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虚拟现实语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虚拟现实,语言,影像,视听,空间,主观,汉语言。
虚拟现实语言论文文献综述
刘倩影[1](2019)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相关语言学习理论与技术支持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拟现实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叁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用户关于视觉等感官的模拟,让用户感觉仿佛身临其境,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叁维空间内的事物。虚拟现实技术相关的语言习得理论有认识学习理论、构建主义、语言功能论等。虚拟现实技术相较于其他教育技术在汉语习得中有独特的优势,目前,市场上有部分已较成熟的虚拟现实技术产品来支持语言对话或学习,但仍有大量的问题暂未能获得成熟的虚拟现实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20期)
廖祥忠,吴亚楠[2](2019)在《虚拟现实影像创作中的视听语言创新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阐述VR(虚拟现实技术)在影像中的应用,分析虚拟现实影像的视听表现,通过具体实例深入探讨虚拟现实影像在创作中的视听语言创新性发展及VR影像创作中的困境,为后续的创作实践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电视》期刊2019年09期)
郑春萍,许玲玉,高梦雅,卢志鸿,程倩倩[3](2019)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语言教学的系统性文献综述(2009—2018)》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拟现实技术日益受到外语教育与研究领域的关注。该研究基于国内外11本高影响力期刊,选取近十年(2009—2018)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语言教学的49项实证研究,从发表趋势、研究方法、研究主题、优势与挑战四个方面,构建编码及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开展系统性文献综述。文献聚焦虚拟现实技术在英语教学及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以定量和质性结合的混合方法为主,数据收集与分析呈现多样化趋势。研究主题包括虚拟现实环境中语言及非语言技能的提升、学习者特征、教师角色、互动特征、学习任务设计以及技术开发等。虚拟现实技术促进语言教学的优势包括沉浸式的用户界面、匿名的虚拟形象、同步交互的交流环境以及任务导向的教学设计等。但是,软硬件操作的适应性、实时交互的稳定性以及学习任务设计的复杂性等是该技术应用于语言教学面临的新挑战。(本文来源于《外语电化教学》期刊2019年04期)
孟威[4](2019)在《虚拟现实视域下影视语言的变化和叙事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VR技术的兴起和不断发展,VR影视作品的叙事方式和影像语言对传统影视带来了革命性颠覆。本文尝试从VR影视中对视听方式的全新构建的角度探讨在虚拟现实视域下VR影像艺术的叙事方式和语言特点,重点讨论VR叙事相对传统影像语言的区别在于:第一,传统影像造型手段的缺失;第二,对蒙太奇语言和叙事逻辑的冲击;第叁,VR影像中声音对画面的引导。此外,文章还对这种叙事语言的优势和局限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西部广播电视》期刊2019年15期)
刘晓庆,关绮婷[5](2019)在《试析虚拟现实(VR)在语言教育应用中应对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世界联系日趋密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及活动涉外性强,由此极大地促进人们对语言学习需求的增长。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使现代教育媒体(我国亦称电化教育媒体)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VR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运用在语言教学中可以克服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使得语言学习者可以有更快速、高效地掌握一门语言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9年11期)
丁妮,周雯[6](2019)在《虚拟现实艺术到来了吗?——试论VR电影创作的视听语言与交互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虚拟现实(VR)技术与电影的结合成为虚拟现实内容创作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并预示着电影创作一个新时代的开启。VR电影给人们带来全新观影体验的同时,颠覆着传统电影的创作观念和叙事逻辑。在制片方式、内容结构和观赏形式等各方面都呈现其独特景观。本文基于对近年来知名VR作品的解读,拟从五个关键要素出发,即剧情设计、场景设计、视线引导、声音定位和互动角色设计,对VR电影创作的视听语言机制和交互性设计问题进行分析,深入探讨这些要素在VR电影创作中的独特体现及发展趋势,为早期创作实践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来源于《当代电影》期刊2019年02期)
叶新东,仇星月,封文静[7](2019)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语言学习生态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技术应用于语言学习一直是语言学习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为这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热点。研究从语言的自主性和社会性入手,思考技术对语言学习的影响。通过对虚拟现实技术特征与发展的解析和对最新实证研究案例的分析,构建出了一个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语言学习生态模型,这个模型从技术支持、理论支持、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四个方面重构了技术支持下的语言学习研究,试图为语言学习的新技术应用研究提供新的框架,带来新的思考。(本文来源于《电化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高天寒,李颖[8](2018)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汉语言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汉语言教学系统(VR汉语言教学系统)的建设目标及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阐述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汉语言教学系统对网络教学、汉语言文化学习、科研的重要意义。该系统可以有效地为汉语言文化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突破时间、场地等局限,极大地提高用户体验度。同时,实现虚拟现实技术在汉语言教学领域中的全新应用思路。(本文来源于《工业和信息化教育》期刊2018年08期)
李琦[9](2018)在《基于虚拟现实视听技术公共空间语言交谈私密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公共空间在生活中的要求越来越高,语言交谈私密性作为公共空间使用舒适度的重要指标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希望通过语言交谈私密性的研究,找到其影响因素及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在公共空间中保护或者抑制交谈的目的。现场测试无法满足或实现交谈私密性实验的主观和视听交互要求。而虚拟现实技术日趋成熟,也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应用,且本文对其视听仿真度主客观的验证表明具备主观视听实验可行性。因此本文以虚拟现实视听技术作为主观研究的实验方法,来研究人们在公共空间中以满足自身语言交谈私密性为前提做出的对于各影响因素的判断。本文中将影响语言交谈私密性的因素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控制因素包括大空间中的性别、背景声种类和大空间种类以及小空间中的性别、背景声种类和小空间种类。其中背景声种类分为语言声,音乐声,非语言声。大空间种类由长宽比不同分为3个空间,小空间种类由空间形态不同分为3个空间。第二类是观测变量包括交谈距离、背景声声压级、空间混响时间和交谈声压级。被试者在虚拟空间中对控制因素的改变做出反馈,找到其认为最能保护交谈私密性的观测变量值。根据虚拟实验得到各因素间量化数据分析确定影响因素及提出调控策略。研究表明:在大空间中男性为满足交谈私密性较女性倾向于更高的背景声声压级(相差1.9d BA),更长的空间混响(相差0.16s),更大的交谈声压级(相差3.4d BA),更远的交谈距离(相差5cm)。在面积相同情况下,大空间长宽比与混响时间,交谈声压级和交谈距离呈现负相关。可以理解为人们在“方正”大空间较“长条”大空间需求更大的个人空间和混响时间。小空间中男性较女性倾向更高的背景声声压级(相差1.3d BA),更高交谈声压级(相差2.1d BA),但是更低的混响时间(相差0.1s)。男性和女性在小空间中对于交谈距离出现很大差异。同时人们在半封闭式小空间内相较另外两种小空间对语言交谈的私密性要求更高,原因可能是半封闭式更加具有不可预知性。除此之外小空间开敞程度越大,人们希望的背景声声压级和混响时间越大。本研究验证并实现了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主观实验的研究方法,找到了影响语言交谈私密性因素之间的联系,为保证人们在公共空间的交谈私密性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颜瑾,戴松[10](2017)在《试析虚拟现实新闻的语言与叙事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阐述VR新闻的生产制作、镜头语言和叙事方式,将它与传统新闻区别开来,指出VR新闻的语言和叙事都服务于沉浸性和现场感。同时,文章分析了VR新闻目前的困境,认为VR新闻不能替代所有新闻形式,只是为受众提供了一个接近事件的新角度。(本文来源于《电视研究》期刊2017年06期)
虚拟现实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阐述VR(虚拟现实技术)在影像中的应用,分析虚拟现实影像的视听表现,通过具体实例深入探讨虚拟现实影像在创作中的视听语言创新性发展及VR影像创作中的困境,为后续的创作实践提供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虚拟现实语言论文参考文献
[1].刘倩影.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相关语言学习理论与技术支持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
[2].廖祥忠,吴亚楠.虚拟现实影像创作中的视听语言创新性研究[J].中国电视.2019
[3].郑春萍,许玲玉,高梦雅,卢志鸿,程倩倩.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语言教学的系统性文献综述(2009—2018)[J].外语电化教学.2019
[4].孟威.虚拟现实视域下影视语言的变化和叙事特征[J].西部广播电视.2019
[5].刘晓庆,关绮婷.试析虚拟现实(VR)在语言教育应用中应对的问题[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
[6].丁妮,周雯.虚拟现实艺术到来了吗?——试论VR电影创作的视听语言与交互性[J].当代电影.2019
[7].叶新东,仇星月,封文静.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语言学习生态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9
[8].高天寒,李颖.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汉语言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8
[9].李琦.基于虚拟现实视听技术公共空间语言交谈私密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10].颜瑾,戴松.试析虚拟现实新闻的语言与叙事特点[J].电视研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