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历史性命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历史性,命运,共同体,联合国,波茨坦,人类,邓州。
历史性命运论文文献综述
周德义,周银[1](2019)在《儒家文化发展的历史性审视与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核心。儒家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曾经有过两次大发展,形成了两个历史性高峰。第一个高峰形成发生在先秦时代,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等,创建了儒家文化并且得以制度化而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意识;第二个高峰是宋代文化的复兴和新儒学的建构,主要代表人物有周敦颐等。在经过佛教文化的长期冲击之后,儒家文化进一步吸纳诸子百家,特别是佛家内心修持的思想方法,产生了宋明理学、心学。新时期,随着世纪形势风云激荡,各种文化之间相互影响、渗透和融合,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迎来了第叁个历史性高峰,儒家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资源与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徐东[2](2018)在《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历史思想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是在对以往世界历史思想的批判过程中构建的,世界历史不是由某种外在力量推进的,而是由现实的人的活动与相互交往推动的。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致的。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消除现存社会状况的现实的运动,是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共产主义运动的最终旨趣在于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世界历史运动与人的解放是统一的,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是统一的。(本文来源于《科学大众(科学教育)》期刊2018年02期)
陈须隆[3](2016)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叁次历史性飞跃》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八大明确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但仅限于用之解释"合作共赢"的内涵,尽管这时它已涉及"实然"和"应然"两大理论问题,即"人类命运共同体"实际是什么和应该怎样。笔者认为,这可以看作"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思想或理论的第一(本文来源于《福建理论学习》期刊2016年09期)
王群,整理[4](2016)在《在命运大决战中作出历史性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大决战。蒋介石集团,积极发动内战、维护其独裁统治,与美帝国主义狼狈为奸,甘为附庸,导演了一场假和平、真内战的丑剧。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部署,中原军区部队为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第一,中原部队的战(本文来源于《湖北日报》期刊2016-06-27)
本刊编辑部[5](2016)在《今夜的巴黎决定了全人类的命运 2015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成为历史性的重要里程碑》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北郊的布尔歇展览中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11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隆重举行,184个国家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涵盖全球碳排放量的97.9%。超过150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了本次气候大会的开幕式。此次大会目的是促使196个缔约方(195个国家+欧盟)(本文来源于《地球》期刊2016年01期)
霍清廉[6](2015)在《对邓州市台湾原住民泰么族命运变迁的历史性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原住民居住邓州市始于清康熙七年(1668),最初8名台湾籍将士追随降清明将黄廷奉旨来邓州屯垦而定居此地。历经350年风雨沧桑,发展成近3000人规模的台湾原住民(高山族)后裔群体,并顽强地保留特色鲜明的村落文化和民族文化。通过对邓州泰么族家族文化发展史的梳理,可以看出大陆与台湾民族之间具有源远流长且多重融合的血缘关系。研究和保护邓州泰么族文化遗产对保护民族文化、维护民族团结有积极意义,对分析大陆民族与高山族血脉相连的关系有重大意义,它会带给世人有益的历史启示。(本文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王天乐,张杰,黄培昭,王云松,陈效卫[7](2015)在《关乎国际秩序和人类命运的历史性文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北京7月25日电 综合本报驻外记者报道:1945年7月26日,中国、美国、英国在德国柏林近郊波茨坦发表《中美英叁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又称《中英美叁国波茨坦宣言》),公告确定了日本的侵略罪行及战后对日本的处理原则。在《波茨(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5-07-26)
毛莉[8](2015)在《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迎来历史性机遇》一文中研究指出“亚洲命运共同体”是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的关键词。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深刻阐述了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在为期4天的会议中,来自各国政府、工商界、学界、媒体界的2000多位代表脑力激荡,共同探讨亚洲融合新未来。为将(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5-03-30)
李正阳[9](2014)在《中国共产党改变中国命运的叁次历史性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选择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思想指导,才能为中国人民选择一条正确的革命与现代化建设之路;而正是由于指导思想的科学与道路的正确才能使中国建立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笔者希望通过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改革开放的选择、深化改革选择叁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性选择的回顾中,使广大读者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叁个自信的科学性与必要性。(本文来源于《高考(综合版)》期刊2014年09期)
袁清,金巍[10](2012)在《命运与选择——从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解读《法国中尉的女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福尔斯以敏锐的眼光窥视到男女主人公面对命运做出的不同选择,并从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这个角度探讨了在当时社会历史环境下男女主人公做出的种种选择,体现了他们所做出的选择在当时社会历史环境下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12年24期)
历史性命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世界历史思想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是在对以往世界历史思想的批判过程中构建的,世界历史不是由某种外在力量推进的,而是由现实的人的活动与相互交往推动的。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致的。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消除现存社会状况的现实的运动,是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共产主义运动的最终旨趣在于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世界历史运动与人的解放是统一的,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是统一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历史性命运论文参考文献
[1].周德义,周银.儒家文化发展的历史性审视与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徐东.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统一[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
[3].陈须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叁次历史性飞跃[J].福建理论学习.2016
[4].王群,整理.在命运大决战中作出历史性贡献[N].湖北日报.2016
[5].本刊编辑部.今夜的巴黎决定了全人类的命运2015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成为历史性的重要里程碑[J].地球.2016
[6].霍清廉.对邓州市台湾原住民泰么族命运变迁的历史性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7].王天乐,张杰,黄培昭,王云松,陈效卫.关乎国际秩序和人类命运的历史性文件[N].人民日报.2015
[8].毛莉.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迎来历史性机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9].李正阳.中国共产党改变中国命运的叁次历史性选择[J].高考(综合版).2014
[10].袁清,金巍.命运与选择——从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解读《法国中尉的女人》[J].作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