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言之有文”—中学生作文之语言能力训练的尝试

如何“言之有文”—中学生作文之语言能力训练的尝试

如何“言之有文”—中学生作文之语言能力训练的尝试

姚玉莲

摘要:本文就中学生作文中存在的语言粗糙、枯槁、低幼、繁冗、晦涩、游戏等现状,试图从植入文化因子、习练复写、注重修改、自觉对照中探寻提升学生言语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文化因子;复写;修改;对联

作者简介:姚玉莲,任教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雷甸中学。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指写文章(或说话),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久远。语文教育家叶圣陶也说,写文章是运用语言来写的,因而语言方面也须下工夫。有一个好的思想固然重要,但是,若语言文字不到家,“再好的思想也出不来”。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关于思想与语言也曾有如下描述:思想是天空中的鸟,在语言的笼里,也许会展翅,却不会飞翔。纵观历届中学生作文现状,思想在语言文字的笼里经受戕害,甚至是奄奄一息。概括起来,存在如下问题:

1.粗糙:言语单调少变化,错别字,病句较多,就像一碗掺有沙子的糙米饭,使人难以下咽。

2.枯槁:措辞普通,表述平直,既无修辞,也缺感情,就像脱水的橘子,嚼之如棉絮。

3.低幼:小学生的语调,仿佛是用一千个常用汉字写成的文章,比如“你见过泥土吗?没有见过吧?那我告诉你”这类语言,怎能打动读者的心?止增笑耳!

4.繁冗:这种语言就像吸满水的海绵,乍一掂量,还以为重,待水分挤干。发现思想苍白得很。一丁点意思,却唠叨了几段;都知道的意思,已说过的意思,说了又说,简直是怀疑读者的智慧。

5.晦涩:语言太主观,只有作者自己才懂,或者语言的跳跃性太大,让人如坠云雾中,或者形象呈现太多而没有必要的语言提示。总之,读过后大脑空空,一无所有。

6.游戏:语言花哨,玩世不恭,随意马虎,为语言而语言,字里行间透着极不严肃的写作态度。诙谐也罢,幽默也罢,目的皆在轻松,而游戏性文字却是思想苍白者在无聊地搞笑。

那么,到底如何说话才算好呢?怎样才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少受语言的戕害呢?在语言方面须下些怎样的功夫呢?笔者以为大概可进行如下方面的苦修(不谈训练--仿佛那是一个贬义词)。

一、于阅读中植入文化因子

这里所说的“文化因子”,是指具有某种文化寓意或文化特质,能够激活读者想像,提示并传达一定的文化信息的典故、熟语或典型意象。一篇作文的文化氛围皆源于这些文化因子的和谐巧妙组合,好像“乱石崩云,惊涛裂岸”的磅礴之势因朵朵浪花而生一样。

周作人在须打灯笼上街的白天,照样神情自若地和朋友谈鸟,在院中的暖阳下品茗,高兴时,还倒在乌篷船里看两岸青山,一江绿水,活得自在,自足。

就连鲁迅经过了坟前的彷徨和铁屋子里的呐喊之后,也会在柔柔的灯光下,点上一支烟,轻轻地朝花夕拾,让自己早已干涸的心田,在童年水乡的润泽中,在金黄圆月下的西瓜地里,在百草园,在社戏台,静静地安睡。

上例中,写周作人,“谈鸟”、“品茗”,这是传统的士大夫闲适的生活内容,而“乌篷船”这一因子尤能激活“周作人的世界”。乌篷船是绍兴水乡乃至江南特有的水上工具,也是周作人的散文里乃至现代散文里常常提及的意象。写鲁迅,“呐喊”、“彷徨”、“朝花夕拾”、“坟”,这是鲁迅小说集或散文集或杂文集的名字。“水乡”、“金黄的圆月下的西瓜地”、“百草园”、“社戏台”,分别是鲁迅《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里的意象。“铁屋子”,这是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表达社会现实和内心绝望的经典喻体。

语言的丰厚是因为语言能传达大量的文化信息,而文化信息是以文化因子为载体的。为此,只要积累一定量的文化因子,并能将其和谐地组合在语言中,作文就有了打动人心的内涵。

文化因子从何而来?来自对文化信息的概括和提炼。故每天半小时的课余阅读必不可少,每天对文化信息的概括提炼必不可少。倘若作文时需要陶渊明的信息,学生在表达时,将以上这些文化因子点缀在语言之中,那么,学生的语言就能呈现出一种厚重的文化感。

二、于复写中提升言语

所谓复写,就是凭着瞬时记忆用自己的语言将刚刚阅读过的语言片段重新进行描述,然后通过对比发现差距,从而提高语言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写作能力发展迟缓很大程度上是阅读的低效造成的。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往往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常常错过关键的语言信息,这种“错过”也表现在写作中,本该是情思表达的关键所在,而学生的语言却没有及时准确到位,结果导致语言文字苍白无力。而复写训练,其目的就是通过比较自己与他人的言语差别,在对差别的认识分析中提高言语表现力。

那么,学生阅读和写作低效的根源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应该从思维上找原因:其一,学生缺少想象的习惯;其二,学生的思维缺少一种积极的状态有了这两方面的原因,学生的阅读写作低效就不足为怪了。所幸的是,复写这种训练方式能迅速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且训练无需受太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学生自己就可以进行行之有效的练习。可自找经典的语言片段,训练几十段后,就能有惊人的长进。

三、于修改中找寻最恰当的表达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修改也是一种阅读,但比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更有利于语言能力的提高。契诃夫说:“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但就我们中学生作文现状来看,相当忽视文章的修改,常常是评个分数后,这次训练也就随之结束了。其实,对写作来说,写完一篇文章,才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对文章的修改润色。自古至今,没有不重视修改的文学家。“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体现的正是文学家惨淡经营的修改精神。马克思更是以修改润色为乐的语言大师,他给恩格斯的信中说:“这自然就像生小宝宝一样,在一阵剧痛以后用舌头去舔那宝宝,多愉快呀。”总之,我们不能放弃对文章的修改,而且还有必要加强文章修改的训练。

修改训练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研究作家们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看作家们如何修改文章;二是修改自己的文章。下面分述之。

其一,研究未定稿。看名作,让学生知道“应该这么写”,看未定稿,让学生知道“不应该那么写”。一代文学巨匠鲁迅也以为看未定稿是一种极有益处的学习方法。

其二,修改自己的文章。原则如下:第一,是文必改,每一篇作文都是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试验田。第二,多方比较,比较可以说是思维之母,不比较何以知优劣。既要比较言语的区别,又要比较情景的区别。第三,写完后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改,思维、感情冷却后,更具有客观性,更能认识文章之不足。第四,常用换位思维,文章本来就是为读者而写,应多站在读者的角度想问题。总之,只要动手改起来,学生的语言就一定会有进步。

四、于对联中灵敏思维

古代私塾言语训练有两种常规方法,一是诵读,二是对课。如果说诵读是通过诵读习得言语的最基本方法,那么,对课就是通过训练习得言语的最有效方法。古代没有语法系统,学子如何习得规范的书面语呢?最好是对课训练,对课就是对对联,先生出上联,学生对下联。下联是对上联语言形式的忠实模仿,长时间地模仿中,学生习得了言语。其次,对联这种言语训练方式训练的不单是语言形式,也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联想等思维能力,甚至还可以引导学生养成“浩然之气”。聊举一例:林则徐随师春游海边鼓山,先生出了上联:海到天边天作岸,林则徐应了下联:山登绝顶我为峰。不难看出,下联既体现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又荡涤着一种博大的胸襟和气魄。因此可以说,一副对联实际上是一篇微型的文章。“一花一世界,一水一天堂。”文章有的,对联也有,但对联比文章更具有优势,言语训练既是短平快,又是不分时间地点的,简便随意,容易操作。近些年来频繁出现的各种仿写题,其实就是对对联这一传统语言训练方式的最好传承。

对联训练中,最好注意以下三点:

其一,对联训练应当有一个由简而繁、由宽而严的过程。由简而繁,是说对联字数应当由少到多,语法应当由易到难;由宽而言,是说对联语法格式应当经由一个大体相似到完全相同的过程。

其二,对联训练不仅是训练言语,也训练思想和胸襟。出句平淡,对句奇崛,这是对联一贯的要求。为此,在训练中一定要注意角度的选取,力求气魄宏大一些,境界高远一些。这样,言语训练最终才能落到实处,因为语言和思想是不可分割的,倘若只是训练语言,不同时训练思想,那么,最后习得的言语也必然软弱无力。正如习武,如果只是练些拳脚而不注重武德修为,那是难以成器的。

其三,始终保持一种对联训练的意识。只要有机会,看到一句话,就应想到仿说一句,看到一种情景,就应想到要用一副对联来表达。事实上,前人就是这样做的。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刘雨.生命体验与文艺创作[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雷甸中学

邮政编码:313219

AnAttempttoImproveMiddleSchoolStudents'

ChineseLanguageAbility

YaoYulian

Abstract:Basedonsuchcurrentrealityinmiddleschoolstudents'Chinesewritingasroughness,verbalizationandobscurity,thispaperattemptstoseekeffectivewaystoimprovestudents'Chineselanguageabilitybyintroducingculturalelements,replicating,andmodeling.

Keywords:culturalelements;replicating;modification;couplet

标签:;  ;  ;  

如何“言之有文”—中学生作文之语言能力训练的尝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