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散斑干涉法论文-刘斌,王虎,孙霖

激光散斑干涉法论文-刘斌,王虎,孙霖

导读:本文包含了激光散斑干涉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包覆药柱,粘接质量,剪切散斑,无损检测

激光散斑干涉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斌,王虎,孙霖[1](2019)在《基于激光剪切散斑干涉评估包覆药柱粘接质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的模拟包覆药柱界面粘接缺陷的试样制作方式,并通过剪切散斑干涉技术评估包覆药柱的粘接质量,进而讨论该无损检测技术的探伤能力。文章首先介绍了包覆药柱人工缺陷的制作方式,制备了叁个脱粘缺陷直径分别在2~4 mm之间的包覆药柱试块;接着简单介绍了剪切散斑干涉的基本原理,搭建了基于迈克尔逊干涉的光路系统,使用真空激励对包覆药柱试块加载;最后使用剪切散斑干涉技术对实际包覆药柱产品进行验证性探伤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剪切散斑干涉技术是评估包覆层粘接质量有效的探伤手段,可检出直径为2 mm左右的人工缺陷,同时可以检测出实际包覆药柱产品的界面脱粘缺陷。本文的研究可为包覆药柱界面脱粘缺陷的制作以及该类型缺陷的检测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9年06期)

李昊燃[2](2019)在《基于激光自混合散斑干涉的转速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石油行业的快速发展,工业上对进行油井作业的石油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要求也越加严格。在石油设备中旋转部件的旋转速度成为影响设备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所以在石油设备投产前与应用时对设备中旋转部件的转速进行标定和检测尤为重要,这时对无损且精度较高的转速测量装置产生了迫切的需要。本文提出基于激光自混合散斑干涉的转速测量,通过对自混合散斑信号的处理,完成对表面粗糙的旋转物体转速的测量,有望实现对石油设备中旋转器件的转速监测及标定。激光自混合散斑干涉是将自混合干涉与散斑效应相结合。当携带粗糙物体表面运动信息的散斑信号反馈回激光腔内时,形成自混合散斑干涉,可以完成对粗糙物体速度的测量。通过对自混合散斑干涉信号的处理进行物体物理性质的测量,克服了传统接触式测量的复杂性,通过采用更少的组件,降低了器件成本。基于自混合散斑干涉转速测量的方法具有测量装置更加紧凑、简易,非接触,易准直的优点,同时对物体的测量具有较高的精度。本文基于叁腔镜F-P腔模型建立自混合散斑干涉的理论模型,并对自混合散斑干涉信号的形成机理进行说明。通过对自混合散斑干涉理论的分析,提出通过对自混合散斑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以及自相关谱求解的两种信号处理方法对采集到的自混合散斑信号进行频移提取,通过对频移的分析可以确定物体的转速。首先从理论上证明了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其次基于这两种方法搭建基于自混合散斑干涉的粗糙物体转速测量平台,在测速实验中实现了对粗糙转盘的旋转速度的测量,说明了该两种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最后,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单光双腔的自混合散斑干涉测量双转盘转速的方法,即利用一个激光器实现对两个独立转盘进行转速测量的方法。文中,从理论及实验证上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单光双腔自混合散斑干涉既简化了实验装置,同时又能够对两个旋转物体进行速度测量,该装置在对石油设备转速测量与标定上有一定应用的前景。(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9-05-21)

钟平,潘少慧,李志松,赵凌波,何卓昆[3](2018)在《基于激光散斑干涉的生物活性骨骼应变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解决生物活性骨骼应变检测难题,研究了激光散斑干涉应变检测原理及关键技术。通过分析影响生物活性骨骼散斑干涉稳定成像的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介质环境下激光散斑干涉成像的新方法。采用散斑图像局部空间衬比度算法,对空气介质和液体介质激光散斑的稳定性进行了对比及评估。同时,为了验证所提出应变检测方法的有效性,设计了实验装置,并采用生物活性骨骼样本对所提出方法进行了应变检测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应用激光》期刊2018年06期)

王宏北[4](2018)在《激光散斑干涉诊断托卡马克EAST第一壁形貌实验平台建立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洁安全的核聚变能对解决中国能源供给问题尤其重要,而磁约束托卡马克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受控热核聚变的方法。磁约束聚变能的实现主要面临物理和材料两方面的瓶颈问题:高参数稳态等离子体物理问题和托卡马克装置及未来反应堆关键材料问题。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Plasma Wall Interaction,PWI)过程与机理的研究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研究PWI的过程与机理并施以有效控制,被认为是实现受控热核聚变的最核心问题之一,对未来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hinaFusionEngineeringTestReactor,CFETR)的设计、建造和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激光散斑干涉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全场实时测量技术,具有通用性强、测量精度高、测量动态范围宽等诸多优点,因而成为核聚变托卡马克第一壁形貌动态监测的重要诊断手段,可针对第一壁材料表面所发生的形貌变化,如表面位移、应力应变、材料侵蚀、粒子再沉积等,进行原位在线实时测量。本论文以激光散斑干涉技术应用于托卡马克第一壁形貌动态监测为研究背景,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第二章基于散斑干涉技术,在实验室条件建立了激光散斑干涉第一壁形貌动态监测与诊断研究实验平台(Speckle Interferometry Experiment Platform i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UT-SIEP),该平台主要由激光光源系统、高精度压电陶瓷位移系统和高分辨成像系统组成。激光光源系统包含可调谐染料激光器、OPO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和He-Ne激光器等,可有针对性的选择激光波长与激光能量输出,用于满足不同待测材料表面形貌特征及反射率差异的要求;高精度压电陶瓷位移系统由压电相移传感器和高灵敏度驱动控制器组成,具备亚毫秒的响应时间,可实现0~2微米范围的高精度位移,其有效行程范围内位移偏量分辨率为0.1纳米;高分辨成像系统可通过外触发时序控制,与纳秒脉冲激光保持同步,实现2208[H]×3000[V]分辨率的图像连续高速采集。第叁章为了实现托卡马克EAST第一壁形貌诊断的技术要求,实验平台各硬件系统均与集成控制终端进行连接,通过自主开发托卡马克EAST第一壁形貌监测集成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将实验平台的时序同步控制与散斑干涉图像采集功能进行整合,实现了激光散斑干涉形貌测量的程序化远程控制,使DUT-SIEP实验平台成为托卡马克第一壁形貌诊断研究的重要离线测试平台,为解决托卡马克第一壁形貌在线动态监测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撑。第四章利用激光烧蚀模拟托卡马克第一壁表面的微尺度形貌变化,开展了金属钨镜与金属钼镜的单波长和双波长激光散斑干涉形貌诊断测量,通过激光散斑干涉形貌测量结果与轮廓仪和共聚焦显微镜的形貌表征结果比对,验证了 DUT-SIEP实验平台的形貌测量准确性与可靠性,是未来EAST第一壁形貌诊断研究的重要原理实证工作。第五章面向真实的EAST偏滤器钨瓦开展双波长激光散斑干涉离线形貌诊断研究,并模拟了 EAST装置的远场实验条件,通过对双波长散斑干涉形貌测量与诊断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激光散斑干涉技术应用于EAST装置第一壁形貌原位在线监测的可行性,检验了 DUT-SIEP实验平台及未来EAST原位、在线监测集成控制终端与数据采集系统的可靠性,为EAST装置第一壁形貌原位动态监测平台,提供前期工作基础和设计参考。(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赵梦鸽[5](2018)在《托卡马克壁形貌激光散斑干涉测量控制与采集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托卡马克运行过程中,实现聚变装置面向等离子体壁材料(Plasma-Facing Materials,PFMs)形貌的原位在线诊断,对保证托卡马克的运行安全和延长运行周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将散斑干涉术应用于托卡马克壁形貌诊断的自动化控制和数据采集以及相关的实验研究。激光散斑干涉技术的非接触式、全场测量的技术特性在实现对托卡马克装置壁材料形貌的实时在线诊断上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在现有的激光散斑干涉实验平台上基于LabVIEW程序建立了一套自动化时序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具体的研究内容以及所得出的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分析了激光散斑干涉测量技术的测量原理,并分别搭建了基于迈克尔逊干涉和马赫-曾德尔四角干涉的单波长激光散斑干涉实验系统。完成将散斑干涉术应用于托卡马克壁形貌诊断的原理实证。并通过对两种干涉方式进行实验测量,分析得出了不同干涉方式的优缺点,为提高实验的测量精度奠定基础。(2)使用LabVIEW程序实现对现有实验平台的远程集成控制和数据采集功能,首先针对每个实验设备(激光器、压电陶瓷及CCD相机)做出独立的LabVIEW子程序,然后通过对叁个子程序进行时序设置,实现它们的时序控制功能,最后在LabVIEW程序中调用MATLAB程序,实现数据采集形貌输出的对接。并对所有的程序段进行整合调试,将整合后的程序应用于散斑干涉实验平台,实现了对实验平台的远程时序控制,并且初步完成了对待测样品形貌的远程实时监测。(3)搭建改良的马赫-曾德尔四角干涉测量装置,在实验上采用激光烧蚀法模拟面对等离子体材料(PFMs)的侵蚀等形貌变化,分别选用了钼材料(Mo)与钨材料(W)两种不同的样品进行了实验测试,并对两种样品在不同激光烧蚀脉冲数下获得的烧蚀坑进行了形貌诊断及信息分析。成功完成了激光散斑干涉测量技术在Mo与W的类托卡马克壁材料的样品上的激光烧蚀测量的实验可行性测试。(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段宝妹[6](2018)在《基于激光剪切散斑干涉的雷达吸波涂层缺陷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雷达吸波涂层是现代战机实现隐身功能的核心结构。由于吸波涂层材料与飞机基底材料的异质结构特征,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损伤,在喷涂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脱粘等缺陷,这些缺陷对飞机隐身性能影响极大。所以,对于雷达吸波涂层材料缺陷检测技术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吸波材料被可靠应用,而且对于促进我国隐身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脱粘缺陷隐蔽性强,危害大,检测难度大。无论是红外热成像还是超声波检测法,都存在明显局限。激光剪切散斑干涉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接触、全场测量的光学检测技术。当对含有缺陷的涂层施加载荷时,涂层间脱粘区域将会引起涂层表面应变分布异常。在加载前后各采集一副散斑干涉图像并做差即可得到表征异常应变的条纹图像,通过相移技术提取相位差信息,可直接反映出物体内部的缺陷在外部加载下引起的涂层表面的形变信息。为实现基于激光剪切散斑干涉的雷达吸波涂层缺陷可视化检测,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首先,本文对基于激光剪切散斑技术缺陷检测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建立涂层脱粘缺陷检测的数理模型。针对涂层与基底间采用涂蜡模拟脱粘缺陷的材料特性,本文基于有限元进行涂层材料的热应力仿真分析。2.对比分析常用的剪切元件,综合考虑实际应用与成本等问题,搭建基于改进的迈克尔逊激光剪切散斑干涉缺陷检测平台;并设计控制与显示软件平台;优化测试平台并确立合理的缺陷检测方案。3.对雷达吸波涂层材料进行实验检测,实现涂层脱粘缺陷可视化检测。得到被测物体形变前后散斑干涉光强差图像;分析噪声的来源与特点,提出基于自适应滤波的四步相移算法提取相位信息和基于改进阈值的加窗傅里叶平滑算法进行去噪处理,并且针对材料喷涂的不均匀性,采用基于条纹估计与相位分割的局部去包裹算法处理相位图像。最后对通过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激光剪切散斑干涉检测方法切实有效,能实现高质量的涂层脱粘缺陷快速可视化检测。(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2)

涂思琪[7](2018)在《基于激光散斑干涉的叁维变形测量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散斑干涉技术是以激光散斑作为被测物场变化信息的载体,利用被测物体在受激光照射后产生干涉散斑场的相关条纹来检测双光束前后之间的相位变化,可以进行位移、变形和应变的全场测量。散斑干涉技术作为现代光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延伸[1],不但具有光测法的诸多优点,更由于其适用性广,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结果直观明了等诸多显着优势,在各领域中的推广使用正在逐步增长。本文针对散斑干涉测量技术中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详细阐述了激光散斑干涉技术的理论原理及应用方向,对国内外该技术的演变历史以及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2、针对散斑干涉中应用的空间载波相移技术的相关参数进行研究,探究系统参数的选择对频谱分布的影响。从孔径光阑尺寸,参考光入射角度以及CCD相机的采样频率方面出发,分别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公式计算,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3、研究分析了现有的光滑表面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数字散斑干涉光滑表面测量方法,对其原理推导和光路优化设计展开了深入分析,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4、完成了基于激光散斑干涉的测量系统的光路设计,进行了系统元件选型,及机械结构设计和加工,组建了一套散斑干涉变形检测仪器,并进行了面内和面外变形测量实验研究。(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8-04-01)

朱诗顺,戴骏程,孙燕,喻剑[8](2016)在《基于激光散斑干涉的轮胎缺陷无损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子午线轮胎缺陷无损检测问题,基于激光散斑干涉无损检测理论,采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了某型子午线轮胎在不同充气压力、放气时间、检测部位和载荷条件下的钢丝断裂缺陷相位图,分析了这些因素对缺陷检测效果的影响,探索了轮胎缺陷图谱的建立方法。(本文来源于《军事交通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张微微,吕晓华,王政[9](2016)在《基于二维云模型的激光电子散斑干涉图像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散斑干涉图像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的噪声,这些噪声会极大的影响激光电子散斑干涉图像的处理,传统去噪算法在去除噪声的同时还会把一些重要的信息去除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二维云模型的算法,文章不但构建二维云模型,还对激光电子散斑干涉图像进行了降噪处理,测试结果表明,本算法去噪的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平均执行时间大大缩小,具有广阔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激光杂志》期刊2016年08期)

钟浩,刘桂雄,陈冬雪,彭艳华,曾启林[10](2016)在《轮胎激光散斑干涉相位条纹图局域多方向频域滤波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激光数字剪切散斑干涉技术应用于轮胎缺陷检测中,轮胎缺陷相位条纹图中噪声对包裹相位图解包和轮胎缺陷尺寸测量产生严重影响的问题,该文通过对散斑干涉相位图的条纹特征分析,研究一种根据条纹密度将相位图划分成不同滤波区域进行多方向频域滤波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两组模拟的相位图滤波实验中,局域多方向滤波方法的相位误差均值P_(mean)和相位均方根误差RMS都比正余弦滤波方法、多方向频域滤波方法要小,滤波结果更接近真值;在第3组滤波实验中,局域多方向频域滤波方法的残差点数分别是正余弦滤波方法、多方向频域滤波方法的11.39%、56.25%,体现出较好的滤波特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测试》期刊2016年06期)

激光散斑干涉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石油行业的快速发展,工业上对进行油井作业的石油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要求也越加严格。在石油设备中旋转部件的旋转速度成为影响设备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所以在石油设备投产前与应用时对设备中旋转部件的转速进行标定和检测尤为重要,这时对无损且精度较高的转速测量装置产生了迫切的需要。本文提出基于激光自混合散斑干涉的转速测量,通过对自混合散斑信号的处理,完成对表面粗糙的旋转物体转速的测量,有望实现对石油设备中旋转器件的转速监测及标定。激光自混合散斑干涉是将自混合干涉与散斑效应相结合。当携带粗糙物体表面运动信息的散斑信号反馈回激光腔内时,形成自混合散斑干涉,可以完成对粗糙物体速度的测量。通过对自混合散斑干涉信号的处理进行物体物理性质的测量,克服了传统接触式测量的复杂性,通过采用更少的组件,降低了器件成本。基于自混合散斑干涉转速测量的方法具有测量装置更加紧凑、简易,非接触,易准直的优点,同时对物体的测量具有较高的精度。本文基于叁腔镜F-P腔模型建立自混合散斑干涉的理论模型,并对自混合散斑干涉信号的形成机理进行说明。通过对自混合散斑干涉理论的分析,提出通过对自混合散斑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以及自相关谱求解的两种信号处理方法对采集到的自混合散斑信号进行频移提取,通过对频移的分析可以确定物体的转速。首先从理论上证明了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其次基于这两种方法搭建基于自混合散斑干涉的粗糙物体转速测量平台,在测速实验中实现了对粗糙转盘的旋转速度的测量,说明了该两种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最后,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单光双腔的自混合散斑干涉测量双转盘转速的方法,即利用一个激光器实现对两个独立转盘进行转速测量的方法。文中,从理论及实验证上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单光双腔自混合散斑干涉既简化了实验装置,同时又能够对两个旋转物体进行速度测量,该装置在对石油设备转速测量与标定上有一定应用的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激光散斑干涉法论文参考文献

[1].刘斌,王虎,孙霖.基于激光剪切散斑干涉评估包覆药柱粘接质量[J].激光与红外.2019

[2].李昊燃.基于激光自混合散斑干涉的转速测量[D].东北石油大学.2019

[3].钟平,潘少慧,李志松,赵凌波,何卓昆.基于激光散斑干涉的生物活性骨骼应变检测方法[J].应用激光.2018

[4].王宏北.激光散斑干涉诊断托卡马克EAST第一壁形貌实验平台建立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5].赵梦鸽.托卡马克壁形貌激光散斑干涉测量控制与采集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6].段宝妹.基于激光剪切散斑干涉的雷达吸波涂层缺陷检测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7].涂思琪.基于激光散斑干涉的叁维变形测量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

[8].朱诗顺,戴骏程,孙燕,喻剑.基于激光散斑干涉的轮胎缺陷无损检测[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6

[9].张微微,吕晓华,王政.基于二维云模型的激光电子散斑干涉图像算法[J].激光杂志.2016

[10].钟浩,刘桂雄,陈冬雪,彭艳华,曾启林.轮胎激光散斑干涉相位条纹图局域多方向频域滤波方法[J].中国测试.2016

标签:;  ;  ;  ;  

激光散斑干涉法论文-刘斌,王虎,孙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