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比论文_吴娇

导读:本文包含了沉降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污泥,活性,污水处理,工艺,浓度,混凝剂,速度。

沉降比论文文献综述

吴娇[1](2019)在《沉降比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中的运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城市污水的处理中,活性污泥法是一个常用工艺,在操作过程中,是以沉降比、进出水水质、污泥指数、混合液浓度作为主要参考参数,又以沉降比为主。本文分析了沉降比的作用和价值,并探讨了沉降比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中的运用方式。(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发展》期刊2019年05期)

吴荔丹[2](2019)在《机械加速澄清池水处理中沉降比的指导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某大型火电厂原水预处理系统中的机械加速澄清池(以下简称澄清池)稳定运行的意义。介绍澄清池的工作机理与沉降比的研究背景,分析了在没有参考沉降比的情况下出水的浊度和参考沉降比后出水的浊度。经过对澄清池稳定运行的研究,总结出了沉降比对澄清池稳定运行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潘泓江[3](2019)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实时污泥沉降比软测量器的设计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城镇污水目前最广泛的处理方法之一是活性污泥法,且普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给污水处理带来负面影响,甚至造成巨额经济损失,因此污泥膨胀的预防现实意义重大。而污泥沉降比(Settling Velocity,SV%)作为污泥沉降性能的主要指示参数之一,可以为污泥膨胀预测提供方向。但污水处理系统非线性程度高、运作机理复杂,且具有不确定、实时变化等特点,传统方法已暴露出许多缺陷,所以引入神经网络求解有其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并设计了实时污泥沉降比软测量器,内容包括下列方面:软测量模型、误差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网络工作原理、网络优化、软测量器架构、测试与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分析了污泥膨胀机理,并对比统计回归、模糊规则等多种建模方式,选取人工神经网络建模并构造出BP网络软测量模型。(2)对BP网络进行优化,主要采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网络的权阈值,采用黄金分割法优化网络隐层结构。再针对PSO本身存在的不足,采用对数惯性权重、自适应变异算子、动态学习因子对网络进行更加深度的优化。(3)设计了实时软测量器,主要包括辅助变量现场数据收集、BP网络计算、实时数据通讯、用户界面开发等环节。测试结果验证了建模的正确性和软测量器的实用性。本文设计的基于改进型PSO-BP网络的软测量器搭建方便,工作稳定,精度高,时效性好,可以作为测量SV%的参考方案。(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9-01-01)

李礼,杨扬,王晶,张磊[4](2018)在《机械加速澄清池的沉降比控制原理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絮体污泥"沉降通量"的概念,对沉降比用于控制污泥浓度的原理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如何通过沉降比来控制排泥,以及如何应对生产上的水质与水量冲击。在分析沉降比的控制原理过程中,通过实例中对"沉降通量"的计算,得到"进水量-沉降比关系图",使操作人员可以便捷地找到进水量与沉降比的关系,为机械加速澄清池的实际运行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同时也提供了沉降比作为生产运行控制指标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2018第十叁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与新技术设备博览会论文集》期刊2018-11-29)

李礼,杨扬,刘芬,王晶,张磊[5](2018)在《机械加速澄清池的沉降比控制原理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机械加速澄清池的稳定运行依赖于适宜的污泥浓度,操作员一般通过人工读取污泥的沉降比来反映其浓度和总量,沉降比可以作为控制污泥浓度的依据。借助絮体污泥"沉降通量"的概念,对沉降比用于控制污泥浓度的原理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如何通过沉降比来控制排泥,以及如何应对生产上的水质与水量冲击。在分析沉降比的控制原理过程中,通过实例中对"沉降通量"的计算,得到"进水量-沉降比关系图",使操作人员可以便捷地找到进水量与沉降比的关系,这为机械加速澄清池的实际运行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同时也提供了沉降比作为生产运行控制指标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8年13期)

胡丽萍,阮辰旼[6](2016)在《利用污泥沉降比SV_(30)分析生化工艺运行状况》一文中研究指出污泥沉降比(SV30)是分析污水厂生化工艺中污泥性状乃至整个系统运行工况的重要指标。然而实践过程中,该指标仅被作为一个量化的数值参考而被忽视了其测定过程中所包含的大量信息。该文通过论述SV30测定过程中可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分析污水厂运行状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提出了规范SV30测定过程的建议,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净水技术》期刊2016年02期)

段付岗[7](2015)在《活性污泥沉降比过高对SBR工艺运行的影响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陕化化肥公司合成氨装置污水处理站的实际运行情况,阐述活性污泥沉降比SV30过高对SBR工艺运行和污泥活性的影响,指出引起活性污泥沉降比SV30过高的原因是SBR池排泥不及时、初沉池淤泥沉积太多和污泥浓缩池压泥不及时等,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调节手段。(本文来源于《中氮肥》期刊2015年02期)

宋虎堂,宋广晨[8](2013)在《污泥沉降比在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法是首选工艺,在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管理中,以曝气池混合液浓度、沉降比、污泥指数、进出水水质作为指导运行的主要参数。通过测量污泥沉降比随时观察活性污泥的絮凝、沉淀过程,了解活性污泥特性,掌握活性污泥量,判断曝气池工艺运行情况,为工艺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从而由此控制污水处理效果。(本文来源于《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叁卷)》期刊2013-08-01)

徐鹰[9](2011)在《污泥沉降比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中的指导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污泥沉降比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中的影响因素,探讨了污泥沉降比在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中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北方环境》期刊2011年05期)

尹博涵,王社平,邵军峰,苏爱妮,鲁海峰[10](2011)在《污泥沉降比在A~2/0工艺运行中的指导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A2/0工艺中试装置一年多实际运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作者总结了污泥沉降比与水温度、污泥龄、混合液浓度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中试装置运行过程中出现污泥沉降比较高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其结论可供同类型工艺污水厂优化设计及运行管理时参考。(本文来源于《水工业市场》期刊2011年05期)

沉降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阐述某大型火电厂原水预处理系统中的机械加速澄清池(以下简称澄清池)稳定运行的意义。介绍澄清池的工作机理与沉降比的研究背景,分析了在没有参考沉降比的情况下出水的浊度和参考沉降比后出水的浊度。经过对澄清池稳定运行的研究,总结出了沉降比对澄清池稳定运行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沉降比论文参考文献

[1].吴娇.沉降比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中的运用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9

[2].吴荔丹.机械加速澄清池水处理中沉降比的指导作用[J].黑龙江科学.2019

[3].潘泓江.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实时污泥沉降比软测量器的设计与应用[D].浙江工业大学.2019

[4].李礼,杨扬,王晶,张磊.机械加速澄清池的沉降比控制原理及应用[C].2018第十叁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与新技术设备博览会论文集.2018

[5].李礼,杨扬,刘芬,王晶,张磊.机械加速澄清池的沉降比控制原理及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8

[6].胡丽萍,阮辰旼.利用污泥沉降比SV_(30)分析生化工艺运行状况[J].净水技术.2016

[7].段付岗.活性污泥沉降比过高对SBR工艺运行的影响及对策[J].中氮肥.2015

[8].宋虎堂,宋广晨.污泥沉降比在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C].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叁卷).2013

[9].徐鹰.污泥沉降比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中的指导作用[J].北方环境.2011

[10].尹博涵,王社平,邵军峰,苏爱妮,鲁海峰.污泥沉降比在A~2/0工艺运行中的指导作用[J].水工业市场.2011

论文知识图

纳米植物油沉降对比–2008年东营区地面沉降漏斗与油...开挖面水平变形支护应力比与开挖面最大水平变形的关...片球菌素分泌菌株与李氏杆菌菌体混合...据栖霞组方解石氧同位素及包裹体均一...

标签:;  ;  ;  ;  ;  ;  ;  

沉降比论文_吴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