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民军论文-廖廷建

福建民军论文-廖廷建

导读:本文包含了福建民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福建民军,内部结构,军饷,政局

福建民军论文文献综述

廖廷建[1](2003)在《福建民军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军在福建近现代史上活跃了约半个世纪,对这一时期福建的历史进程有着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民军的兴衰历史、民军的内部组织、民军的军饷问题、民军与福建政局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的探讨,阐明下述观点,即: (一)福建民军是社会剧烈动荡的产物,它的发展壮大又深刻地制约了福建近现代历史的进程;(二)它的基本成份是流民无产者和破产农民,由他们组成的军事集团深受宗族血缘关系、帮派组织形式等的影响;(叁)它的军饷主要是自筹而来,民军头目为扩军筹饷,相互混战不止,对人民横征暴敛、绑架勒索,暴露出很强的匪性和破坏性,给福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四)福建民军参加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虽不是自觉行为,但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客观上有其进步意义;同时民军时常在各种政治、军事势力之间左右摇摆,显示出极强的政治游离性。 对福建民军这一特殊群体,我们要用辨证的眼光看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把它们与土匪混为一谈,一概而论。 通过对福建民军的研究,可以了解在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福建底层社会的情况,有助于对福建军事史、社会史、革命史、经济史等领域的深入研究,扩宽福建地方史的研究领域,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03-04-01)

韩真[2](2003)在《福建民军性质问题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建民军的性质长期被认为是土匪,而未被认真讨论过。本文从民军的起事、历程、活动形式等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分 析,认为虽然匪性是福建民军的印记,但整体上的民军是“军”而不是“匪”。(本文来源于《闽江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1期)

陈建平[3](2000)在《福建民军与护法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1917年7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开始护法战争。福建毗邻广东,成为护法的重要战场之一。为此孙中山克服重重阻力,建立了一支以革命党人为骨干的援闽粤军,并大力争取福建民军的支持。进军福建。福建民军得以投身护法运动,并给援闽粤军胜利进军创造了关键性的有利条件。(本文来源于《福建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0年03期)

李湘敏[4](1988)在《福建民军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的历史进入了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时期。这一时期军阀割据,盗贼蜂起,中国社会更加动乱不安。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也处于这种复杂的局势之中。自1913年袁世凯委派刘冠雄为福建都督后,由于北洋军阀的相互争夺,他们在福建的代理人好似走马灯一样,数易其人。李厚基、徐树铮、王永泉,以及在福建各界舆沦压力下产生的“闽人治闽”的林森和萨镇冰,还有孙传芳、周荫人等,直至福(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88年01期)

福建民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福建民军的性质长期被认为是土匪,而未被认真讨论过。本文从民军的起事、历程、活动形式等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分 析,认为虽然匪性是福建民军的印记,但整体上的民军是“军”而不是“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福建民军论文参考文献

[1].廖廷建.福建民军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

[2].韩真.福建民军性质问题刍议[J].闽江学院学报.2003

[3].陈建平.福建民军与护法运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0

[4].李湘敏.福建民军刍议[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

标签:;  ;  ;  ;  

福建民军论文-廖廷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