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分析论文_刘忠祥,何海军,王晓娟,连晓荣,杨彦忠

导读:本文包含了遗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甘蓝,基因组,模型,油菜,基因,条锈病,标记。

遗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忠祥,何海军,王晓娟,连晓荣,杨彦忠[1](2019)在《玉米叶夹角突变体FU1603的选育及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玉米自交系LY8405为材料,以252CF裂变快中子源为手段,通过快中子辐射诱变并连续自交多代,选择培育出叶夹角突变体FU1603。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受单个隐性核基因控制的遗传,其穗叁叶的叶夹角显着减小,叶片皱缩卷曲,株型更加紧凑,具有耐密植的特性。玉米叶夹角突变体FU1603的发掘与选育为玉米的株型育种以及高密度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种质。(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12期)

熊雄,侯非凡,崔虎亮,王金耀,邢国明[2](2019)在《萱草属植物种间与种内分离群体花器官主要性状的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析萱草属植物花器官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以食用黄花为主的地方品种大同黄花为母本、以观赏为主的萱草品种摇篮曲为父本构建种间杂交群体,同时以农家种东庄黄花为母本、地方种冲里黄花为父本构建黄花菜种内杂交群体,对杂交后代的花葶高度、花朵直径、花蕾长度、花蕾宽度、单个花蕾鲜质量等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及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的主要农艺性状具有显着而广泛的遗传变异,大同×摇篮曲的F1群体花朵直径遗传力为32.8%,花葶高度遗传力为65.4%,花蕾长度遗传力为60.5%,花蕾宽度遗传力为34.2%,单个花蕾鲜质量遗传力为66.4%;东庄×冲里的F1群体花朵直径遗传力为86.9%,花葶高度遗传力为73.2%,花蕾长度遗传力为46.2%,花蕾宽度遗传力为41.2%,单个花蕾鲜质量遗传力为58.6%。2个杂交组合均表现为花葶高度遗传力较高,且遗传方式属于数量遗传;种间杂交群体花蕾长度与单个花蕾鲜质量的遗传力较高,花朵直径、花蕾宽度的遗传力较低;种内杂交群体花朵直径、花葶高度的遗传力较高,花蕾长度、花蕾宽度的遗传力较低。种内杂交群体花蕾长度、花蕾宽度、单个花蕾鲜质量中存在一定的超亲现象。研究结果可为开展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基础。(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陆红臣,仵汉飞,文静,易斌,马朝芝[3](2019)在《甘蓝型油菜多主花序性状的表型特点与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良油菜株型以提高产量和适应机械化,分析多主花序油菜的表型特点和遗传规律,利用1个甘蓝型油菜多主花序突变体和1个单主花序普通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甘蓝型油菜多主花序材料顶端分生组织发育过程,认为多主花序性状的形成与顶端分生组织的异常发育有关。对F1、RF1以及分离群体做表型鉴定,结果表明:多主花序性状在两个供试亲本材料间存在1对显性基因的差异,无细胞质效应。利用油菜60K SNP芯片结合分子标记技术,初步构建多主花序基因MI的遗传连锁图谱,两侧最近标记L04-2和L06-14与目标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4.4 cM和9.3 cM,物理距离为2.5 Mb。(本文来源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燕磊,李洁平,赵震焱[4](2019)在《Rh缺失型D--个体及家庭成员的血型鉴定与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Rh缺失型D--个体及其家庭成员的血型鉴定结果和遗传背景。方法:采集产妇及其家庭成员血液标本鉴定ABO血型、Rh血型,并对产妇及其子进行抗体释放试验(DAT)及抗人球蛋白试验,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扩增产妇及其家庭成员的RHD、RHCE基因特异性序列,分析扩增产物。结果:产妇、其丈夫、患儿、其女、其母、其姐、其兄ABO血型鉴定结果显示均为A型,其妹为AB型。产妇Rh血型为D--,存在C、c、E、e抗原缺失现象;其夫及两子女Rh血型均为D+C+c-E-e+,均有C、e抗原。产妇DAT试验阴性,患儿DAT实验阳性(++);抗体鉴定阴性;产妇抗人球蛋白试验强阳性,与所有细胞均发生强凝集(+++),产妇自身对照无凝集。产妇及其家庭成员PCR结果证实,产妇RHD基因未见异常,亦未检出RHCE基因的特异性序列;其他家庭成员均有正常表型及RHCE基因产物,且产妇及其家庭成员PCR结果与血型学表型基因相符。结论:RHCE基因缺失可能是引起Rh缺失型D--的重要分子基础。(本文来源于《承德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于澄宇,练景龙,弓琼[5](2019)在《甘蓝型油菜亚麻酸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导致对食用油的营养价值要求越来越高。α-亚麻酸是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之一,根据它的第一个双键在甲基端第叁个碳原子上将它归为ω-3系列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它是所有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前体物质,可在人体内经△6去饱和酶、延长链酶、A5去饱和酶作用合成二十碳五烯酸(EPA),再经过β-氧化作用转换成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其中,EPA是体内叁烯前列腺素的前体物质,DHA是大脑、视网膜等神经系统磷脂的主要成分,它们对人体生长发育和正常代谢起重要作用。但人体由于缺乏ω3/△15脂肪酸脱氢酶(FAD)无法将亚油酸转换成α-亚麻酸,因此,必须通过饮食补充α-亚麻酸。为深入研究高亚麻酸油菜脂肪酸的遗传规律,为高亚麻酸育种提供依据,本文用高亚麻酸亲本R8Q10、YH25005分别与低亚麻酸亲本SW配制杂交组合,使用单粒气相色谱法测量亚麻酸含量,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方法,对甘蓝型油菜的六世代遗传群体(P1、P2、F1、BCP1、BCP2、F2)的亚麻酸酸含量进行研究并估计其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两组杂交后代均呈连续分布,R8Q10*SW的六世代亚麻酸均值分别为17.16%、3.52%、11.13%、12.06%、7.38%、10.23%,其最适模型为MX2-A-AD(2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分别为-0.6693、1.0824,多基因加性和显性效应值分别为5.5376、0.2436,主基因遗传率在BCP1、BCP2和F2中分别是36.96%、12.69%、66.72%,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0.43%、71.54%、0.0003%。YH25005*SW的六世代亚麻酸平均值分别为14.15%、3.52%、10.55%、10.67%、7.22%、7.96%,其最适模型也为MX2-A-AD (2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分别为-1.3117、1.8285,多基因加性和显性效应值分别为4.0966、0.821主基因遗传率在BCP1、BCP2和F2中分别是65.20%、28.83%、78.63%,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9.65%、60.33%、9.62%。结果说明亚麻酸的最优遗传模型为2对主基因加性和多基因加性显性混合遗传,并且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多基因为辅,也有部分环境因素影响。(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扶贫攻坚——陕西省农作物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9年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9-12-13)

杜成章,龙珏臣,龚万灼,朱振东,宗绪晓[6](2019)在《蚕豆赤斑病抗性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赤斑病是世界蚕豆产区的主要病害,严重威胁蚕豆安全生产。为明确蚕豆赤斑病的抗性遗传规律,本研究用赤斑病抗性较好的蚕豆品种‘通蚕鲜8号’、‘启豆2号’分别与高感赤斑病蚕豆品种‘成胡10号’、‘成胡14号’配制杂交组合,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对2个组合6世代(P_1、P_2、F_1、F_2、BCP_1、BCP_2)的赤斑病抗性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蚕豆对赤斑病的抗性最适合遗传模型为E-0(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两对赤斑病抗性的主基因加性效应值在2个组合中分别为-40.43、2.16和-36.31、-3.86,显性效应值分别为-15.22、-15.72和-5.98、-6.48。2个组合的主基因遗传率在BCP_1、BCP_2、F_2中分别是19.05%、51.99%、70.90%和19.29%、52.13%、77.35%,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0、0、19.9%和0、0、21.06%。本试验条件下,蚕豆品种‘通蚕鲜8号’、‘启豆2号’对赤斑病抗性由2个主效基因控制,同时受多基因修饰作用,环境对其抗性影响较小。感病亲本对后代抗病性的负向影响较大,在育种实践中需适当提高感病亲本的抗病性,以提高后代的抗性水平。(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9年06期)

杨光,孙兰英,段亚东,周双,张鹍[7](2019)在《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的树莓(Rubus corchorifolius)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比较不同树莓种间的亲缘关系远近,分析群体的遗传进化关系,开发特异性SNP标记。本试验选用23份栽培种树莓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SLAF-seq测序,以黑树莓(Rubus occidentalis)基因组为参考基因组进行酶切预测,对照选择粳稻(Oryza sativa spp. japonica)品种日本晴的测序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本研究共获得59.93 Mb的读长数据,读长范围在1 960 847~5 046 748之间,对照数据的双端比对效率为95.60%,酶切效率为93.52%,测序质量值Q30平均为95.07%,所有样品GC含量均值为39.16%,共获得425 402个SLAF标签,其中多态性的SLAF标签共有121 610个。获得749 811个有效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利用这些SNP对23份树莓材料完成系统进化树,群体的PCA分析,从群体结构分析结果发现这23份树莓都来源于同一祖先,只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了遗传分化。(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22期)

刘鸿燕,周喜旺,王娜,张耀辉,岳维云[8](2019)在《小麦种质资源BJ399苗期抗条锈性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抗病亲本BJ399和感病亲本铭贤169配制组合,获得各世代材料。采用3个条锈菌生理小种(菌系)在温室条件下对BJ399进行苗期抗条锈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BJ399对条锈菌生理小种(菌系)中4-1、CYR32和CYR34的抗病性均由1对显性抗性基因控制。BJ399可作抗源材料在甘肃陇南小麦抗锈育种中利用。(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史灵燕,张云龙,刘保卫,郑素月[9](2019)在《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24个黑木耳栽培菌株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4个北方地区主栽的黑木耳菌株为材料,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对24个黑木耳菌株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从48对引物中筛选出了稳定性好、可重复性高、多态性稳定并能扩增出清晰明亮条带的25对引物,扩增出133条多态性条带,片段大小在0.1~1.5 kb,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6条多态性条带。基于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6~1.0,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6时,将24个黑木耳菌株划分为2大类群,第一类包括黑山等18个菌株;第二类包括黑29等6个菌株。(本文来源于《食用菌》期刊2019年06期)

张珊珊,康洪梅,杨文忠[10](2019)在《基于简化基因组技术的云南蓝果树群体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云南蓝果树是国家和云南省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程的代表性物种。为有效保护其遗传资源,本研究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对其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开发一批特异性高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分析现存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经过遗传变异检测,本次研究中共获得SNP位点98 498个,通过样品最低测序深度>2,样品缺失率<0. 5,次要基因型频率(MAF)> 0. 05筛选以后,得到有效SNP位点6 309个。基于过滤后的SNP,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云南蓝果树完成了群体的遗传分析,其中:系统进化树分析将云南蓝果树划分为3大类,研究分析了云南蓝果树各分类的私人等位基因数目(Private)、平均观测杂合度(H_o)、平均期望杂合度(H_e)、核苷酸多样性(π)和平均近交系数(F_(IS)) 5个遗传多样性参数;群体结构和主成分分析进一步证明了,云南蓝果树现存植株之间亲缘关系较远,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大,具有很高的遗传资源保存价值。本研究结果将为基于遗传管理的云南蓝果树就地保护、遗传资源保存和种群重建等保护工程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遗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析萱草属植物花器官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以食用黄花为主的地方品种大同黄花为母本、以观赏为主的萱草品种摇篮曲为父本构建种间杂交群体,同时以农家种东庄黄花为母本、地方种冲里黄花为父本构建黄花菜种内杂交群体,对杂交后代的花葶高度、花朵直径、花蕾长度、花蕾宽度、单个花蕾鲜质量等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及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的主要农艺性状具有显着而广泛的遗传变异,大同×摇篮曲的F1群体花朵直径遗传力为32.8%,花葶高度遗传力为65.4%,花蕾长度遗传力为60.5%,花蕾宽度遗传力为34.2%,单个花蕾鲜质量遗传力为66.4%;东庄×冲里的F1群体花朵直径遗传力为86.9%,花葶高度遗传力为73.2%,花蕾长度遗传力为46.2%,花蕾宽度遗传力为41.2%,单个花蕾鲜质量遗传力为58.6%。2个杂交组合均表现为花葶高度遗传力较高,且遗传方式属于数量遗传;种间杂交群体花蕾长度与单个花蕾鲜质量的遗传力较高,花朵直径、花蕾宽度的遗传力较低;种内杂交群体花朵直径、花葶高度的遗传力较高,花蕾长度、花蕾宽度的遗传力较低。种内杂交群体花蕾长度、花蕾宽度、单个花蕾鲜质量中存在一定的超亲现象。研究结果可为开展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遗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刘忠祥,何海军,王晓娟,连晓荣,杨彦忠.玉米叶夹角突变体FU1603的选育及遗传分析[J].甘肃农业科技.2019

[2].熊雄,侯非凡,崔虎亮,王金耀,邢国明.萱草属植物种间与种内分离群体花器官主要性状的遗传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9

[3].陆红臣,仵汉飞,文静,易斌,马朝芝.甘蓝型油菜多主花序性状的表型特点与遗传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9

[4].燕磊,李洁平,赵震焱.Rh缺失型D--个体及家庭成员的血型鉴定与遗传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9

[5].于澄宇,练景龙,弓琼.甘蓝型油菜亚麻酸遗传分析[C].科技创新与扶贫攻坚——陕西省农作物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9年学术年会摘要集.2019

[6].杜成章,龙珏臣,龚万灼,朱振东,宗绪晓.蚕豆赤斑病抗性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J].植物保护.2019

[7].杨光,孙兰英,段亚东,周双,张鹍.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的树莓(Rubuscorchorifolius)遗传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9

[8].刘鸿燕,周喜旺,王娜,张耀辉,岳维云.小麦种质资源BJ399苗期抗条锈性遗传分析[J].甘肃农业科技.2019

[9].史灵燕,张云龙,刘保卫,郑素月.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24个黑木耳栽培菌株遗传分析[J].食用菌.2019

[10].张珊珊,康洪梅,杨文忠.基于简化基因组技术的云南蓝果树群体遗传分析[J].植物研究.2019

论文知识图

谱图及其数据对应生成的系统发育...大麦2H染色体甲基化变异位点多重序列...杂种弱势的遗传模式分析:组织分离EV71病毒感染RD细胞病变Fi...有耗加载网络结构卡那霉素(Kan)对外植体的选择效果

标签:;  ;  ;  ;  ;  ;  ;  

遗传分析论文_刘忠祥,何海军,王晓娟,连晓荣,杨彦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