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盘西化论文_席云舒

导读:本文包含了全盘西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胡适,中国,文化,本位,儒家,乐歌,国故。

全盘西化论文文献综述

席云舒[1](2019)在《东西之辩还是古今之变?——对胡适“全盘西化”思想的再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1929—1931年,胡适先后写过叁篇题为"文化的冲突"的英文文章,他指出当时人们对于以西方文明为代表的现代文明有叁种不同态度,第一种是抗拒的态度,第二种是全盘接受的态度,第叁种是选择性吸收的态度,他主张采取第二种态度。他的主张先在《中国评论周报》上引起了争论,后来随着陈序经的《中国文化之出路》发表,争论又延伸到《独立评论》上。经过上世纪50年代"胡适思想批判"后,胡适成了"全盘西化派"的代名词。根据新发现的胡适英文文章和其他史料,重新考察其"全盘西化"思想,并与陈序经等人的观点比较,可以发现胡适所谓"全盘西化"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古今之变"的问题,而不是"东西之辩"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赵亚军[2](2019)在《浅析全盘西化文化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盘西化的文化观曾引起中国现代史上的一场争论,既有对文化的思考,也有当时对国家未来方向的探讨。文中针对这种文化观点提出的时代和社会背景进行了分析,得出全盘西化与反封建的关系并不大及其非科学性;并对当前社会的文化普遍现象,就如何避免高度西化趋势给出建议,有助于中国当下的文化强国之路建设。(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18期)

宋建原[3](2019)在《中国近代社会“全盘西化”思潮的讨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盘西化"思想是20世纪20—40年代以知识分子为代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一种思潮。从思想环境、演变过程分析该思潮之所以产生,一是由于国民政府实行的"党化教育"引起了众多知识分子的不满;二是由于"复古思想"死灰复燃的刺激和崇洋心理的蔓延。"全盘西化"脱离了中国的实际环境,加上时值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全盘西化"思潮遂渐渐式微。分析"全盘西化"思潮,我们看到它也有其反封建、反专制,推动中国现代化思想的发展和探寻挽救民族危亡道路的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西部学刊》期刊2019年01期)

申波[4](2018)在《从“全盘西化”思潮看中国道路的自信》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盘西化"思潮的代表主要是胡适和陈序经。这一理论在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起过进步作用,比如介绍西方的民主和自由思想、反对封建愚昧和独裁专制,但从总体上来说是错误的。他们只是从理论出发,没能考虑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和中国情况的具体性,因而不足以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近代以来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检验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8年33期)

胡冶天[5](2018)在《文化研究视角下近代全盘西化思想的可行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陈序经的全盘西化观以文化的整体性与工具性定义为基础,而胡适的全盘西化观则是基于实用主义的符号体系的再建构,两者理论基础的差异决定了方法以及愿景的差异。霍尔将文化定义为建立在事物、概念以及符号关系基础上的意义,胡适希望再建构的是建立在基础符号之上的二次建构的符号体系,也就是罗兰巴特所说的神话,而罗兰巴特借神话表达了意识形态的作用,根据阿尔都塞的理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统治阶级维持现有社会结构、实现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工具,因此胡适对于文化成分的系统改造离不开政治的改造。陈序经的整体观比胡适更具有长远的眼光,但威廉斯、汤普森等学者提出文化受阶级、语言的限制,陈序经将文化视为单纯的工具,未考虑到这种限制,因此也不可行。虽然两人"全盘西化"的愿景都未实现,但作为一股力量促进了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取。在中国文化已经纳入世界化轨道的今天,霍克海默的预言仍然值得注意,中国依然要保持对"西化"问题的思考。(本文来源于《祖国》期刊2018年20期)

许秋实,高燕[6](2018)在《“全盘西化”之滥觞?——学堂乐歌相关问题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民初,中国近代社会经历了一次新陈代谢式的蜕变,其中的学堂乐歌运动正是对富国强兵等历史潮流的呼应而生发的,也正由于其历史阶段的特殊性,学堂乐歌采用了"依曲填词"等创作形式。如今那段记忆早已成为过去,站在历史的背后,其创作的内容和形式也引发了越来越多例如"抄袭"与"借鉴"、全盘西化等争议,而对于这些问题如何厘清将有助于客观、正确的看待学堂乐歌及中国近代音乐发展的道路。(本文来源于《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黄玉顺[7](2018)在《梁漱溟先生的全盘西化论——重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代大儒梁漱溟先生在其代表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全盘西化的理论,即"通盘受用西方化"或"全盘承受"西方化的理论。这个西化方案秉承了新文化运动的价值追求,包括两个方面:学术的西化(科学化)、社会政治的西化(民主化)。后者以个人权利为核心,主张自由与平等、民主与共和等现代文明价值。这个西化方案的哲学基础是梁先生的叁段式的历史哲学,即关于中、西、印的文化"叁路向"的理论;这种历史哲学的形上学根据是其意志论的人性理论。梁先生的全盘西化论不乏洞见与启示,同时也存在着种种值得商榷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钟天娥[8](2018)在《论张岱年20世纪30年代“创造的综合”文化观——兼论对全盘西化论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化论争中,张岱年运用唯物辩证法对文化问题进行辩证剖析,形成了唯物辩证的文化发展观,深刻揭示了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连续性与累积性的辩证统一规律,为系统阐述"创造的综合"文化观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谓"创造的综合"文化观,就是"兼综东西两方之长,发扬中国固有的卓越的文化遗产,同时采纳西洋的有价值的精良的贡献,融合为一而创成一种新的文化,但不要平庸的调和,而要作一种创造的综合"。其"创造的综合"文化观,既反对盲目固守中国旧文化,又反对全盘接受西方文化,主张进行积极的创造,其实质是"文化的创造主义",即创造一种能够适应世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趋势的新文化,谋求中国文化复兴的新出路。张岱年在系统阐述"创造的综合"文化观的同时,进一步揭示了"中国本位文化论"所存在的笼统的、模糊的局限性,特别强调注重"实践的努力"在新文化创建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文化创建需要努力做好的叁项工作,即文化整理及批判工作、学术创建工作、文化普及工作。针对全盘西化派的质疑,张岱年进一步运用唯物辩证法对全盘西化论进行了全面批判,不仅深刻揭示了文化整体论、文化惰性论的错误,而且深刻论证了"创造的综合"文化观的科学性。"创造的综合"文化观,在推动中国文化理论建构与中国文化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意义。(本文来源于《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张太原[9](2017)在《中国近代史上激进与保守的和同——以全盘西化派与中国本位文化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激进与保守一向被视为研究近代思想史的一种范式,在此视角之下,纷繁复杂的思想往往被"一分为二"。全盘西化派与中国本位文化派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两种代表。但是,深入到二者论争发生的思想语境里,探究各自的言说本意及言外之意,则可发现本来认为对立的两派竟有难得的相"和"之境,趋"同"之实,并且彼此也认同各自的弦外之音。可以说,曾被过分渲染的所谓论争,只是发生在名词层面,实际上的思想则是难得的一致。个中意味更加凸显了近代思想演进的主流:只有"激进",而没有"保守"。"保守"只是一种变相的"激进"。由此,可以更好地理解近代历史为何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巨变。(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研究》期刊2017年06期)

田力[10](2016)在《从“整理国故”与“全盘西化”看胡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民国时期这样一个承古启今的复杂而特殊时代,对于像胡适此类既受过传统封建教育又受过新教育甚至出国留学接触过更多西学的人来说,其思想更多的体现出复杂性。胡适作为新文化的战士和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一生经历了一个逐渐变化而发展的时代,他复杂的思想和经历,是旧中国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诸多矛盾发展的产物。本文仅从胡适提出的"整理国故"和"全盘西化"这两个切入点对胡适先生的思想进行一个简单的评述。(本文来源于《文史博览(理论)》期刊2016年12期)

全盘西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全盘西化的文化观曾引起中国现代史上的一场争论,既有对文化的思考,也有当时对国家未来方向的探讨。文中针对这种文化观点提出的时代和社会背景进行了分析,得出全盘西化与反封建的关系并不大及其非科学性;并对当前社会的文化普遍现象,就如何避免高度西化趋势给出建议,有助于中国当下的文化强国之路建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全盘西化论文参考文献

[1].席云舒.东西之辩还是古今之变?——对胡适“全盘西化”思想的再评价[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赵亚军.浅析全盘西化文化观[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3].宋建原.中国近代社会“全盘西化”思潮的讨论分析[J].西部学刊.2019

[4].申波.从“全盘西化”思潮看中国道路的自信[J].新西部.2018

[5].胡冶天.文化研究视角下近代全盘西化思想的可行性分析[J].祖国.2018

[6].许秋实,高燕.“全盘西化”之滥觞?——学堂乐歌相关问题辨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8

[7].黄玉顺.梁漱溟先生的全盘西化论——重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J].社会科学研究.2018

[8].钟天娥.论张岱年20世纪30年代“创造的综合”文化观——兼论对全盘西化论的批判[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9].张太原.中国近代史上激进与保守的和同——以全盘西化派与中国本位文化派为例[J].社会科学研究.2017

[10].田力.从“整理国故”与“全盘西化”看胡适[J].文史博览(理论).2016

论文知识图

总之,日本明治时期图画教育,从“罫画...《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对于“西...圣约翰大学生“全盘西化”的穿...流动花园的创意馆和自然馆[124])齐白石与徐悲鸿而齐白石始终坚持中...台漫医院中医部看诊实况

标签:;  ;  ;  ;  ;  ;  ;  

全盘西化论文_席云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