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方地区革胡子鲶养殖的技术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蒋静慧[1](2020)在《广东云浮市新兴县茎络模式农业景观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背景下,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耕地减少、土地利用破碎化等问题也日益加剧。如何在保障农业生产活力的前提下,提高农业景观的生态性、安全性、可持续性,是业界需要研究的课题。农业作为中国广大乡村的基础产业,其观光农业、乡村文旅等新规划实践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打造一村一景,突出县域景观风貌特色,避免规划雷同化与均质化,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归纳比较、软件应用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理论与案例的剖析,探索构建农业景观茎络模式的规划方法,进一步归纳提炼新兴县农业景观特征与要素,并在县域与村域两个空间层级景观规划加以实地规划论证。论文首先对中国农业景观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乡村建设的需求进行了讨论,对农业景观的规划理念与方法研究历程进行了回顾,梳理了相关农业景观的概念,明确了研究内容与方法。其次,探讨中国农业景观现状特点,以景观形态学、景观生态学以及人居环境等理论作为茎络规划方法的理论基础,借鉴了国内外的农业景观规划案例的经验,从生态文明建设需求、传统文化理念、古代农业灌溉系统三个方面研究茎络理论的生成背景。重点分析新兴县农业景观格局中的茎络形态特征,从农业景观茎络模式的构成内容、等级层次、服务功能以及生态循环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新兴县农业景观茎络模式的规划理念与方法。结合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11个自然村的实地调研,运用茎络模式的规划理念与方法,从县域和村域节点尺度对新兴县的农业景观要素进行了归类分析,总结出新兴县的农业相关景观特征。最后,以新兴县三叉坑地区作为实证对象,探讨村域尺度的茎络模式农业景观规划设计的可行性,对三叉坑地区的农业景观进行了较为整体的农业景观规划设计,为新兴县其它村域的农业景观茎络模式规划设计提供了参考。
徐兰兰[2](2020)在《镉和砷对许氏平鲉幼鱼毒理效应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近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近海工业带建立了众多金属冶炼、加工及电镀企业,大量富含金属的工业污水被排放至海洋中,造成近海痕量金属污染日益加剧。不同于有机污染物可被生物降解,痕量金属无法自然降解且易在环境中长期积累,从而对海洋生物及海洋生态系统产生潜在的危害。本研究根据目前我国近海海域痕量金属污染现状,选择典型痕量金属镉(Cd)和砷(As(Ⅴ))为暴露污染物,以近海重要渔业生物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幼鱼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核磁共振技术(NMR)的代谢组学和基于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 TRAQ)的蛋白质组学作为研究手段,研究了Cd和As(Ⅴ)对许氏平鲉幼鱼的毒理效应机制。研究结果为痕量金属的环境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Cd对许氏平鲉幼鱼毒理效应研究许氏平鲉幼鱼经不同浓度Cd(5μg/L和50μg/L)暴露14天后,鱼体中Cd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许氏平鲉幼鱼组织中Cd的富集量随暴露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与对照组相比,5μg/L Cd暴露组鱼体Cd平均含量为对照组的2.75倍,但富集不显着(P>0.05)。50μg/L Cd暴露组鱼体Cd含量为对照组的9.5倍,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利用基于NMR技术的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表明,Cd暴露后许氏平鲉幼鱼体内代谢产物,包括乳酸、磷酸胆碱、ATP、丙氨酸和肌苷含量发生显着变化。利用基于i TRAQ技术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许氏平鲉幼鱼蛋白质的变化,共得到168个差异蛋白。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Cd暴露组筛选出91个差异蛋白,包括52个上调表达蛋白和39个下调表达蛋白;高浓度Cd暴露组鉴定出77个差异蛋白,包括32个上调表达蛋白和45个下调表达蛋白。对差异蛋白进行功能和通路分析发现,Cd暴露抑制了许氏平鲉幼鱼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如抑制糖酵解关键酶如果糖二磷酸醛缩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延胡索酸酶和苹果酸酶的表达;促进了许氏平鲉幼鱼的氨基酸、蛋白质和脂质代谢;诱导了许氏平鲉幼鱼严重的免疫、氧化应激反应与神经毒性;干扰了许氏平鲉幼鱼细胞骨架的稳定性;影响了许氏平鲉幼鱼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转运。此外,蛋白互作网络构建初步挖掘过氧化物酶体双功能酶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可能分别为5μg/L和50μg/L Cd发挥毒性效应的关键蛋白。本研究表明,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方法可以相互验证,并且二者的结合分析有助于从分子水平探索海水中金属污染物对海洋鱼类的毒理机制。(2)As(Ⅴ)对许氏平鲉幼鱼毒理效应研究许氏平鲉幼鱼经不同浓度As(Ⅴ)(5μg/L和50μg/L)暴露14天后,鱼体内As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许氏平鲉幼鱼组织中总As富集量随暴露浓度的升高表现出增加趋势,因大多数海洋动物从海水中积累砷酸盐的能力较低,故增加幅度较小。与对照组相比,5μg/L和50μg/L As(Ⅴ)暴露组总As含量分别提高16.1%与19.5%,达到显着水平(P<0.05)。与低浓度暴露组相比,高浓度暴露组总As含量比其高2.9%,富集不显着(P>0.05)。利用基于NMR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表明,As(Ⅴ)暴露后许氏平鲉幼鱼体内代谢产物,包括乳酸、丙氨酸、ATP、肌苷和磷酸胆碱等代谢物含量发生显着变化。利用基于i TRAQ技术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许氏平鲉幼鱼蛋白质的变化,共得到163个差异蛋白。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组筛选出137个差异蛋白,包括83个上调表达的蛋白和54个下调表达的蛋白;高浓度组鉴定出39个差异蛋白,上调表达蛋白和下调表达蛋白数目分别是22和17。对差异蛋白进行功能和通路分析发现,As(Ⅴ)暴露对许氏平鲉幼鱼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As(Ⅴ)暴露抑制了许氏平鲉幼鱼糖酵解;促进了许氏平鲉幼鱼的脂质代谢,并干扰许氏平鲉幼鱼的蛋白质降解/合成;促进了许氏平鲉幼鱼氧化磷酸化活性,如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4、NADH脱氢酶(泛醌)黄素蛋白2和细胞色素b-c1复合物亚基6显着上调表达;影响了许氏平鲉幼鱼细胞外基质相关的信号通路和Ca2+稳态等生理过程;影响了许氏平鲉幼鱼细胞骨架结构;影响了许氏平鲉幼鱼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转运;诱导了许氏平鲉幼鱼的氧化应激和免疫反应;诱导了低砷组中抗凋亡蛋白和高砷组促凋亡蛋白的表达。此外,蛋白互作网络构建初步挖掘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肌苷5’-磷酸脱氢酶1和40S核糖体蛋白SA为5μg/L As发挥毒性效应的关键蛋白。
倪金金[3](2020)在《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生长与生理机能的影响》文中指出池塘工程化循环水生态养殖(In-pond raceway system,IPRS)是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实现了小面积养鱼、大面积净化的高密度养殖。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大大节约了水资源,同时持续的水流有利于鱼类的运动,具有绿色环保、肉质鲜嫩、高产等优点。养殖密度是池塘工程化生态养殖中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也是决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养殖利润,养殖户往往盲目增加养殖密度,然而,过高的放养密度会对鱼类造成应激,带来生长迟缓、代谢机能紊乱、免疫机能下降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大口黑鲈原产于北美的淡水湖泊和河流,由于其适应性强、生长迅速、肉质鲜美,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水产养殖品种,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养殖。本研究以在池塘工程化生态养殖模式下大口黑鲈幼鱼(初始体重4.50±0.23g)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养殖密度组,分别为0.2 kg/m3(SD1),0.4 kg/m3(SD2)和0.6 kg/m3(SD3),每个密度组设3个重复,实验周期为120 d,分别在实验的第30 d、60 d、90 d和120 d采集样本并分析,探讨了池塘工程化生态养殖模式下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生长与生理机能的影响,以期为池塘工程化生态养殖模式的示范推广提供科学支撑。实验结果如下:1.大口黑鲈生长指标受养殖密度影响明显。末体质量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而显着下降(P<0.05),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食欲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实验结束时SD3组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日摄食量最低;各密度组大口黑鲈体水分、灰分、蛋白含量均没有显着差异(P>0.05),而SD3组脂肪含量显着低于SD1组与SD2组(P<0.05),说明鱼体优先消耗脂肪来应对应激下对能量的需求。2.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血清皮质醇、血糖、甘油三酯含量产生了显着影响。各试验组鱼皮质醇与血糖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SD3组皮质醇、血糖甘油三酯含量显着大于SD1组(P<0.05),各密度组总蛋白与总胆固醇含量没有受到养殖密度的影响。60 d~120 d时,SD1组溶菌酶含量显着高于SD3组(P<0.05),表明高养殖密度抑制了大口黑鲈的免疫性能。3.本实验中,在养殖前90 d,肝脏SOD、CAT活性在各密度组间没有出现差异(P>0.05),而在120 d时,SD3组显着低于SD1组(P<0.05),表明高养殖密度引起的胁迫抑制了大口黑鲈的抗氧化能力,密度越高,鱼的组织氧化损伤越严重;同时在90和120 d时,SD3组鱼肝脏MDA含量显着高于SD1组(P<0.05),表明密度胁迫使鱼体内氧自由基增多,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此外三个实验组鱼ALT、AST、ALP、T-AOC、GSH-PX没有显着差异(P>0.05);切片结果显示,本实验所设养殖密度未对大口黑鲈肝脏造成病理性的破坏,SD1、SD2、SD3组鱼肝脏内肝细胞结构正常,SD3空泡相对变大。4.各密度组大口黑鲈肠道淀粉酶、脂肪酶无显着差异(P>0.05);不同养殖密度组大口黑鲈肠道绒毛长度和绒毛厚度无显着差异(P>0.05),各密度组肠微绒毛组织结构完整,与SD1组相比,SD3组中杯状细胞的数量或大小减少,说明本实验中放养密度对大口黑鲈肠杯状细胞的数量和大小虽然有负面影响,但是并未影响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5.养殖30 d时,SD2组鲈鱼脑部GH与肝脏IGF-I基因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SD1组(P<0.05),60 d与90 d时,SD3组脑部GH基因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SD1组(P<0.05),而SD1组鱼肝脏IGF-I基因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SD3组(P<0.05),120 d时脑部GH与肝脏IGF-I基因m RNA表达水平在各密度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SD3组大口黑鲈肝脏HSP70 m RNA表达水平在90 d和120 d时显着增强(P<0.05),说明密度应激诱导了HSP70在大口黑鲈肝脏中的表达;同样地,SD1组大口黑鲈肝脏SOD表达量在90 d和120 d时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5)。综上,本实验条件下,养殖密度对池塘工程化生态养殖大口黑鲈的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肝脏抗氧化酶活等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养殖前30 d,养殖密度为0.4 kg/m3组大口黑鲈生长率优于0.2 kg/m3和0.6 kg/m3组,而在养殖后期,养殖密度增加会引起大口黑鲈生长率下降、免疫性能降低,高养殖密度组鱼体抗氧化以及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肝脏和肠道结构会产生轻微损伤,0.2kg/m3密度组大口黑鲈的生理状况最好。从生产实际角度考虑,建议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大口黑鲈的放养密度控制在0.2~0.4kg/m3之间,对于GH/IGF-I生长轴在大口黑鲈生长中的调控作用以及在应激时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高芯[4](2019)在《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作为一种新兴食品,食用方便,营养美味。我国的斑点叉尾鮰自引进以来,养殖技术不断发展,养殖量不断增多,原料来源稳定。但斑点叉尾鮰鱼深加工技术缺乏、加工产品单一,且存在腥味重等问题。本论文以斑点叉尾鮰为原料,开发调理食品,对其脱腥、腌制等工艺关键因素的影响规律及技术参数进行研究,并研究其加工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测定产品的基本营养成分,对产品的货架期进行预测,取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以解冻损失率、挥发性盐基氮、解冻时间为指标,综合考量斑点叉尾鮰冻鱼解冻方式的影响,最终确定解冻方式为高压循环水解冻,料水比1:10,解冻水温为20℃。以腥味值和挥发性盐基氮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斑点叉尾鮰的脱腥工艺,得到的脱腥工艺为:黄酒添加量为2%,葱添加量为3.5%,姜添加量为4%,白酒添加量为4%,鱼、液质量比为1:2,超声频率为40 Hz,超声时间为40 min,超声功率为252 W。以盐含量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得到斑点叉尾鮰的腌制工艺参数为:食盐添加量为4.9%,老抽生抽体积比为1.22:1.00,腌制时间为12.98 h,桂皮添加量为0.4%,八角添加量为1.5%。以感官评分和菌落总数为指标,比较间歇式微波杀菌(每杀菌30 s暂停15 s,直至有效杀菌时间达到试验设定值120 s)、高温高压杀菌(121℃,5 min)、蒸汽杀菌(蒸汽温度85℃,10 min)和沸水浴杀菌(10 min)这四种杀菌方式对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品质的影响,最终确定杀菌方式为85℃蒸汽杀菌10 min。通过GC-MS法测定了斑点叉尾鮰鱼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发现原料鱼中醛类物质含量丰富,脱腥后没有醛类物质,说明醛类物质可能与腥味有关;在腌制和杀菌后,出现了许多带有香气的醇类、酯类、烯烃等化合物,其对产品风味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产品基本营养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蛋白质含量为17.22%,水分含量为74.46%,脂肪含量为3.41%,灰分含量为1.36%。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首先确定影响产品品质下降的关键因子为挥发性盐基氮,然后以挥发性盐基氮为指标预测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的货架期。利用Arrhenius方程计算得到,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在4℃贮藏的货架期理论值为51 d。
单建杰[5](2018)在《不同地区来源的翘嘴鳜与斑鳜自交及杂交子一代部分生物学性状比较研究》文中指出鳜鱼是我国重要的名优淡水经济鱼类,深受消费者青睐。常见的养殖鳜鱼品种是翘嘴鳜和斑鳜,其中翘嘴鳜仅摄食活饵,且病害多,但生长速度快,养殖规模大;斑鳜生长慢,但疾害少,且能摄食冰鲜饵料,鳜鱼养殖受到制约。但两种鳜鱼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利用杂交育种方式集中双方优势,可能成为鳜鱼持续发展的良好手段。试验对来自广东地区的翘嘴鳜和辽宁地区的斑鳜的自交后代和杂交子一代的生物学性状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了解后代对亲本遗传性状的表现情况,以及两种杂交子一代性状的差异性,旨在为鳜鱼的杂交育种提供参考。试验研究了翘嘴鳜、斑鳜自交及杂交子一代4个鳜鱼群体的形态特征、抗氧化指标、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消化酶、耗氧率和窒息点等指标的差异。1.形态特征差异性比较杂交子一代的体斑形态及分布相近,且介于两自交F1代之间,更偏向于斑鳜,正交F1代(翘嘴鳜♀×斑鳜♂)比反交F1代(斑鳜♀×翘嘴鳜♂)多一条从背鳍向下垂直穿过侧线的深褐色条带。自交及杂交子一代的背鳍(D)、胸鳍(P)、尾鳍(C)鳍条数存在显着性差异,且正交F1代的可数综合杂交指数更偏向母本,而反交F1代属中间型。除肝体比指数外,四个群体的可量性状比值间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杂交子一代的平均杂交系数均偏向母本遗传;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杂交F1代间形态最接近,经过判别分析,筛选出8个贡献较大的比值性状,构建体型判别式,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5.24%、81.58%、77.78%、84.72%,综合判别准确率为84.83%,能够较好的判别四种群体。2.抗氧化及免疫指标比较研究斑鳜的CAT、SOD、ACP、AKP活力均高于翘嘴鳜,杂交子一代的抗氧化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值基本介于翘嘴鳜、斑鳜之间,但部分组织中杂交子一代的CAT、SOD、T-AOC活力超出自交F1代,表现出一定的免疫优势,且正交F1代的血清中ACP、AKP活力分别为(3.03±0.67 U/gprot、2.12±0.36 U/gprot)显着高于反交F1代。3.消化酶活性研究自交及杂交子一代的幽门盲囊中蛋白酶活性最强,不同种间差异性较小,消化道中蛋白酶活性差异为:幽门盲囊>前肠>中肠>胃>后肠。杂交后代的胃蛋白酶活性稍强于自交后代,且正交子一代(21.63±1.61 U/mgprot)显着高于反交子一代(19.44±1.12U/mgprot)(P<0.05)。消化道中脂肪酶活力变化与蛋白酶相似,幽门盲囊中活性最高,杂交子一代显着大于自交组(P<0.05),杂交后代间差异不显着。淀粉酶活性以胃中最高,幽门盲囊中的淀粉酶活性最弱,而其余各部位差异不明显。自交组的胃淀粉酶活性强于杂交子一代,正交子一代(1.14±0.19 U/mgprot)>反交子一代(0.69±0.08 U/mgprot)。4.耗氧率与窒息点鳜鱼的耗氧率与个体大小呈反相关,且斑鳜高于翘嘴鳜,并以当年斑鳜鱼苗的耗氧率最大(0.3±0.17 mg/g·L),2龄的翘嘴鳜为最低(0.1±0.06 mg/g·L);杂交后代的耗氧率明显高于自交组(P<0.05),并以正交F1代(翘嘴鳜♀×斑鳜♂)的当年鱼种耗氧率最高(0.44±0.26 mg/g·L);杂交子一代的窒息点均明显低于自交组(P<0.05),以当年正交组(翘嘴鳜♀×斑鳜♂)的鱼种为最低0.61±0.08 mg/g·L;斑鳜的窒息点高于翘嘴鳜,以当年斑鳜鱼种的窒息点为最高(1.55±0.11 mg/L)。试验鱼耗氧率的昼夜变化均表现为白天中午(1012时)较高,半夜最低的特征。由以上比较可知,正交子代在非特异性免疫及溶氧需求优于其他三种鳜鱼,为鳜鱼养殖筛选出抗病性强的品种。
王仁龙[6](2018)在《许氏平鲉“特定发育期”生长与摄食特性及消化、内分泌生理研究》文中提出了解许氏平鲉早期阶段“特定发育期”的生长与摄食特性变化规律,以及主要酶的活力和激素含量变化规律,可有效指导人工育苗过程中鱼苗“特定发育期”的水环境和投饵管理,为促进鱼苗生长、摄食和提高育苗成活率提供参考。为研究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仔、稚、幼鱼“特定发育期”的生长与摄食特性,在人工池养条件下,于许氏平鲉早期的8个“特定发育期”(1个初产仔鱼期(A期)、4个“危险期”(B、E、L、N期)、2个“生长转折期”(G期和O期)和1个幼鱼期(P期))开展实验,研究了鱼苗的形态、生长和摄食指标变化,以及各期鱼苗相关酶类(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的活力和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含量的变化。研究表明:1许氏平鲉“特定发育期”生长特性在生长特性方面,鱼苗各生长指标变化分别可拟合为23段直线,其中全长、体重、体长和肛前长以2个生长转折点(G期和O期)为界呈3段式直线增长,体高以E期和O期为界呈3段式直线增长,头长、眼径以第一生长转折点(G期)为界呈2段式直线增长,吻长以E期为界呈2段式直线增长,且8个指标的增长速度均逐渐加快。2许氏平鲉“特定发育期”摄食特性在摄食特性方面,A期的摄食发生率和饱食率都处于较低水平,从B期开始迅速升高,到N期后稳定地保持在100%,此后消化道充塞度都在34级,AP期的饱食量总体呈增长趋势,G期后饱食量增长加速。BP期鱼苗日摄食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自G期开始增长速度加快且G、L、N、O期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鱼苗摄食节律为白天摄食且晨昏为摄食高峰,白天比夜间摄食活跃,2个摄食高峰期分别出现在在6:00和15:0021:00。消化时间随鱼苗的生长发育总体呈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趋势,而饱食时间则总体呈下降趋势。3许氏平鲉“特定发育期”消化生理六种酶活力均在A期被检测到。其中,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脂肪酶、淀粉酶在A期已表现出较高活力,但均呈现下降趋势,且在L期出现一个波峰(p<0.05),脂肪酶下降趋势整体较缓,其他三种酶活力在G期之前下降趋势较急。在A期酸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活力较低,其中酸性蛋白酶活力在N期之前无显着变化,N期后显着升高,而碱性蛋白酶活力在G期前显着升高,G期后保持相对稳定。4许氏平鲉“特定发育期”内分泌生理GH和IGF-Ⅰ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且IGF-Ⅰ含量明显高于GH含量;两种激素均在G期呈现一个波峰(p<0.05),在L期呈现一个波谷(p<0.05)。T3和T4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变化趋势相似,但T3含量始终低于T4含量;T3含量的变化滞后于T4含量的变化,T4含量的峰值出现在G期(p<0.05),而T3含量的峰值出现在L期(p<0.05)。
欧阳佚亭[7](2018)在《中国淡水养殖鱼类水足迹及空间养殖政策优化》文中认为城市化背景下膳食结构中的动物产品消费增加,加剧了中国水危机。作为世界最大的水产养殖国,中国的淡水养殖鱼类产量约占全球60%。目前通常假设源于捕捞的鱼类水足迹为零,认为用鱼类蛋白替代陆源肉类蛋白可减少水资源消耗。然而,中国淡水鱼养殖消耗大量饲料,具有水足迹;同时,鱼类养殖排污会引发水质型缺水。因此以饲料投喂为主的中国淡水鱼养殖的水足迹不能忽略。量化我国淡水养殖鱼类水足迹和优化养殖结构,使水足迹最小,对水资源保护和淡水鱼类养殖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von Bertalanffy鱼类生长模型和Monte Carlo模拟,量化中国28个省24种淡水养殖鱼类的排污灰水足迹,同时量化饲料水足迹、蒸发水足迹和鱼粉饲料消耗量。结合中国及各省淡水养殖鱼类产量趋势,预测2020年各淡水养殖鱼类品种产量,分别从国家和省级尺度通过不确定优化,求解低水足迹和鱼粉消耗、高经济及蛋白产出的最优养殖结构。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2014年,中国淡水池塘养殖鱼类排污灰水足迹总量为2.26-3.49×1010 m3,污染负荷为TN 61 388 t、TP 11 273 t和COD 592 288 t,且19个省决定性污染物为COD,9个省为TP。按两种模型预测2020年排污灰水足迹为2.85-4.79×1010 m3,TN为8.42-9.59×106 t、TP为1.61-1.83×106 t和COD为8.70-9.91×107 t。(2)2015年,中国淡水养殖鱼类水足迹总量为213.47?109 m3,蛋白质和经济产出分别为4.54?109 kg和265.16?109 RMB,鱼粉消耗总量为11.15?105 t;各省鱼类养殖的水足迹总量为0.038-37.49?105 m3,蛋白质产出为0.016-6.13?108 kg,经济产出为0.14-48.37?109 RMB,鱼粉消耗总量为0.00047-1.28?105 t。(3)国家尺度和省级尺度的养殖结构优化结果存在显着性差异。具体而言,国家尺度的淡水鱼养殖结构优化的水足迹总量比省级总量低12.14?109 m3(6%),蛋白质和经济产出分别减少0.16?109 kg(3%)和8.62?109 RMB(3%),鱼粉消耗总量则下降1.10?105 t(14%)。与2020年模拟结果相比,省级优化结果的水足迹和鱼粉消耗量分别下降了11%,和29%,蛋白质和经济产出分别增加了1%和5%。我国淡水养殖鱼类具有水足迹,与国外捕捞鱼类相比,用鱼类蛋白质替代陆源动物蛋白未必能减少水资源消耗;此外,由于各种鱼的空间分布范围不同,自下而上的省级养殖结构优化更利于鱼类养殖结构的科学决策。对提升我国水产养殖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张凤萍,张健,杨红,董志强,张型伟[8](2017)在《黑龙江地区稻田养鱼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文中指出稻田养鱼是根据稻鱼共生理论,充分利用耕地,将种稻和养鱼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1]。它营造种养结合、鱼稻互补的农田生态系统,不仅可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还能带来生态效益,在我国北方地区得到广泛推广[2]。黑龙江省属于高寒地区,地理纬度、气候、光照等因素对稻田养鱼都有较大的影响[3],所以稻田养鱼在黑龙江省起步较晚。近年来,在稻田养鱼"丰收计划"项目的示范带动下,全省稻田养鱼取得了长足发展。黑龙江省
王永利[9](2013)在《宁夏地区利用温棚池塘进行早期鱼苗培育的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宁夏地处西北内陆,黄河中上游,渔业资源较为丰富,渔业发展水平在西北地区居首位。2011年,渔业经济总产值达21.5亿元。然而作为水产养殖基础的苗种,受宁夏本地苗种繁育、生产能力的限制,有近80%的苗种是从南方调运,由于缺乏对南调苗的有效监督、没有应对宁夏春季寒流天气的发塘适用技术、种苗管理和质量监督体系不健全等原因,苗种生产远远不能满足水产养殖的需要,严重制约了宁夏渔业的健康、持续、协调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积极寻找和探索适合本地气候、生产和资源条件的生产技术及养殖方法。本研究工作从2006年即开始资料搜集工作,并于2010年开始有计划的进行研究试验,宁夏春季虽然频发寒潮,但“春暖快”是大趋势,经验证明,3月中、下旬在池塘上搭建塑料大棚,依靠太阳热能,一周之内,棚内池塘水温可达20℃以上,每年可延长鱼类生长期50天左右。技术熟练的单位,春季利用塑棚池塘可以培育三茬出乌仔,经济效益客观。利用塑棚池塘培育鱼苗技术经过四年多的试验和总结,在养殖技术、水质调节、投喂技术、防病治病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从而形成了成本低、效率高、易推广、效益好、具宁夏特色的苗种生产方式。主要研究进展和结论如下:1.通过塑料温棚培育苗种,可有效避免宁夏地区春季寒流等恶劣天气,可以大幅度提高水花养殖的成活率。2.延长鱼苗生长时间近50天,大大缩短养殖周期。3温棚池塘培育鱼苗,由于养殖空间相对较小,能够更有效的控制病害的发生,使得培育的苗种品种更优。4.温棚池塘高密度培育鱼苗产量高,3月中下旬到5月底期间,每亩可生产乌仔600万尾,实现6万元以上的纯收益。本研究工作提出的养殖技术,与我国渔业发达省区相比较,也许“微不足道”,但这些对策的确是紧密结合宁夏区情,通过多年的重复试验获取的,应属“适用技术”范畴,但对宁夏及我国北方渔业不甚发达的地区来说,是一项经济、社会效益俱佳的养殖技术方式。
简林江[10](2013)在《大黄鱼(?)与鮸状黄姑鱼(?)杂交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探讨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与鮸状黄姑鱼♂(Nibea miichthioides)远缘杂交的可行性,采用干法人工授精进行了杂交试验,成功获得两个杂交家系。对杂交子代生长情况(至164d)进行了观测并与大黄鱼进行比较,对杂交子代的形态与大黄鱼和鮸状黄姑鱼进行了比较和判别分析,同时利用AFLP和SSR标记技术结合倍性检测技术对杂交子代进行了遗传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大黄鱼(♀)与鮸状黄姑鱼(♂)可以成功杂交产生形态正常后代,45日龄成活率达到30%左右,但杂交受精率(29.0%、32.6%)与孵化率(75.0%、76.7%)要显着低于大黄鱼自繁(P <0.05)。2、2个杂交家系45d F1的全长和体长相对于大黄鱼超亲指数均为负值,绝对增重率小于大黄鱼自繁家系;但在45d-164d阶段,F1全长、体长和体重的增长均显着大于大黄鱼自繁家系,到164d时相对于大黄鱼后代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3、F1在体色上同时具有大黄鱼的浅黄色和鮸状黄姑鱼的灰褐色;可数性状平均杂种指数接近双亲的中间值;可量性状平均杂种指数略微偏向父本鮸状黄姑鱼性状;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杂种F1与母本大黄鱼形态上更接近;从判别分析中挑选出6个贡献最大的参数构建了3个群体的判别方程,大黄鱼与鮸状黄姑鱼的判别准确率达100%,杂种F1判别准确率为85.7%。4、DNA相对含量测定、AFLP和SSR分析45d杂交子代,结果显示90%杂交后代是杂交二倍体,另外有少量的杂交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5、用6对AFLP和6对SSR引物对7尾164d混养杂交后代进行遗传分析显示:7尾杂交后代均为杂交二倍体,利用差异位点成功找到每尾子代的双亲。
二、北方地区革胡子鲶养殖的技术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方地区革胡子鲶养殖的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广东云浮市新兴县茎络模式农业景观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时代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农业 |
1.3.2 农业景观 |
1.4 研究现状与动态 |
1.4.1 国外农业景观研究现状 |
1.4.2 国内农业景观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农业景观茎络理论及相关案例概述 |
2.1 农业景观研究概述 |
2.1.1 农业的发展 |
2.1.2 农业景观的内涵 |
2.1.3 农业景观的现状 |
2.2 相关农业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 |
2.2.1 景观形态学 |
2.2.2 景观生态学 |
2.2.3 人居环境理论 |
2.2.4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
2.3 农业景观规划相关案例 |
2.3.1 台湾省云林县 |
2.3.2 日本水上町 |
2.3.3 江西省婺源篁岭 |
2.3.4 台湾省宜兰县 |
2.3.5 四个案例的启示 |
2.4 农业景观茎络理论生成背景 |
2.4.1 生态文明建设需求 |
2.4.2 传统文化中的理念 |
2.4.3 古代农业灌溉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云浮市新兴县农业景观茎络模式规划方法 |
3.1 农业景观“茎·络”模式的景观等级层次 |
3.1.1 茎络模式的县域尺度 |
3.1.2 茎络模式的村域尺度 |
3.1.3 茎络模式的节点尺度 |
3.2 新兴县农业景观格局 |
3.2.1 新兴县区位概况 |
3.2.2 新兴县农业资源现状分析 |
3.2.3 新兴县农业景观茎络特征 |
3.3 农业景观的茎络模式的内容 |
3.3.1 茎络模式的构成 |
3.3.2 茎络模式的应用 |
3.3.3 茎络模式多阶段规划 |
3.4 农业景观的服务功能 |
3.4.1 农业景观的生产功能 |
3.4.2 农业景观的生态功能 |
3.4.3 农业景观的美学功能 |
3.4.4 农业景观的经济功能 |
3.4.5 农业景观的社会功能 |
3.5 农业景观生态循环 |
3.5.1 生态系统运行机制 |
3.5.2 再生和非再生循环原理 |
3.5.3 再生循环农业生态系统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云浮市新兴县农业景观构成要素 |
4.1 云浮市新兴县农业历史要素 |
4.1.1 新兴县农业环境的形成 |
4.1.2 新兴县多元地域文化的融合 |
4.2 云浮市新兴县农业景观地理要素 |
4.2.1 地貌形态 |
4.2.2 水系水文 |
4.2.3 土壤类型 |
4.2.4 气候特点 |
4.2.5 物候特征 |
4.3 云浮新兴县农业景观人文要素 |
4.3.1 人文风景 |
4.3.2 饮食文化 |
4.3.3 农俗活动 |
4.4 云浮市新兴县农业景观农田类型 |
4.4.0 农田 |
4.4.1 鱼塘 |
4.4.2 菜地 |
4.5 云浮市新兴县农业景观耕作制度 |
4.5.1 轮作制度 |
4.5.2 间作制度 |
4.6 云浮市新兴县农业景观聚落空间 |
4.6.1 聚落中的农业生产空间 |
4.6.2 民居中的农业活动空间 |
4.6.3 农俗仪式空间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云浮市新兴县三叉坑农业景观规划 |
5.1 三叉坑农业景观茎络结构 |
5.1.0 三叉坑区位概况 |
5.1.1 三叉坑农业景观“茎”要素 |
5.1.2 三叉坑农业景观“络”要素 |
5.2 云浮新兴县三叉坑农业景观规划原则 |
5.2.1 系统性原则 |
5.2.2 生态性原则 |
5.2.3 人本性原则 |
5.2.4 经济性原则 |
5.3 云浮新兴县三叉坑农业景观规划策略 |
5.3.1 三叉坑农业景观发展目标 |
5.3.2 三叉坑农业景观格局规划 |
5.3.3 三叉坑农业景观布局构思 |
5.4 云浮新兴县三叉坑农业景观专项设计 |
5.4.1 耕地保护与提升 |
5.4.2 林地的保护 |
5.4.3 缓冲带景观设计 |
5.4.4 道路景观设计 |
5.4.5 溪塘生态工程设计 |
5.4.6 聚落农业景观空间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镉和砷对许氏平鲉幼鱼毒理效应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我国近海痕量金属污染概况 |
1.2 我国近海镉和砷的污染特点 |
1.2.1 镉和砷在我国近海海水中的含量概况 |
1.2.2 镉和砷在我国近海沉积物中的含量概况 |
1.2.3 镉和砷在海洋生物中的富集 |
1.3 镉和砷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 |
1.3.1 镉和砷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 |
1.3.2 海洋生物对镉和砷胁迫的应答机制 |
1.4 组学技术在海洋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
1.4.1 转录组学在海洋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
1.4.2 蛋白质组学在海洋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
1.4.3 代谢组学在海洋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意义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镉对许氏平鲉幼鱼毒理效应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 |
2.1 实验方法 |
2.1.1 镉暴露实验 |
2.1.2 镉对许氏平鲉幼鱼毒理效应的代谢组学研究 |
2.1.3 镉对许氏平鲉幼鱼毒理效应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2.1.4 对许氏平鲉幼鱼总镉含量的测定 |
2.2 实验结果 |
2.2.1 镉暴露对许氏平鲉幼鱼金属含量的影响 |
2.2.2 镉暴露对许氏平鲉幼鱼代谢组的影响 |
2.2.3 镉暴露对许氏平鲉幼鱼蛋白组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镉在许氏平鲉幼鱼体内的富集 |
2.3.2 代谢 |
2.3.3 免疫和氧化应激 |
2.3.4 细胞骨架 |
2.3.5 信号转导和神经毒性 |
2.3.6 基因表达 |
2.3.7 蛋白质转运 |
2.4 小结 |
第3章 砷对许氏平鲉幼鱼毒理效应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 |
3.1 实验方法 |
3.1.1 砷暴露实验 |
3.1.2 砷对许氏平鲉幼鱼毒理效应的代谢组学研究 |
3.1.3 砷对许氏平鲉幼鱼毒理效应的蛋白组学研究 |
3.1.4 对许氏平鲉幼鱼总砷含量的测定 |
3.2 实验结果 |
3.2.1 砷暴露对许氏平鲉幼鱼金属含量的影响 |
3.2.2 砷暴露对许氏平鲉幼鱼代谢组的影响 |
3.2.3 砷暴露对许氏平鲉幼鱼蛋白组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砷在许氏平鲉幼鱼体内的富集 |
3.3.2 糖酵解 |
3.3.3 脂质和氨基酸代谢 |
3.3.4 线粒体能量代谢 |
3.3.5 信号转导 |
3.3.6 细胞骨架 |
3.3.7 基因表达和蛋白质转运 |
3.3.8 氧化应激、免疫和凋亡 |
3.4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4.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4.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3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生长与生理机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池塘工程化生态养殖模式概述 |
1.1 背景与发展 |
1.2 养殖技术要点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2 水产养殖密度研究概况 |
2.1 水产动物最适放养密度研究进展 |
2.2 养殖密度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
2.3 养殖密度对鱼类血液生化和物质代谢的影响 |
2.4 养殖密度对鱼类氧化损伤的影响 |
2.5 养殖密度对鱼类免疫系统的影响 |
2.6 养殖密度与基因表达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养殖密度对池塘生态养殖大口黑鲈生长摄食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条件 |
1.2 试验设计与养殖管理 |
1.3 样本采集 |
1.4 指标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体成分和形体指数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性能及摄食的影响 |
3.2 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幼鱼体成分的影响 |
第三章 养殖密度对池塘生态养殖大口黑鲈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条件 |
1.2 试验设计与养殖管理 |
1.3 样本采集 |
1.4 血清指标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2 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幼鱼免疫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幼鱼血清皮质醇的影响 |
3.2 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幼鱼免疫指标的影响 |
第四章 养殖密度对池塘生态养殖大口黑鲈肝脏抗氧化能力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条件 |
1.2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1.3 样本采集 |
1.4 肝功能指标测定 |
1.5 抗氧化酶测定 |
1.6 肝脏切片与观察 |
1.7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肝功能的影响 |
2.2 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3 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肝功能的影响 |
3.2 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3 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五章 养殖密度对池塘生态养殖大口黑鲈消化能力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条件 |
1.2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1.3 样本采集 |
1.4 消化酶活力测定 |
1.5 肠道切片与观察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肠道消化酶的影响 |
2.2 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肠道消化酶的影响 |
3.2 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六章 养殖密度对池塘生态养殖大口黑鲈生长及应激基因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条件 |
1.2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1.3 样本采集 |
1.4 GH、IGF-I、HSP70与Cu-Zn SOD基因表达的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GH和 IGF-I基因表达的影响 |
2.2 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肝脏HSP70、Cu-Zn SOD基因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GH和 IGF-I基因表达的影响 |
3.2 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肝脏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 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肝脏Cu-Zn SOD基因表达的影响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4)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斑点叉尾鮰 |
1.1.1 斑点叉尾鮰的概述 |
1.1.2 斑点叉尾鮰的营养价值 |
1.1.3 斑点叉尾鮰的研究现状 |
1.2 调理食品 |
1.2.1 调理食品的概念与分类 |
1.2.2 调理食品的国内外发展历程 |
1.2.3 调理食品杀菌技术研究进展 |
1.2.4 调理食品在我国未来发展的趋势 |
1.3 鱼类产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及其变化 |
1.3.1 鱼肉中常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
1.3.2 鱼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原料、试剂及仪器 |
2.1.1 主要原辅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仪器设备 |
2.2 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生产工艺 |
2.2.1 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工艺流程 |
2.2.2 操作要点 |
2.3 斑点叉尾鮰解冻方式的确定 |
2.3.1 解冻损失率的测定方法 |
2.3.2 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方法 |
2.4 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脱腥工艺的确定 |
2.4.1 腥味值的评定方法 |
2.4.2 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方法 |
2.4.3 数据标准化与综合评分法 |
2.4.4 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脱腥工艺 |
2.5 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腌制工艺的确定 |
2.5.1 感官评定方法 |
2.5.2 盐含量的测定方法 |
2.5.3 数据标准化与综合评分法 |
2.5.4 腌制液配方单因素试验 |
2.5.5 腌制液配方优化试验 |
2.6 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杀菌工艺的确定 |
2.6.1 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 |
2.6.2 感官评定方法 |
2.6.3 杀菌工艺的确定 |
2.7 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 |
2.7.1 GC-MS检测操作步骤 |
2.7.2 气质联用仪反应条件 |
2.7.3 定性定量分析 |
2.8 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的营养成分分析 |
2.8.1 水分含量的测定 |
2.8.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8.3 脂肪含量的测定 |
2.8.4 灰分的测定 |
2.9 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货架期的预测 |
2.9.1 皮尔逊相关系数的计算 |
2.9.2 影响产品品质的关键因素 |
2.9.3 货架期的预测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斑点叉尾鮰解冻方式的确定 |
3.2 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脱腥工艺的确定 |
3.2.1 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脱腥液配方的确定 |
3.2.2 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脱腥液配方的优化 |
3.2.3 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脱腥条件的确定 |
3.2.4 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脱腥条件的优化 |
3.3 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腌制工艺的确定 |
3.3.1 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腌制工艺单因素试验 |
3.3.2 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腌制工艺的优化 |
3.4 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杀菌工艺的确定 |
3.5 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 |
3.6 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营养成分分析 |
3.7 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的货架期预测 |
3.7.1 影响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品质下降的关键因子的确定 |
3.7.2 不同贮藏温度下TVB-N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模型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5)不同地区来源的翘嘴鳜与斑鳜自交及杂交子一代部分生物学性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鳜鱼养殖产业的重要性 |
1.2 鳜鱼的生物学特征 |
1.2.1 分类和分布 |
1.2.2 形态特征 |
1.2.3 食性 |
1.2.4 鳜鱼的生长 |
1.3 人工养殖的鳜鱼品种 |
1.4 鳜鱼的主要病害 |
1.5 杂交是集中亲本优势的重要育种手段 |
1.5.1 鱼类的种间杂交 |
1.5.2 鱼类的属间杂交 |
1.5.3 鱼类属间以上杂交 |
1.6 鳜鱼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7 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1.8 本试验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翘嘴鳜与斑鳜自交及杂交子一代形态结构差异性比较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鱼 |
2.1.2 检测方法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翘嘴鳜与斑鳜自交及杂交子一代外形与体斑观察 |
2.2.2 翘嘴鳜与斑鳜自交及杂交子一代可数性状比较分析 |
2.2.3 翘嘴鳜与斑鳜自交及杂交子一代可量性状的比较及多元分析 |
2.3 讨论 |
2.3.1 鳜鱼杂交后代的体斑分布更偏向斑鳜 |
2.3.2 鳜鱼杂交后代可数性状变化紊乱 |
2.3.3 鳜鱼杂交后代的可量性状更偏向母本 |
2.3.4 鳜鱼杂交后代的体型符合当前市场需求 |
2.4 小结 |
第三章 翘嘴鳜与斑鳜自交及杂交子一代抗氧化及免疫指标比较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鱼与分组 |
3.1.2 试验试剂与方法 |
3.1.3 样品采集与保存 |
3.1.4 生化指标测定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试验鱼抗氧化指标检测结果 |
3.2.2 非特异性免疫指标 |
3.3 讨论 |
3.3.1 抗氧化指标体现了动物的生存状态 |
3.3.2 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是动物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体现 |
3.4 小结 |
第四章 翘嘴鳜与斑鳜自交及杂交子一代消化酶比较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鱼与分组 |
4.1.2 试验试剂与仪器 |
4.1.3 样品采集与保存 |
4.1.4 消化酶指标测定 |
4.1.5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蛋白酶活性检测结果 |
4.2.2 脂肪酶活性检测结果 |
4.2.3 淀粉酶活性检测结果 |
4.3 讨论 |
4.3.1 四种试验鳜鱼具有相似的食物组成 |
4.3.2 鳜鱼的人工饲料配制中淀粉可以作为组份之一 |
4.4 小结 |
第五章 翘嘴鳜与斑鳜自交及杂交子一代耗氧率与窒息点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鱼及其养殖 |
5.1.2 试验试剂 |
5.1.3 耗氧率测定 |
5.1.4 窒息点测定 |
5.1.5 耗氧率计算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鳜鱼种的耗氧率与窒息点 |
5.2.2 翘嘴鳜与斑鳜自交及正交F1代的一龄鱼种耗氧率的昼夜变化 |
5.2.3 翘嘴鳜与斑鳜自交及杂交子一代的二龄鱼种耗氧率的昼夜变化 |
5.3 讨论 |
5.3.1 耗氧率是鱼类代谢强度的体现 |
5.3.2 窒息点确定了鱼类耐低氧的极限值 |
5.3.3 耗氧率的昼夜变化体现了鱼的摄食节律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
(6)许氏平鲉“特定发育期”生长与摄食特性及消化、内分泌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许氏平鲉胚胎学与早期繁殖生物学 |
1.2 许氏平鲉早期生长发育生物学 |
1.3 许氏平鲉早期摄食生态 |
1.4 许氏平鲉早期消化系统发育生理 |
1.5 许氏平鲉早期内分泌系统发育生理 |
1.6 许氏平鲉人工育苗研究进展 |
1.7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2 许氏平鲉“特定发育期”形态与习性特征及生长指标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数据统计分析及图片处理 |
2.2 结果 |
2.2.1 许氏平鲉“特定发育期”形态与习性特征 |
2.2.2 许氏平鲉“特定发育期”生长指标变化 |
2.2.2.1 躯干参数的生长变化 |
2.2.2.2 头部参数的生长变化 |
2.3 讨论 |
3 许氏平鲉“特定发育期”摄食习性的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2.1 摄食发生率、饱食量(率)及消化道充塞度的测定 |
3.1.2.2 摄食节律与日摄食量的测定 |
3.1.2.3 饱食时间和消化时间的测定 |
3.1.3 数据分析及计算 |
3.2 结果 |
3.2.1 摄食发生率、饱食量(率)及消化道充塞度 |
3.2.2 摄食节律与日摄食量 |
3.2.3 饱食时间和消化时间 |
3.3 讨论 |
4 许氏平鲉“特定发育期”消化酶活力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设计 |
4.1.3 实验方法 |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 |
4.3 讨论 |
5 许氏平鲉“特定发育期”生长发育激素含量变化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设计 |
5.1.3 实验方法 |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 |
5.3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1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2 参与科研情况 |
附录2 |
(7)中国淡水养殖鱼类水足迹及空间养殖政策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淡水养殖鱼类消费现状 |
1.1.2 中国淡水鱼类养殖现状 |
1.1.3 研究意义 |
1.2 水足迹概况及研究现状 |
1.2.1 水足迹概况 |
1.2.2 农产品水足迹研究现状 |
1.2.3 鱼类水足迹研究现状 |
1.3 关键科学问题总结 |
1.4 论文框架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2.1 鱼类vonBertalanffy生长模型 |
2.2 蒙特卡洛模拟方法 |
2.3 不确定优化方法 |
3 淡水池塘养殖鱼类排污灰水足迹及污染负荷计算 |
3.1 排污灰水足迹及污染负荷计算 |
3.1.1 研究范围界定和数据来源 |
3.1.2 排污灰水足迹 |
3.2 排污灰水足迹量化结果 |
3.2.1 单位质量排污灰水足迹评价 |
3.2.2 省际排污灰水足迹和优先控污策略 |
3.3 控制策略及排污灰水足迹预测 |
3.3.1 排污灰水足迹与产量回归 |
3.3.2 排污灰水足迹与污染排放预测 |
3.4 小结 |
4 国家和省级两个尺度的养殖结构优化 |
4.1 水足迹及鱼粉消耗计算 |
4.1.1 蒸发水足迹 |
4.1.2 排污灰水足迹 |
4.1.3 饲料水足迹 |
4.1.4 鱼粉消耗量 |
4.2 目标设置与情景分析 |
4.2.1 优化目标 |
4.2.2 2020年淡水养殖鱼类产量预测及情景设置 |
4.2.3 不确定性优化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鱼类单位质量水足迹组分 |
4.3.2 淡水养殖鱼类现状分析 |
4.3.3 国家与省级尺度淡水养殖鱼类现状、优化比较 |
4.3.4 省级尺度优化分析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附录A 中国淡水养殖鱼类排污系数(gkg~(-1)) |
附录B 小型器皿蒸发量(mmyr~(-1)) |
附录C 淡水养殖鱼类标准饲料配方(g100g~(-1)) |
致谢 |
(8)黑龙江地区稻田养鱼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毒性疾病 |
1.1 病名 |
1.2 流行情况 |
1.3 症状 |
1.4 防治方法 |
2 细菌性疾病 |
2.1 细菌性肠炎病 |
2.1.1 病原体 |
2.1.2 流行情况 |
2.1.3 症状 |
2.1.4 防治方法 |
2.2 细菌性烂鳃病 |
2.2.1 病原菌 |
2.2.2 流行情况 |
2.2.3 症状 |
2.2.4 防治方法 |
2.3 赤皮病 |
2.3.1 病原菌 |
2.3.2 流行情况 |
2.3.3 症状 |
2.3.4 防治方法 |
3 寄生虫疾病 |
3.1 锚头鳋病 |
3.1.1 病原体 |
3.1.2 流行情况 |
3.1.3 症状 |
3.1.4 防治方法 |
3.2 车轮虫病 |
3.2.1 病原体 |
3.2.2 流行情况 |
3.2.3 症状 |
3.2.4 防治方法 |
3.3 指环虫病 |
3.3.1 病原体 |
3.3.2 流行情况 |
3.3.3 症状 |
3.3.4 防治方法 |
(9)宁夏地区利用温棚池塘进行早期鱼苗培育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宁夏渔业发展概况 |
1.1 宁夏自然条件概况 |
1.2 宁夏气候条件概况 |
1.2.1 气候条件特征 |
1.2.2 对渔业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 |
1.3 宁夏渔业概况 |
第二章 宁夏水产苗种生产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2.1 概述 |
2.2 水产苗种发展历程 |
2.2.1 起步阶段 |
2.2.2 稳步发展阶段 |
2.2.3 快速发展阶段 |
2.3 宁夏水产苗种生产与管理现状 |
2.3.1 苗种生产现状 |
2.3.2 苗种生产管理现状 |
第三章 苗种生产存在的问题 |
3.1 苗种生产技术落后 专业化程度不高 |
3.2 苗种生产设施严重不足 基础设施老化 |
3.3 外调苗种成活率低 养殖成本高 |
3.4 水产科技人才严重匮乏 渔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
3.5 水产良种苗种生产体系建设不完善 |
第四章 利用温棚培育水产苗种的实际意义 |
4.1 理论基础 |
4.2 现实意义 |
4.2.1 提高水花成活率 |
4.2.2 提前放养水花,延长了鱼种培育的生长期 |
4.2.3 能够赢得市场,创造温棚养殖的高效益 |
4.2.4 经济效益 |
第五章 温棚内外池塘的水温、水质对比 |
5.1 试验方法 |
5.1.1 水温测定 |
5.1.2 水质测定 |
5.2 分析讨论 |
5.2.1 |
5.2.2 |
第六章 温棚池塘早期鱼苗的培育技术 |
6.1 实验条件与方法 |
6.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6.1.2 试验池塘条件 |
6.2 |
6.2.1 池塘清理消毒 |
6.2.2 注水 |
6.2.3 水花放养 |
6.2.4 水花的投喂 |
6.2.5 水质的调节 |
6.2.6 日常管理 |
6.2.7 鱼苗出塘 |
6.3 养殖结果与分析讨论 |
6.3.1 养殖结果 |
6.3.2 分析讨论 |
6.3.3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大黄鱼(?)与鮸状黄姑鱼(?)杂交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鱼类远缘杂交的研究及应用 |
1.1.1 鱼类远缘杂交概述 |
1.1.2 鱼类远缘杂交后代的研究 |
1.1.3 鱼类远缘杂交不相容性 |
1.1.4 鱼类远缘杂交在生长实践中的应用 |
1.2 形态标记和分子标记在杂交中的应用 |
1.2.1 形态标记在杂交中的应用 |
1.2.2 AFLP 标记在杂交中的应用 |
1.2.3 SSR 标记在杂交中的应用 |
1.3 大黄鱼和鮸状黄姑鱼的研究背景 |
1.3.1 大黄鱼的研究背景 |
1.3.2 鮸状黄姑鱼研究背景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大黄鱼(♀)与鮸状黄姑鱼(♂)杂交及大黄鱼与杂种 F1的生长比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试剂与仪器 |
2.1.3 杂交实验 |
2.1.4 生长比较试验 |
2.1.5 数据采集及分析 |
2.2 结果 |
2.2.1 受精率、孵化率和仔鱼成活率 |
2.2.2 45d 生长比较 |
2.2.3 164d 生长比较 |
2.3 讨论 |
2.3.1 大黄鱼(♀)与鮸状黄姑鱼(♂)远缘杂交的可行性 |
2.3.2 杂种 F1的生长性能 |
第3章 大黄鱼、鮸状黄姑鱼及其正交子代的形态差异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外形观察 |
3.1.3 形态数据测量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45d 杂种 F_1与大黄鱼外部形态比较 |
3.2.2 164d 杂种 F_1与大黄鱼、鮸状黄姑鱼外部形态比较 |
3.2.3 可数性状 |
3.2.4 可量性状 |
3.2.5 可量性状数据与框架数据综合分析 |
3.3 讨论 |
第4章 大黄鱼(♀)与鮸状黄姑鱼(♂)杂交子代的遗传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构建与采集 |
4.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4.1.3 DNA 相对含量的测定 |
4.1.4 基因组 DNA 提取 |
4.1.5 AFLP 分析 |
4.1.6 SSR 分析 |
4.1.7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
4.2 结果 |
4.2.1 DNA 相对含量的测定 |
4.2.2 45d 杂交子代与亲本的 AFLP 分析 |
4.2.3 45d 杂交子代与亲本的 SSR 分析 |
4.2.4 164d 杂交子代与亲本的 AFLP 分析 |
4.2.5 164d 杂交子代与亲本的 SSR 分析 |
4.3 讨论 |
4.3.1 大黄鱼(♀)与鮸状黄姑鱼(♂)的杂交机制 |
4.3.2 AFLP 和 SSR 位点在家系中的遗传 |
4.3.3 大黄鱼(♀)与鮸状黄姑鱼(♂)杂交的应用前景 |
第5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北方地区革胡子鲶养殖的技术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云浮市新兴县茎络模式农业景观规划方法研究[D]. 蒋静慧.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镉和砷对许氏平鲉幼鱼毒理效应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D]. 徐兰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0(01)
- [3]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生长与生理机能的影响[D]. 倪金金. 上海海洋大学, 2020
- [4]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的研究与开发[D]. 高芯.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5]不同地区来源的翘嘴鳜与斑鳜自交及杂交子一代部分生物学性状比较研究[D]. 单建杰. 天津农学院, 2018(01)
- [6]许氏平鲉“特定发育期”生长与摄食特性及消化、内分泌生理研究[D]. 王仁龙. 烟台大学, 2018(12)
- [7]中国淡水养殖鱼类水足迹及空间养殖政策优化[D]. 欧阳佚亭.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8]黑龙江地区稻田养鱼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J]. 张凤萍,张健,杨红,董志强,张型伟. 水产养殖, 2017(03)
- [9]宁夏地区利用温棚池塘进行早期鱼苗培育的技术研究[D]. 王永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3)
- [10]大黄鱼(?)与鮸状黄姑鱼(?)杂交的初步研究[D]. 简林江. 集美大学, 2013(04)