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层序地层与生储盖组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层,组合,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白垩,孔隙。
层序地层与生储盖组合论文文献综述
郑书洁[1](2016)在《临兴地区煤系生储盖组合及其层序地层格架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煤层气、致密砂岩气及页岩气为主的煤系非常规天然气共探共采是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前缘方向,但其共生成藏作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此,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临兴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样品分析测试及前期资料梳理,建立了研究区石炭-二迭纪煤系层序地层格架;依托典型钻孔柱状剖面精细描述,分析了煤系地层物性旋回式变化特征及生储盖组合关系,探讨了其层序地层控制机理,预测了有利生储盖组合发育层位及分布。结果表明,本溪组~山西组发育12个叁级层序,低位体系域河道砂体为致密砂岩气优质储集层,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发育优质烃源岩,海侵体系域末期~高位体系域发育的盖层封闭能力最强;在同一个叁级层序单元内,岩石孔隙结构类型呈现“Ⅱ型→Ⅰ型→Ⅲ型”垂向分布规律,比表面积、中值压力及微孔孔容呈先增后减的旋回式变化趋势,在最大海泛面位置附近达到最大值,而孔隙度则呈现出相反的分布规律;煤系非常规气生储盖组合类型可划分为叁类,即源储一体型、源储紧邻型及源储混合型,一套生储盖组合往往可跨越几个叁级层序,煤系垂向上发育4~5套生储盖组合,不同钻孔内生储盖组合样式多变。研究认为,临兴地区北部SQ2~SQ5和SQ5~SQ9两个层序组煤系生储盖组合配置条件最为有利。(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6-05-01)
赵天林,罗静兰,邓媛,李杪,白雪晶[2](2013)在《鄂尔多斯盆地南梁西区延长组层序地层格架与生储盖组合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南梁西区上叁迭统延长组层序地层格架与生储盖组合特征,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该区层序界面类型、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及长期基准面旋回与生储盖组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共识别出5个叁级层序界面,将延长组划分为1个超长期和4个长期旋回层序;生储盖组合特征与长期基准面旋回的关系密切,在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早中期和下降半旋回晚期发育的叁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及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优质储层,在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晚期和下降半旋回早中期发育的浊积岩砂体为潜在储层,在长期基准面旋回升降转换面附近发育的湖相泥页岩及炭质泥岩为良好的生油层和盖层;延长组发育上生下储、下生上储及自生自储式生储盖组合。(本文来源于《岩性油气藏》期刊2013年05期)
魏祥峰,张廷山,魏祥华,梁兴,姚秋昌[3](2011)在《苏北盆地白驹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及生储盖组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利用岩心、钻井、测井以及地震等资料,在白驹凹陷古近系共识别出6个层序界面,划分出1个Ⅰ级层序、2个Ⅱ级层序、5个Ⅲ级层序,并认为Ⅲ级层序SQ1—SQ4、SQ5分别与盆地坳陷—断陷阶段和强烈断陷阶段相对应。运用等时对比理论和技术方法,建立了白驹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并详细地讨论了古近系Ⅲ级层序与生储盖组合的关系,认为低水位及晚期高水位体系域为有利储层的发育位置,湖侵体系域及早期高水位体系域则为烃源岩和盖层的发育位置,之间相互组合形成了3套生储盖组合,其中下生储盖组合为白驹凹陷古近系最好的一套生储盖组合。(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地球科学》期刊2011年04期)
祝贺,刘家铎,田景春,孟万斌,曾海燕[4](2011)在《塔北—塔中地区叁迭系层序地层格架及生储盖组合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钻井、测井以及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确定了塔北—塔中地区叁迭系层序界面的类型可通过地震反射特征和测井标志来识别。叁迭纪沉积演化经历了4次周期长、规模大的湖侵和湖退,存在4个较明显的湖泛面,可识别出5个层序界面,据此将叁迭系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和4个叁级层序。在单井层序划分和连井剖面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塔北—塔中地区叁迭系的层序地层格架,分析认为SQ1,SQ2,SQ3和SQ4层序均可识别出LST,TST和HST。LST以发育扇叁角洲及辫状河叁角洲相砂砾岩为主;TST多以滨浅湖亚相泥岩和粉砂岩为主;HST则主要为浅湖、半深湖—深湖亚相暗色泥岩。对层序格架中的生、储、盖组合特征进行了分析,叁迭系构成了4套明显的生储盖组合关系,并从宏观上控制了塔北—塔中地区叁迭系油气的分布。(本文来源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2011年03期)
祝贺[5](2011)在《塔里木盆地塔北—塔中地区叁迭系沉积、层序地层特征及生储盖组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现代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石油地质学的理论为指导,以塔里木盆地叁迭系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学及有利区带预测研究,为塔里木盆地叁迭系进一步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论文充分利用盆地内钻井岩心、测井响应及相序组合等标志,塔北-塔中地区叁迭系共识别出5类沉积体系和26个沉积微相。重点查明了叁迭系发育了辫状河叁角洲、扇叁角洲和湖底扇沉积体系,并建立了坳陷湖盆缓坡带辫状河叁角洲模式、深水湖底扇模式及坳陷湖盆陡坡带扇叁角洲模式。以经典层序地层学及陆相层序地层学最新进展为理论基础,在精细沉积体系划分及沉积微相特征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地震、钻测井、岩心和分析化验资料,从层序界面识别入手,对塔北-塔中地区叁迭系进行层序地层分析。依据沉积学、古生物学、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等标志,共识别出了5个层序界面(SB1-SB5)。层序界面性质主要包括不整合面、超覆面、测井曲线形态突变面、旋回迭加方式转换面、侵蚀冲刷面和岩性、岩相转换面等多种类型,其中以侵蚀冲刷面和岩性、岩相转换面最为普遍。在上述关键界面识别基础上,首次在整个塔北-塔中坳陷内将叁迭系划分出4个叁级层序(SQ1-SQ4)。各层序发育低位体系域(LST)、湖侵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有些被削蚀的部位缺少HST,在有些深凹区缺少LST。通过对过渡相带关键井的层序特征分析,结合地震剖面的精确标定,建立了研究区的等时地层格架。研究区东西向层序发育个数可以较好地对比,塔中地区上部层序局部隆升缺失,塔北隆起下部层序沉积缺失。结合层序充填过程及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分析,建立了两种层序充填模式:①以塔北-塔中湖盆东部和东南部的斜坡部位为典型代表的缓坡坡折背景的层序充填模式;②以塔北隆后带的斜坡部位为典型代表的陡坡带型层序充填模式。在叁级层序(相当于长期旋回)和沉积体系研究基础上,首次采用上升和下降相域作为编图单元对塔北-塔中地区叁迭纪进行了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系统分析了全盆地叁迭系各叁级层序相域沉积相展布规律与时空演化特征。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叁迭系烃源岩、储集岩和盖层的特征,以及在层序格架中的组合类型和特征。塔北-塔中地区叁迭系层序格架内发育有4套区域性生储盖组合,进一步划分为自生自储自盖、上生下储上盖和下生中储上盖叁种生储盖组合类型,从宏观上控制了塔北-塔中地区叁迭系油气的分布。结合塔里木盆地叁迭系油气勘探现状,提出了塔北-塔中地区有利的勘探目标。(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1-04-01)
张雷,刘招君,杜江峰,杨婷,侯伟[6](2010)在《沾河断陷下白垩统淘淇河组层序地层格架及有利生储盖组合》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岩心、钻井及地震资料的研究,并结合粒度分析及地震相等分析手段,在沾河断陷下白垩统淘淇河组共确定出3种层序界面类型,识别出5个层序界面及4个叁级层序。认为淘淇河组属于断陷盆地深陷扩张期—断坳转换期发育的一套沉积地层,从层序SQ1—SQ4断陷陡坡带、凹陷带及缓坡带分别发育冲积扇—扇叁角洲、半深湖—深湖—湖底扇、扇叁角洲—辫状河叁角洲沉积体系,为盆地深陷期沉积产物;在层序SQ3—SQ4断陷陡坡带、凹陷带及缓坡带分别发育扇叁角洲、湖泊、辫状河叁角洲沉积,为断陷盆地断坳转换期的沉积产物。同沉积断裂的构造活动是控制层序发育及沉积演化的主要因素。综合分析表明,SQ1层序内部烃源岩发育、并具有较好的储集、运移及封盖条件,为研究区最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地球科学》期刊2010年01期)
王峰,田景春,陈蓉[7](2007)在《盐定地区叁迭系延长组层序地层特征与生储盖组合》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地表露头、钻井岩心、测井曲线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在识别了盐定地区层序界面的基础上,将研究区上叁迭统延长组划分为1个超长期、4个长期旋回层序.详细论述了各长期基准面旋回的地层堆砌样式和充填特点,建立研究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对层序与生储盖组合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生储盖组合特征与长期基准面旋回关系密切,生油岩和储集层明显受基准面升降和可容空间变化的影响,在长期基准面旋回升降转换面附近是生油岩和盖层发育的有利位置,优质储层主要出现在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的早中期和下降半旋回的中晚期.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研究区上生下储、下生上储的生储盖组合特征.(本文来源于《新疆地质》期刊2007年01期)
王宏波,郑希民,冯明[8](2006)在《鄂尔多斯盆地叁迭系延长组层序地层与生储盖组合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盆地叁迭系延长组地层层序划分方案较多。在V 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利用露头、岩芯、钻井、地震和古生物等资料,通过古水深分析和层序界面的识别与划分,认为将鄂尔多斯盆地叁迭系延长组划分为7个叁级层序更为合理,指出层序4水进体系域(生)+层序5低位体系域(储)+层序5水进体系域(盖)和层序4水进体系域(生)+层序4低位体系域(储)+层序4水进体系域(盖)是相对较佳的2套生储盖组合,并指出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最主要的2套生储盖勘探目的层。(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地球科学》期刊2006年05期)
易定红,贾义蓉,石兰亭[9](2005)在《宝饶洼槽下白垩统层序地层与生储盖组合》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通过对钻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在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下白垩统中识别出1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二级层序)SSC_1和5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叁级层序)LSC_1、LSC_2、LSC_3、LSC_4、LSC_5,并分析了各旋回的发育特征。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析了其生油岩、储集层、盖层及储盖组合的发育和分布特征与基准面旋回的内在联系,指出本区研究层段主要发育LSC_1、LSC_2、LSC_3+LSC_4和LSC_5共4套储盖组合,其中LSC_3+LSC_4储盖组合为最有利的含油储盖组合。(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05年05期)
王宏波,郭彦如,郑希民,冯明[10](2005)在《鄂尔多斯盆地叁迭系延长组层序地层与生储盖组合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盆地叁迭系延长组地层层序划分方案较多,本文在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利用露头、岩芯、钻井、地震和古生物等资料,通过古水深分析以及层序界面识别与划分,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叁迭系延长组划分为7个叁级层序更为合理,(本文来源于《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05-10-01)
层序地层与生储盖组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南梁西区上叁迭统延长组层序地层格架与生储盖组合特征,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该区层序界面类型、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及长期基准面旋回与生储盖组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共识别出5个叁级层序界面,将延长组划分为1个超长期和4个长期旋回层序;生储盖组合特征与长期基准面旋回的关系密切,在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早中期和下降半旋回晚期发育的叁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及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优质储层,在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晚期和下降半旋回早中期发育的浊积岩砂体为潜在储层,在长期基准面旋回升降转换面附近发育的湖相泥页岩及炭质泥岩为良好的生油层和盖层;延长组发育上生下储、下生上储及自生自储式生储盖组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层序地层与生储盖组合论文参考文献
[1].郑书洁.临兴地区煤系生储盖组合及其层序地层格架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6
[2].赵天林,罗静兰,邓媛,李杪,白雪晶.鄂尔多斯盆地南梁西区延长组层序地层格架与生储盖组合特征[J].岩性油气藏.2013
[3].魏祥峰,张廷山,魏祥华,梁兴,姚秋昌.苏北盆地白驹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及生储盖组合分析[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
[4].祝贺,刘家铎,田景春,孟万斌,曾海燕.塔北—塔中地区叁迭系层序地层格架及生储盖组合特征[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
[5].祝贺.塔里木盆地塔北—塔中地区叁迭系沉积、层序地层特征及生储盖组合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
[6].张雷,刘招君,杜江峰,杨婷,侯伟.沾河断陷下白垩统淘淇河组层序地层格架及有利生储盖组合[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0
[7].王峰,田景春,陈蓉.盐定地区叁迭系延长组层序地层特征与生储盖组合[J].新疆地质.2007
[8].王宏波,郑希民,冯明.鄂尔多斯盆地叁迭系延长组层序地层与生储盖组合特征[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
[9].易定红,贾义蓉,石兰亭.宝饶洼槽下白垩统层序地层与生储盖组合[J].新疆石油地质.2005
[10].王宏波,郭彦如,郑希民,冯明.鄂尔多斯盆地叁迭系延长组层序地层与生储盖组合特征[C].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