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杰弗里·亚历山大自提出强调文化自主性和以意义为中心的文化社会学的强范式转向之后,近年又有较成熟的表演转向和发展中的像似转向。本文在对亚历山大的最新两次文化社会学转向的理论资源、研究内容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表演转向和像似转向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结合其最新理论进展对他的文化自主性理论和布迪厄、福柯的权力、文化和知识理论进行比较和评论。表演理论和像似理论对道德意涵、社会整合、物质维度以及权力的融合对我们研究现代时尚文化、表演仪式以及颜值经济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文化社会学;表演;像似;强范式;文化自主性
一、社会学的文化转向背景
美国社会学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有一个明显的文化转向趋势,〔1〕主要代表人物即杰弗里·亚历山大(Jeffrey C.Alexander)。他通过把结构主义的一般性理论追求和阐释人类学的深描传统这两种资源相结合,建立了结构阐释主义的强范式(strong program)文化社会学框架。强范式的文化社会学(cultural sociology)相对于文化的社会学(the sociology of culture),主张文化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认为文化是社会其他结构和制度安排等变化的自变量(即文化决定和影响社会结构与制度),而不是“文化的社会学”一贯提出的各种文化因变量说(也即是说文化被社会结构制度安排等决定),诸如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葛兰西的文化霸权和英国文化研究中文化作为权力的因变量,以及美国形形色色的其他的文化生产和接受理论、文化工具箱理论、文化环境理论和文化过程理论等。
亚历山大认为文化社会学理论本质是以意义为中心的理论,它的核心要点是自主性和能动性。自亚历山大的强范式概念提出之后,近年他对文化社会学的框架又有新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表演转向和像似转向。表演转向的理论资源和第一次强范式转向相近,主要来自于文化人类学的宗教和仪式研究以及对戏剧理论的吸收,而像似转向理论资源来自艺术理论、实践与美学哲学理论的批判与吸收和涂尔干原始宗教的图腾研究。以下分别阐述亚历山大文化社会学的最新两大转向。
二、文化社会学的表演转向
表演转向是亚历山大继强范式转向之后的又一理论视角创新。他之所以提出表演转向,源于其对社会科学认识论的断裂的异议。他认为,传统的简单社会和现代复杂社会之间并不因为现代复杂社会崇尚理性,而形成认识论上的断裂。他不赞同厚古薄今,崇尚传统古式社会的神圣性的和谐团结与社会融合,认为现代复杂社会是充满了矛盾、分裂、冲突的世俗性的利益争斗战场。
亚历山大反对这种对旧时代的怀旧倾向,认为在现代复杂社会中依然具有神圣与世俗的二元对立,依然具有神圣性的类仪式表演活动将不同的社会群体凝聚在一起。虽然这种凝聚比传统社会更加难以实现社会融合过程,其实现范围也不如传统时代广大,但是它在现代复杂社会中仍然构成增强社会认同,甚至挑战主流文化,导致文化变迁的力量,从而彰显了文化的相对自主性。亚历山大倾向于认为传统社会借助于特纳(Victor Turner)的仪式过程实现社会的融合和社会团结,而现代复杂社会虽然分化为更多的亚文化群体、族群、职业等群体,但是现代复杂社会依然具有仪式表演的维度,只是这种仪式表演不同于原始部落社会的仪式,被称为“类仪式”。
表演转向的理论资源主要来源于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符号互动戏剧理论、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的语言学、特纳的仪式和戏剧理论、理查德·谢科纳(Richard Schechner)的戏剧理论以及格尔兹(Clifford Geertz)、密尔顿·辛格(Milton Singer)的戏剧或表演理论的综合批判和发展。亚历山大受戈夫曼的符号互动理论启发,吸收了其与台前幕后相关的表演概念,但他认为戈夫曼的符号互动理论过于强调工具理性,损害了该理论与心理动机、文化文本和社会表演的紧密关系。
在表演概念的基础上,亚历山大从索绪尔的语言学和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哲学中汲取营养。亚历山大对索绪尔的吸收事实上更偏向于后结构主义的方式。基于语言和言语之间的任意性关系,亚历山大认为符号的意义来自于符号和符号系统以及符号和语言的关系。他也认同德里达的“不在场”哲学,即符号从不在场的文化背景获得意义。总之,他把从索绪尔和德里达这里得到的启发转化为对社会文化背景的关注,并倾向于从符号和文化系统的关系中思考意义的生成以及社会表演效果的达成。因而他批判约翰·奥斯丁(John Austin)的语言哲学强调语言的表演功能,却只强调互动语境而忽略了文化语境,即切断了表演与文本的联系。〔2〕
有了文本的概念,亚历山大又从人类学家特纳那里借鉴了仪式理论中的仪式概念,创造了“类仪式”的概念。“类仪式”不同于传统社会中的仪式,因为传统社会中的仪式具有更多的神圣性,并且与神话相连。通常是社会全体参与的仪式,其阈限阶段更容易实现仪式表演中的演员和观众的融合、共鸣,从而实现群体社会认同的加强。相反,现代社会中的类仪式活动如总统就职演说等,因为社会分化为更多的利益群体和文化群体,仪式表演的融合阶段更难实现,也难以产生如同传统社会尤其是原始社会的仪式效果。亚历山大从特纳这里吸取了仪式表演、阈限阶段的概念,并改造为他的类仪式和再融合(re-fusion)阶段。同时,他对特纳的仪式社会戏剧理论也表示欣赏。但是他认为特纳的仪式表演理论仍然坚持仪式在原始传统社会的社会整合和弥合冲突的功能。他认为,特纳对旧时代充满了怀旧情绪,这依然是他不赞同的。特纳本身对仪式的表演维度的强调也更多是服务于人类学民族志的书写,和亚历山大对现代复杂社会表演维度的强调也完全不同。〔3〕
谢科纳受特纳影响,先提出戏剧理论和美学表演具有相互加强的作用的观点。亚历山大吸收了戏剧的表演元素,同样认为谢科纳的研究是表演研究的基石,〔4〕但是仍然和特纳一样对传统社会充满怀旧情绪。亚历山大的表演理论旨在建构一种文化语用学,既说明当代复杂社会仍然存在传统的有意义的和神圣性的事物,同时又区别于特纳和谢科纳对传统社会的纯粹怀旧。因为亚历山大的表演理论不同于传统的仪式,能够同时容纳复杂社会的分化、冲突和多元主义。
然而,像似学的转向未免令人感到突兀,在亚历山大学术思路中从强范式到表演,再从表演跳跃到像似,前面一个跳跃连续性较明显,后面一个转向似乎没有特别的连续性。像似体验和像似意识探讨主客体的关系。表演转向依然是在论述背景表征系统、仪式、权力与社会团结,意在阐明权力和社会信仰及社会团结的象征性表演性特点。像似转向对表层和深度的关注,和前面的概念似乎不能完全相连。但是亚历山大同时也认为像似产生意义的过程,也即人在体验像似的表层感觉和深度意义时,本身即是一个表演性的重新融入过程。他认为,在现代复杂社会由于像似的生产者、设计者和展览地点及消费者相互分离,不同于古代仪式表演中像似的生产与消费合一。所以在当代复杂社会的像似体验中,评论家作为这一表演中的元素就非常重要,评论家的阐释对观众对像似的理解和再融入具有重要意义。〔17〕像似转向是亚历山大将美学哲学和涂尔干的图腾宗教社会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个新的视角。像似概念受图腾概念启发很大,也直接继承了涂尔干的图腾原始宗教研究中对道德的关注。所以在亚历山大这里像似转向所关注的表层与深度的辩证关系,也是美学与道德的辩证关系。
从南丰县旬气象要素与柑橘产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柑橘产量与影响产量形成的关键气象要素显著相关。热量、降水量显著正相关,与日照显著负相关。3月下旬最低温度决定花芽的质量、6—9月期间温度影响果实膨大速度,且6月是柑橘稳果的关键期,当温度过高,阳光过强,会引起日灼。这与李振轮等[8]、邓秀新等[12]得出柑橘生殖过程中的温度胁迫(高温与低温)导致落花、落果,对最终柑橘产量有重要影响是一致的。
由此看来,他的理论的三次转向是具有内在连贯性的,尤其是表演转向和像似转向的道德关注一脉相承。亚历山大对文化强范式的强调,似乎已经陷入文化的自主性以及文化的意义之网,但是表演转向却走向了更为具体化的中观经验研究。在像似转向中,像似体验和像似意识的概念对物的物质形式和意义的双重强调和辩证分析,似又回到了物质与精神的二元调和关系状态。事实上,我们也能看到在强范式中有一个大写的文化,在表演转向中有一个大写的意义,在像似转向中有一个清晰的辩证关系。物质的社会结构因素从来没有被亚历山大完全忽视,在强范式中文化自主性和社会制度的勾连,表演理论中物质基础和社会权力的意义,像似转向中物质和道德意义的辩证关系,均表明了这一点。亚历山大关于意义的文化社会学是一种更具平衡感的社会学,这也是为什么亚历山大总是提倡一种相对的文化自主性。〔18〕
三、文化社会学的像似转向
2007年7月亚历山大和戈特弗里德·玻姆(Gottfried Boehm)及汉斯·贝尔廷(Hans Belting)在德国康斯坦茨大学发表了几篇像似相关的论文,〔8〕随后编辑出版了论文集《像似的力量:社会生活中的物质性和意义》(Iconic Power:Materiality and Meaning in Social Life),由此开启了文化社会学的像似转向。这里的介绍基于亚历山大的两篇关于像似体验(iconic experience)(Alexander,2008)和像似意识(iconic consciousness)的论文。〔9〕像似转向的理论资源主要源自美学哲学理论如康德、尼采等以及涂尔干(émile Durkheim)的宗教社会学和物质文化研究的启发。亚历山大认为,康德的美学哲学将美学与理性道德相分离,〔10〕但是在其早期关于美学的阐述中,康德又很奇怪地将美学与道德相连而不自知,比如美丽的女人与神圣的善良的道德品质相连。康德认为,宏伟巨大的东西与庄严相连,细小的东西则与美和喜悦相连。他认为,东方人的审美奇怪浅薄,对黑人的审美更不抱任何期望,只有西方的金发蓝眼白色的肌肤才是美和愉悦。〔11〕受康德美学哲学启发,亚历山大认为我们对事物的认知过分强调了理性和精神的维度,而忽略了我们的五官对事物的外表的感觉的认知和我们对事物深层意义的认知紧密相连。
亚历山大同时认为,在涂尔干晚期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已经凸显了图腾这一象征物的物质外观与其神圣性的道德内涵的关系。图腾物通常是刻在一些比较耐久的物质上,比如石头或木头上,但是涂尔干没有深入探讨物质与道德内核的关系。他总是关注看不见的超越性的精神和意义。亚历山大认为,他虽然打开了这扇门,但是没有走进去。〔12〕
此即他所说的事物的表层和深度的辩证关系,我们通过表层感知深层的道德,而不仅仅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忽略表象。在对事物的外观的感知中,视觉几乎是最重要的,虽然他认为其他的感觉也很重要,但是在他开启的这一新研究方向为数不多的著述中,更多以事物的视觉和事物的道德内涵相连。他认为,我们凝视物的过程中,物也在凝视我们。我们被物的外观吸引以至陷入物其中,这是一个主体被客体化,也是客体被主体化的过程。
由表4可见,退化胡杨林地3个土壤渗透指标与土壤非毛管孔隙度、砂粒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而与毛管孔隙度、粉粒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但与土壤容重相关性较弱(P>0. 05)。3个土壤渗透指标与粘粒含量均呈负相关,其中平均渗透速率与粘粒含量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P<0. 05)。表明,土壤颗粒组成是影响土壤渗透性能的关键因素。
在《像似的力量:社会生活中的物质性和意义》中,亚历山大也提出像似理论对马克思传统的资本主义商品化的理解是一种纠正。〔13〕其实质是在恢复被社会学传统所忽视的物质性维度,使人们注意到作为像似的物表层和底层意义的互动关系。亚历山大注重像似转向的五个感官的感觉维度,但是在这本合著的著作中,不同的作者对像似概念的界定却有差异和矛盾之处。这本书大部分作者对像似概念的界定着重于视觉的维度,而忽视以至否定其他维度的重要性。同时也有作者认为题目中的“物质性”具有误导性,因为像似不仅仅是回到物质。像似概念对视觉维度的强调,与视觉社会学交叉,扩展了视觉社会学的内容。但并非一切视觉形象都是像似,只有那些吸引人注意并引起神圣感或身份认同感或共同体认同感的形象才是像似。亚历山大在导言中则表示由于社会学中对像似的关注仍然较少,研究者们对于像似是否局限于视觉维度和唤起神圣感的事物依然没有达成共识。〔14〕
此外,亚历山大关于像似转向的第三个理论来源是人类学的物质文化研究。人类学的物质文化研究以阿帕杜莱(Arjun Appadurai)的《物的社会生命》为代表,该著作突出商品作为物的社会意义。同样,亚历山大也受到类似的关于商品的社会意义的民族志和社会学研究的启发。这些研究最大的特点即把物与意义相连。亚历山大因此认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商品拜物教的论断已经被诸多经验事实否定。同时,他也说明对物的维度的恢复,不是意在强化唯物主义决定论,而是揭示为人们忽视的美学与道德的社会辩证关系。此外,比尔·布朗(Bill Brown)的物哲学对感觉的强调,古姆布莱希特(Hans Ulrich Gumbrecht)拒绝了康德,接受了海德格尔,捍卫在场效应及其所凸显的物的细微质感和美给人的感觉,〔15〕都对亚历山大有启发。
高开放性消费者喜欢变化,具有想象力,更加独立。因此在产品的设计方面应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可以采取品牌联名的形式来激发该类消费者尝试的欲望。例如,可口可乐与菲诗小铺推出的联名化妆品系列就是一次很成功的尝试。店铺的设计可以更加具有艺术感,同时注重消费者感官的刺激。例如店铺的音乐、香味等因素都会使得高开放性消费者产生更加深刻的品牌印象。
这一理论转向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这里简要地总结其主要内容和理论关怀。像似转向虽然起步较晚,但实际上关于像似(icon)、像似学(iconology)的研究并不是最近才有的。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及符号学家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和其他一些理论家包括较晚近的爱德蒙·伯克(Edmund Burke)对像似和文本的关系,已经有了很多论述。在这一转向中有几个不同关键词值得注意,如像似体验(iconic experience)和像似意识(iconic consciousness)等。前一个概念侧重感觉体验,后一个概念侧重感觉与意识的勾连,即物质外观与道德深度的联结,这两个概念形象地传达出了这一转向的含义。
IEET工程教育认证以“成果导向”设计9个认证规范,规范1教育目标、规范2学生、规范3教学成效及评量、规范4课程组成、规范5教师、规范6设备及空间、规范7行政支持与经费、规范8领域认证规范、规范9持续改善成效[5]。强调学生毕业时应具有8个核心能力[6]:核心能力1运用通信工程领域所需的基础数学,核心能力2外语和工程知识的能力,核心能力3善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知识分析电子通信设备的问题,核心能力4掌握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技能,核心能力5具备有效沟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核心能力6具备持续学习通信新技术、新技能和新方法的能力,核心能力7遵守职业道德、具备人文素养、负有社会责任。
对像似转向即物质的外观感觉维度的开发对社会学而言是崭新的。因为社会学科一直以来对看不见的精神、意义、道德和理想充满兴趣,而对外观感觉或忽略或置于非常次要的位置。像似的转向意在恢复社会生活中我们习焉不察但却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美学维度,并试图探讨美学维度与道德理性维度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很多时候不仅在靠理智和分析能力感知世界,更是在通过物质的外观感受事物的生命和内在意义及价值,比如倒下的德国柏林墙、遇袭的美国双子塔、造型奇特的央视新大楼、上海东方明珠塔等,所谓“颜值即正义”,它们都以自己的物质存在,已其造型、线条、光影、设计吸引着我们的眼球,震动着我们的心灵。所以像似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包括家庭相册、家居摆设、广告和名牌、影星和名人英雄、服饰和化妆等。亚历山大意在说明人们通过表达/美学维度即通过表层的物质形式被吸引进去而体验深层的道德和情绪。〔16〕
四、文化社会学转向的评价
文化社会学的表演转向和像似转向勾勒了亚历山大在文化社会学领域中的最新学术进展。从文化社会学的强范式到表演转向到像似转向,总体上表现出跨学科的综合性特点,跨越人类学、艺术理论、戏剧理论和美学哲学等。表演转向更多吸取特纳的仪式人类学研究和剧院戏剧的理论研究成果,强调仪式行动的表演特性向现代复杂社会的类仪式的延伸。表演转向关注的是现代复杂社会和前现代简单社会的连续性。亚历山大认为,现代社会中类仪式的表演依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表演元素的无缝组合实现社会的重新融合和集体信仰的重振。
亚历山大对以往仪式和表演研究对传统美好社会的怀旧有较多的批评。他的现代类仪式所实现的社会重新融合,既肯定了现代复杂社会意义依然存在,又不是简单地回归于传统的简单社会,而是创造性地以类仪式的社会表演概念替代传统社会的“仪式”概念。虽然表演性是它们共同的特点,但是现代复杂社会的表演性更难以实现全社会的融合,同时不否认社会冲突、分歧、分化以及亚文化群体依然存在。从这种意义上讲,亚历山大超越了前人对传统社会的怀旧情绪。
表演转向与权力也密切相关。最具特色的是,亚历山大把社会权力的元素融入表演之中,认为社会权力在表演的手段、传播和分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认识到权力制约着哪些表演可以发生以及表演怎样传布,但是亚历山大依然认为社会权力没有决定性的作用。他坚持表演作为文化表征的自主性,强调社会对表演的不同诠释和批评。表演转向对仪式、去融合(de-fusion)和重新融合的关注表明社会团结依然是亚历山大的关切。他继承了涂尔干晚期的宗教仪式研究,相信象征符号在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一样发挥着凝聚社会的作用。
紫砂艺术仿生的传统由来已久,仿生技艺高超,仿生的对象也是包罗万象。其中传统建筑也是重点模仿的对象,是紫砂艺术最先将传统建筑元素引入生活陶艺的创作中,紫砂工艺师也将仿生建筑作为重要的训练项目,这也是很多紫砂大师乐于表现的题材。
亚历山大认为,社会表演的基本元素构成包括表演的集体表征背景、演员、舞台道具、物质基础、观众。其中,集体表征背景包括深层的集体表征系统和前台的脚本。亚历山大的表演理论的基本假设认为,社会构成越复杂,社会表演的元素越分离(de-fusion),表演的融合状态越难以实现。在复杂社会表演必须有一个社会融合的过程,社会融合的程度高低决定着社会表演的成败。〔7〕实现这一社会表演的成功,即“真实性”(authenticity),需要面临几个方面的挑战。首先是脚本的挑战,只有真正体现了背景文化的脚本才能够与其他表演元素相配合,实现社会融合和表演效果。其次是舞台道具的挑战,即脚本须在具体的情景中。第三个挑战来自于物质基础。在这里亚历山大提到了权力对社会表演的物质基础的分配、授权、控制以及表演传播、评论和解释的控制。
在吸收了表演、文本、类仪式、再融合(混融)的概念后,亚历山大又对格尔兹的戏剧和表演理论进行了批判,他认为格尔兹的戏剧理论结构过于严苛,使行动者没有发挥的空间。〔5〕同时,亚历山大批判了实践的表演研究取向,以底层文化实践抵抗主流文化,声称拒绝文化文本,但却必须以内化主流文化为前提。至此,亚历山大的理论资源脉络就比较清晰地组合为一种新的文化语用学的戏剧理论。他声称文化表演具有历史连续性,文化语用学是一种非激进的历史主义。它既强调文化结构的意义,同时也坚持这种文化意义是通过个体行动者的行动实现的。〔6〕他的文化语用学社会表演理论吸纳了特纳的阈限、格尔兹的戏剧和德里达的索引,着重于重新建构文本,认为文化的抵抗同样依赖于主流的文化符码。
笔者认为,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点,因为亚历山大以强调文化的自主性的强范式著称。但是他对权力的关注,以及对权力和表演的关系的描绘,恰恰说明他的文化自主性只是相对的,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文化自主性。所以在理解亚历山大所提倡的文化作为自变量时,也无需夸大其作用。关于文化和权力的关系在后面对表演转向的评论中会继续展开。第四个挑战来自于演员和角色融合的挑战,实际是强调演员的表演技能和对角色的定位和把握。第五个则来自于观众的接受,亚历山大认为接受的挑战在于观众不完全受制于文化背景,也不完全受制于权力,而是观众在和以往表演的比较过程中,诠释表演。这种共同记忆有时可以超越亚文化和人口结构的特点而具有更广泛的普遍性。
从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化资本理论和福柯(Michael Foucault)的权力知识论来说,亚历山大的文化社会学是受到批评的。布迪厄认为,所有的资本包括文化资本的合法性形式即象征资本。布迪厄把资本、社会地位和权力紧密相连,他的文化资本象征资本理论隐含着经济的决定性逻辑。他坚持认为是权力和经济利益在背后支撑着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和象征资本的运作,因而布迪厄提供了一种结构论的象征资本理论。象征资本“在布迪厄看来,是统治阶级的一种变化的温和的控制形式:统治由以往的暴力变成了多少类似于催眠术的符号统治”。〔19〕张意也认为,“布迪厄的文化社会学中最重要的贡献即是揭去文化的中立、自然的表象,凸显出文化与权力的内在关系——文化的符号权力机制,并据以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进行批判”。〔20〕但他的结构决定论似乎和亚历山大的文化相对自主直接对立。
与表演转向关注多元素的融合凝聚不同,像似转向则更多吸取美学哲学,在与康德的辩论中形成,主要关注物质文化。这大大超越了传统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与文化人类学对物质文化的研究似有汇合之势。社会学研究的像似转向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文化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从人、事件、制度转向具有意义的物。同时,像似转向也为理解当代复杂社会艺术和社会生活提供了一种新视角:透过外表看本质和深意,但是我们并不能总是忽略外表。像似学使我们意识到,表层的感觉不像我们所认为的微不足道。表层的感觉与道德、审美和认知密切相连,影响着我们的认知和生活。
在表演转向中,权力为表演提供物质基础并规定着表演的内容和范围。唯一不同的是亚历山大的表演理论中的文化具有更多的相对自主性,而在布迪厄则是被场域和社会地位结构化的惯习,文化的相对自主性较小。正如亚历山大在另一部早期的著作中对布迪厄的批判所认定的布迪厄实质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惯习被还原为结构,结构被还原为经济利益。符号资本和文化资本都是服务于经济利益的计算,布迪厄的策略也只与环境和场域的转换有关。亚历山大认为,布迪厄的理论中没有主体自主性的位置,亚历山大声称要“建立的是一种能够解释多重维度和社会经验分化,不牺牲物质和理想两个维度各自的自主性,不把其中一方还原为另一方的社会理论”。〔21〕这些早期的理论主张与其强范式、表演转向和像似转向一脉相承。两个人关于知识、文化与权力的论述都有一定道理,都是在宏观社会层面一般性的社会过程上解说二者的关系,但是权力如何通过文化、知识实现对人的社会地位再生产或实现人的控制和自我控制,处于一种黑箱状态。
亚历山大的以意义为核心的文化社会学恰恰在一个中观的层面阐述了文化何以再生产,社会权力如何实现控制和自我控制。但是亚历山大的理论似乎难以解释不同社会地位之间的文化资本和文化品位的差异。因为这种差异不仅仅是类仪式的表演不能解释的,也不是像似的辩证法能说明的。文化资本富足的人的文化品位不同于文化资本少的人的文化品位。不同文化品位意义的差异也不是物质形式、物质感觉和底层的深度意义能够自明的。文化品位意义的差别更多可能依然受制于权力经济的逻辑,高级品位通常是奢侈品,低级品位是廉价品,所以拥有不同物质财富的人只能支配能力范围内的像似品位。
1、操作电源的原因。当操作机构对回路进行控制,受到熔丝熔断无直流电源的影响,操作机构无法实现分闸,还会受到直流电源与电压的影响,会低于分闸线圈使用范围,导致分闸时有动作,却根本不能顺利实现分闸。
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拒绝高级品位,而是高级品位拒绝了他们,也就是说,在符号意义面前看似人人平等,社会团结,但是脱离类仪式表演,人与人依然在共同的符号意义下遭受着结构性的不平等。所以很难说符号意义的社会表演对他们具有多少实际价值,符号意义制造着一种表象,象征表象的团结和意义下是布迪厄的权力斗争、地位争夺和不认同,这种表象与实质的分裂性恰恰说明文化意义的自主性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实现。此外,美国社会学家大卫·加特曼(David Gartman)在一篇论文中以布迪厄晚年修正过的文化社会学理论批判了亚历山大的文化自主性以及意识、信念相对于经济权力的自主性和前提性。晚年的布迪厄提出一种更具普遍性的植根于制度机构的文化,为大众采取自主性的政治经济行动获取经济文化正义提供基础。大卫·加特曼批评了亚历山大假定文化自主性独立于经济的先在性,认为这只是需要努力实现的结果,而其理论阻碍了自主性的真正实现。〔22〕
福柯的知识权力理论认为权力和知识紧密相连,知识作为话语服务于权力的控制逻辑。知识并不独立,〔23〕权力和知识是一种共生关系,〔24〕人们也没有足够的主体性。简言之,福柯认为权力和知识本质在于压抑、监控和实现人类的自我监控。亚历山大关于表演和权力的关系似乎和福柯的权力知识说差异较大。因为在表演中,权力隐含其中,越是成功的表演越是如此,权力只是被成功遮蔽而已,并不是不存在。在福柯的权力知识论中,人几乎没有主体性和能动性。然而在亚历山大的表演理论中,由于复杂社会的多元文化和多元社会组织之间的竞争关系和社会分化,使得抵抗性的文化具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在亚历山大看来,布迪厄和福柯的权力文化、权力知识论说明的更多是一种传统社会的特点而不是当代复杂社会的特点,而当代复杂社会的多元性、社会分化和社会元素的分离性已经不同于传统社会。但是实际上,布迪厄和福柯的理论绝不仅仅适应于传统社会,所以亚历山大实际上回避了这一矛盾。
为了抽取出设计人员对特定构件在特定驱动因素下组合成组的偏好,需要对DSM和DPM/MIM分别进行聚类。聚类结果显示了构件在不同视图中的优化配置方案,为设计人员构建局部成组方案提供了洞察力和决策支持。通过分析和评估聚类结果,设计人员对所关注的构件根据最重要的驱动因素进行成组处理。以图2中聚类后的模型为例,构件C2在模块化驱动因素D4的驱动下与C4和C5配置在同一模块中(如图2a),而从耦合角度来看,构件C2又与C1,C3和C11配置在同一模块中(如图2b),设计决策人员更看重构件C2与C4和C5之间的相似性关系,因此设定它们必须配置在同一模块中。
亚历山大的像似转向还有一些含混的地方。像似作为图腾的一个替代物,具有丰富的道德内涵。同时,作为物质存在,其物质外观深刻影响着人们对作为像似的事物的感知。按照亚历山大的理论,如果美学维度与道德维度相连,物的审美外观与物的道德深度关联,那么特定的美学形式与特定的道德相连之后,人类体验美学和道德深度的自主性在哪里?笔者认为,物是社会的,具有社会性的意义,物的美学维度在社会学中的发现是一个有价值的贡献。但是实际上人们对物的意义的体验不仅仅是凭借感觉。这一体验也借助于物的评价者和阐释者的话语而进行。不同的评价、不同的阐释彰显着背后不同的权力主体,所以在这里,物的体验又与权力相连,再次说明人类的文化体验的自主性是有限的和相对的。
在水利工程中,尤其是小型水利工程而言,由于建设设备简单,相比于大型水利工程项目而言,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周期较短,总体投资力度小,可以在一段时间周期内获得效益。水利工程建设所需资金需要地方财政部门进行支持,但若当地财政部门无法支付大额配套资金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工程缺少资金而延期。正是由于资金匮乏,相关施工设备数量不足或是较为陈旧,进而影响施工质量[2]。
五、结论与启示
总之,亚历山大的文化社会学是一种折中型的文化社会学。虽然他一再强调文化的自主性,文化的意义的核心性,但是他始终没有离开过权力和物质形式对社会表演和道德解读及认同的限制。因此,其理论内部总是有一种近似矛盾的张力存在。亚历山大试图用表演去解释社会运动和革命以及其他社会冲突与变迁,试图把复杂多元的社会群体纳入表演的逻辑,相对于纯粹的功能主义稳定论观点,已向前迈出一大步,对革命和社会运动的解释有一定说服力,但是对不同社会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表演异同论述不足,而这恰恰是今天全球化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方法上,亚历山大的文化社会学强范式转向人类学的阐释学传统,对文化话语的二元对立意义结构的阐述主要是一种非本体论即认识论意义上的言说。表演转向也是一种诠释学,但更接近于本体论的诠释,像似转向则是一种纯认识论意义的诠释理论。基于诠释学的特点,他使用大量的隐喻、哲学、诗学和艺术美学的内容,两次转向大大拓展了文化社会学的研究视域。
亚历山大的文化社会学无论是表演理论还是像似转向对现代社会中的社会展演活动、各种社会仪式典礼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像似理论对我们研究时尚行业的物质外表与外表以下的道德内涵,以及化妆领域中的“颜值经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这些时尚和美妆的领域中,人与物的外表及其内涵怎样相互关联和互动,进而影响着观众的审美、认同与道德都是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表演、外表与道德意涵以及文化背景的文本和权力怎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将是解析现代社会文化中的表演、美学以及权力运作的重要方面。对此,文化社会学的理论的诠释与发展将有巨大的空间和潜力。
由于高强灌浆层和混凝土、锚板和混凝土间存在结构变化,造成锚板附近深度约0.6 m区域内的混凝土应力集中,受到一定拉应力作用,相应区域混凝土较容易发生张拉破坏,对基础承载性能影响较大。根据混凝土相应规范,C40抗拉强度设计值为1.71 MPa,大于基础混凝土最大第一主应力0.34 MPa,故基础混凝土满足极限荷载下基础承载性能要求。
参考文献:
[1]Alexander J.Meanings of Social Life:A Cult ural Sociolog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 y Press,2003:11.
[2][4][5][6][7]Alexander,J.Performance and Power[M].Boston:Polit y Press,2011:6、18、19、21-24、27.
[3]维克多·特纳,陈熙.戏剧仪式/仪式戏剧:表演的与自反性的人类学[J].文化遗产,2009,(4):36-44.
[8][13][14][17]Alexander, J.,D.Bart manski & B.Giesen.Iconic Power Mat erialit y and Meaning in Social Life[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12:25-26、10-11、25-39.
[9][11][12][15]杰弗里·C.亚历山大.像似意识:意义的物质感[J].文艺理论研究,2016(2):41-51、46-48、46、44.
[10]Alexander,J J..Iconic E xperience in Art and Life:Surface/Dept h Beginning w it h Giacomet t i’s St anding Woman.Theory,Cult ure and Societ y,2008,25(5):1-2.
[16]Alexander,J.Iconic Experience in Art and Life:Surface/Dept h Beginning wit h Giacomet t i’s St anding Woman[J].Theory,Cult ure and Societ y,2008,25(5):6-10.
[18]周怡.表演与符像:再读杰弗里·亚历山大的强文化范式[J].文化研究,2015(2):68-81.
[19]周怡.强范式与弱范式:文化社会学的双视角———解读J.C.亚历山大的文化观[J].社会学研究,2008(6):10.
[20]张意.文化与误识:符号权力的巫术[J].文艺研究,2003(2):156-158.
[21]杰弗里·亚历山大.世纪末社会理论[M].张旅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69.
[22]Gart man,D.The st rengt h of weak programs in cult ural sociology:A crit ique of Alexander’s crit ique of Bourdieu[J].Theory & Societ y,2007,36(5):411.
[23]米歇尔·福柯著.权力的眼睛[M].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32.
[24]张超.论普兰查斯对福柯权力思想的批判[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20-126.
Performance and Iconic Turns in Cultural Sociology:A Review of Jeffrey Alexander's Latest Theories
Zhao Di
Abstract:Ever since Jeffrey Alexander first advocated the strong program of cultural sociology,he has led a mature performance turn and a developing iconic turn in cultural sociology.Based on an introduction to both new turns in regards of theoretical resources,research content,the author compares and analyses performance turn and iconic turn theories.Finally his cultural autonomy theory is reviewed while being compared with Pierre Bourdieu’s and Michael Foucault’s theories on power,culture and knowledge.Performance theory and iconic theory which focuses on moral meaning,social integration,material surface,context and power is of great value for us to study modern fashion culture,performance ceremonies and face value economy.
Key words:cultural sociology,performance,icon,strong program,cultural autonomy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47(2019)03-0065-08
[作者简介]赵迪,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严 瑾
标签:亚历山大论文; 社会论文; 文化论文; 理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 《理论界》2019年第3期论文;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