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进回油调压装置,包括发动机和油耗仪,发动机回油口通过第四阀门与油泵进油端相连,油泵出油端通过换热器与第二阀门相连,第二阀门与油耗仪回油口相连,换热器上设有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第四阀门与第二阀门之间位于油泵、换热器外并联有单向阀、第一调压阀,油耗仪供油口通过第一阀门与第二调压阀相连,第二调压阀通过第三阀门与发动机进油口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能调节发动机回油压力的缺陷。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发动机进回油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和油耗仪,所述发动机回油口通过第四阀门(1.4)与油泵(4)进油端相连,所述油泵(4)出油端通过换热器(7)与第二阀门(1.2)相连,所述第二阀门(1.2)与油耗仪回油口相连,所述换热器(7)上设有第五阀门(1.5)和第六阀门(1.6),所述第四阀门(1.4)与第二阀门(1.2)之间位于油泵(4)、换热器(7)外并联有单向阀(2.1)、第一调压阀(3.1);所述油耗仪供油口通过第一阀门(1.1)与第二调压阀(3.2)相连,所述第二调压阀(3.2)通过第三阀门(1.3)与发动机进油口相连。
设计方案
1.一种发动机进回油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和油耗仪,所述发动机回油口通过第四阀门(1.4)与油泵(4)进油端相连,所述油泵(4)出油端通过换热器(7)与第二阀门(1.2)相连,所述第二阀门(1.2)与油耗仪回油口相连,所述换热器(7)上设有第五阀门(1.5)和第六阀门(1.6),所述第四阀门(1.4)与第二阀门(1.2)之间位于油泵(4)、换热器(7)外并联有单向阀(2.1)、第一调压阀(3.1);
所述油耗仪供油口通过第一阀门(1.1)与第二调压阀(3.2)相连,所述第二调压阀(3.2)通过第三阀门(1.3)与发动机进油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回油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阀门(1.4)与油泵(4)之间连接有过滤器(6)、第三压力表(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回油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7)与第二阀门(1.2)之间连接有第一压力表(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回油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7)为板式换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回油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压阀(3.2)与第三阀门(1.3)之间连接有第二压力表(5.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回油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第三阀门(1.3)、第四阀门(1.4)、第五阀门(1.5)、第六阀门(1.6)均为球阀。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进回油调压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3所示,现有发动机调压装置中有与发动机和燃油温控相连的四个球阀,紧随其后的是四个压力表,在发动机一侧的消气罐主要用于在油温过高时产生气体进行稳压,消气罐上方的是排气阀,然后是单向阀、两个油泵和调压阀。
油从发动机回油口进入消气罐,由于此时油温较高所以会膨胀,可以通过消气罐与球阀泄压,然后通过两个油泵打出(主要是补偿压力损失),这里单向阀主要防止逆流,然后通过燃油温控重新进入装置,经过调压阀调压再进入发动机。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现有发动机调压装置中只有进油口有调压阀,回油口没有,所以不能调节回油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回油调压装置,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能调节发动机回油压力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发动机进回油调压装置,包括发动机和油耗仪,所述发动机回油口通过第四阀门与油泵进油端相连,所述油泵出油端通过换热器与第二阀门相连,所述第二阀门与油耗仪回油口相连,所述换热器上设有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所述第四阀门与第二阀门之间位于油泵、换热器外并联有单向阀、第一调压阀;
所述油耗仪供油口通过第一阀门与第二调压阀相连,所述第二调压阀通过第三阀门与发动机进油口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四阀门与油泵之间连接有过滤器、第三压力表。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与第二阀门之间连接有第一压力表。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优选地,所述第二调压阀与第三阀门之间连接有第二压力表。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均为球阀。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发动机进回油调压装置通过第三阀门由第四阀门回油进入管道内,经过过滤器后进入油泵,第一调压阀主要起到调节发动机回油压力的作用,接着通过换热器,由第五阀门、第六阀门进出冷却水与换热器形成循环调节燃油温度,单向阀起到定向作用,然后由第二阀门进入油耗仪,由第一阀门供油进入发动机,第二调压阀起到调节发动机进油压力的作用,有效解决了发动机进回油的压力波动,稳定燃油压力,保证发动机试验进行得更加顺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实物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中:
1.1、第一阀门;1.2、第二阀门;1.3、第三阀门;1.4、第四阀门;1.5、第五阀门;1.6、第六阀门;2.1、单向阀;3.1、第一调压阀;3.2、第二调压阀;4、油泵;5.1、第一压力表;5.2、第二压力表;5.3、第三压力表;6、过滤器;7、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发动机进回油调压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发动机和油耗仪,发动机回油口通过第四阀门1.4与油泵4进油端相连,油泵4出油端通过换热器7与第二阀门1.2相连,第二阀门1.2与油耗仪回油口相连,换热器7上设有第五阀门1.5和第六阀门1.6,第四阀门1.4与第二阀门1.2之间位于油泵4、换热器7外并联有单向阀2.1、第一调压阀3.1;
油耗仪供油口通过第一阀门1.1与第二调压阀3.2相连,第二调压阀3.2通过第三阀门1.3与发动机进油口相连。
第四阀门1.4与油泵4之间连接有过滤器6、第三压力表5.3。
换热器7与第二阀门1.2之间连接有第一压力表5.1。
换热器7为板式换热器。
第二调压阀3.2与第三阀门1.3之间连接有第二压力表5.2。
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第三阀门1.3、第四阀门1.4、第五阀门1.5、第六阀门1.6均为球阀。
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第三阀门1.3、第四阀门1.4、第五阀门1.5、第六阀门1.6为球阀,单向阀2.1主要控制液体流向,第一调压阀3.1、第二调压阀3.2主要用于调节系统压力,油泵4主要是提高流速并提供压力补偿,第一压力表5.1、第二压力表5.2、第三压力表5.3主要用于监测压力情况,板式换热器7主要用于降低回油温度。
通过第三阀门1.3由第四阀门1.4回油进入管道内,经过过滤器6后进入油泵4,第一调压阀3.1主要起到调节发动机回油压力的作用,接着通过换热器7,由第五阀门1.5、第六阀门1.6进出冷却水与换热器7形成循环调节燃油温度,单向阀2.1起到定向作用,然后由第二阀门1.2进入油耗仪,由第一阀门1.1供油进入发动机,第二调压阀3.2起到调节发动机进油压力的作用,有效解决了发动机进回油的压力波动,稳定燃油压力,保证发动机试验进行得更加顺利。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发动机进回油调压装置通过第三阀门由第四阀门回油进入管道内,经过过滤器后进入油泵,第一调压阀主要起到调节发动机回油压力的作用,接着通过换热器,由第五阀门、第六阀门进出冷却水与换热器形成循环调节燃油温度,单向阀起到定向作用,然后由第二阀门进入油耗仪,由第一阀门供油进入发动机,第二调压阀起到调节发动机进油压力的作用,有效解决了发动机进回油的压力波动,稳定燃油压力,保证发动机试验进行得更加顺利。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5456.0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539481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F02M 37/00
专利分类号:F02M37/00
范畴分类:28B;
申请人:上海典圆测试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典圆测试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2150 上海市崇明区潘园路1800号2号楼1221室(上海泰和经济开发区)
发明人:陈蕾;邵照
第一发明人:陈蕾
当前权利人:上海典圆测试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周高
代理机构:31297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