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聚酯型聚氨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聚氨酯,聚酯,丙烯酸酯,内酯,性能,耐水,散体。
聚酯型聚氨酯论文文献综述
张凌昊,江贵长,张德浩,李菲,赵忆鑫[1](2019)在《聚酯型聚氨酯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聚已二酸-1,4-丁二醇酯(PBA)、二甘醇(DEG)为原料制备聚酯型聚氨酯(PU)薄膜,并研究异氰酸根与氢氧根的比值(R值)对薄膜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预聚物法制备PU,反应所需要原材料的质量通过不同R值来确定。将制得的PU产物加入DMF进行溶解,然后使用流延方法获得薄膜,随后使用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对薄膜的力学性能、透氧性能、热力学性能、透光性以及亲疏水性进行检测。结果这种薄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随R值的增大,断裂伸长率呈下降趋势,拉伸强度先增大后降低;透光性和阻隔性随R值增大而降低;疏水性随R值增大而增大。结论证明了用HDI和PBA合成PU的可行性,且R值的变化对PU薄膜性能有很大影响。(本文来源于《包装工程》期刊2019年19期)
武浩浩,谢昊圃,田新欣,孙莹潞,刘向东[2](2019)在《聚酯–聚醚型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两步法制备聚酯–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PUR-T),其中聚己内酯(PCL)和聚四氢呋喃(PTMG)作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作为硬段,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作为催化剂制备预聚体,然后利用1,4-丁二醇(BDO)进行扩链。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X射线衍射和凝胶渗透色谱对PUR-T的结构进行表征,然后分别用万能试验机和热重(TG)分析仪对其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PTMG和PCL为软段的PUR-T成功合成,当PTMG与PCL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时,相比于分别以PTMG和PCL为软段合成的聚氨酯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有非常明显的提高,可以分别达到19.06MPa和1 647%。但随着PTMG含量的增加,PUR-T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逐渐降低。此外,随着PTMG在PUR-T中含量的增多,PUR-T中PCL结晶性能逐渐降低,这是导致PUR-T力学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同时通过TG分析,发现随着PTMG加入量的增多,PUR-T的热稳定性逐渐增强。(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19年09期)
田仪长[3](2019)在《含聚碳化二亚胺的高固含量聚酯型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己二酸型聚酯多元醇合成的聚氨酯分散体(PUD)广泛用于胶粘剂、涂料领域,如水性鞋用胶粘剂、汽车、家具胶粘剂、皮革、纺织涂料等。己二酸型聚酯多元醇结构中的酯基易水解,影响聚氨酯分散体稳定性,导致乳液成膜后的耐水性和耐溶剂性差、硬度低、耐热性不佳等缺点。目前采用较多的手段是有两类:一是对聚酯多元醇进行改性或者加入混合型多元醇以弥补聚酯多元醇的不足,但始终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聚酯耐水解性差的问题;二是直接外添加抗水解剂,然而这些产品在国内的价格较高,且需要额外添加对PUD体系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四甲基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TMXDI)为原料合成聚碳化二亚胺(PCDI),再以自制的PCDI、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PBA)、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乙二胺基乙磺酸钠(AAS-Na)、异佛尔酮二胺(IPDA)等为原料,采用丙酮法合成了固含量在50%以上的高固含量、低粘度聚氨酯分散体(PUD)。本文通过动态光散射粒径分布ζ电位测定仪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研究了不同变量对高固含量聚氨酯分散体粘度、粒径、粒径分布、耐水性解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CDI的添加量和聚合度的增加,分散体的平均粒径增加,黏度降低,粒径呈现更加显着的二元分布;随着亲水集团含量的增加,分散体的平均粒径减小,黏度增加,粒径分布变窄。透射电镜(TEM)表征显示分散体胶粒呈现大小不一的球形结构,分散体中的小胶粒处于大胶粒之间的空隙中,保证了分散体具有高固含量和良好的稳定性同时降低了体系的黏度。在聚氨酯合成阶段添加PCDI能显着改善聚酯型聚氨酯的耐水解性能,PCDI的最佳添加量为3wt%,PCDI的最佳聚合度为4。对样品胶膜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力学性能、邵氏硬度、热重分析(TG)、耐水性和耐乙醇性等测试。PUD胶膜的力学性能和邵氏硬度表征表明,随着PCDI添加量的增加,胶膜水解后拉伸强度减弱的幅度逐渐下降;当PCDI的添加量相同时,随着亲水基团含量的增加,水解前后胶膜拉伸强度随之增大的,硬度也相应增加。PUD胶膜的耐水性和耐乙醇性能测试表明,PUD胶膜的吸水率在6%-10%之间,说明其耐水性能良好。随着亲水含量的增加,PUD胶膜的吸水率和吸乙醇率增加。PUD胶膜的热性能测试表明,PUD胶膜的起始分解温度为290℃,450℃时基本完全分解,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能。(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25)
王永峰,周正权,刘贺,宋宇飞,马凤国[4](2019)在《多元醇种类和用量对聚酯型聚氨酯泡沫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预聚体法制备聚酯型聚氨酯泡沫,主要考查了多元醇的种类和用量对聚酯型聚氨酯泡沫的影响。结果发现:最佳的聚酯多元醇的分子量应该控制在2000g/mol~3000g/mol;苯酐聚酯多元醇的加入,提高了泡沫的拉伸强度和压陷硬度,明显降低泡沫的弹性,导致泡沫外观不佳,在预聚体法制备聚氨酯泡沫时,不适合使用苯酐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的加入能够显着降低预聚体的粘度,当聚醚多元醇EP-330N含量在10%~20%时,使用预聚体法制备聚氨酯泡沫的操作更加方便,性能相对影响不大,能够满足一般的生产要求。(本文来源于《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期刊2019年02期)
简鹏,伍函,盛扬,孙一新,李坚[5](2019)在《聚酯型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对光固化导电压敏胶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导电压敏胶是以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的聚酯二醇(PEA2000、PBA2000、PHA2000)为单体,通过调节异氰酸根与羟基的摩尔比(n(-NCO)∶n(-OH))得到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酯聚氨酯丙烯酸酯大分子交联剂。将其与功能性单体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小分子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以及KCl在甘油和水的混合溶剂中按一定的比例混合,通过紫外光固化得到导电压敏胶。表征了大分子交联剂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通过调控异氰酸根与羟基的摩尔比,成功地得到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氨酯大分子交联剂;然后对压敏胶进行相关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其中以PUA-PBA2000(-NCO∶-OH摩尔比为1.4)为大分子交联剂制备的压敏胶力学性能最好,并且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亲水性;因此,在医用电极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张娜[6](2019)在《可生物降解聚醚酯/聚酯型聚氨酯的制备及形状记忆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形状记忆聚合物(SMPs)的不可降解性和较低的生物相容性,使其在医用植入材料的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可生物降解形状记忆聚氨酯(SMPUs)具有回复应变高、密度低和加工简单等优点,已被提出应用于多种医疗器械。本论文主要通过设计聚氨酯的组分、控制材料的性能、改变形变的临界条件来提高在医用方面的可行性。主要分为叁部分:I.形状记忆聚醚酯型聚氨酯(SMPEEU):以聚乙二醇(PEG)为引发剂、ε-已内酯(ε-CL)为单体开环聚合制得叁嵌段预聚物聚已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ECL),通过具有有序链段的脂肪族二异氰酸酯(HBH)对预聚物直接扩链,得到PEG含量不同的具有有序硬段的SMPEEU。通过~1H NMR、FT-IR和GPC对PECL和SMPEEU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EG含量对材料的热性能、结晶性、力学性能、亲水性和体外降解性等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EG的引入会降低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和结晶度。随着PEG含量由9.25 wt%增加到47.5 wt%,伸长率由483%增加到956%,拉伸强度由23.1 MPa减少到9.0 MPa。体外水解降解研究表明,SMPEEU膜破碎时间为4-12周,降解速率随PEG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采用“折迭-展开形状记忆测试”方法对形状记忆性能进行评价,PEG含量为23.4 wt%的SMPEEU-III薄膜在体温下的形变回复率为99.8%,形变回复时间为3.9 s,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性能,经过4次折迭-展开的循环后,薄膜仍能够快速回复到初始形状。细胞毒性试验表明其体外细胞相容性良好。SMPEEU不仅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可生物降解性、降解产物无毒和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而且在体温下具有优异的形状回复性能,在生物医用器械材料中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II.形状记忆壳寡糖改性聚酯型聚氨酯(SMCPU):先以PCL和HBH为原料反应得预聚物,然后通过壳寡糖(COS)扩链,两步法制备出一类新型COS含量不同的SMCPU。研究了COS含量对材料的理化性质的影响。随着COS含量增加,拉伸强度、初始模量、表面亲水性均增大,断裂伸长率和溶胀率均减小;体外降解测试表明降解速率随COS含量增多而增大,说明可以通过调节COS的用量来调节其降解速率;“折迭-展开形状记忆测试”表明SMPCU在体温下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性能,且随COS含量的增加(交联度的增加),形变固定率和形变回复率升高,形变回复时间减少,经过10次折迭-展开的周期后,薄膜仍能够快速回复到初始形状。另外,通过蛋白质吸附和血小板黏附研究了膜材料表面的血液相容性,结果表明COS的引入大大提升了材料抗蛋白质吸附和血小板黏附的能力,表现出良好的血液相容性。优异的力学性能、可控的降解速率、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和形状记忆性能表明SMPCU在医学领域具有更广的应用范围,也为新型SMPUs材料的制备提供新的研究思路。该材料上仍含有很多活泼的羟基和未反应的胺基,可作为改性材料进一步修饰,拓宽其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应用。III.pH敏感形状记忆聚醚酯型聚氨酯(SMPEEU-Py):首先以3-巯基-1,2-丙二醇和4-乙烯基吡啶为原料,通过迈克尔加成制备了端二羟基吡啶化合物(PyDH)。然后,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对PECL和PyDH的混合物进行扩链制备了一系列的侧链含有吡啶基团的pH敏感SMPEEU-Py。通过~1H NMR、FT-IR和GPC对PyDH和SMPEEU-Py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yDH含量对材料的热性能、结晶性、吸水性能、力学性能和体外降解性能的影响。不同pH值下吸水率测试表明,SMPEEU-Py具有较好的pH敏感性,PyDH含量越高,pH敏感性越好。不同pH值下体外水解降解结果表明,碱性和酸性环境下的降解速度明显高于中性环境。pH敏感形状记忆性能表明,PyDH含量为21.19 wt%的膜材料(SMPEEU-Py-1/8)在pH=1.5的环境下,形变回复率为91.7%,但形变回复时间约为25 min。SMPEEU-Py不仅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而且具有一定的pH敏感形状记忆性能,在pH敏感药物缓释材料中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本论文对直链型、轻度交联型、pH敏感型的叁种SMPUs材料进行了制备和研究,该研究可以为新型医用多功能性SMPUs提供新的设计和制备思路,拓宽聚氨酯材料在医学上的应用领域。(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3-15)
刘小龙[7](2019)在《高强度可生物降解聚酯型聚氨酯的制备及其膜表面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氨酯(PU)具有氨基甲酸酯特征基团的嵌段共聚物,其由柔性软链段和刚性硬链段交替连接。PU通常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从热力学而言,硬段和软段的不相容性使其彼此分离,各自聚集而形成微相分离。具有优异机械性能的PU被广泛应用于塑料、粘合剂、橡胶等。在生物医学科学中,PU则被广泛用作血管、导尿管、人工心脏、心脏辅助装置等长期植入性材料。现代医学对于应用于人体等活体组织的长期植入性医用聚氨酯材料所引起的不良生物反应有越来越苛刻的要求,如何在不损害其优异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提高PU的血液相容性,成为现阶段研究的重心所在。本文依次用不同分子量的聚己内酯(PCL)与具有有序链段的叁嵌段扩链剂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BH)反应,制备了不同软段分子量的聚酯型聚氨酯(PEU)和相应膜材料,再分别通过氨解法和脲基甲酸盐反应法将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接枝于膜表面,进行表面亲水化改性,并研究了改性前后材料的各项性能。相关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在高温、高真空环境下用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催化以1,4-丁二醇(BDO)为引发剂的ε-己内酯(ε-CL)开环反应,制备了不同分子量的PCL(M_n=600、1000、2000、3000 g/mol),再使用HBH对PCL进行扩链反应,得到了四种不同软段分子量的PEU材料(PEU600、PEU1000、PEU2000、PEU3000),然后溶剂挥发法制得PEU薄膜。通过核磁共振法(H~1NMR)、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凝胶色谱法(GPC)等手段对PCL、PEU的化学结构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PEU的数均分子量均达到了1.0×10~5 kDa左右,并具有较低的多分散系数。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示差量热扫描仪(DSC)、热失重分析(TGA)、万能拉力机等对其结晶性能、热性能、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表明:PEU比PCL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可归因于PEU的高分子量;其热转变曲线出现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证实了微相分离结构的存在;致密氢键交联的叁维网络和微相分离赋予了PEU优异的力学性能(断裂强度均大于34MPa,最大为51.2MPa;断裂伸长率均大于900%,最大为1480%)。体外降解测试表明PEU膜具有较慢的降解速率,其保持力学性能的时间至少6个月,甚至12个月,满足长期植入材料对降解时间的要求。(2)将PEU薄膜(采用PEU1000为测试样品)在1,6-己二胺水溶液中氨解得到表面氨基活化的薄膜(PEU-NH_2),接着使膜表面的-NH_2与异氰酸根(-NCO)封端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NCO)发生缩合反应,PEG接枝到膜的表面(PEU-PEG),并通过FT-IR和~1H NMR测试表征了接枝过程。研究了氨解反应对膜材料理化性能的影响:热性能测试表明胺解没有破坏原膜的微相分离结构和热稳定性;力学性能测试发现PEU-PEG的最大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虽然略低于原膜,但仍显示出优异的机械性能,表明胺解反应对力学性能影响较小;体外降解测试表明PEG接枝后的PEU膜在六个月后仍能维持其力学性能,并且18个月的降解质量损失仅为25%;PEU-PEG相比于改性之前具有更加亲水的表面,并且改性之后膜表面的蛋白质吸附和血小板粘附均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表明PEG表面接枝后PEU具有更好的表面血液相容性。(3)经叁步温和的化学反应将MPC高密度接枝到PEU膜表面(采用PEU2000为测试样品,H-PEU):膜先与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发生脲基甲酸盐反应将-NCO基团引入到膜表面(H-PEU-NCO),然后膜表面的-NCO基团与叁(2-氨乙基)胺发生缩合反应得到表面-NH_2活化的膜(H-PEU-NH_2),最后膜表面的-NH_2与MPC的双键进行迈克尔加成反应得到表面MPC接枝的膜(H-PEU-MPC)。接枝过程及膜表面元素组成分别采用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了表征。TGA、DSC、XRD和力学测试等表明改性前后膜的性能基本一样,表明该化学方法对其理化性能基本没有影响;MPC表面改性的H-PEU膜(H-PEU-MPC)表面的水接触角大大降低,接近超亲水表面。改性后膜表面的蛋白质吸附和血小板粘附都显着降低,说明利用此种温和的化学改性方法能在不改变聚氨酯优异的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其膜材料表面的血液相容性。表面亲水改性后的膜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缓慢的生物降解性、降解产物无毒可吸收和良好的表面血液相容性使其可以作为长期植入材料和血液接触材料应用于生物体。(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3-15)
刘贺,张晓青,马凤国[8](2019)在《发泡剂和扩链剂/交联剂对聚酯型聚氨酯泡沫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预聚体法制备聚酯型聚氨酯泡沫,利用全水发泡,分别采用1,4-丁二醇(BDO)和叁羟甲基丙烷(TMP)做扩链剂和交联剂,考查叁者对聚酯型聚氨酯泡沫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用量的增加,泡沫密度不断下降,力学性能增加,回弹性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水的用量为2. 5~3质量份时泡沫的各项性能最均衡;扩链剂和交联剂的加入使泡沫的力学性能得到提升,同时会降低回弹性能,最佳的扩链剂和交联剂的配比为1. 5质量份的BDO和0. 5质量份的TMP。(本文来源于《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期刊2019年01期)
来雅赟,尚欣宇,邸明伟,孔宪志[9](2018)在《木质素基聚酯型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玉米秸秆木质素、癸二酸、丙叁醇、乙二醇和新戊二醇为原料制备了癸二酸系聚酯多元醇,并以其配合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和有机铋催化剂制备了木质素基聚酯型聚氨酯胶黏剂,利用黏度和胶接强度测试以及FTIR和TG分析对所制备的聚酯多元醇及木质素基聚氨酯胶黏剂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新戊二醇参与合成木质素基聚酯多元醇,可以得到液态产品,且新戊二醇含量越多,所得聚酯多元醇的黏度越小,以此制备的聚氨酯胶黏剂的胶接性能越好。以新戊二醇作为100%二元醇得到的木质素基聚酯多元醇配制聚氨酯胶黏剂,其胶接强度可达15.47MPa。红外分析表明,聚氨酯链段中引入了木质素分子。TG结果显示,所制得的木质素基聚酯型聚氨酯胶黏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化学与黏合》期刊2018年06期)
王海峰[10](2018)在《聚酯型聚氨酯合成革耐水解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以聚酯二元醇、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基料的系列聚氨酯,探讨了聚酯二元醇种类、合成工艺、交联剂(TMP)含量对聚氨酯合成革耐水解性能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谱图表明:聚酯二元醇位阻因子越大,耐水解性能越佳。实验数据表明:双组分工艺耐水解性能较单组分工艺优,以TMPD型聚酯二元醇、TMP含量为0.3%时,合成的双组分聚氨酯合成革恒温、恒湿5周后剥离强度保留率达75%以上。(本文来源于《安徽化工》期刊2018年02期)
聚酯型聚氨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两步法制备聚酯–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PUR-T),其中聚己内酯(PCL)和聚四氢呋喃(PTMG)作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作为硬段,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作为催化剂制备预聚体,然后利用1,4-丁二醇(BDO)进行扩链。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X射线衍射和凝胶渗透色谱对PUR-T的结构进行表征,然后分别用万能试验机和热重(TG)分析仪对其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PTMG和PCL为软段的PUR-T成功合成,当PTMG与PCL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时,相比于分别以PTMG和PCL为软段合成的聚氨酯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有非常明显的提高,可以分别达到19.06MPa和1 647%。但随着PTMG含量的增加,PUR-T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逐渐降低。此外,随着PTMG在PUR-T中含量的增多,PUR-T中PCL结晶性能逐渐降低,这是导致PUR-T力学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同时通过TG分析,发现随着PTMG加入量的增多,PUR-T的热稳定性逐渐增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酯型聚氨酯论文参考文献
[1].张凌昊,江贵长,张德浩,李菲,赵忆鑫.聚酯型聚氨酯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包装工程.2019
[2].武浩浩,谢昊圃,田新欣,孙莹潞,刘向东.聚酯–聚醚型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J].工程塑料应用.2019
[3].田仪长.含聚碳化二亚胺的高固含量聚酯型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4].王永峰,周正权,刘贺,宋宇飞,马凤国.多元醇种类和用量对聚酯型聚氨酯泡沫的影响[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9
[5].简鹏,伍函,盛扬,孙一新,李坚.聚酯型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对光固化导电压敏胶性能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9
[6].张娜.可生物降解聚醚酯/聚酯型聚氨酯的制备及形状记忆性能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7].刘小龙.高强度可生物降解聚酯型聚氨酯的制备及其膜表面改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8].刘贺,张晓青,马凤国.发泡剂和扩链剂/交联剂对聚酯型聚氨酯泡沫的影响[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9
[9].来雅赟,尚欣宇,邸明伟,孔宪志.木质素基聚酯型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及表征[J].化学与黏合.2018
[10].王海峰.聚酯型聚氨酯合成革耐水解性能的研究[J].安徽化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