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砂复合输导体系及优势输导通道表征方法与应用

断-砂复合输导体系及优势输导通道表征方法与应用

论文摘要

为了系统表征断-砂复合输导体系的分布特征,准确刻画复合输导体系的优势输导通道,采用断层泥比率法量化表征断层的输导能力,确定油气成藏期输导断层及侧向输导部位;采用连通概率法量化表征砂岩输导层的输导能力,确定砂岩输导层的优势输导通道;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刻画断层面空间分布,结合断层面埋深确定油源断层的凸面脊;基于古地貌恢复结果,确定构造脊的分布特征。提出将输导断层、砂岩输导层、油源断层断面脊及构造脊四相耦合,实现对断-砂复合输导体系及优势输导通道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歧口凹陷歧南斜坡区沙一段主要发育2种复合输导体系配置类型,一种为南大港断层(油源断层)断面脊-砂岩输导层-输导断层-构造脊,另一种为砂岩输导层-构造脊-断层。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油藏分布位置及各井含油气显示情况与断-砂复合输导体系中优势输导通道的表征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方法是适用且有效的。

论文目录

  • 1 断-砂复合输导体系输导油气机理
  •   1.1 断层输导体系
  •   1.2 砂岩输导体系
  •   1.3 断面脊
  •   1.4 构造脊
  • 2 断-砂复合输导体系精细刻画方法
  •   2.1 断层输导体系刻画方法
  •   2.2 砂岩输导体系刻画方法
  •   2.3 断面脊刻画方法
  •   2.4 构造脊刻画方法
  • 3 断-砂复合输导体系四相耦合方法
  •   3.1 输导断层与砂岩输导层的耦合
  •   3.2 砂岩输导层与构造脊的耦合
  •   3.3 构造脊与断层的耦合
  •   3.4 油源断层断面脊与砂岩输导层的耦合
  • 4 实例应用及验证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单一输导体系评价
  •   4.3 断-砂复合输导体系四相耦合
  • 4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于海涛,孙雨,孙同文,姜文亚,刘海涛,闫百泉

    关键词: 断砂复合输导体系,优势输导通道,输导断层,砂岩输导层,断面脊,构造脊,歧南斜坡区

    来源: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单位: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湾盆地北部油气富集规律与油气增储领域研究”(2016ZX05006-005),东北石油大学校级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砂岩输导体系流体连通性研究及量化表征”(YJSCX2017-002 NEPU)

    分类号: P618.13

    DO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9.05.004

    页码: 31-40

    总页数: 10

    文件大小: 1729K

    下载量: 208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类型断-砂输导体系分布及对油气成藏的贡献[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9(03)
    • [2].输导体系研究思路及方法综述[J]. 内江科技 2016(10)
    • [3].含油气盆地油气输导体系分析[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5(01)
    • [4].油气输导机制及输导体系定量评价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 2015(02)
    • [5].含油气盆地输导体系研究进展[J]. 山东化工 2019(05)
    • [6].莺-琼盆地高压成因输导体系特征、识别及其成藏过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02)
    • [7].油气输导体系研究进展[J]. 地下水 2013(03)
    • [8].油气输导体系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探讨[J]. 地下水 2012(04)
    • [9].冀中廊固凹陷油气输导体系类型与成藏模式[J]. 现代地质 2011(06)
    • [10].综述石油断裂输导体系的研究现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18)
    • [11].松辽盆地尚家油田油气输导体系及特征[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12].春光油田远源成藏输导体系研究[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8(06)
    • [13].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延长组输导体系定量表征[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7(05)
    • [14].渤海海域石臼坨凸起油气输导体系与运聚模式[J]. 中国海上油气 2016(03)
    • [15].白云凹陷东部A井区油气输导体系及其控藏作用[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9(03)
    • [16].库车拗陷依奇克里克构造带油气输导体系特征及输导模式[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12(01)
    • [17].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番禺低隆起油气复合输导体系探讨[J]. 中国海上油气 2009(06)
    • [18].琼东南盆地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及运聚成藏模式[J]. 中国海上油气 2008(02)
    • [19].江陵凹陷油气输导体系及其控藏作用[J]. 江汉石油科技 2013(03)
    • [20].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宝岛凹陷3D输导体系评价[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21].断裂-砂体复合输导体系输导效率的定量评价——以库车前陆盆地北带白垩系为例[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2(03)
    • [22].博兴洼陷南坡地区输导体系分析[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9(03)
    • [23].沁水盆地郑庄—樊庄区块煤系储层共生成藏微观输导体系[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6(04)
    • [24].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乌尔禾组含油气系统油气输导体系研究[J]. 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25].断层输导体系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 化工管理 2015(07)
    • [26].三维油气输导体系网格建模与运聚模拟技术[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06)
    • [27].优势输导体系研究[J]. 中国西部科技 2014(02)
    • [28].断层输导体系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1(06)
    • [29].东营凹陷辛东地区有效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 [30].大民屯凹陷前进潜山断裂输导体系特点分析[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7(15)

    标签:;  ;  ;  ;  ;  ;  ;  

    断-砂复合输导体系及优势输导通道表征方法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