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以耐铝型(FJ5)和铝敏感型(GD20)马尾松幼苗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外源添加草酸对铝胁迫下马尾松幼苗根系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并探讨控制草酸缓解马尾松根系铝毒害的主导生理因子,旨在为土壤酸化地区调控马尾松铝毒害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铝胁迫下马尾松幼苗总根长、根表面积、根系体积、根系活力等均有所降低,根系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P<0.05)升高,膜质过氧化程度加剧,且GD20比FJ5的变化更强烈,说明活性铝可对马尾松幼苗产生一定的毒害,且对铝敏感型的毒害作用更大。外源添加草酸后,马尾松根系活力升高,根系中丙二醛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抗氧化酶活性维持较高水平,当草酸浓度≤0.2 mmol·L-1时,根系铝和根尖铝的含量减低,且GD20的变化幅度大于FJ5,说明外源草酸能有效缓解马尾松幼苗受到的铝毒害作用,且对铝敏感型的缓解效果好于耐铝型。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的草酸对马尾松根系生理指标的作用效果不同,以外源添加草酸浓度为0.2 mmol·L-1时缓解铝毒害效果最好。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可能是控制草酸缓解马尾松铝毒害的主导生理因子。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郭妮,刘亚敏,周文颖,刘玉民,张盛楠
关键词: 马尾松,铝胁迫,草酸
来源: 浙江农业学报 2019年07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林业
单位: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渝林科推[2017]07号)
分类号: S791.248;X53
页码: 1086-1095
总页数: 10
文件大小: 1183K
下载量: 136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气酸沉降对马尾松幼苗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2].马尾松苗木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管理[J]. 绿色科技 2019(01)
- [3].马尾松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有效防治研究[J]. 绿色科技 2019(03)
- [4].马尾松种植技术与推广策略探寻[J]. 农家参谋 2019(07)
- [5].马尾松培育及种植技术要点解读[J]. 绿色科技 2019(07)
- [6].马尾松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分析[J]. 绿色科技 2019(11)
- [7].马尾松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 2018(06)
- [8].马尾松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有效防治研究[J]. 农家参谋 2018(21)
- [9].马尾松造林栽培技术及推广[J].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7(01)
- [10].氮、磷施肥对马尾松幼苗生长和叶片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03)
- [11].杨章旗:马尾松高效培育与利用[J]. 广西林业 2017(04)
- [12].马尾松造林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7(15)
- [13].野外模拟酸雨胁迫下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对马尾松幼苗的缓解作用[J]. 生态学报 2017(16)
- [14].栽植时间对马尾松裸根苗成活率的影响[J]. 乡村科技 2017(25)
- [15].浅谈马尾松速生丰产技术推广应用的措施和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16(07)
- [16].马尾松老头林混交杨梅后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分析[J]. 防护林科技 2014(12)
- [17].马尾松丰产栽培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5(08)
- [18].马尾松栽培技术措施探讨[J]. 北京农业 2015(29)
- [19].碧翠飞流 马尾松[J]. 中国花卉盆景 2013(10)
- [20].马尾松良种富根壮苗培育技术[J]. 种子科技 2019(08)
- [21].难忘海岛“马尾松”[J]. 人民司法 2019(30)
- [22].马尾松实用栽培技术[J]. 林业与生态 2019(06)
- [23].将乐林场马尾松树轮宽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9(09)
- [24].不同林龄马尾松接种效应分析[J]. 新农业 2019(21)
- [25].马尾松造林栽培技术与推广策略阐释[J]. 绿色科技 2018(03)
- [26].马尾松育苗造林管理[J].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8(06)
- [27].不同林窗马尾松凋落叶与土壤养分变化研究[J]. 植物研究 2017(01)
- [28].马尾松松果中原花青素的提取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08)
- [29].马尾松组培生根关键因子分析[J]. 广西植物 2016(11)
- [30].“马尾松”的种子已扎根我们心中[J]. 辅导员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