与12种常见花茶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腊梅花茶的抗氧化活性仅次于玫瑰花茶和桂花茶。(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夏晓雨,王凤娟,符群,张娜,郭庆启[6](2019)在《几种单元操作对蓝莓果汁饮料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果汁饮料加工过程中几种常见的单元操作对蓝莓果汁饮料品质的影响,了解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在蓝莓果汁饮料加工过程中的变化,为蓝莓果汁饮料加工工艺及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选取果汁饮料加工工艺中常见的超声波辅助提取、真空浓缩、均质及杀菌4种典型单元操作,对蓝莓果汁饮料经单元操作处理前后的总酚、总黄酮、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测定总还原能力及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蓝莓果汁饮料经过一定条件的超声波处理(180 W、30 min)后,总酚含量提高11.49%,抗氧化能力也得到显着提升(P <0.05);3种杀菌处理中,高温杀菌(120℃、15 min)对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损失影响程度最高,紫外杀菌(2 kJ/m2、30 min)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蓝莓果汁饮料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质处理(30 MPa、5 min、2次)在增加果汁饮料稳定性的同时对酚类物质含量变化影响较小,真空浓缩操作(0.08 MPa、60℃、30 min)经浓度还原计算后发现其降低了果汁饮料中酚类物质的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超声波处理可对蓝莓果汁饮料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起到促进积累和提升的作用,除超声波处理操作外,试验选取的单元操作普遍会降低蓝莓果汁饮料的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温度高于60℃处理对酚类物质含量变化影响显着(P <0.05),蓝莓果汁饮料的抗氧化能力与酚类物质的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滕坤,张海丰,臧皓,沈鹏,孙佳明[7](2019)在《藤梨根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物质基础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藤梨根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初步分析其活性化学成分。方法以清除1,1-二苯基-2-叁硝基苯肼(DPP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能力为指标,测定藤梨根甲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藤梨根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藤梨根甲醇提取物对DPPH、ABTS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26.275±1.464)mg/mL和(29.826±1.309)mg/mL;通过紫外光谱和质谱分析,初步鉴定了19个化学成分。结论藤梨根甲醇提取物具有很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多羟基和不饱和双键的成分。(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9年18期)
付诗鸣,郑心,伍辰光,付晓燕[8](2019)在《花生发芽前后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小白沙"花生种子及其芽苗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发芽前后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未发芽花生中酚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水浴温度80℃、提取时间4 h、料液比1︰10 (g/mL),在此条件下总酚提取量为2.23 mg/g;花生芽中酚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水浴温度60℃、提取时间4 h、料液比1︰20 (g/mL),在此条件下总酚提取量为3.84mg/g,约为发芽前的1.7倍。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发芽后酚类物质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还原能力较发芽前有所降低。(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9年09期)
朱杨帆,荣涛,陈豪军,周俊岸,陈燕[9](2019)在《杨桃果实成熟期糖酸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测定和比较26份甜杨桃和酸杨桃种质果实成熟期果肉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总黄酮、总酚含量的差异,并对杨桃种质果实糖酸含量与抗氧化物质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果甜杨桃1号""台湾红杨桃种质1""闽引新加坡黄杨桃"果实风味好,可作为良好的育种亲本材料;酸杨桃种质果肉的可滴定酸、维生素C、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均高于甜杨桃种质,酸杨桃是抗氧化能力较强的种质。相关性分析表明,杨桃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和维生素C、总黄酮含量显着正相关,而可溶性糖含量与有机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均无显着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南方果树》期刊2019年05期)
柳皓月,刘景坤,谢敏,李秀壮,金辉[10](2019)在《云木香根际土壤的主要化感物质及其对植物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化感物质是植物化感作用的媒介,是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化学基础。为确定具体的化感物质及其自毒作用,从栽培云木香根际土壤中分离鉴定了7种化合物。其中,龙脑内酯(2)、脱氢内酯(3)和东莨菪碱(4)对幼苗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检测和观察表明,抗氧化酶系统受到这些化学物质的影响,导致活性氧的积累和膜损伤。为了研究它们的释放方式,对化合物在根际土壤和植物组织中的含量进行了追溯和定量分析。本工作明确了化学基础及其对植物的生理效应。这些化学物质被发现是植物的次生代谢物,并包含在根际土壤中。该研究发现了一种潜在的植物与植物相互作用的途径,为解决再种植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也有助于探索绿色农业中化感物质的生态效应。(本文来源于《中国第九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9-19)
抗氧化物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油菜籽中含有多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物质,为抵御机体的氧化损伤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综述了油菜籽来源的诸多抗氧化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方法。油菜籽主要的抗氧化成分有肽类、多酚类、多糖类、生育酚和其它抗氧化成分,其中的肽类主要有叁种产生方式:非消化酶酶解、消化酶酶解和发酵。针对油菜籽来源的活性物质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方法,包括体外测定方法(化学检测)和细胞内抗氧化实验和动物实验。综述还探讨了油菜籽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旨在为油菜籽活性成分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氧化物质论文参考文献
[1].马天成,孙宇,刘雷.玉米须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物质基础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
[2].马芝丽,陈文超,祝香芝,黄凤洪,邓乾春.油菜籽来源抗氧化物质研究进展[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9
[3].葛颖颖,杨琼琼,张丹,张家荣,Corke,Harold.九种绿豆的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4].于春荣,董营,王英诺,常艳,于春艳.复方黄芪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活性物质含量测定[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9
[5].包善思,姚瑶,孙博瑞,万云凤,焦士蓉.腊梅花抗氧化活性物质微波辅助提取的响应面优化研究[J].食品科技.2019
[6].夏晓雨,王凤娟,符群,张娜,郭庆启.几种单元操作对蓝莓果汁饮料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
[7].滕坤,张海丰,臧皓,沈鹏,孙佳明.藤梨根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物质基础初步研究[J].中草药.2019
[8].付诗鸣,郑心,伍辰光,付晓燕.花生发芽前后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J].食品工业.2019
[9].朱杨帆,荣涛,陈豪军,周俊岸,陈燕.杨桃果实成熟期糖酸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分析[J].中国南方果树.2019
[10].柳皓月,刘景坤,谢敏,李秀壮,金辉.云木香根际土壤的主要化感物质及其对植物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C].中国第九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