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商论文-唐海明,郭立君,肖小平,汤文光,孙继民

微生物商论文-唐海明,郭立君,肖小平,汤文光,孙继民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生物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麦,长期施肥,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量氮

微生物商论文文献综述

唐海明,郭立君,肖小平,汤文光,孙继民[1](2015)在《长期施肥对大麦生育期双季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定位试验条件下,关于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特性方面的研究目前还较少。为探明大麦(Hordaum vulgare L.)各个生育时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大麦-双季稻叁熟制种植模式中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商的影响,以湖南宁乡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应用氯仿熏蒸-K2SO4提取法和化学分析法系统分析了长达28年5种施肥处理之间(化肥、秸秆还田+化肥、30%有机肥+70%化肥、60%有机肥+40%化肥和无肥)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商及大麦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大麦各主要生育时期,长期施肥均能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和微生物商,各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和微生物商均随生育期推进呈增加的变化趋势,均于齐穗期达到最大值;其中,化肥、秸秆还田、30%有机肥和60%有机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分别比无肥增加20.04%、26.47%、45.94%和51.42%,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分别比无肥增加12.87%、18.42%、32.16%和36.55%。60%有机肥和30%有机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和微生物商均为最高,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其大小顺序表现为60%有机肥>30%有机肥>秸秆还田>化肥>无肥。各施肥处理大麦产量分别比无肥增产357.6、683.0、721.2和782.1 kg·hm-2。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提高土壤肥力和增产效果最好。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微生物商可以反映土壤质量的变化,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生物学指标。(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许咏梅,杨金钰,朱光辉,孙九胜,刘骅[2](2014)在《灰漠土农田长期碳投入与微生物商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由于长期施化肥和有机肥导致的碳投入差异对土壤微生物商的影响。【方法】依托国家灰漠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试验中的5个典型化肥和有机肥料处理,分析长期不同施肥对小麦各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和微生物商(q SMBC)的动态变化特征,揭示灰漠土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商(q SMBC)、土壤有机碳(SOC)与碳投入量和小麦籽粒产量间的相关性。【结果】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灰漠土SMBC含量和q SMBC在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存在显着差异,SMBC和q SMBC均在扬花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7.5~106.0 mg/kg、0.41%~0.61%。各施肥处理全生育期SMBC平均含量为:高量氮磷钾化肥与有机肥配施(h NPKM)>常量NPK化肥与有机肥配施(NPKM)>氮磷钾化肥配施秸秆(NPKS)>不施肥(CK)>氮磷钾配施(NPK),其中h NPKM与NPKM处理、CK与NPK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全生育期q SMBC的变化趋势为:NPKS>NPKM>CK>h NPKM>NPK。在试验中,尽管化肥配施秸秆(NPKS)的SMBC含量低于化肥与有机肥配施(h NPKM或NPKM),但其提高q SMBC的作用优于化肥配施有机肥或单施化肥(NPK),能够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在土壤总有机碳中所占的比例。相关性分析表明,SOC、SMBC含量均与碳投入量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P<0.01),小麦籽粒产量与灰漠土SOC含量呈显着线性正相关(P<0.05),而q SMBC与碳投入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长期有机(有机肥、秸秆)无机肥料配施是新疆绿洲灰漠土农田增加土壤有机碳、提升土壤质量的有效措施,长期大量单施化学肥料不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12期)

陈薇薇,李悦铭,郭平[3](2010)在《长春市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与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商和代谢商之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样品采集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长春市城市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与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商和代谢商之间的关系,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对重金属形态与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商和代谢商之间关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城市土壤环境的空间异质性是引起城市土壤微生物参数的空间分异性的主要原因.长春市土壤重金属(Pb、Cd、Cu、Zn和Ni)不同的化学形态对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商和代谢商的影响明显不同,且土壤理化性质对它们之间关系的影响比较显着.采用重金属化学形态与微生物学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评价长春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时,应该剔除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可以选择碳氮比与有机结合态Ni含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价长春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或者确定重金属污染的临界浓度.(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4期)

毕冬梅,张仁陟,汪娟,王新建,蔡立群[4](2009)在《不同耕作措施对麦—豆轮作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库与微生物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对麦—豆轮作次序下不同耕作措施间的土壤有机碳、易氧化碳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进行了测定,计算了土壤微生物商在各个序列中变化并对土壤各级有机碳库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轮作次序下传统耕作结合秸秆还田、免耕不覆盖、免耕秸秆覆盖与传统耕作不覆盖相比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库含量的提高,同时各处理表层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层次并且随着土层的增加而递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活性有机碳较大程度上依赖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同时也说明易氧化碳与微生物都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土壤中活性较高部分的有机碳含量。不同耕作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商均表现为NTS、NT、TS处理大于T处理,和不同耕作处理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相较于其它处理免耕秸秆覆盖的土壤微生物商在各个序列中变化最明显,说明免耕秸秆覆盖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加和土壤有机质的累积的贡献最大。(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09年06期)

魏天凤,任艳林,曾辉,贺金生[5](2009)在《降水改变对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及微生物商动态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北京大学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塞罕坝实验站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内设置降水控制实验,研究地下生态系统过程的两个重要指标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商对穿透雨增加或减少30%的响应。在2007年5月到9月的生长季,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商平均值分别为260.7 mg/kg和1.84%,二者随土壤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总体上,穿透雨增加或减少30%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商的生长季内平均值影响不显着,但穿透雨减少30%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及微生物商的变幅较大,变化范围分别为243.1~354.3 mg/kg和1.43%~2.16%,5月最高,7月最低,表明生长季内穿透雨减少将导致土壤微生物活动的较大波动,从而可能改变地下碳过程的季节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魏天凤,任艳林,曾辉,贺金生[6](2008)在《降水改变对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及微生物商动态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北京大学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塞罕坝实验站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内设置降水控制实验,研究地下生态系统过程的两个重要指标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商对穿透雨增加或减少30%的响应。在2007年5月到9月的生长季,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商平均值分别为260.7 mg/kg和1.84%,二者随土壤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总体上,穿透雨增加或减少30%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商的生长季内平均值影响不显着,但穿透雨减少30%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及微生物商的变幅较大,变化范围分别为243.1~354.3 mg/kg和1.43%~2.16%,5月最高,7月最低,表明生长季内穿透雨减少将导致土壤微生物活动的较大波动,从而可能改变地下碳过程的季节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期刊2008年04期)

徐华勤,章家恩,冯丽芳,全国明,毛丹娟[7](2008)在《微生物商对华南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不同土壤类型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有机碳即微生物商,它能避免在使用绝对量或对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土壤进行肥力比较时出现不一致问题,对于土壤质量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通过华南地区粤北韶关、粤西雷州及粤中广州地区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稻田、草地、果园、林地)土壤的微生物量碳和有机碳的测定结果,分析了土壤微生物商对于土地利用方式和不同土壤类型的响应,旨在探讨微生物商能否准确地反映华南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生态肥力的影响及其作为肥力的生态度量指标的可行性与灵敏性。研究结果表明:粤北韶关地区林地、果园、稻田、草地中土壤微生物商分别为(3.95±1.11)%、(2.83±1.12)%、(1.44±0.66)%、(1.82±0.12)%。粤中广州地区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商略低于粤北地区,为林地(2.19±0.49)%>果园(1.78±0.97)%>草地(1.31±0.13)%>稻田(1.04±0.11)%。粤西雷州地区林地、果园、稻田、草地中土壤微生物商分别为(2.72±0.20)%、(1.56±0.19)%、(1.38±0.72)%、(1.31±0.95)%。相比而言,四种土地利用方式下林地土壤微生物商较高,说明林地具有较高的微生物生物量维持能力。同时,在四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碳与有机碳均存在良好的相关性((?)<0.01)。可见土壤微生物商基本可以反映土地利用对土壤质量影响的趋势,但不同情况下其变化趋势与有机碳的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因此进行土壤生态肥力评价时应对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商指标加以综合考虑。(本文来源于《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8-11-01)

阎姝,潘根兴,李恋卿[8](2008)在《重金属污染降低水稻土微生物商并改变PLFA群落结构——苏南某地污染稻田的案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重金属污染可能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与活性及群落结构,但这种影响随土地利用和土壤类型、污染物类型而异。采集了江苏南部某市金属冶炼产业区周边重金属污染的稻田和未明显污染稻田的表土样品,分析了重金属复合污染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以及PLFA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下稻田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微生物商比未明显污染的土壤显着降低(约20%);PLFA分析显示,重金属污染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细菌和真菌PLFA的变化幅度达到30%以上,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的脂肪酸比值升高,而真菌/细菌的比例降低了约70%。这种改变可能进一步影响到土壤中C、N等养分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这有待深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期刊2008年05期)

刘守龙,苏以荣,黄道友,肖和艾,吴金水[9](2006)在《微生物商对亚热带地区土地利用及施肥制度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土壤微生物商对于土壤质量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探讨其在中国亚热带土壤中应用的可靠性与灵敏性。【方法】利用2个典型小区域和6个长期定位试验结果,分析了土壤微生物商对于土地利用方式(水田、旱地、果园、林地)和稻田施肥制度的响应。【结果】盘塘样区中稻田土壤微生物商平均为(5.07±1.26)%,旱地土壤微生物商为(2.96±1.60)%,高于林地的(2.40±0.34)%,果园土壤微生物商仅为(1.98±0.89)%。肯福样区情况略有不同,其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商均明显低于盘塘样区,稻田(3.01±1.51)%>林地(1.57±0.40)%>旱地(1.29±0.56)%>果园(1.14±0.42)%。施肥方式的变化,尤其是有机肥的施用也对土壤微生物商产生了明显的影响。长期定位试验中化肥在半数稻田监测点上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商;中量和高量有机肥平均使稻田土壤微生物商提高了17.94%和19.91%,作用优于化肥单施;秸秆处理作用与中量有机肥接近,土壤微生物商提高17.51%。但无论是小区域还是长期定位试验中土壤微生物碳与有机碳相关分析结果均表明,尽管二者具有显着的相关关系,但土壤微生物商与期望值的差异变化很大。【结论】结合区域调查和长期施肥试验,可以认为土壤微生物商基本可以反映土地利用和施肥尤其是有机肥投入变化对土壤质量影响的趋势,但由于不同情况下其变化趋势与有机碳的反应不完全一致,因此在使用时应谨慎。此外,中国亚热带地区稻田土壤微生物商较高,说明稻田具有较高的微生物生物量维持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06年07期)

微生物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由于长期施化肥和有机肥导致的碳投入差异对土壤微生物商的影响。【方法】依托国家灰漠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试验中的5个典型化肥和有机肥料处理,分析长期不同施肥对小麦各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和微生物商(q SMBC)的动态变化特征,揭示灰漠土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商(q SMBC)、土壤有机碳(SOC)与碳投入量和小麦籽粒产量间的相关性。【结果】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灰漠土SMBC含量和q SMBC在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存在显着差异,SMBC和q SMBC均在扬花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7.5~106.0 mg/kg、0.41%~0.61%。各施肥处理全生育期SMBC平均含量为:高量氮磷钾化肥与有机肥配施(h NPKM)>常量NPK化肥与有机肥配施(NPKM)>氮磷钾化肥配施秸秆(NPKS)>不施肥(CK)>氮磷钾配施(NPK),其中h NPKM与NPKM处理、CK与NPK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全生育期q SMBC的变化趋势为:NPKS>NPKM>CK>h NPKM>NPK。在试验中,尽管化肥配施秸秆(NPKS)的SMBC含量低于化肥与有机肥配施(h NPKM或NPKM),但其提高q SMBC的作用优于化肥配施有机肥或单施化肥(NPK),能够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在土壤总有机碳中所占的比例。相关性分析表明,SOC、SMBC含量均与碳投入量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P<0.01),小麦籽粒产量与灰漠土SOC含量呈显着线性正相关(P<0.05),而q SMBC与碳投入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长期有机(有机肥、秸秆)无机肥料配施是新疆绿洲灰漠土农田增加土壤有机碳、提升土壤质量的有效措施,长期大量单施化学肥料不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生物商论文参考文献

[1].唐海明,郭立君,肖小平,汤文光,孙继民.长期施肥对大麦生育期双季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商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5

[2].许咏梅,杨金钰,朱光辉,孙九胜,刘骅.灰漠土农田长期碳投入与微生物商的关系[J].新疆农业科学.2014

[3].陈薇薇,李悦铭,郭平.长春市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与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商和代谢商之间的关系[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4].毕冬梅,张仁陟,汪娟,王新建,蔡立群.不同耕作措施对麦—豆轮作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库与微生物商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

[5].魏天凤,任艳林,曾辉,贺金生.降水改变对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及微生物商动态变化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6].魏天凤,任艳林,曾辉,贺金生.降水改变对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及微生物商动态变化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08

[7].徐华勤,章家恩,冯丽芳,全国明,毛丹娟.微生物商对华南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不同土壤类型的响应[C].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8].阎姝,潘根兴,李恋卿.重金属污染降低水稻土微生物商并改变PLFA群落结构——苏南某地污染稻田的案例研究[J].生态环境.2008

[9].刘守龙,苏以荣,黄道友,肖和艾,吴金水.微生物商对亚热带地区土地利用及施肥制度的响应[J].中国农业科学.2006

标签:;  ;  ;  ;  

微生物商论文-唐海明,郭立君,肖小平,汤文光,孙继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