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杀菌筒灯,包括面罩、灯壳、光源、驱动板和驱动壳,所述驱动板设于驱动壳内且与光源连接,所述驱动壳与灯壳底部连接,所述光源设置在灯壳内部,所述面罩覆于光源上且与灯壳上部连接,所述光源包括照明发光板和UV发光板,所述UV发光板上设有若干UV灯组,所述UV灯组上罩设有遮蔽面罩,所述灯壳中部设有红外接收部件,所述灯壳内还设有温湿度传感模块,所述照明发光板、UV发光板、红外接收部件和温湿度传感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板相连;能够通过红外组件进行有无人判断及进行工作,同时可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判断是否是适于微生物生存的环境以决定是否开启灭菌。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智能杀菌筒灯,包括面罩、灯壳、光源、驱动板和驱动壳,所述驱动板设于驱动壳内且与光源连接,所述驱动壳与灯壳底部连接,所述光源设置在灯壳内部,所述面罩覆于光源上且与灯壳上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照明发光板和UV发光板,所述UV发光板上设有若干UV灯组,所述UV灯组上罩设有遮蔽面罩,所述灯壳中部设有红外接收部件,所述灯壳内还设有温湿度传感模块,所述照明发光板、UV发光板、红外接收部件和温湿度传感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板相连。
设计方案
1.一种智能杀菌筒灯,包括面罩、灯壳、光源、驱动板和驱动壳,所述驱动板设于驱动壳内且与光源连接,所述驱动壳与灯壳底部连接,所述光源设置在灯壳内部,所述面罩覆于光源上且与灯壳上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照明发光板和UV发光板,所述UV发光板上设有若干UV灯组,所述UV灯组上罩设有遮蔽面罩,所述灯壳中部设有红外接收部件,所述灯壳内还设有温湿度传感模块,所述照明发光板、UV发光板、红外接收部件和温湿度传感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板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杀菌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发光板设为环状其上设有若干LED灯珠,所述UV发光板环设于所述照明发光板外,所述红外接收部件穿过所述照明发光板中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杀菌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照明发光板和UV发光板的台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杀菌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上罩设有驱动盖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杀菌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传感模块紧贴所述灯壳内壁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杀菌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部件上罩设有红外面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杀菌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面罩包括透明或半透明的透板和不透明的遮蔽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杀菌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罩上开设有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智能杀菌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外壁上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为弹性固定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智能杀菌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上开设有供红外接收部件、UV灯组和温湿度传感模块进行工作的通孔。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杀菌筒灯。
背景技术
当有机污染物经过紫外线照射区域时,紫外线会穿透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胞核,破坏DNA的分子键,使DNA分子中产生嘧啶二聚体,引发突变,使细胞遗传物质的活性丧失,微生物不久就会死亡。
室内空气消毒机对经过其照射范围内的微生物产生累加的影响,也就是说,对第一次经过紫外线照射区域没有被杀死的微生物,在随后的循环中将会被杀死。
紫外线会破坏生物的再生能力,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细菌在24小时内会繁殖成百上千甚至上百万细菌,这也意味着即使最有效的空气过滤器也不能完全去除微生物,所以利用紫外线灭菌是治本之道。一种微生物被紫外线杀灭所需要的剂量取决于紫外光强度和照射时间。
人类早已经根据认识到的紫外线杀菌原理制造出紫外消毒灭菌灯,广泛应用于空气消毒。众所周知,紫外线辐射对人体有极大的伤害,应当在没有人的时候使用,提供一种在有人时断电工作,无人时续电工作的紫外线消毒灭菌灯是很有实用价值的。另外,如果在微生物不适合生存的环境时也进行杀菌,这是不必要的,因此,需要判断合适时机进行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目前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杀菌筒灯,能够通过红外组件进行有无人判断及进行工作,同时可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判断是否是适于微生物生存的环境以决定是否开启灭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杀菌筒灯,包括面罩、灯壳、光源、驱动板和驱动壳,所述驱动板设于驱动壳内且与光源连接,所述驱动壳与灯壳底部连接,所述光源设置在灯壳内部,所述面罩覆于光源上且与灯壳上部连接,所述光源包括照明发光板和UV发光板,所述UV发光板上设有若干UV灯组,所述UV灯组上罩设有遮蔽面罩,所述灯壳中部设有红外接收部件,所述灯壳内还设有温湿度传感模块,所述照明发光板、UV发光板、红外接收部件和温湿度传感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板相连。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照明发光板设为环状其上设有若干LED灯珠,所述UV发光板环设于所述照明发光板外,所述红外接收部件穿过所述照明发光板中部设置。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灯壳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照明发光板和UV发光板的台阶。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驱动板上罩设有驱动盖板。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温湿度传感模块紧贴所述灯壳内壁设置。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红外接收部件上罩设有红外面罩。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遮蔽面罩包括透明或半透明的透板和不透明的遮蔽罩。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遮蔽罩上开设有通孔。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灯壳外壁上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为弹性固定件。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面罩上开设有供红外接收部件、UV灯组和温湿度传感模块进行工作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杀菌筒灯,包括面罩、灯壳、光源、驱动板和驱动壳,所述驱动板设于驱动壳内且与光源连接,所述驱动壳与灯壳底部连接,所述光源设置在灯壳内部,所述面罩覆于光源上且与灯壳上部连接,所述光源包括照明发光板和UV发光板,所述UV发光板上设有若干UV灯组,所述UV灯组上罩设有遮蔽面罩,所述灯壳中部设有红外接收部件,所述灯壳内还设有温湿度传感模块,所述照明发光板、UV发光板、红外接收部件和温湿度传感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板相连;通过红外接收部件可以在有人进入UV灯组照射区域时发送人体感应信号给驱动板;驱动板在接收到人体感应信号时,生成关闭UV灯组的控制信号;UV灯组在所述控制信号作用下熄灭;同理,在无人时,自动恢复UV灯组的工作;进一步的,通过温湿度传感模块可以获知筒灯所在环境的温湿度,若温湿度低于一定阈值,则可判断该环境下微生物极难生存,则可以通过驱动板生成关闭UV灯组的控制信号;UV灯组在所述控制信号作用下熄灭;相反的,若温湿度高于一定的阈值,则可以生成开启UV灯组的控制信号;UV灯组在所述控制信号作用下开启进行杀菌;可以实现智能杀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杀菌筒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杀菌筒灯,包括面罩1、灯壳2、光源3、驱动板4和驱动壳5,所述驱动板设于驱动壳内且与光源连接,所述驱动壳与灯壳底部连接,所述光源设置在灯壳内部,所述面罩覆于光源上且与灯壳上部连接,所述光源包括照明发光板31和UV发光板32,所述UV发光板上设有若干UV灯组321,所述UV灯组上罩设有遮蔽面罩8,所述灯壳中部设有红外接收部件6,所述灯壳内还设有温湿度传感模块7,所述照明发光板、UV发光板、红外接收部件和温湿度传感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板相连。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照明发光板设为环状其上设有若干LED灯珠311,所述UV发光板环设于所述照明发光板外,所述红外接收部件穿过所述照明发光板中部设置。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灯壳2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照明发光板和UV发光板的台阶21。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驱动板上罩设有驱动盖板41。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温湿度传感模块紧贴所述灯壳内壁设置。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红外接收部件上罩设有红外面罩61。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遮蔽面罩8包括透明或半透明的透板81和不透明的遮蔽罩82。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遮蔽罩上开设有通孔。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灯壳外壁上设有固定件22,所述固定件设为弹性固定件。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杀菌筒灯,包括面罩1、灯壳2、光源3、驱动板4和驱动壳5,所述驱动板设于驱动壳内且与光源连接,所述驱动壳与灯壳底部连接,所述光源设置在灯壳内部,所述面罩覆于光源上且与灯壳上部连接,所述光源包括照明发光板31和UV发光板32,所述UV发光板上设有若干UV灯组321,所述UV灯组上罩设有遮蔽面罩8,所述灯壳中部设有红外接收部件6,所述灯壳内还设有温湿度传感模块7,所述照明发光板、UV发光板、红外接收部件和温湿度传感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板相连。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照明发光板设为环状其上设有若干LED灯珠311,所述UV发光板环设于所述照明发光板外,所述红外接收部件穿过所述照明发光板中部设置。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灯壳2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照明发光板和UV发光板的台阶21。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驱动板上罩设有驱动盖板41。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温湿度传感模块紧贴所述灯壳内壁设置。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红外接收部件上罩设有红外面罩61。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遮蔽面罩8包括透明或半透明的透板81和不透明的遮蔽罩82。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遮蔽罩上开设有通孔。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灯壳外壁上设有固定件22,所述固定件设为弹性固定件。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面罩上开设有供红外接收部件进行工作的红外通孔101,所述面罩上开设有供UV灯组发出的光线通过的UV通孔102,所述面罩上开设有供温湿度传感模块进行工作的若干小孔103。
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杀菌筒灯,包括面罩、灯壳、光源、驱动板和驱动壳,所述驱动板设于驱动壳内且与光源连接,所述驱动壳与灯壳底部连接,所述光源设置在灯壳内部,所述面罩覆于光源上且与灯壳上部连接,所述光源包括照明发光板和UV发光板,所述UV发光板上设有若干UV灯组,所述UV灯组上罩设有遮蔽面罩,所述灯壳中部设有红外接收部件,所述灯壳内还设有温湿度传感模块,所述照明发光板、UV发光板、红外接收部件和温湿度传感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板相连;通过红外接收部件可以在有人进入UV灯组照射区域时发送人体感应信号给驱动板;驱动板在接收到人体感应信号时,生成关闭UV灯组的控制信号;UV灯组在所述控制信号作用下熄灭;同理,在无人时,自动恢复UV灯组的工作;进一步的,通过温湿度传感模块可以获知筒灯所在环境的温湿度,若温湿度低于一定阈值,则可判断该环境下微生物极难生存,则可以通过驱动板生成关闭UV灯组的控制信号;UV灯组在所述控制信号作用下熄灭;相反的,若温湿度高于一定的阈值,则可以生成开启UV灯组的控制信号;UV灯组在所述控制信号作用下开启进行杀菌;可以实现智能杀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6510.1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790463U
授权时间:20191217
主分类号:A61L9/20
专利分类号:A61L9/20;A61L2/10;A61L2/24
范畴分类:申请人:江苏厚睦莱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苏厚睦莱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24752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高作镇交通路9号
发明人:彭友良;刘云平
第一发明人:彭友良
当前权利人:江苏厚睦莱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唐海波
代理机构:31306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愉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6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