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高温地热资源是一种极具竞争力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可通过建造增强型地热系统进行开发利用。建造该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水力剪切增透,即通过注水诱发地热储层中的裂隙剪切滑动,增大裂隙张开度,提高热储渗透性。因此,需要研究裂隙岩体水力剪切滑移机制、剪切-渗流-传热特性等问题。论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验探究、建立模型和数值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多因素影响下的裂隙岩体剪切滑移机制及判别准则;开展了实时高温下花岗岩单轴抗压实验和实时高温下花岗岩裂隙直剪实验,得到了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及碎屑粒径分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揭示了高温下裂隙岩体剪切滑移的力学及变形特性;为表征岩体剪切行为,提出了剪切过程中裂隙表面粗糙度退化原理,建立了裂隙岩体剪切本构模型及剪切-渗流模型,模拟了单裂隙岩体和裂隙网络岩体的剪切-渗流-传热特性,揭示了裂隙岩体在剪切过程中渗流场和温度场的演化规律;最后,基于羊八井地热田地质条件,建立了断层地热开发系统模型,并进行了生产分析,为高温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模式。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莫尔-库伦破坏准则,提出了裂隙表面粗糙度、倾角、注水压力、地应力等因素共同影响下的裂隙岩体剪切破坏准则。利用该准则,开展了裂隙网络水力剪切滑移特征分析,揭示了多因素影响下的裂隙岩体水力剪切滑移作用机理。主要成果:1)水力剪切的发生具有阶段性和突发性。在裂隙网络中,随着注水压力的增加,发生水力剪切的裂隙数量开始基本不变,然后急剧增加。2)裂隙发生水力剪切具有侧压系数依赖性;热储越深越有利于水力剪切技术的实施。3)表面粗糙度和裂隙倾角对裂隙水力剪切具有重要影响,增加注水压力并不能促使倾角较小的裂隙发生剪切破坏。(2)开展了实时高温下花岗岩单轴压缩实验和粒径分级实验,揭示了温度对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破坏模式和粒径分级的影响。主要成果:1)温度的升高会弱化岩石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2)高温加剧了岩石的破碎程度。随着温度的增高,中粒碎屑整体呈现降低趋势,细粒和微粒碎屑呈现增加趋势。3)岩体的高温环境会提高水力剪切刺激效果和增强热储渗透性:一方面,温度的升高弱化了岩石物理力学性质,降低了水力剪切刺激的注水压力;另一方面,高温使岩石破碎程度加剧,内部裂隙增多,与地热流体接触面积增大。(3)研制了高温下裂隙岩体直剪试验系统,研究了裂隙表面粗糙度、法向应力、温度等因素共同影响下的裂隙岩体在剪切过程中的力学及变形特性,揭示了剪切过程中温度和粗糙度对裂隙岩体剪应力和法向位移的影响机理。主要成果:1)高温裂隙花岗岩在剪切过程中,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可分为四个阶段:应力调整阶段、应力上升阶段、峰值阶段和峰后阶段。法向位移随剪切位移的增加可分为三个阶段:位移调整阶段、位移增高阶段和稳定阶段。2)随着粗糙度的增加,剪切强度逐渐增加,最大法向位移逐渐增大。随着温度的增加,剪切强度稍有降低,最大法向位移逐渐减小。3)高温下裂隙岩体剪切破坏机制体现在三个方面:咬合断裂、摩擦碾压和凹凸体相互填充。4)水力剪切过程中,由于凹凸体咬合产生应力集中,会在原有裂隙周围产生新的拉裂隙,增加了储层有效热交换面积。(4)为表征岩体剪切行为,提出了裂隙面粗糙度退化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粗糙度退化和峰后加速退化模型,进一步建立了裂隙岩体剪切本构模型和剪切-渗流模型。以剪切过程中引起的裂隙开度变化为桥梁,在热流固耦合方程框架下建立了的裂隙岩体剪切-渗流-传热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求解方法。(5)采用所提出的裂隙岩体剪切-渗流-传热模型,开展了单裂隙及裂隙网络的渗流-传热数值试验,揭示了裂隙岩体在剪切过程中的渗流特性和温度场演化规律。主要成果:1)基岩温度降低带分布形态与裂隙形态一致。2)水力剪切提高了裂隙渗透性,但加速降低了裂隙周围温度;实际热量提取过程中,对粗糙裂隙进行水力剪切增透效果会更好。3)水力剪切完成以后,影响提取热量的主控因素由出水口流量向出水口温度转移。4)地热生产中,“颈缩”现象制约了热量提取效率,应尽量防止“颈缩”路径的产生,尽可能形成均匀分布的裂隙网络。(6)根据羊八井地质条件,建立了断层型地热开发利用模型,对单井和多井生产进行了分析。主要成果:1)断层地热系统热储良好,具有可行性。断层近水平剪切带区域的温度为350℃450℃之间,距离岩浆囊5001000 m,该地段可视为连通的裂隙网络,形成多重U型回路,持续生产。2)出水口温度与注水速率、生产方式相关。由于远距离生产井下渗流路径长,较近距离生产在热量提取上有一定的优势。3)多井生产时,背压差大小对远距离生产井影响较大,对于近距离生产井影响较小。远距离生产井背压不宜高于近距离生产井背压,主要原因是背压高会产生低流量,使得生产井之间的不平衡进一步增加。4)保守估计,投资约3.0亿元,在羊八井地热田可建造一座30 MW的断层型地热示范工程,年发电量2.6×108kW·h。5)深部地热规模是巨大的,但是由于地热系统裂隙网络的单一性,开采出的热量是极其有限的。在实际生产中,应综合采用以下技术策略:出水井井筒做好保温、封堵最短渗流路径、适当的背压生产、均布生产系统防止地温失衡、辅以水力压裂技术丰富裂隙网络。该论文有图106幅,表10个,参考文献207篇。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张洪伟
导师: 万志军
关键词: 深部开采,深部地热资源开发,裂隙岩体,剪切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球物理学
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4242),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2017CXNL01,2017XKZD06),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分类号: P314
DOI: 10.27623/d.cnki.gzkyu.2019.000049
总页数: 184
文件大小: 14896K
下载量: 527
相关论文文献
- [1].正交与非正交稀疏裂隙岩体水流-传热对温度影响的数值分析[J]. 铀矿地质 2020(04)
- [2].裂隙岩体非双重介质渗流模型研究现状[J]. 城市地理 2017(16)
- [3].渗流裂隙岩体冻结温度场模型试验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9(06)
- [4].含V型相交裂隙岩体的力学特性及破坏模式试验[J]. 煤炭学报 2020(02)
- [5].不同卸载速度下含裂隙岩体的卸载响应(英文)[J].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9(07)
- [6].基于颗粒流数值模拟的交叉裂隙岩体剪切力学特征研究[J]. 水电能源科学 2017(01)
- [7].垂直交叉裂隙岩体渗透系数与裂隙特征关系试验研究[J].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16(06)
- [8].含密实填充物的平行双裂隙岩体模型渗透特性试验研究[J]. 水电能源科学 2017(06)
- [9].直剪条件下单裂隙岩体力学行为数值模拟试验[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 [10].隧道裂隙岩体注浆加固机理及其应用研究[J]. 建筑技术开发 2015(05)
- [11].含水裂隙岩体本构模型及数值模型理论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5(04)
- [12].高速公路裂隙岩体地基改性浆液注浆加固施工技术[J]. 交通世界 2020(11)
- [13].基于工程混合物理论的饱和裂隙岩体组合本构模型[J]. 水利学报 2020(06)
- [14].张开穿透型单裂隙岩体三轴卸荷蠕变特性试验[J]. 岩土力学 2018(01)
- [15].单裂隙岩体水流传热有限元分析[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8(09)
- [16].针对工程中裂隙岩体的研究与解决办法[J]. 四川建材 2016(07)
- [17].多组贯穿裂隙岩体变形特性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S1)
- [18].深部裂隙岩体温度场及其控制因素[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0(05)
- [19].非贯通裂隙岩体破坏细观特征及其宏观力学参数确定方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09)
- [20].裂隙岩体表征方法及岩体水力学特性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09)
- [21].围压作用下裂隙岩体变形破坏及碎胀特性研究[J]. 铁道建筑技术 2019(12)
- [22].膏浆施工技术在矿坑裂隙岩体堵水中的应用[J]. 湖南水利水电 2020(05)
- [23].裂隙岩体注浆结石体收缩变形与抗剪强度[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36)
- [24].裂隙岩体水汽场内温湿度分布及汽液转化规律研究——以河南省宜阳锦屏山为例[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7(06)
- [25].高应力强卸荷作用下多组裂隙岩体宏细观力学行为[J]. 科技创新导报 2016(13)
- [26].裂隙岩体不稳定温度场的复合单元算法研究[J]. 岩土力学 2015(07)
- [27].贯穿裂隙岩体强度和破坏方式的模型研究[J]. 岩土力学 2011(S2)
- [28].热学参数对裂隙岩体水流-传热温度影响的数值分析[J]. 中国科技论文 2019(09)
- [29].某高放废物处置库裂隙岩体显微结构及渗透性研究[J]. 工程勘察 2020(10)
- [30].单裂隙岩体单轴压缩颗粒流数值模拟[J]. 建筑结构 2018(S2)
标签:深部开采论文; 深部地热资源开发论文; 裂隙岩体论文; 剪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